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2023年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一等奖(大全九篇)

更新时间:2023-04-14 07:36:00 阅读: 评论:0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一等奖篇一

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能力目标: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情感目标: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并能正确的分类。

教学资源:学具袋、挂图、小黑板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演示法 讨论法 练习法

教法的思路:复习铺垫,激趣导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展示汇报,质疑点拨——巩固新知——拓展提高

学法的思路:自主探索——动手实践——活中学,学中用

三、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激趣导课

1、出示小黑板(做习题)

复习前一节课学过的知识,在学生数图形时无形中就把图形分了类,所以我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系点,为新知识的获取做好铺垫。

2、出示挂图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㈠感知分类

1、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结果)

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图中所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交流的优势,通过生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思维互补,都能感知什么分类。并且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引导:商场是把一样的物品放在一起。

㈡明确分类

1、像售货员阿姨把同样的物品放在一起,就叫分类。(引出课题)

2、小组合作整理学具,让学生体验分类。

3、讨论、汇报。

在小组展示分类情况后,并说明分类的理由,总结分类的方法。

三、展示汇报,质疑点拨

1、小组里同学把自己所有的铅笔拿出来,放在一起。

2、互相说一说这些铅笔可以怎样分类。

让学生在一次动手操作,把本组所有学生的铅笔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多次分类,从而使分类过程细画,让学生体会按不同标准分类的意识。比如:可以按长短、按颜色都是正确的。

3、汇报交流。

4、游戏:整理我的小书包

(先自己整理,然后同桌交流是怎样整理的)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数学。所以我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题材,让学生整理自己的书包,进一步巩固体验分类的方法,让数学走进生活、接触数学。

四、巩固新知

1、做教材第39页的"做一做"

(出示图片,板演)

在这个环节中我把书中的图做成能活动的,让学生亲自来前面动手操作,给学生提供一个分类活动的平台,这样更让学生一目了然。

2、做练习六的第1题,把同类的圈起来。

(先自己观察,在小组交流,说说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

3、做练习六第2题,涂色

(先让学生自己涂,然后同桌互查)

4、做练习六第3题。

(出示挂图,集体做,说出那个不同,为什么不同)

五、展示提高

1、今天我们学习了分类的知识,课后能运用这一知识做些什么?

2、实践作业:整理自己的小书包,还有回家把自己的玩具分分类。

最后再次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去寻找数学,接触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了许多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加深了对分类的认识,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了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的方法。开阔性、活动性的练习让课堂洋溢着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1、从生活切入数学,激发学习欲望。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按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整节课始终注意从生活中取材,无论是整理学具、观察超市,还是开阔的练习,都赋予有趣的生活情境。由于是发生在身边的事例,学生很容易产生亲切感,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很自然地形成数学与生活的链接。同时开阔学生思维,让学生说说分类的好处、找找生活中的分类现象,使数学不只是局限在课本上,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应该为生活服务。

2、以游戏收获知识,调动学习兴趣。

《新课标》提出:"教师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游戏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游戏让他们的注意力更持久,游戏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因此,教学中努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游戏,使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游戏中来,在游戏中乐学,在获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同时,基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诸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如案例中游戏之一:比赛整理学习用品,让学生在整理的过程中认识到把文具分类摆放会更好看、更方便。在好胜心的驱使下,学生迫不及待地动脑、动手整理,不知不觉中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中,既产生了我所意想不到的惊喜,也留下了值得我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游戏中如何灵活、有机地处理好课堂中的"动"与"静";如何让学生的思维更开阔、更活跃,形成更具生机和活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一等奖篇二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方程的计算方法。学好本节课的内容不仅为以后学运用方程解决小数,分数的问题奠定基础,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2.教学目标

结合新课标对方程这一部分的要求,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结合实际情景,理解和掌握方程的解法并正确的计算

(2)在探索中,培养学生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

3.教学重难点:依据本节课的具体情况和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培养学生正确解方程,并能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课的教学以自主探究为主线,以发展创新为宗旨,主要采用谈话法,引导探究法和观察发现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充分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具:多媒体课件

根据《新课标》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本节课学生主要以尝试法,自主探索法,合作交流法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围绕以上总体思路,我设计了激趣导入约3’、探索新知约20’、巩固应用约15’、课堂总结约2’,四个环节进行教学,具体过程如下:

1.激趣导入

我是这样导入的:大屏幕出示情境图,一天笑笑和淘气在做猜数游戏,笑笑:把你心里想的数乘2,再加上20,等于多少?淘气:等于80。笑笑:你想的数是30。淘气:你是怎么知道的?同学们你知道笑笑是怎么知道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猜数游戏》问题(教师板书)这一环节,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发现问题,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

2.探索新知

这一环节我分三步进行教学

第一步自主探索方程的解法

同学们,在上面的情景中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等量关系呢?你能用一个是子把它表示出来吗?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汇报结果:在上面的情境中我发现了心里想的数×2+20=80,如果我们把心里想的数看

成是x这个使等式可以改写成什么?生:这一环节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和探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合作和探索的精神。

第二步学生汇报,师生交流

现在大家自己动脑试试看你能不能把这个方程解出来?教师提示:如果用等式的性质来解该怎么做呢?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汇报结果2x+20=80,我先在等式两边同事减去20就变成2x=60,再在等式两边同事除以2得出x=30(教师板书)非常好,刚才他说出了解方程的过程,在解方程中有些步骤是可以省略的,下面老师把这个方程完整的解给大家看:因为原题中没有x,所以我们在列式前要先把x设出来,解:设这个数为x 2x+20=80 2x=60 x=30 答:这个数为30。

在解方程过程中,等号要对齐,计算完了不要忘记写答。现在你知道笑笑是怎么猜到了吧!这一环节让学生从具体问题出发,主动参与有效的保持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三步验证结果,巩固知识

我们能不能验证一下我们的结果是否正确呢?怎么验证呢?引导学生把x换成30进行验证2×30+20=80,所以我们的结果是对的,现在同学们俩人一组也来做一下猜数游戏吧!这一环节让学生尝试验证计算结果使知识及时内化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

以上三步,引发学生带着问题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小结,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

3.巩固应用

练习是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基本途径,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我设计了三种练习:

(1)基本练习:解方程6道题让学生独立思考,集体订正,巩固对知识的掌握

(2)变式练习:解决问题1.2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集体订正,进一步巩固对知识的掌握

(3)拓展练习:拓展题先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在全班交流经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这样的板书设计,突出重点,使教学目标一目了然,便于学生观察、比较。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一等奖篇三

《摆一摆想一想》是一个纯数学探索实践活动课。这个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安排的一次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用棋子摆一摆,进一步认识100以内数的组成、数位和位值的概念。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100以内的数,最基础的知识是数的顺序;要弄清楚同一个数字放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出来的数就不同;还要弄清楚一个数的组成,它可以分成两个不大于9的数(或两个数字)之和。鉴于学生的年龄小,以上内容学起来较难理解,这个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儿童喜好动手玩的心理,把好玩的习惯引导到学习上,设计出生动有趣形象的“玩法”,使儿童在动手操作中感悟100以内的数和领会、理解有关的基础知识,并得到美的感受。这节课就是使抽象枯燥的数让学生“玩”出数学道理来。

教科书出示了活动的两个范例,学生可以仿照教科书上的样子进行活动。首先由小精灵提出问题:“能用2个●表示不同的数吗?”(由于到目前为止,学生学过的数只限于100以内,所以这里的数只指一位数和两位数。)下面展示了四名学生小组活动的情景,其中三名学生在数位表上摆圆片,根据十位和个位上圆片的数量说出摆出的数,例如,两个圆片都放在个位,说明个位上数字是2,这个数就是2;两个圆片都放在十位,说明十位上数字是2,个位数是0,这个数是20;十位和个位各放一个圆片,说明十位数和个位数都是1,这个数就是11。另外一名学生通过列表的方式把这三种答案综合起来,表的左边是所用的圆片数,右边是摆出的三个数。在这里,要求学生理解不同数位的位值概念(十位上的2表示2个十,个位上的2表示2个一),同时熟练掌握2的组成(和是2的加法):2=0 2,2=1 1,2=2 0,就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摆出、说出所有答案。

接下来,用同样的方法,用3个●摆出不同的数。三名负责摆的同学已经摆出3、12、21这三个数,负责列表的同学已经把他们的答案都写在纸上,但认为还有没摆出来的数,提示学生思考除了上面这三个数,用3个●还能摆出什么数。接下来,小精灵提出问题“用4个●、5个●……分别能表示哪些不同的数?”提示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实际摆一摆,把列表中的其他情形补充完整。最后,教材让学生不用摆,说出用9个●能表示哪些数。这就要求学生在摆的过程中找出规律,利用归纳的方法来得出答案。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特点和教材特点,我从情感、能力、知识三方面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这个实践活动,使学生从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和探求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竞争的心理,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2)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初步的归纳和抽象思维能力。(3)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归纳整理。

由于本堂课是一节数学活动课,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所以本堂课主要采取小组合作活动的形式,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师只是起着一个引导者的作用。

按照以上教学目标,我对本课进行了下面的设计。

由于这个活动要求学生对数位和位值的概念比较熟悉,所以在开始活动前,我就利用数位表和计数器对相关知识进行复习。例如,计数器的十位和个位都是两颗珠子,让学生说一说着两颗珠子分别代表什么。

利用学生熟悉的两个可爱的小精灵聪聪和明明提问题来引入新课。例如,这两个数学王国里的小精灵也来参加我们这个活动了,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注意发挥四人小组合作,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动手操作,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中获取知识,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这个活动中,我注意尽量多给学生留一些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规律,去归纳整理。努力做到: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师决不代替;动手让学生做,动口让学生说。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去获取知识,达到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目的。

总之,这节课的设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努力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学的轻松,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发觉自己的聪明才智.

师:今天有那么多老师来听课,大家高兴吗?那么老师要看一看我们班哪个小朋友表现最好,最聪明,最爱动脑筋,能得到老师发的智慧花。

1.数位顺序。

2.师:首先,老师提一个问题,前边我们学过了100以内数的认识,谁能告诉大家,数位顺序哪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什么位?第三位呢?

师:个位上的数表示什么?十位上的数表示什么?百位上的数呢?

2.用计数器拨数。

师:现在老师在计数器上拨一个数,看仔细,十位和个位都拨上2个珠子,这个数是多少?谁能说一说这两个数位上的2分别代表什么?(学生回答。)你说的真好,大家给他鼓鼓掌。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你的计数器,我说数你拨珠,注意要边拨边说4,13,22,31,40。

生:4,个位拨4。13,十位拨1,个位拨3。22,十位拨2,个位拨2。

师:刚才小朋友们在拨这几个数时,你有什么发现?

上的数加起来都是4。每个数与前面

相邻的数相比,都是个位少一,十位多一,相差都是9。)

师:你们说的真好!听了你们的发言老师真高兴,大家给他鼓鼓掌。下面请你们把计数器放在桌角,把数位表和准备的圆片拿出来,我们来搞一个有趣的活动。这个活动我们就叫“摆一摆,想一想”(出示课题)。在这个活动中大家要善于动脑筋,找规律,使我们的活动进行的又快又好。

激发兴趣,合作求知

师:瞧!我们的好朋友谁来了?(聪聪和明明。)这两个数学王国里的小精灵呀,也来参加我们的活动了。(出示问题。)看,聪聪给我们提问题了“你们能用2个圆片表示不同的数吗?”

师:大家能不能呀?提醒一点,到目前为止,我们学过的数只限于100以内。所以,在数位表上只能摆一位数和两位数,不摆三位数,大家开始,用2个圆片看能摆哪几个数?

师:摆好的同学,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摆的?要说清楚,你把圆片放在哪一个数位上,这个数是多少?

预生1:我把2个圆片都放在个位上,就是2。

生2:我把2个圆片都放在十位上,个位上没有,就是20。

生3:我把1个圆片放在十位上,1个放在个位上,就是11。

板书:2个圆片。2,11,20。

师:大家想一想,为什么2个圆片摆在个位上得到的数是2?而摆在十位上得到的数是20呢?

生4:因为摆在个位上表示2个一,所以是2,而摆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所以是20。

师:你讲的真好!大家给他鼓鼓掌。接下来,我告诉大家,看!咱们另一个好朋友小精灵也来凑热闹了,他是谁呀?(明明)对,小精灵明明他也要给大家提问题(出示问题)。(1)你能用3个圆片表示不同的数吗?大家能回答他吗?(2)用3个圆片摆数,请动手摆一摆,看能摆出几个数?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

板书:3个圆片,3,12,21,30。

师:从刚才摆的这两组数中,你发现些什么?怎样才能知道摆出的数不遗漏?回答的真好(鼓掌),你真聪明。

师:看,这两个小家伙又给大家提出了更难的问题“用4个圆片,5个圆片……分别表示哪些不同的数”。

好!大家真勇敢!你们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让老师佩服。

师:下面,咱们分四个小组合作,共同研究讨论几个圆片都能摆出哪几个数。每一小组老师发一个汇总表,分工合作,3个同学在数位表上摆圆片,小组长在汇总表上作记录,表的左边是圆片的个数,右边是摆出来的数。

师:注意:作记录的同学要综合你们小组这三个同学摆的数。不要有重复的数。比比看,哪一组摆的又快,写的又好,写字的同学字要大一些,写工整,活动开始。(教师巡视。)

师:大家在摆的时候呀,要善于动脑筋,善于发现规律,这样摆起来既快,又不容易遗漏。

师:4个圆片能摆出哪几个数,哪一组给大家汇报?

生:我们用4个圆片摆出了5个数(板书:4个圆片,4,13,22,31,40)。

师:介绍介绍经验,你们怎么摆的这么快。(表扬这一组。)

师:5个圆片能摆出哪几个数?(板书:5个圆片,5,14,23,32,41,50)哪一组要补充?

师:从刚才小朋友们用圆片摆数的过程,你发现有没有规律?下面我们不摆圆片,能不能在脑子里想摆圆片的方法,直接写出6个圆片,7个圆片,8个圆片,9个圆片都能表示些数?好,四个人合作,看哪一组填写的又快又好!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略)。

总之,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想出尽可能多的方法,并形成交流。

师:是不是所有的小组都摆完了,四人小组长请到前面来,把你们组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大家互相评一评好吗?

师:大家都摆完了吗?一齐看黑板,从以上我们所摆的圆片个数和写出来的数来看,同学们观察到有什么规律了吗?谁能说一说。

师:谁能说一说今天研究的什么?你都有哪些收获?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学会观察,善于动脑,发现规律,使我们的学习能提高效率。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一等奖篇四

新教材更关注学生的经验与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另外新教材以发展人文精神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导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总把所要学习的知识渗透到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入境生情,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人民币”。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它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一年级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新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为了突出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材在这方面做了精心的安排。如主题图出示了3幅逼真的购物、乘车、存钱的画面,即只要进行商品交换,就要用到人民币。同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教育学生将平时的零花钱积攒起来,积少成多后,将这些钱用来办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如买好书捐赠给贫困的同伴等等。另外,新教材还多处精心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币。通过活动,使学生在买卖商品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民币的识别做系统的整理,使学生对全套人民币能清晰地识别,以识别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2、归纳出1元=10角、1角=10分,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3、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以及节约用钱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三)教学难点:人民币的等价兑换。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这节课的设计我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动手实践,自主地学会新知。另外,小组讨论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性的发展,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利于不同思维的碰撞。

这节课的教学比较适合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活动,既鼓励学生独立尝试,又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互助,给学生提供了多向交往的机会。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学生在活动中互相交流,提高了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联系生活实际,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要使用钱?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列举自己使用人民币的例子。

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

师:谁能说一说零花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在这里渗透德育:不乱花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献爱心等。

师: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有关人民币的知识。(板书:认识人民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根据主题图,联系生活实际列举自己使用人民币的例子,举例不限于教材上的内容。这个回忆过程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时让学生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习兴趣,突出知识生长点。

(二)认识人民币。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用过哪些人民币?

学生自由发言。

师: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见过或者用过的人民币有的是几元的,有的是几角的,还有的是几分的,你们知道吗?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常用单位。(板书:元角分)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这么多不同的人民币,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认识它们的?

学生发表不同意见。

师:同学们真不错,用那么多方法来认识人民币,请把课桌上的'人民币中你认识的,给你的伙伴说一说。

学生活动,互相说认识的人民币。

师:每个小组的同学能把你们课桌上的人民币分分类吗?

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分完后汇报交流。

生l:我们把元的分成一类,角的分成一类,分的分成一类。

生2:我们把纸币分一类,把分币分一类。

生3:我们按数值来分类。

师:人民币上的国徽,代表我们的祖国,我们爱护人民币,就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没有对“怎样认人民币和人民币的分类”进行传统的“授予”,而是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在师生互动中完成对已有经验的归纳与延伸。通过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三)探索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师:老师这里有一块1元钱的橡皮,你能想到不同的付钱方法买到这块橡皮吗?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讨论,然后把想好的方案说给大家听听。

汇报交流。

生1:我直接付l张1元的。

生2:我付2个5角的。

生3:我付5个2角的,还可以付10个1角的。

生4:我还可以付1个5角和5个1角。

师:同学们想出的付钱方法还真多,哪位同学能说说元和角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生归纳,师板书:1元=10角。

师:你真了不起,同学们桌上还有一个标价l角的练习本,请你们想出不同的付钱方法来购买这个本,然后互相说一说角和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讨论后汇报,师板书:1角=10分。

换钱游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

1个5分的可以换()个1分的;

1张1角的可以换()个2分的,还可以换()个5分的;

1张2角可以换()张1角;

1张5角可以换()张1角;

1张1元可以换()张5角的,还可以换()张2角;

……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在清晰识别人民币,掌握元角十进关系、角分十进关系的基础上,对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游戏在师生之间或小组内进行,为每个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四)模拟购物,实践运用。

师:接下来我们开展一个“购物活动”,每组选出一名超市经理。请“经理”先介绍一下超市的商品。各组推选出的“经理”介绍商品。

师:请大家拿着自己的钱去购买自己喜爱的物品吧!

学生自由购物。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尊重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原则。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在活动中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学得生动、轻松、愉快,学到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有价值的数学。

(五)评价及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上得高兴吗?你认为这节课谁表现得比较好?你应该向他学习什么?谁来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在热烈的购物之后,师生小结,学生由此回顾整个学习过程,多方面进行小结,提升成功的意义,满足学生成功欲望。

总之,让整个教学过程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之中,打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实现他们之间的有效沟通。那么,学生将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中去挖掘无尽的教育财富,生活世界也就成了学生最丰富的学习资源。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一等奖篇五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连山区世纪小学的李娜。我说课的内容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题目是:“小兔请客”。

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对于本课的教学,我将从以下三方面谈谈我的设想。我将本次说课分为“设计理念、设计思路、教学程序”三部分。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对于本课的教学,我将从以下三方面谈谈我的设想。

1、创造利于学生成长的课程环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让学习数学、探索知识成为学生的需要。

2、提供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不断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

3、鼓励算法多样化,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应有的尊重。

因此,在现实情境中,有意识地采用“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活动方式,让学生从中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尝到发现数学的滋味。

“小兔请客”的教学内容是100以内的整十数加减法,是本册教材计算教学的起始,也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它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和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小兔请客”的童话故事,创设加减法的具体情境,从中引出问题:①一共有多少个果子?②草地上还剩下多少个果子?然后让学生用小棒代替果子摆一摆,帮助学生建立加减法的表象,最后鼓励学生列出抽象的算式,再让学生尝试解答。通过交流,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同时结合算式引导学生认识加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本单元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根据《标准》的理念,在教学中,把计算教学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有意注意时间短,他们只对数学学习的过程和外部活动感兴趣,他们更乐于在动口、动手、动脑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中学习。那么,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形象具体的直观演示,丰富多彩的游戏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激起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意识。

根据新课标、教材、以及学生的认识规律,我确定的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熟练地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依据这节课的教材知识结构,为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课堂教学要求,这节课的程序安排如下:

***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一等奖篇六

尊敬的评委、在座老师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团队课堂教学再现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我团队在确定内容后首先理解教材:《认识物体和图形》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课件出示结构图)主要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这一单元包括: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和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这是教材的编排特点(课件出示)它体现了新课标的两大理念: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在活动中学习知识,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然地完成学习过程,掌握知识。

在理解了教材后我们进行了课前调查了解学生,据我们课前调查,学生大多是六岁,年龄偏小,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对形状的知觉是通过视觉、触觉、运动觉协同运动的。关于这节课内容学生学前班虽然也认识过这些图形,但很多孩子将“长方体”说成“长方形”,将“正方体”说成“正方形”,也有将“圆柱”说成“长方形”的,将“球”说成“圆”的更多,所以教学目标不能定得太高

基于以上的认识,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将教学目标定为:(课件)

1、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这是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这是数学思考方面的目标);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这是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在教学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呈现上,我选用多媒体课件、各种立体模型、学具,等,来作为这节课的教具和学具。

接下来我来说一说本节课的教法与学法:新课标还强调:要让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亲身经历、体验、探索,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体验——就成为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所以,在教学中,我安排学生在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玩一玩、这些活动中来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我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来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建构,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融观察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为一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基于以上的理解我们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五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激趣导入

(课件播放导入环节)

师:今天的数学课我请来一位朋友,瞧!它来了?(展示机器人)

师:是啊,这么漂亮的玩具机器人就是由平时许多废弃的物品拼成的,这就是变废为宝,这不仅让我们有了漂亮的玩具,更做到了“废物利用”。为环保贡献了一份力量。不知不觉我们成了“环保小卫士”真是一举多得。

这里用拼装机器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渗透环保知识,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并能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第二个环节: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这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三个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

1、分一分

小组活动,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课件)师:叮叮要考考我们,他说:师强调: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请小朋友合作分一分,动手吧!

2、揭示概念。

待学生分好类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直接把物体形状抽象成图形,并揭示各种图形名称,

经过第一个活动,学生有了一些感性的经验,这时教师揭示名称,出示一般模型,帮助学生将感性认识抽象化。

3、操作感知特征。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这些实物,然后用自己话说一说各种图形的样子与同桌交流。

这里我采取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同桌交流的形式进行,我会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希望他们通过动脑、动手、动口来亲身体验,

(2)在班上汇报交流。

学生在汇报时有的说了(播放视频)

这里,我想通过摸得活动,让学生体验这几个面都是特点,

(3)让孩子在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说一说等活动中找到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相同点一不同点;发现圆柱和球的共同点和区别点,在动手操作实践中直观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不能滚动、圆柱和球能滚动等特征。

前面的小组活动学生以实物和模型为研究对象,,经过认真观察,亲自去摸一摸,玩一玩,对几种立体图形有了比较多的感性、直观的认识然后和同学的交流即使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补,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还培养、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有利于丰富对这些立体图形的认识。

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图形特征,加深对图形特征的记忆。

游戏(1):找朋友

分别请4位同学手执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嘴里说儿歌:找啊找啊找朋友,我是长方体,我的朋友在那里?其它学生拿出让学生拿出相应的实物,彼此辨认谁拿错形状了。用游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快乐地学习,对几种立体图形的特征有更丰富的体验。

两人游戏(2):你摸到的是什么?

一人蒙上眼,摸一摸别人给出的一种实物,判断它的形状。

这一组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四种立体图形的表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笑笑、淘气、机灵狗在山下游玩,山脚下有各种形状的建筑材料,他们一路高歌来到了山上,山上的风景太漂亮了,有野花,有蜜蜂,还有飞舞的蝴蝶,他们商量在山上建造一座小房子。回到山下,笑笑和淘气找来了一只长方体的箱子,往里面堆放了砖块,两人抬着气喘吁吁的往山上走,“哎哟!哎哟!”快抬不动了,他们只好放下来歇歇。机灵狗推着一只球在旁边滚来滚去,笑笑和淘气看看机灵狗这么轻松,决定想办法,他们决定给箱子装上轮子,淘气拿来正方体一装,推一推,推不动,好不容易推动了,箱子里的东西都跳出来了。机灵狗把球送过来了,两人把球装上去,车子摇摇晃晃,方向不好控制。

淘气和笑笑又在想办法,找来了圆柱体的轮子装上,推一推可轻松了。他们轻松的推着车子来到了山上。来到了山上,笑笑和淘气开始建房子,他们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砖砌墙,用圆柱体的木材做房粱,很快一幢漂亮的房子建好了。智慧爷爷过来了,他夸淘气和笑笑聪明能干,大家尽情的玩着,享受着劳动的收获和快乐。

1、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在生活中的作用可大了。

2、说说下面物体的形状

3、让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第五个环节:总结反思,深化认识

今天我们学习认识那些形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它们分别有怎样的特征?我想通过这个环节来及时反馈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说出这几个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还有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来念一念,回到家里把这首好听的儿歌念给你爸爸、妈妈听听。(课件)

②、唱儿歌

圆圆滚滚圆柱体,正正方方正方体,长长方方长方体,骨碌

骨碌是球体,谁最有用比一比。长方体,来做墙。正方体,

来做窗。圆柱体,做屋梁。圆圆球体来装饰。面包房子真漂亮。

在课程结束时,把所学的图形特点编写成一首儿歌,让学生在歌声中结束课,这样,不仅帮助记忆图形特点,也增加的知识的趣味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一等奖篇七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加与减(二)》中《有几瓶牛奶》一课。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有几瓶牛奶”的情境中教授9加几的进位加法。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进位加法,前面的相关内容有本册教材第三单元《加与减(一)》中的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其应用。而本课又同时是为本单元的20以内数进退位加减法、及一年级下册的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其应用做铺垫。

1、知识目标:会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能力目标:通过组织摆小棒、数小棒、说一说 的教学活动,教会学生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3、情感目标:通过创设“有几瓶牛奶”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1、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教学难点:会运用“凑十法”计算进位加法。

1、教法: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2、学法:自主探究、小组交流合作。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在开课时以谈话方式导入新课,问学生早上有几个人喝牛奶。我接着说:“小明家里有好多牛奶,你看!”并出示情境图。导入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要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充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并试着自己提问题—“一共有几瓶牛奶”。板书课题:有几瓶牛奶, 并用多媒体呈现问题。

2、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第一环节,理解图意,列出算式。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解决一共有几瓶牛奶。学生在本册第三单元已经学过10以内加减法,列算式可以让学生自己完成。

第二环节,动手摆小棒。可以用多种方法,也可以同桌互相帮助合作,并试着讲一讲你是怎样计算的。我提出这样要求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用手中的学具进行算法多样化的自主探究及合作式的学习。我在这个时候巡视班级,加入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这样一方面可以了解到学生对多种算法的探究达到了什么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去解决问题。

第三环节,汇报交流算法。说说看谁的方法最多、最好。”在汇报中,学生一般都能够首先想到用“一个一个数”的方法进行计算,接着可能会有学生仿照这种方法“两个两个”的数等等。我可以说:“这些同学说的其实是一种方法,就是数小棒的方法,谁还有其他的方法?学生讨论。

第四环节,讲解凑十法。我用课件边演示边讲解“凑十法”,规范讲题语言,“我想将9凑成十,把5分成1和4,9加1等于10,10加4等于14,所以9+5=14。”然后组织学生边摆小棒边讲题,采取的形式有自主练习和指名汇报,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和说一说的过程理解“凑十法”。在学生基本能够理解“凑十法”的基础上,我提出问题,“这个算式用“凑十法”还能怎样计算?”学生在这里马上会想到还可以将5凑成十,我组织学生进行摆小棒和说一说的活动,采取的形式是自主练习、同桌交流和全班指名汇报。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让学生能够用“凑十法”正确的进行计算,同时检验学生对于“凑十法”的理解应用程度。针对算式9+5=,我提问“还有其他算法吗?”学生如果有其他方法就汇报,只要合理,就给予鼓励。

第五环节,介绍拨计数器的方法。我用计数器模型演示,先在个位上拨9个珠子,再在个位上拨5个珠子,满十进一,向十位进一。个位上剩下4个珠子,所以 9+5=14。此处的教学目的在于利用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十进制,为一年级下册学习100以内的进位加法打下基础。这部分只需要学生理解,不需要掌握。

第六环节,为了帮助学生能够运用“凑十法”解决9加几的进位加法,在这里设计了两个小练习:9+3=;6+9=。

(1)要求:用“凑十法”计算。

(2)形式:自主探究,全班汇报、交流。

3、巩固练习,解决问题。

(1)“圈一圈,算一算”。设计此题目的在于巩固“凑十法”。

(2)“看图列示,解决问题”。目的是在解决问题中巩固进位加法。教学时先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然后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鼓励算法多样化。

(3)“登山游戏”。采取小组竞赛的形式,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合作意识。

4、总结提升,复习小结。

总结本课的知识点,教师提问“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总结计算方法。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我的板书内容一目了然,重点突出。

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以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来进行的,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理念——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不仅让孩子们在这个自主学习的活动中不断充分、主动、积极地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他们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帮助孩子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一等奖篇八

1、教学内容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数学(北京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图形》第一课时。教科书第75—76页的内容。

2、教材简析

《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

知识目标:通过学生观察、操作,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

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

(一)说导入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一些图形,你还认识么?看课件说名字。

再看桌面的立体图形,说给大家听你手里拿的是什么立体图形?

规范语言:我手里拿的立体图形是长方体。

刚才大家认得都很清楚,记忆力真不错!

它们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的大家庭里,除了立体图形,还有另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课件出示:平面图形)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

【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再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立体图形,丰富学生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还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从常见的物体出发,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体会图形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体”上

(1)观察操作。

提出要求:这些平面图形就藏在你的立体图形上,它的某一个面就是平面图形,请你找一找、摸一摸,赶快行动吧!

(2)汇报交流

追问:你的手掌上是什么感觉。(滑滑的,平平的。)摸:平。对了这就是平面图形。(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一等奖篇九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一年级上数学《左右》。

1、教学内容

《左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第三课时的内容。

2、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左右》是前后上下的延续性学习。但认识左右比认识前后上下要困难一些。

“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要具有更强的空间观念。通过学习,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以后认识立体图形建立空间立体感打好基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本课我共分为两课时进行教学,本课为第一课时。根据教学大纲本课教材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置为以下三个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认识“左右”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判断能力,能够运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

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根据我班学生的学情特点和本课目标,我将本课的重难点定为:

4、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

5、教学难点:体会“左右”的相对性,同时也是本单元的训。

从能力方面,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参与性的活动。知识方面学生在生活中和平日学习中对左右的知识有一定的感官体验,这些为本课的教学提供了基础。

(一)说教法

本节课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和学习,重视让学生亲身体验,因此,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充分挖掘现场课程资源来启发学生进行学习,并采用各种有趣的小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一个广阔、自主的空间中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在观察与操作中认识和体验左右。

1、首先,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情境,与学生交流谈话,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有的两只手,一只是左手,另一只是右手,初步感知了左与右,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

2、在学生初步感知“左右”后,以学生原有的经验出发,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说一说”左右手能做哪些事;“找一找”身上像左右手这样的好朋友;“做一做”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摆一摆”学具等。让学生在这些简单而有趣的活动中辨别左右,加深对左边和右边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学生既感到亲切而又不觉得枯燥,乐与参与学习。

3、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身边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左右”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处处可见,因此,除了认识和体验“左右”外,还要引导学生懂得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左右”的认识,并且体验到数学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说学法

低年级儿童好奇、好动,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应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因此,学生的学习应以活动为主,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基于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左右”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但不一定准确判断的情况下,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说、找、做、摆、看、练的活动,逐渐加深对“左右”的位置关系的认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说。是从生活经验入手,说左右手分别能做哪些事,这是对左右的初步认识。

2、找。是找像左右手这样的好朋友,这是对左右的进一步了解。

3、做。这是听口令做动手的小游戏。除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加深学生区别左与右。

4、摆。通过摆学具,使学生把对左右的认识变成得心应手的知识。

5、看。这是让学生观察由于他们的转动,右边事物的不同,初步体验左右的相

6、练。达到巩固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课文特点,结合我班学生具体的学习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一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心理学指出,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大动力,所以课堂伊始我通过谈话情境的创设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较为自然的引入新课。首先,我会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邀请大家一起来做游戏,如果你愿意请举起你的小手。你知道你举的是哪一只手吗?(右手)那么另一只手就是(左手)。然后随着学生的举手,我相机引入本课的学习,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对新朋友:左右(板书)。

1、我说你做。感知左右。通过让学生找一找自身的左与右,再摸一摸、说一说,让学生对左右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再以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区别左与右。

右手除了用来举手发言,还可以做什么?(拿筷子吃饭、拿笔写字……)左手呢?(吃饭时用左手拿碗……)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能帮我们做很多的事情,找一找自己身上还有这样的好朋友吗?(左右眼、左右耳、左右脚……)

2、摆一摆,说一说。探究学习物体的左右与顺序。

通过“听口令摆一摆学具,再打乱顺序重新摆一摆,并说一说、问一问”等环节的设置把操作、观察与语言表达紧密结合,加深了学生对左右的认识。“想怎么摆就怎么摆”,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发展了思维,培养了创新意识同时又解决了本课的重点。

3、通过同桌面对面站着观察左手和右手进而让学生体验了左右的相对性,再通过“小判官”游戏及与老师面对面一起做动作的活动设置,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4、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通过帮小猫找小兔子的家,满足了孩子们乐于助人的积极性,使学生知道确定左右要有一个标准,通过组织学生在教室模拟上下楼梯的活动,让学生观察、思考、体验、感悟,使他们进一步明确:方向不同左右就不同,同时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又应用到生活中去。

(三)练习。

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练习,因此,我在讲授完新知后,立即让学生做课后练习题。

(四)全课小结

通过让学生说说本节课自己的收获,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对知识的梳理能力。同时相机对学生进行走廊行走右侧通行的习惯培养训练。

(五)检测

课后题第三题作为测试题,能够有效的反应本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反应教学效果,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并且为接下来的学习提供依据。

清晰的板书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我的板书力求做到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和数学教学的思想性。我的说课到此为止,谢谢大家。

本文发布于:2023-04-14 07:35: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a1b1cfd73e7b7d39cf2129857070833a.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2023年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一等奖(大全九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2023年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一等奖(大全九篇).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