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昆山考察心得体会(5篇) 南昆山旅游心得

更新时间:2023-06-24 13:45:52 阅读: 评论:0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昆山考察心得体会篇一

2013年3月25日至29日,在省委党校学习期间,作为第3期乡镇党委书记进修班学员,到昆山市进行了学习考察,重点考察了昆山市城乡一体化建设。

一、昆山市基本情况

昆山市隶属于苏州市,市域面积93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73万人,辖3区8镇,分别是昆山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玉山镇),花桥开发区,巴城,周市,陆家,张浦,周庄,锦溪,千灯,淀山湖。

2012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20亿元,工业总产值852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108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注册内资25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51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3630元。

昆山是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以全国不到万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国千分之一的gdp,3.4%的进出口总额,综合实力居全国百强县市首位,率先全面达到江苏省小康社会标准。

昆山着力提升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资源配置,公共服务,就业社保,生态建设,社会管理等八个一体化发展水平,城市与乡村居民共同分享着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

1、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昆山把全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以片区规划替代城乡二元规划,实现了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

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的转变,全市形成了中心城区外加4个城市副中心,7个小城市和特色镇,80个新型社区,100个自然村落的合理格局。

2、产业布局一体化。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先进制造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都市农业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先进制造业方面,形成以昆山开发区为龙头,在现代服务业方面,形成以花桥国际商务城等集聚区为重点,在现代都市农业方面,昆山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重点,加快海峡两岸农业试验区建设,重点形成了10万亩优质粮油、10万亩特种水产、10万亩特色果蔬、10万亩花卉苗木,昆山初步实现了农业经营由分散型向规模型转变,农业增长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依靠科技和资本投入转变,农业功能由产品供给为主向生活生产生态诸多功能并重转变,农业的综合效益大为提高。

3、在城乡资源配置一体化方面,昆山建立了城乡权益置换平台,村集体净资产置换成富民合作社股权,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土地流转置换成土地股权;农村宅基地(包括住房)使用权置换城镇住房和商业用房收益权。通过这种“置换”,实现三个“集中”:农民向社区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集中。促进三个“转型”:农村向社区转型、农民向居民转型、乡镇向城市转型。房屋拆迁拆一还一等面积集中安置,最好的地段给农民,最大的利益给农民,最好的社区给农民,天福村农民邓维新所动迁的住房是1984年建造的,总面积248平方米,现在动迁安置到镇天福苑小区,得到了三套住房。

他说:“现在不但危房变新房,还净增资产60万元以上。”他家年均资产性收入可增加1万元以上。离地农民的收入有四个方面组成:土地流转费每亩每年保底800元;动迁安置后得到的资产性收入户均1.2万元以上;来自村富民合作社的分红;农民离地后再就业增加的工资性收益。

4、在重大基础设施方面,目前,昆山形成了六纵六横二环五高的市域交通大框架,并实现了各行政村村村通公路,村村通公交,全省率先实现农村公路与城市道路全面接轨,全市每个乡镇都可以在15分钟之内上高速,乡村生活供水,生活排污,垃圾收集处理也实现了城乡统一一体,饮水实现“江(长江)湖(阳澄湖)并举,双源供水”,城乡饮水同质同网同价,一个笼头饮水,农村垃圾实行“村收集,镇集中(转运),市处理”,做到一个炉子焚烧。

5、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方面,以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为载体,完善行政管理,日常便民,文化体育,医疗保健,社会安全,党建活动“六大”服务功能,基本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全覆盖。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中心面积不低于800平方米,动迁小区不低于1000平方米,没有拆迁村不低于1500平方米。由此为依托,昆山向农村农民提供了丰富的公共服务产品,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出镇有人代办。

淀山湖晟泰农民新村,多功能会所面积有4400平方,内有宴会厅,舞台,咖啡厅等休闲娱乐设施,宴会厅可容纳50桌同时就餐,小区的村民每逢婚宴喜庆都可以无偿租用。

6、在就业社保方面,昆山全面实现城乡医保和养老保险并轨,全市社会保险综合覆盖率达99%以上,农民形象的说“自己生个儿子,不如政府给个本子”,2012年低保标准提高到每月590元,对1.1万多名低保对象和2696名低保边缘对象,分别发放低保补差资金1217万元和生活救助金285万元。今天昆山农村居民拥有低保,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征地补偿,拆迁补偿为主体的五道保障,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连续6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增幅超过城镇居民,去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1.76:1

7、昆山,还注重用同一标准衡量城乡环境,严格控制排污制污,综合布局,昆山完成了全域绿化体系,在此基础上,昆山又突出农村六清六建为重点的环境整治,突出抓好生态工业园建设,以河长负责制带动水环境综合保护,先后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城市,和中国环境人居奖等称号。

8、在城乡社会管理方面,在行政区域上,昆山进行了统筹整合,分别采取园区托管,区政合一,区政互补等模式,促进了资源整合和政策共享,同时,昆山还创新乡镇干部考核评价办法,强化经济发展,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等综合平衡考核内容。

二、几点体会

1、招商引资不放松,发展靠投入、投入靠项目、项目靠招商。从1984年开始,昆山县委,县政府在昆山老县城的东边划出一块4个平方公里的土地,决定自费开发建设“工业新区”,1991年,江苏省政府明确昆山开发区为省重点开发区,直到1992年,经国务院批

准昆山开发区列入国家级开发区。

现在,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投资昆山的项目63个。由于长驻昆山经商、工作的台湾人众多,故当地有“小台北”的外号。台商在昆山投资的公司已经超过2000家,大量台资的涌入也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据统计,利用外资总量创新高。2012年共批准外资项目388项,新增注册外资32.0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7.25亿美元,全年批准总投资超1亿美元项目18个,注册外资6.11亿美元。年末内资企业达3.52万家,个体户4.97万户,内资经济注册资金达846.41亿元。正是由于资金的大量注入,才使昆山得以突飞猛进地发展。

目前,优惠政策的竞争力,影响力已经大大下降,大家都优惠等于没优惠,越是大的企业,规范的企业关键是看一个地方的综合环境,因此我们要密切关注六个重大变化:宏观经济走势和政策调整,产业和行业发展,企业生产经营,重点投资和重大项目,投资经营环境,社情舆情,着力产业招商,服务招商。

2、重规划,实现八个一体化发展,破除产业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强化地方特色,避免不必要竞争,体现差别化发展。

在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中已经形成:西部大开发,环渤海湾经济圈,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中部崛起,重点流域综合规划,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沿海经济初步形成“三大四小”发展格局,昆山目前也形成了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区,阳澄湖休闲旅游区,玉山生活服务业集聚区,高效都市农业区,吴淞江高新技术产业

集中区,花桥商务区,北部先进制造业集中区,水乡古镇旅游区。

颍上县也是按照“南有风景区、北有工业基地、东有工业园区、西有农业示范区、中有文明新城区”的总体规划,强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打造五张名片,开展“五城同创”:管仲文化城、煤电能源城、平原旅游城、滨水园林城、文明宜居城。具有不同功能的区域,正是由于存在差异,才有可能在互补中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统一体,并在分别发挥出差异化优势基础上,各区域都更上一层楼,同时达到整体上的飞跃。

3、工作持续,一任接着一任干,“先规划,后建设,领导变,图不变,咬住青山不放松,一张图纸干到底”,坚决避免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不乱换“镜头”,不随意“翻烧饼”;这正如运动员在田径赛场上跑接力赛,只有每个队员都按照既定的路线,紧张有序一棒接一棒地跑下去,最后取得胜利。昆山的变化正用事实证明了历届党委,政府的共识和努力助推了30年的飞速发展。

4、“昆山之路”的成功经验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胡锦涛总书记到昆山视察后说:“都像昆山,小康社会就实现了。”作为各地的发展仍需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结合本地实际,发挥比较优势,逐步推进,顺应百姓的需要,顺应工业化,城镇化的需要,更加注重体制机制的创新。昆山正在不断在为国家政策的制定提供样板和描绘蓝图。

昆山考察心得体会篇二

赴江苏昆山学习考察报告

最近,本人有幸赴江苏昆山进行了学习考察。感受了昆山灵活的体制机制、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干部职工先进的思想观念、昂扬的精神风貌。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百强县第一名的昆山强在哪里?

昆山市是江苏省苏州市的一个县级市,面积927平方公里,下辖10个乡镇,常住人口160多万人,其中户籍人口69万人,是第一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的县级市。

昆山改革开放之初也不富裕,1985年前,昆山仅仅是靠种水稻、蔬菜为主的农业县,经济实力在苏州市排在最末位。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昆山人通过不懈的奋斗和努力,走出了一条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要特色的发展之路,拥有数个“全国第一”,如全国第一个办在县级市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国第一家封关运作的出口加工区等。昆山有无数张国家级“名片”,如全国百强县第一、中国十佳魅力城市、中国改革十大创新城市等。

昆山的发展很快,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从1978年的2.4亿元和466元增至2008年的1500亿元和12万元,从2005年起已经率先实现全面小康。2008年,昆山实现财政收入272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5亿元,进出口总额613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70亿元,财政收入总量、人均gdp和人均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继续居全国各县市之首。2008年,世界500强有37家在昆山办有企业,形成了1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7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二、昆山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原因探讨

(一)加快发展,解放思想是关键。调查发现,昆山经济的高速发展,首先是昆山人不断解放思想,敢闯敢干的结果。他们坚持的“四个不论”就是解放思想的成功经验之一。“四个不论”即发展经济不论什么形式,能搞活就行;不论公有私有,有作为就行;不论规模大小,能发展就行;不论公有私有,能交税就行。上世纪80年代中期,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沿海开发开放战略的机遇,以非凡的胆识自费创办开发区,当时的领导班子解放思想,在县城东边划了一块4平方公里的土地,在上海的虹桥立了一块大广告牌:欢迎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创业(实际上1991年才被省政府认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开发区),率先走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第一步。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抢抓浦东开发、沿江重点发展和昆山开发区获国家批准三大机遇,开创了外向型经济基本格局。由于在发展的每一个转折关头,能够不断解放思想,捕捉机遇,推动了经济发展隔几年就上一个新台阶。

(二)加快发展,选准产业是突破口。昆山走的是一条适合当地情况、特色鲜明的外向型经济发展之路,招商引资是昆山的主导产业。开始主要是招的港澳台商,承接港澳台的产业转移,现在来昆山投资合作的有日本、韩国、欧美、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昆山已经成为外商投资的高密度地区和投资高回报的地区,全市已开工投产外资企业2000多家。至2008年底,全市工业销售的80%、利税的80%、工业投资的70%、进出口的95%都来自外企。国际资本和先进技术的大量进入,昆山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三成多。

(三)加快发展,优化环境是基础。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服务,构建昆山独特的竞争新优势,是昆山各级政府的一贯理念。一是形成四种共识:即“来帮我们投资的是恩人,来投资我们的老板是亲人,能打开招商局面的是能人,影响投资环境的是罪人”。二是创造良好的环境。在硬环境上加大城市建设力度,特别在基础设施方面,实施了交通网、电力网、通信网、宽带网“四网”建设等一批重点工程。加大了工业或者产业园区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园区环境,基本实现交通、通讯、供水、能源等“七通一平”。在软环境的建设上,其法治环境的目标是“老板怎么安心怎么办”;服务环境的目标是“老板怎么开心怎么办”;人文环境的目标是“老板怎么舒心怎么办”。

(四)加快发展,人才是保证。昆山不搞论资排辈,坚持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出干部,大量提拔有闯劲有能力的年轻干部。在干部队伍建设上,每年有三大工程:第一,每年组织200名内资老板到外资企业当学徒,学理念,学管理;第二,每年挑选100名35岁左右的中青年干部上大学深造两年,学习招商技能、经贸知识和外语。第三、每年挑选100名25岁左右优秀青年干部出国培训三个月。同时,为了提高人才素质,昆山每个月都有干部知识讲座,请国内外的专家上课,解决干部队伍中的能力危机、知识危机。

三、对龙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和思考 站在龙山看昆山,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对一个全面进入小康、即将实现现代化的县级市的仰望。当前,产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生产要素短缺、经济总量偏小是制约龙山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但龙山经济发展也面临新的机遇:一是农业资源开发潜力大,二是城市的经济载体和平台基本形成,三是旅游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丰富,四是集国家、省、州扶持政策为一身的政策优势。结合龙山实际,本人认为,要加快龙山发展,当前我们要紧紧抓住黔张常铁路、龙永公路、209国道绕城线、吉恩高速等一批基础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围绕富民强县的奋斗目标,按县里确定的总体思路,在“十二五”之前,新研究和制定发展思路、规划和产业政策,在抓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同时,突出抓好产业转移承接,走出一条适合龙山的发展之路来。

(一)统一认识,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 产业转移是指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某些产业以企业为主导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过程。承接产业转移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途径。思路决定出路,经济发展的差距,也体现在观念上的差距。龙山作为落后地区,当前正处于经济加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也是承接产业转移,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此,必须以开阔的视野和全新的思维,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借鉴昆山等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主动作为,以承接产业转移的突破来推进经济发展的新跨越。当前,要重点抓信息,选产业,找老板,上门招商,把昆山等发达地区想转移的适合龙山的人力密集性产业项目引过来。

(二)创建平台,发挥工业园在产业转移中的载体作用

外地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在招商引资、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打造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目前由于征地难、征地费用高已经严重制约了龙山县工业发展。必须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发展龙山工业的重心、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阵地,举全县之力加以推进。一是要加紧做好工业园的规划和开发,充分利用荒地、改制企业的闲置土地,做好工业用地的规划、协调和储备工作,突破工业用地“瓶颈”,解决好企业的落地问题。要把园区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把园区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城镇规划结合起来,推动工业园区与城镇建设联动发展。二是要积极争取上级的工业发展资金或者承接产业转移专项资金,加快工业园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我们要引进企业,在园区建设上应该努力做到“三通一平”(昆山最高标准的工业园区是“九通一平”),提高对项目的吸纳和承载能力。三是抓住长沙市对口扶持的有利时机,与其工业园建立合作关系,寻求更大支持。

(三)利用资源优势,努力承接并推进特色产业发展

龙山农产品、林产品、陶土、硅石、石灰石和水电等资源比较丰富,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最大优势。但目前资源的综合加工利用水平很低,因而做大做强资源加工型产业,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是我们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方向,以资源换产业、以资源换财源,努力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一是着重发展以木薯、红薯为原料的酒精产业,并在此基础上做好燃料酒精立项和建设,利用原有乌龙山品牌恢复“乌龙山”牌白酒生产;二是以百合、桔柑、辣椒、植物油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业,发展订单农业,搞好精深加工;三是抓好药材种植和加工,发展生物制药业;四是进一步做好林木产品加工业;五是利用紫砂陶土资源、硅石和石灰石资源,大力发展建材、陶瓷、工业硅和水泥产业;六是发展以里耶古城保护开发为主的民族民间文化和旅游产业。对上述产业,已经形成规模和实力的要加大技改投入扩大生产能力,从中扶持和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没有核心企业和核心企业没有形成的产业,要积极招商引资,引进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的行业领头企业。

(四)优化发展环境,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洼地” 昆山的经验告诉我们,现代经济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投资环境的竞争。各地实践证明环境就是生产力,服务就是竞争力。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服务环境作为构建软实力最重要的环节来打造,破解工业发展用地难、融资难、办事难等难题。一是营造服务环境。要打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对原来的政策文件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并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出台一些发展经济的新政策文件,如出台“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的文件。要全面开展机关效能和干部作风建设,创造高效的政务环境、诚信的市场环境和公正的法律环境,努力克服过来出现的政策不到位、服务不优质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严禁各级各部门以任何理由、任何名目到工业重点项目进行检查收费,尽量减少对项目发展的行政干预,同时要严厉打击非法阻工行为,提供良好的建设环境。二是构建良好的金融环境。成立融资服务中心,对各项目、企业面临的融资问题进行分类疏理,主动为企业做好服务,搞好包装,积极与各银行进行对接,推荐项目和企业,完善信用担保体系,探索新的融资模式。三是着力破解工业发展用地难题。采取公司化运作模式,充分整合全县各行政事业单位名下的国有闲置资产作为担保,向国家政策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抵押贷款,将贷款资金用于工业用地的征地拆迁和工业园的建设上来。

(五)强化招商力度,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实效性

龙山作为落后地区,底子薄、水平低、财力弱,实现自我发展的原始积累非常有限,必须大力招商引资,加快产业升级。一是建好项目库和招商信息平台,包装和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财政每年应安排专项经费,用于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的策划包装。二是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广泛开展专题招商、定点招商、委托招商、节会招商和网络招商,逐步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中介辅助”的招商新机制。特别突出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主导作用,政府和部门要主动和发达地区加强沟通和联系,针对龙山县的陶瓷产业,定点考察引进佛山、景德镇等地的陶瓷产业。三是加强专业招商干部队伍建设。招商引资成败的关键在于招商队伍素质的高低,必须抓好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建一支专业招商队伍,通过公开招录,挑选精兵强将;一方面要强化培训,严格管理,绩效挂钩,奖优罚劣,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

(作者系龙山县人民政府挂职副县长)发布人:刘兴 来源:州政府办

时间:2009-11-2410:52:11点击:2255 龙山县,隶属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湘西北边陲,地处武陵山脉腹地,连荆楚而挽巴蜀,历史上称之为“湘鄂川之孔道”。地势北高南低,东陡西缓,境内群山耸立,峰峦起伏,酉水、澧水及其支流纵横其间。地域属亚热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2013年,龙山县总面积3131平方公里,辖34个乡镇(街道)、462个村(社区),总人口59万,土家族、苗族等16个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1%。

本文发布于:2023-06-24 13:45: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a486fd990f9ffb337e16e4ec0a98d10d.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昆山考察心得体会(5篇) 南昆山旅游心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昆山考察心得体会(5篇) 南昆山旅游心得.pdf

标签:昆山   心得体会   心得   旅游   南昆山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