首页 > 范文

物理论文精选10篇(物理论文精选10篇题目)

更新时间:2023-06-24 10:59:59 阅读: 评论:0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t7t8美文号为您带来的10篇《物理论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物理论文 篇一

【摘要】物理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根据物理新课程评价中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特征,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激发学生兴趣;发挥评价的校正功能,关注形成过程;发挥评价的发展功能,关注个性差异。

【关键词】物理课堂评价、健康发展

物理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主阵地在课堂,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堂评价,对反映学生学习的成就和进一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质性意义。

物理课堂评价是指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认知品质和动力过程所表现出来的情况作出的一种质性评判。这里的认知品质是指学生的物理课堂学习目的的明确程度,是否主动参与和感悟,能力训练是否能准确而又精要,掌握是否灵活而有实效。动力过程则是指在教师组织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学习激情、学习毅力等启动、运转的呈现过程。客观、全面、有效地进行课堂评价,对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能力,激励学生主动、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作用巨大。然而教学实践中,物理课堂评价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规范,恰恰相反,随意评价、有意或无意抑制学生学习主动性,甚至压制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现象却较为普遍。随着物理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规范物理课堂评价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根据物理新课程评价中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特征,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一、 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动力支持的过程。主动发展的学生首先具备发展的动力,表现为“爱学”。学习主动,这对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智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物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把调动学生内在驱动力放在首位,培养学生较高的学习动机,激发浓厚的学生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课堂上首先解决的是学生学习动力的启动问题。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进入课堂教学,这样教师之情可以感染学生,促进学生进入良好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

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教育是赏识教育,教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有能力的人,乐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学生积极认知时,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适时肯定学生的认知态度和过程,根据需要予以真诚的赞赏;学生认知遭遇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亲近、微笑、点头予以表示,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心境和学习毅力;当学生安静时或等待回答时,教师对学生的进入状态要以欣赏的态度关注他们,并予以积极的鼓励;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教师要积极地给予强化,以点头、微笑、赞叹来肯定,并重复和简述学生的正确答案;学生的回答有出入时,教师应该肯定学生所做出的努力,委婉地与学生商量,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并积极进行引导,而不是面无表情地示意其坐下,更不能戏弄甚至讥讽学生。

如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教学中,由于活动给出的器材较多,每位学生至少都能设计一个实验,以至在交流时,他们便有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能被小组成员认可,从而每位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不断有具备能力而导致成功的喜悦,从而建立起积极的学习期望。再比如“测生石灰的密度”,不妨用多媒体先展示生石灰放入水中的实验过程,通过展示学生知道生石灰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测体积。这时有的学生提出用薄膜将其包好后再用“排水法”测体积;有的学生提出换一种不与其反应的液体。不管谁的方案更完善,教师都要肯定这些学生的成果,而且要鼓励别的学生向他们学习。这样不仅把学生引入一个想学、爱学的天地里,又使学生养成了好的学习意志品质。这样的物理课堂才是学生学习的天堂。

二、发挥评价的校正功能,关注形成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完善、发展并不断循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监控、诊断、校正状态,因此教师要和善、冷静和机敏地对待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

教师布置任务时必须考虑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性,对布置的任务必须精心设计、优化导入。而不是提出毫无价值、难以体现思维过程性的问题。

当学生完成某一任务而踌躇满志时,教师不能毫无反映或只是草率的对待,而应该以亲近、微笑、赞许的表情或语言表示肯定。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不应只是凭印象让自认为成绩好的学生回答,而应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力求让学生展示其思维过程,然后再对这个过程进行质性的评价,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技巧予以指点,肯定学生的想法或观点,也客观地指出不足,然后与学生一起分析、诊断,再进行校正,以便学生取得进步。比如好在什么地方,如何的好,哪些地方值得商榷,怎样处理会更好,而不是轻描淡写的一句“坐下”。

如研究“自行车的摩擦”的教学中,先展示自行车,让学生独立思考什么部位有摩擦,是何种摩擦?然后让学生合作交流,再让学生以小组的名义上台指着自行车相关部位进行讲解,最后引导学生对交流的情况进行归纳,明确采取哪些措施可增大摩擦?采取哪些措施可减少摩擦?有位学生在归纳时错误地认为:刹车时,刹车装置与车圈之间是滚动摩擦。作为教师这时不应为了几个预设的“教学目标”而抢时间,置≤www.≥学生积极的参与热情和辛苦劳动而不顾,而应先听听学生自己的分析,然后进行校正。因为肯定学生的思维角度、思维方式和思考过程比答案本身更有价值,即便真的错了,那也是一次有价值的经验、一种资源。因此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培养学生的正确的思维过程,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对物理课堂教学至关重要,对学生也大有裨益的。

三、发挥评价的发展功能,关注个性差异

物理课堂教学中会难免遇到现实问题:如何对待“学困生”。

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由九种智力构成,每个人都同时拥有这九种智力,只有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具特色。因此,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的聪明的问题。即学校里没有所谓的“差生”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根据这个理论,物理课堂教学中,要乐于对所谓的“学困生”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接纳学生并努力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潜能。针对学生个体间发展的差异性和个体内发展的不均衡性,物理教学中,要主动、自觉地为每一位学生设计“因材施教”的方法,以配合其智力组合的特点,促进其优势才能的展示,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优势领域的智力特点和意志品质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

如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中,我将学生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理解能力差,反应较慢,动作缓慢;第二类是思维敏捷,动作粗糙;第三类是独立思考,动手能力强。不管哪类学生,整个探究过程全部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必要时教师答疑引路,并相应地对三类学生提出探究要求,对于第一类学生要知道凸透镜可成哪些像?对于第二类学生要能明确凸透镜能成不同性质的像与什么因素有关?对于第三类学生要能更深入地理解无论怎样移动凸透镜在屏上都找不到清晰的像,原因何在?如果物体的位置下降,那像的位置怎样移动?最后在探究的基础上通过作简单的成像光路图,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交流来确定成像情况与物距、像距、焦距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样通过内容多元、标准分层的教学评价,来实现学生的个人价值。

规范物理课堂评价是一项复杂、艰辛的工作,需要物理教师认真理解和努力实践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评价,把物理课堂教学和物理教学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的物理课堂才充满生命力,才能在这个主阵地上培养和造就出适当时代发展的创新人才。

物理论文 篇二

摘要:当前,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将物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致使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学内容,难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效率较低。与此同时,忽视开展物理教学,学生对物理原理理解得不透彻。对于存在的诸多教学问题,以下文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现状;对策

一、前言

目前,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想解决存在的教学问题,应注重开展物理实验教学,使学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识,并多开展一些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创设活跃的教学环境,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同时,运用多媒体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高效学习物理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二、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将物理知识机械地传授给学生,致使学生一时难以理解抽象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的物理基础比较差,渐渐对物理知识不感兴趣,学生很容易出现抵触和厌烦的学习情绪,不愿意主动融入到物理教学中,直接降低学生学习效率。另外,不注重开展物理教学活动,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致使教学氛围沉闷枯燥,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学生之间缺少互动和交流,逐渐失去学习动力,对物理知识掌握得不扎实,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难以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同时,忽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导致学生不清楚物理原理的来源,不能快速理解物理知识,致使物理教学进度缓慢,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这一教学现状,下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三、高中物理教学的解决对策

1.运用多媒体创新教学方法,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运用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幻灯片,播放生动立体的教学内容,带给学生全新的感受,使学生主动学习物理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驱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物理原理。例如:在学习“曲线运动”时,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出立体的曲线运动,使学生轻松记忆物理知识,主动探究幻灯片中的内容,快速掌握曲线运动的规律,进而加快物理教学的进度,充分体现出运用多媒体的重要性。通过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呈现出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学生清楚观察到曲线运动,明确物理知识的原理,使抽象物理形象化、立体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学生不再感觉物理枯燥乏味,快速掌握和理解物理知识,从而逐步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2.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高效物理课堂

要想解决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教学问题,教师要多开展一些教学活动,如:物理知识演讲比赛、制作物理知识海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感觉物理教学内容不再沉闷,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消除不良学生的不良情绪,创设活跃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学习环境中,顺利完成教学活动中的任务,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不断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和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欧姆定律”时,教师结合新课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物理知识演讲比赛,促使学生提前做好演讲准备,积极主动学习欧姆定律的内容,在全面理解的情况下进行背诵,通顺、流畅地表达物理知识,进而取得最佳的比赛结果,不断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使学生扎实掌握物理知识,从而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3.注重开展物理实验教学,使学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识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开展物理实验教学,使学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识,清楚物理原理的来源,明确物理现象,对物理公式的理解更透彻,可以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物理实验,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效活跃物理课堂的氛围,使教学环境不再沉闷,为每个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物理实验的机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得知物理知识的变化过程,以及物理公式的来源和推导过程。例如:在学习“测定金属电阻率”实验时,教师先演示物理实验的操作步骤,再组织学生进行操作,使学生全面掌握和理解实验原理,清楚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学会用电压表测定电阻两端的电压,应用电阻公式,计算出流过电阻的电流,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改变了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印象,带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物理教学中,转变被动学习的状态,同时,注重开展物理教学活动,以便于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原理,并开展教学活动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运用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解决存在的教学问题,从而有效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徐益勇。高中物理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6,45(18):11.

[2]杨晓瑜。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学现状及对策[J].学园(教育科研),2015,(6):130.

学习资料。 篇三

学习资料要保存好,作好分类工作,还要作好记号。学习资料的分类包括练习题、试卷、实验报告等等。作记号是指,比方说对练习题吧,一般题不作记号,好题、有价值的题、易错的题,分别作不同的记号,以备今后阅读,作记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物理论文 篇四

摘要: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学生对物理实验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有较强的消极倾向,大多数学生在实验学习上仍处于被动状态。我们从多方面分析影响学生实验学习的因素,并积极寻求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效率的对策,认为要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必须要处理好兴趣与求知关系。

关键词: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效率;兴趣与求知

1、引言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每个物理概念的建立、物理规律的发现,都有其坚实的实验依据。物理实验不仅是物理学理论的基础,更是物理学发展的动力。实验的过程蕴含了丰富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实验能力对于学生发展的意义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物理实验的实验方法和思想、实验条件的保证、实验仪器装置、实验技术、实验的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理论基础和教学内容,它与普通物理理论既有紧密的联系,又相互独立。作为物理教育工作者,从物理实验的教育功能来认识,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具有无可争辩的重要地位,但要将之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变为现实的教学质量提高,则需要通过有效的、优化的教学过程。

2、对学生实验室学习活动结构的调查与分析

笔者对正在进行物理实验的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观察研究。方法是:先根据学生在实验室学习活动的特点将其学习行为粗分为六类,即:

a、操作实验(包括亲自观察、记录现象和数据);

b、与老师或同组人对话、讨论;

c、阅读课本材料(包括实验前统一听老师讲解);

d、写;

e、看(人家做);

f、闲逛。

请一位学生专门进行观察记录工作,每隔十分钟,对全教室中每一个学生的活动进行一次观察、判断、和归类,并按类做一次记录,最后统计在实验过程中(只计开始实验的时间之内)学生平均每一类行为的次数。

用这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时间分配结构来部分地反映学生学习活动结构。笔者统计了50名学生(4次)实验的情况,在前述六类活动中学生的时间分配平均数为:

a、37.9%;

b、8.7%;

c、9.7%;

d、18.2%;

e、14.0%;

f、11.5%。

根据以上结果,加上个别观察和谈话调查,笔者对学生在实验室学习活动结构的较突出特点,有了一些较明确的认识。首先,学生花在自己亲手操作实验、观察记录现象与数据的时间明显偏少。即使在开始实验阶段实验活动较多的时间内,这类活动也只占37.9%;而竟有高达53.4%的时间在看、写和闲着。不少学生并未将每次实验当成锻炼自己实验能力的机会、有意识地尽量争取多亲自动手,而是当成一种任务来完成,有些同学(特别是女同学)甚至只专门负责记录、整理结果之职。一旦数据到手,即大功告成,不愿再多花时间亲自体验或进一步熟悉,有时即使明摆着的问题也不去深入探讨。

其次,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与教师的问答或同伴之间的讨论、交流偏少,而且他们向老师提出的多半是请求排除故障之类的问题。在这样的学习活动结构下,学生学习的结果如何呢?笔者在结合教学过程考察学生在物理实验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时,深深感到学生的学习结果与知识、技能和情感方面的教学目标差距较大。同时,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高不起来,“照方抓药”成功了,任务自然完成了,不成功,自有老师帮助,对于自己解决问题,他们既缺乏能力,更缺乏欲望,不少人甚至认为没有必要浪费时间。这样,我们对学生的实验室学习活动结构就基本上做到了胸中有数,这些虽然不是新的、大的发现,但却为切实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提供了较明确的思路和丰富的材料。

3、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经过前述的调查研究,从多方面分析影响学生实验学习的因素,笔者认为要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必须要处理好兴趣与求知的关系。目前,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兴趣大致有下列两种原因:一是好奇。多数学生是出于对实验产生的物理现象引起好奇,他们满足于感知物理现象,但从未产生了解这种现象的原因的要求,这种兴趣是不稳定和不持久的;另一种是学生对实验操作发生兴趣。他们往往想通过实验对物理现象施加影响。在实验过程中,他们也注意物理现象与条件的变化,但主要不是要了解物理现象的实质与规律。当然,这种兴趣的稳定性仍较差。仅管如此,学生的这种兴趣对学生物理知识是具有积极作用的,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种兴趣并加以培养,不能让学生注意停留在现有的使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上,而应当引导他们随着实验的进程逐步深入地去观察、分析、掌握有关物理概念和定律、法则,使学生的兴趣过渡到求知。如果教师所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实验的兴趣,那么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学习物理知识真正热爱的感情。因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中学生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地扶植和巩固学生想成为发现者的愿望,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引导、启发学生亲自去研究和发现某种东西,亲自去把握具体的事实和现象,促使他们驾驭知识的情感升华,使学生的兴趣稳定、持久。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物理实验不仅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它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规律,同时不断加强实验教学的改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发扬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的精神,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柳兆洪,王惠琼,潘庄成。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探索[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03:69-71.

物理论文 篇五

摘 要

医学物理学是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针对学生普遍不重视物理学、认为物理难学等问题,从物理学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等4个方面,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

医学物理学;学习兴趣;学习能力

它为学生提供比较系统的物理学知识,使他们在中学物理学教育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物理学的基本概念、规律、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将来从事医药卫生方面的科研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1]2。然而在学生中却普遍存在不重视物理学,学习态度消极、被动等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帮助学生学好医学物理学。

1、让学生意识到医学物理学的重要性

通过近几年的授课过程,笔者发现,医学院校的学生学不好医学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物理学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讲毫无用处,对于他们以后将要从事的医药卫生工作毫无帮助,是一门可学可不学的课程。因而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完全抱着应付了事的学习态度,只求考试不会挂科。显而易见,抱着这种“物理学无用论”的态度来学习,学生是无论如何都学不好物理学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除了物理知识外,还应适当地为学生介绍这些知识在医学中的具体体现,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物理学在医学中的重要性。如在讲授X射线的相关知识时,为学生介绍X射线的发现及对它的研究曾使多位物理学家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目前平面X射线图像占医院中全部影像的70%,是医学影像的主要来源[2]。让学生了解正是由于这些物理学上的重大发现,才有今天的X射线技术在医学、化学、生物学、药学等诸多领域的应用。通过类似的实例,使学生意识到,医学的进步离不开物理学的发展,学好医学物理学这门课程,对于医学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进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2、帮助学生克服对于物理学的畏惧心理

医学物理学是一门涉及物理学、高等数学、电子学、医学、生物学等多门学科知识的课程,而其授课对象则为刚刚进入大学,对这些学科只有粗浅了解、基础较薄弱的大一新生。对于这些学生而言,物理学的理论晦涩难懂、公式抽象复杂,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学生容易对这门课程产生畏惧心理,而越是觉得物理难学,其物理成绩往往下滑得就越快,部分学生甚至因此放弃了学习物理。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对于物理学的畏惧心理,改变对于物理学的厌学情绪,教师在课堂内容的安排上应该考虑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秉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讲授顺序,帮助学生树立学好物理的自信心。对于一些理论性特别强的物理知识,或者对于一些涉及学生还未曾接触过的数学知识的物理概念,在讲解过程中可以弱化严谨的理论推导,而将重点放在物理含义的理解上。

如在讲“频谱分析”时,涉及数学中的傅里叶分析,绝大部分学生对此内容是一无所知。教师在讲解时,可以不提“傅里叶分析”这个对学生来讲很陌生的词汇,而从中学时学生就很熟悉的三角函数图像变换这个知识入手,先向学生展示不同的三角函数图像可以叠加成形状各异的曲线,然后学生就很容易接受“形状各异的曲线反过来可以被分解成不同的三角函数图像”这个观点,在这里不考虑这个结论在数学上的不严谨之处。这样讲解完全不影响学生对于不同人的声带发声不同及人耳对于不同声音的分辨等机理的理解,将学生的注意力从晦涩难懂的数学知识转到物理现象的解释上,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频谱分析理论的接受程度,使学生容易获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

3、引起学生对于医学物理学的兴趣

医学物理学的讲授内容多以理论为主,期间包含有大量的定理、定律、公式推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极易感到物理学枯燥乏味,对这门课程缺乏学习兴趣,只是为了考试而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是每个医学院校物理教师都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保证物理学重点知识得到透彻讲解的基础上,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通过认真挑选的、生动形象的实例,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笔者曾为学生播放“川大教授劈砖”的网络视频:四川大学的教授魏骁勇,为了让学生形象地理解“冲量定理”和“杠杆原理”的实际运用、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新学期第一堂课上,空手将一砖块劈断。魏教授这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受到学生的欢迎。在讲“伯努利方程”时,让学生思考人体血压测量位置选取的原因[1]34,将物理学知识与医学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活学活用,使学生对于伯努利方程的理解认识更加深入。课堂上利用这些生动形象的例子,使学生对于物理学产生兴趣,充分激发内在的求知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3-4]

医学物理学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通常在大学一年级开课。而作为大学新生,很大一部分学生还延续中学时的学习习惯,即对于新知识的获得,全靠课堂上教师的讲授以及课后布置的作业,自己根本不去主动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完全不适合大学阶段的学习,尤其不适合医学物理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医学物理学的教材推荐学时为72~108学时,而这门课只有36学时,致使教师在课堂上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讲授所有的知识点,只能对于教材内容有选择性地讲授,使得医学物理学这门课程的体系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导致教学内容偏窄,教学深度不够,不利于学生学好这门课,也不利于学生学习以此为基础的各种专业课程,更不利于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

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就是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而为了培养学生较强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布置一些自学内容和思考题。这里要考虑学生的普遍知识程度,选取难度适中的问题。若是选取的内容过难,使学生耗费大量精力也未必能完成,则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起到反面效果。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数据库等多种资源查找相关的资料,收集有用的信息,并利用得到的资料信息独立解决问题,继而得出结论。同时,对于学生取得的成绩,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如在讲“原子核和放射性”时,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放射性的防护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的文章;在讲“X射线”时,让学生做一个有关“X射线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的调查。这样做,不仅使课堂教学的形式更加灵活,弥补了课时不足、教学内容不丰富等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开拓了视野,扩展了知识面,为学生今后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去打下良好的基础。

5 结束语

医学物理学作为现代物理学与医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学科,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看到物理学的重要性,进而对物理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学好物理知识,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发挥物理学在医学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新珉。医学物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喀蔚波。医学物理学:物理学在医学中的应用[J]。物理,2002(6):400-405.

[3]刘成云,熊祖钊,徐麦荣。医学物理学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7(6):458-460.

[4]李晓寒,宁旭,马显光。提高医学物理学教学质量的探索[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8(1):545-546.

物理论文 篇六

摘要:

本文阐述了目前国内高校地球物理学专业测绘课程设计的现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改善建议。具体以北戴河地球物理专业实践教学为例,进行重、磁和GNSSRTK综合实践教学设计探索,对学科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参考意义。

关键词:

地球物理学;信息化测绘;北戴河实践教学

一、引言

地球物理学专业以人类生息的地球及其周围空间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地质学、测绘遥感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和现代高科技手段,从事探索地球内部结构、资源勘察、地质灾害预测等方面的工作[1]。地球物理学作为地球科学的先导学科,在对地球物理性质的基本认识、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应该得到重视和发展[2]。目前全国共有24所大学开设有地球物理学专业,包括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著名高校,高校数量有逐年增加趋势。作为一门实践性和探索性并重的学科专业,地球物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是本科生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3]。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本科实践教学为例,建立有专门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包括秭归基础地质认识、周口店野外地质教学和北戴河地球物理观测实验教学三大基地。本文结合地球物理专业的特点,针对各高校地球物理学专业信息化测绘课程的现状,重点探索当前地球物理专业测绘课程的改革方向,并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专业北戴河实践教学为例进行探索。

二、信息化测绘与地球物理学

测绘科学致力于提供空间和时间服务,在地球物理学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同时为许多地球物理问题的解决提供边界约束[4]。利用空间卫星可以对地表、断层、块体的位移和运行提供精确的约束,代表技术有: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卫星重力测量、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等。空间观测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近代测绘学科完成了由模拟测绘到数据化测绘的转变,并向信息化跨越,使人们的生活开始进入“智慧地球”和“大数据”阶段[5]。信息化测绘科学与地球物理学相交叉,产生了许多新的研究方向和学科,如构造大地测量学、空间物理大地测量学等等,在地震科学、地球动力学、浅层地质灾害分析等领域应用潜力巨大。

三、高校地球物理学专业信息化测绘课程设计现状及改进

虽然测绘遥感是地球物理学专业的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国内各高校相关课程设置整体薄弱。在各高校的地球物理专业测绘相关课程中,北京大学开设有《重力学与大地测量》专业基础课,同济大学开设有《测量学》及实习并作为工程地球物理方向的建议选修课,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开设有《测量学》及实习作为专业基础课,另有《大地测量学》为专业选修课,中国科学院大学该专业开设有《现代大地测量学基础》、《物理大地测量学》、《测量数据处理理论和方法》,武汉大学开设的相关课程最多,主要有《大地测量学基础》、《空间定位技术及应用》、《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遥感原理与应用》等。目前地球物理学专业的信息化测绘课程教学上以武汉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较为完善,值得借鉴。目前国内高校地球物理学专业测绘课程建设上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测绘课程偏少和老化,很多高校都只开设有《测量学》一门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或选修课,课程教学停留在经纬仪、水准仪和大平板绘图讲授,内容老旧,与现代信息测绘脱节;

(2)测绘课程认识上的片面化和工具化,目前许多高校的地球物理教学和宣传只提“重、磁、电、震”,对测绘基础认识和应用能力缺乏,没有从空间和时间角度来综合分析传统地球物理观测结果;

(3)专业背景师资不足,由于各学科历史发展的局限性,造成了测绘教学和地球物理学专业的分割,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学思想的偏颇。

针对以上问题,地球物理学专业测绘课程设置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测绘基础类课程设置,让学生理解和认识各类参考框架、坐标系统、高程基准面、几何观测和物理观测的统一、测量数据精度评定等,具体可以选择《大地测量学》为基础课程;

(2)引入现代空间测绘遥感课程,空间卫星技术改变了传统测绘的作业模式,也体现在部分地球物理学教学方法的改进上,例如卫星重力测量、高频GNSS与地震波融合、InSAR(遥感)地表观测及动力学反演等;

(3)综合设计实践教学,将现代空间测绘遥感技术的实践教学融入传统的“重、磁,、电、震”四类地球物理学教学方法中,进行数据联合反演处理分析地球物理学问题。

四、北戴河地球物理实践教学信息化测绘内容设计探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戴河地球物理实习是相关专业的核心实践课程,为了深化信息化测绘下的教学改革探索,将GNSSRTK教学作为此次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重、磁实践教学一起进行整体设计,具体教学分为两部分:一是实习站内GNSSRTK单方法的操作实践。主要在实习站内进行RTK的原理和操作讲解;安排学生分组进行GNSSRTK操作练习,掌握点测量、点放样和点检校的方法;了解RTK进行区域地物地籍图测量的方法,理解RTK在实际工作中的限制影响因素。二是野外重、磁和GNSSRTK方法组的综合教学,让学生掌握不同技术方法联合作业的特点及要求。由于磁法对坐标的精度要求低,可以用手持GPS获取施测点坐标,因此RTK配合重力测量是此次实践教学的重点内容。RTK在此次重力测量中的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剖线坐标点放样,取代传统拉测绳、插筷子的模式;二是重力施测点高程坐标采集,用于取代低等水准测量的地形改正;三是RTK进行采矿区的体积测量计算,用于重力异常校正,测线终点处有多个巨型灰岩采矿坑相连,等效直径超500m,平均深度40—50m。

五、效果与体会

笔者结合自己专业研究背景和教学实践,具体探索了信息化测绘背景下北戴河地球物理学专业测绘课程实践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1、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效果好。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深化,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数据采集分析工作,在实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扫除课堂学习的盲点。具体在实践操作中,学生直观感觉了不同坐标系下观测值的差异和适用情况,RTK测量过程中单点、浮动和固定解的影响因素,静态和动态观测的区别联系。

2、综合设计难度高,激发探索精神。改变以往单一实验方法教学模式,将重、磁、GNSS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结合地球物理学研究和应用实际,自主进行观测方案设计、人员安排、观测方案实施和后期模型反演分析。21世纪地球物理学向着系统化、信息化、协同化方向发展,因此需要利用不同观测手段的优势,共同解决地球物理反演多解问题。综合设计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综合管理组织能力。

3、增加专业技能,拓宽就业选择。地球物理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分为两种[6],一是地球物理勘探,主要在油矿勘察行业,近年来就业萎缩,同时行业性质导致女生就业更为困难;二是理论地球物理,主要从事地震相关行业研究工作。随着中国北斗技术的飞速发展,进行测绘相关课程改革后将有利于拓宽地球物理学专业学生在测绘类相关行业的就业面。总体而言,结合信息化测绘进行地球物理学专业测绘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符合本专业发展特点和时代前进方向,对学生创新精神、学科交叉能力和国际性视野的提高作用显著。本文对地球物理学专业测绘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结合具体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尝试,教学反馈效果好,具有一定的现实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喜武。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地质教育,2007,(3):96—99.

[2]滕吉文。当代中国地球物理学向何处去[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2):327—339.

[3]贾正元,黄兆辉。浅谈地球物理专业实践教学[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192—193.

[4]高星。对中国地球物理学发展的思考[J]。地球科学进展,1999,14(2):124—132.

[5]许才军。测绘工程专业课程创新体系初探[J]。测绘通报,2007,(11):74—77.

[6]Palacky,G.J.,黄皓平,曲增芳。地球物理专业中的人才资源———人才统计和教育[J]。世界地质,1991,(3):013.

独立做题。 篇七

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体育活动。 篇八

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好的保证,旺盛的精力是学习高效率的保证。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要会一种、二种锻炼身体的方法,要终生参加体育活动,不能间断,仅由兴趣出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搞体育活动,对身体不会有太大好处。要自觉地有意识地去锻炼身体。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能以减少睡觉的时间去增加学习的时间,这种办法不可取。不能以透支健康为代价去换取一点好成绩,不能动不动就讲所谓“冲刺”、“拼搏”,学习也要讲究规律性,也就是说总是努力,不搞突击。

以上粗浅地谈了一些学习方法,更具体地、更有效的学习方法需要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别人的方法也要通过自己去检验才能变为自己的东西。

三个基本。 篇九

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关于基本概念,举一个例子。比如速度,它是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里通过的路程:V=s/t。关于基本规律,比如说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也是V=s/t。它适用于任何情况,例如一个百米运动员他在通过一半路程时的速度是10m/s,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8m/s,跑完整个100米化的时间是12.5秒,问该运动员在百米赛跑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按平均速度的规律平均速度等于V=100/12.5=8m/s。再说一下基本方法,研究初中物理问题有时也要注意选取“对象”,例如,在用欧姆定律解题时,就要明确欧姆定律用到整个电路即整体上,还是用到某个电阻即离单独的某一个电阻上。

物理论文 篇十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微课可以与常规教学相得益彰,共同为学生的教学服务。微课这一形式打破了时空限制,有着不能替代的高效性、便捷性的特点。结合初中物理教学的特点,微课可以完成很多的教学目标。在师生关系促进,班级教学氛围打造方面,微课也有互动性强,交流沟通顺畅等优点。

关键词:微课;物理教学;教学流程

一、注重教学设计,将微课的教学流程融入整门课程的教学中

教学需要提前的教学设计,通过设计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全程的布局,使得时间和内容可以优化,做到高效化。将微课引入到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从整体上明确微课会在哪个环节或知识点的学习中应用,做到重点突出,特点鲜明。从学习流程上来看,微课的环节并不是教师就让学生自己学,自己练习,老师就没事。在微课录制好投入应用后,教师还要将微课教学融入自己的教学体系,学生通过微课学习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让学生结合微课进行自主的学习,对知识点进行初次认识,在对知识点进行理解的基础之上进入下一个阶段,那就是与老师进行交流探讨的阶段。在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阶段,学生可以将自主学习阶段中的难点或者不理解的知识与老师在课堂上一起讨论研究。老师也应该通过一些测试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教师特别要注重教学反思,因为对于很多老师来说,微课教学还是新生事物,并不会感觉到非常熟悉,所以教学反思中要不断对已有的教学加以调整,使之更加科学高效人性化。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可以借助微课进行新知识导入,效果显著

一个好的开头会让学生接下来更加专注,兴趣高涨,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传统初中物理教学,新课导入常常采用“语言式导入”和“演示实验”导入。语言式导入,如介绍相关科学家或物理学史,讲述相关的小故事,讲解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等。演示实验导入,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借助物理实验适时导入新课。这是较为常见的两种导入方式,常用而且效果较好,可是如果用的太多了,学生们会感觉单调,甚至会有学生感到太浪费时间却做了一些好像没有多大用处的安排。为了解决这些弊端,教师可以考虑用微课的方式来进行新课的导入。

例如,教师可以用微课来代替语言式导入,也就是将本来教师口头叙述的故事通过微课呈现出来。这比较容易实现,而且很受学生的欢迎,声音、画面再加上音乐,讲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物理学故事用更加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当然需要老师在课前进行视频的制作和剪辑工作,看起来非常耗时耗力,但微课是可以反复使用的,因此,教师们要在这个环节多下一些功夫,争取多出精品。好的微课还可以跟其他老师分享,这是一件惠及更多学生的行为。所以,很多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都表明,微课这种教学形式,在课堂导入的环节使用,可以更直观、准确、生动、高效的达到教学目的。“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而吸引学生的最好时机,就在一堂课刚刚开始的时候。教师要转换思维,用更加灵活的思维去看待教学过程,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促进高效课堂的生成。

三、借助微课教学解决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学科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往往成为教师教学中耗费心力和时间较多的环节,方法运用不当还可能效果甚微。教学具有过程性,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反馈,使得教学过程不断优化。如果将微课巧妙的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就可以拓宽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渠道。微课的录制具有较强的前瞻性,教师要充分估计学情,做好预设,并注重学生知识的生成。新授课是教师指导下的课程,因此必然存在着问题的预设。

这要求在制作微课前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前充分调研,通过作业、同步训练、随机访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中的难点,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不过,如今新的教学理念也提醒各位教师,课堂教学并不完全是教师提前预演的实现,伴随着师生的互动,课堂教学具有了生成性的特点。这个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相互的思想碰撞中实现的。教师面对学生突然提出的问题,要认识到其在培养创造力和持久的物理兴趣方面的长远意义,不可以为了完成自己设计的目标放弃或者忽视这些问题的解决。所以,教师要加强课堂的应变能力,与学生保持密切的沟通,课堂上学生提出的疑问或出现的状况,尽可能在课堂之上加以解决,如果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耗时较多,那就需要放在课下,总之要保持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可以有更多自主的感觉,学习的效果提升。总之,微课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发挥自身很多的功能,然而这些功能更多需要教师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和教学经验来进行实现。微课将会与传统教学一起为学生的初中物理学习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赵旭升。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物理教学探讨,2016,(11):64-65+72.

[2]马振华。以微课为载体精心设计初中物理课堂[J].中学物理,2016,(06):55-56.

以上就是t7t8美文号为大家整理的10篇《物理论文》,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t7t8美文号的价值所在。

本文发布于:2023-06-24 10:59: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a94fa4cbb712ddbf0e859bbcc11443d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物理论文精选10篇(物理论文精选10篇题目).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物理论文精选10篇(物理论文精选10篇题目).pdf

标签:物理   论文   题目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