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为朋友们整理了7篇《心理学论文》,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与心理学的论文 篇一[摘要]:情绪管理是对个体和群体的情绪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过程。通过探究大学生情绪对其个人及学习和生活的影响,以及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提出大学生情绪管理的对策,以帮助大学生增强对心理疾病的免疫与调试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情绪管理;调适
情绪状态是衡量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简单来讲,情绪就是个体受到刺激所产生的激动状况。这种激动状况个体可以自我觉察,且对生理、心理具有干扰作用。人类的情绪表现是多种多样、千姿百态的。我国的心理学家则把情绪分为18类。即:安静、喜悦、愤怒、哀怜、悲痛、忧愁、忿急、烦闷、恐惧、惊骇、恭敬、抚爱、憎恶、贪欲、嫉妒、傲慢、惭愧、耻辱。事实上,人类情绪的种类是很难穷尽的,但从其对人产生的影响效果来看,基本上可以将情绪划分为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两大类。其中,正面情绪指爱、感激、希望等;负面情绪指恐惧、仇恨、抑郁和脾气暴躁愤怒等,负面情绪对我们的身心健康以及所从事的工作均有十分不利的影响。正面情绪则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情感、克服人际冲突、克制人生贪欲,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坦然地面对人生,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工作之中。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指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但是纵观当代大学生,他们对情绪的管理尤其不当,心理问题日益凸显。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关系到成才与否的头等大事。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理素质相结合,加之其他积极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学生成才才有可靠的内在条件,一颗颗人才的新星才有可能升起。“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先生这一名言震荡着一代代年轻大学生的心灵,我们大学生要以良好的心理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为国家的富强奉献自己的青春。大学生不良情绪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大学生个体的身心健康和学习进步,也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繁荣富强。因此,认真探究大学生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科学的情绪管理方法,帮助大学生增强对心理疾病的免疫与调试能力,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情绪对其个人及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大学生的情绪对认知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将直接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和学习进步,其影响作用表现如下:
(一)情绪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直接的影响。现代生理医学、心理医学研究成果均表明。情绪及情绪调节对人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这种影响具有两重性。积极的情绪会使人自我感觉良好、精神振奋、心态平静舒畅、身体机能协调。整个身心处于良好状态;消极的情绪则容易引起心身疾患,尤其是长期的紧张焦虑会导致心脏病、消化系统溃疡、结肠炎、偏头痛等严重的生理疾病,以及焦虑症、情感症之类的心理疾病。因此,大学生有效地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对于有效地抵抗疾病的侵略、促进身体健康是大有好处的。
(二)情绪对大学生具有激励调控作用。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或者说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一般地说,积极的情绪对心理活动起协调和组织的作用,消极的情绪对心理活动起破坏和瓦解的作用。在同样的学习任务中,积极的情绪可以使大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起到正向的推动作用。大学生对学习饱有满腔热情,就能在学习中克服困难,完成好学习任务,从而增长知识,提升能力;消极的情绪则起干扰作用,当大学生在消极的情绪状态中,有时会不冷静的思考,容易敷衍学习任务,甚至拖欠不完成。很多资料证明,大学生情绪不同,完成作业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三)情绪对大学生协调人际关系具有重要作用。情绪在人际关系中起着信号、表达和感染作用,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情绪是一把“双刃剑”,情绪的高低直接影响人际关系的亲疏与稳定。对自我情绪的认知、表达和调控,对他人情绪的觉察和把握,有助于大学生处理好人际交往问题,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体来说表现如下:
1、交流沟通作用。情绪的人际交流功能主要是通过面部表情、身体表情(包括手势表情)和语调表情来实现的,这些表情动作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相互了解、交流信息、沟通思想的目的。
2、感染传递作用,大学生的情绪会对同学及老师的情绪产生影响,感染传递给同学与老师,引起他们情绪的相应反应。
二、大学生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认知偏差是导致大学生不良情绪产生的根本原因。人的认知系统对情绪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心理学家认为,有三种错误的认知最易导致个体消极的不良情绪的产生,即对自我的消极看法、对世界的消极看法和对未来的消极看法。大学生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自身也要面对许多现实问题,例如对于大学生活和学习的适应、人际关系与社会交往以及客观现实与人生理想之间的落差等等。如果对于这些问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方式,一旦遇到挫折,就很容易在认知上出现偏差,消极地看待自己和周围的环境。由于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还不稳定,缺乏整体的把握,易走极端,当遭遇挫折时,对事情容易做出消极否定的认知评价,这是大学生焦虑、孤独、抑郁等不良情绪产生的根本原因。
(二)挫折和压力是大学生不良情绪产生的重要诱因挫折普遍存在于人生的各个阶段,涉世之初的大学生既缺乏社会历练又充满理想和追求,挫折对于他们来说更是难以避免。大学生对学业和人生都有自己设定的目标,对于爱情以及未来生活更抱有美好希望,在努力追求的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些目标和希望不一定能够得到充分满足,因而会产生种种挫折,个体对此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的情绪反应。同时,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还要承受来自人际交往、学习和情感及求职就业等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如果得不到缓解和释放,也会产生不良情绪。
(三)校园环境中的消极因素也是大学生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之一。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校园环境作为一个特殊的亚社会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深刻的影响。进入大学后,相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会使一些学生不适应,同时,繁重的。学习任务,单调的业余生活都容易让人感到压抑和焦虑。另外,学校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也限制了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不利于其认知水平的发展和情绪的成熟。
三、大学生情绪管理的对策
解决大学生负面心理情绪问题,需要大学生个体和学校双重努力,在当前条件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认知理念个体的认知活动对人的情绪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应注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合理的认知结构。首先应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对社会和人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从全面客观的角度观察分析事物,遇到事情能够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才能不断增强。同时,也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塑造其健康的人格。
(二)提高大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大学生减压的关键还在于自我的心理调适。而且,导致负面情绪产生的重要因素就是个人对外在环境的信息判断和主观评价,因而大学生更应该为自己的心理健康负责,重视个人心理资本的管理及心理 m.niubb 休闲,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进行自我减压。要正确认识现实与自我关系,保持开放心态,加强意志、品质的锻炼,增强自我效能感、心理免疫力,掌握自我减压和心理调节的技巧和方法。特别是面对困难和逆境,要着眼未来,关注全局,以积极的情绪体验生活乐趣和化解矛盾冲突,及时调整好自己的意识和行为。并选择适当的时机求助心理专家调适。及时有效地求助心理专家,有助于及时摆脱某种负面情绪的“网结”,从而更好地认识自我、开发自我、激励自我。
(三)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调适情绪的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讲,学校是促进其心理健康的适宜场所,学校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并通过特殊问题的干预和心理咨询,疏导学生情绪,转变其行为。作为学校管理者,应重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切实有效的教育措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与帮助,使学生了解情绪变化特点,掌握情绪调节方法,提高学生调适情绪的能力,使其能够保持乐观的情绪和心境,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江雪著。大学生情绪管理与辅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郭晓飞著。心理调节的原理和应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叶素贞,曾振华编著。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张殿发著。大学生心理健康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心理学论文 篇二【摘要】随着社会压力与就业形势的不断变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关注焦点。积极心理学的快速发展使得积极情绪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积极情绪的产生与人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是人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而产生的心理上的愉悦之情。心理学者针对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心理特点对积极情绪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本文对积极情绪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意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积极情绪;大学生;心理健康;意义
1、引言
积极情绪是指与个体需求的满足相联系、伴随愉悦主观体验的情绪,积极情绪可以拓展大学生的个体瞬间思维活动序列,帮助大学生建设持久的个体资源,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心理弹性,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提高其应对不利状况和负面情绪的技能。随着我国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积极情绪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积极情绪与大学生的活动密切相关,当大学生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就会出现积极地情绪,反之,就会出现消极的情绪。人的积极情绪主要包括高兴、兴奋、喜悦、满足等。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显示,积极情绪与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密切相关,尤其是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心理健康,避免其心理出现问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积极情绪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心理学对积极情绪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的也更加透彻,积极情绪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提高大学生的自尊自立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随着我国社会体制的不断改革,市场经济在快速发展,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竞争压力逐渐增大。在全球并不乐观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这严重制约着大学生身心的发展,在大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积极情绪的调节作用,增强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从而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3、积极情绪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3.1积极情绪对大学生智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积极地心理情绪能够增强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负压能力,对大学生的智力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学生刚刚走出高中的校门,面对大学里新鲜的事物和全新的环境,难免会感觉到一定的压力。积极情绪能够增强大学生的抗压能力,拓展其知行能力,增强大学生的个人能力。积极情绪能够帮助大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惯性,使其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降低大学生在知识学习与知识记忆过程中的出错几率。
3.2积极情绪有利于大学生负面情绪的消除
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学生在大学里要懂得为人处世,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关系。随着人类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大学生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强,社会各界以及家长对大学生的期望在不断上升,此外,大学的课程也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这些压力不断聚集,导致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学生长期被消极情绪所围绕,久而久之就会产生烦躁、郁闷的情绪,不仅不利于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工作和学习,甚至有可能会影响学生日后在工作中的表现。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是一种相对的情绪,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能够帮助大学生释放心中的压抑情绪,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3积极情绪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幸福感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也在逐渐提高,当代人一直处于不断变迁的过程,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随时面临着环境变化的可能性,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出了全新的挑战。积极情绪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学习适应能力,使大学生以积极地心态来面对周围环境的变化,积极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的发展。随着大学生适应能力的提高,学生会以积极地态度面对生活,其幸福感也就随之提高。
4、发挥积极情绪对大学生心理促进作用的途径
4.1丰富教学模式
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在设置心理专业课程的形式,要通过丰富的形式诱发学生积极情绪的产生。教师应该将积极情绪的培养与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密切的结合起来。比如,在高校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名人事迹讲述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思想政治课上,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4.2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
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心理教育活动中,教师要与学生积极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切实做好以下几点工作。第一,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面对任何突发状况都要进行及时有效地调节,时刻向学生传递积极地情绪;第二,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在师生交流过程中要时刻保持积极情绪,并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第三,教师要尊重学生,以朋友的身份对待学生,从而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结论
大学生这一群体心理发展还未成熟,对自我的认知状态有一定差异,很可能不能正确客观的认识自己,处于矛盾状态也就导致不能合理的对他人、环境有所认识,也就导致人际关系糟糕,不知如何处理。所以,在大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丰富心理教育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培养积极情绪,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消除学生的负面情绪,提高其幸福感,使学生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罗军,王燕菲,禹玉兰。积极情绪体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医学研究与教育,20xx年5期。
[2]张晨亮。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积极情绪和个人资源的影响分析。新校园(学习),20xx年1期。
[3]王振宏,王永,王克静,吕薇。积极情绪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xx年09期。
心理学论文 篇三在刑法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刑法的科学性受关注的程度是不同的。早期的刑法完全居于一种盲目的刑罚崇拜,主张严刑峻法,同时由于相关科学知识发展的滞后,也阻碍了人们对刑法自身的规律的认识。只有到了近代,随着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的发展,人们对犯罪、刑法等知识才有了相对科学的认识,刑法规范本身才呈现出一定的科学性。实际上,刑法要自身更成熟,产生更好的效果,就必须借鉴、吸收相关学科的知识,其中尤其是心理学。
在弗洛伊德那里,人的需要主要缘于两种本能,即自我保护的本能(生本能)和毁灭、破坏的本能(死本能)。犯罪是一种对外的破坏与毁灭,从根源上看,它是人的死本能的一种体现。而要阻止犯罪对外界的破坏,则必须有一种抑制力量,这种力量的源泉就是人的生的本能。“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相互压抑。死的本能供给自我能量,使其在道德化的超我的命令下压抑欲望;生的本能则提供了压抑死的本能的能量,使其不至于冲动地满足致命的欲望。”刑法是对犯罪的抑制。从这个角度看,刑法缘于人的自我保护本能,它是人的生本能对死本能的抛弃与抑制。也正是人的自我保护本能,才促使了刑法的产生与存在。
1心理学对刑法的影响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强调人脑中己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人的行为和当前认知活动的决定作用。换句话说,人脑中己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人的行动目标和行动方式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它决定着人们是否确定某一目标或者是否以某种手段作为实现目标的途径。在“大义灭亲”的案件中,人们缺乏的是关于目标的知识,即无论如何,杀人都是违法的:而一个缺乏关于买卖黄金管制知识的人,更可能实施贩卖黄金这一非法经营行为。相反,具有相关刑法知识的人则会更多地避免实施相关行为。可见,刑法规范能够影响人们的行为决策,从而发挥其规制功能。同样,对于进行行为裁决的法宫而言,对刑法规范的认知更是其正确评估犯罪行为人行为性质的基础与关键。只有裁判者理解了刑法规范的真正含义,裁判者才能运用刑法规范进行裁判,才有了裁决的依据。
实际上,对于多数人来说,刑法规范并不简单地参与人们的行为决策过程,它甚至会渗透到人的人格结构中,从而影响整个人格结构。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1923年在其《自我与伊底》一书中,提出了伊底(即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合一的人格结构论。其中超我处于人格的最高层级,是由良心、自我理想等构社会利益有六类:一是要求公共安全的社会利益;二是追求社会制度之安全的社会利益;三是追求公共道德的社会利益;四是追求社会资源保护的社会利益;五是追求社会进步的社会利益;六是追求个体生活的利益。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文明对“普适真理”的强调助长了现代病、文化霸权、技术统治的加强、人的片面发展,因此受到了不少批判。后现代学者把工业文明的启蒙故事指斥为“大叙事”,把将真理置于优先地位的做法称为“真理的白色恐怖”,并极力倡导“异教主义政治学”;宣扬多元化,主张“种族主义”;将真理与权力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并提出“真理政治学”;消解主体。社会文化呈现多样性的特点,在刑法领域,刑法文化的多样性也初露端倪。刑法的实质内涵被重新受到关注。同时,由于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刑罚对不同罪犯的心理作用的差异。这反映在刑法上就是对刑法的实际心理效果的关注,具体体现是监狱等行刑机构对罪犯改造效果的关注。
对刑法实际效果的关注着重表现为对刑罚改造罪犯效果(特殊预防效果)的关注,即通过对罪犯适用刑罚能否有效地促进罪犯的改造,使其更好地重返社会。换句话说,这一时期更关注的是刑罚对罪犯的行为矫治功能。但是对罪犯行为的矫治,很多社会机构都能进行,不过只有监狱是最“彻底而严厉”的。福柯认为,监狱必须对每个人的所有方面——身体训练、劳动能力、日常行为、道德态度、精神状况——负起全面责任。学校、工厂和军队都只涉及某些方面的专业化,而监狱远远超过它们,是一种“全面规训”的机构。因此,刑罚对罪犯行为的矫治是其他手段无法替代的,不同的是现在人们更多地利用心理学的手段。
2刑法的心理学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对人的需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将人的需要分为若干层次,基于最低层次的是生理的需要,它是人的一切需要的基础。只有在生理需要获得满足后人才可能进一步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作为人的基本需要主要有四类: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这些基本需要的满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作为最后的法律手段,刑法保护的就是人的这些基本需要的合理满足。从现今世界各国刑法规定的内容来看,刑法保护的无外乎六个方面,即公共安全、社会制度安全、公共道德、社会资源保护、社会秩序和个体生活。保护这些基本需要的合理满足是刑法产生与存在的基础。
实际上,马克思对人的基本需要早有认识。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明确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存在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产生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表明,保护人的基本需求是法的基本任务。
刑法的产生与存在必须遵循的第二个基本心理规律是刑法规范的作用缘于人们对刑法规范的认知。刑法是由刑法规范组成的,刑法条文只是刑法规范的载体。在理论上,刑法规范包含有裁判(或审判)规范和行为规范。但是,无论是作为裁判规范还是作为行为规范,刑法规范要发挥其作为规范的规制作用,必须要让人们认知规范本身。
实际上,在刑法理论上,近代学派,包括刑事人类学派和刑事社会学派,就对这一问题予以了全面关注。当时,作为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加罗法洛运用情感分析的方式分析犯罪、犯罪人、犯罪遏制等,首开运用心理学分析刑法相关问题的先河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现今,德日等国人格刑法学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复归了这一学派的部分观念。也正是居于行刑效果的考虑,现在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着监狱改革,大力倡导非监禁刑,实行行刑社会化。
心理学论文 篇四教育心理学对高职产品设计的指导作用
摘要:本文就如何正确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来培养具备较高设计水平和设计素养的高职产品设计人才作了分析和探索,主要阐述如何从情感原理、合作原理、创造原理等方面来正确指导高职产品设计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为高职产品设计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最终实现提高学生全方位素质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高职;产品设计;设计教育
高职院校主要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以高职产品设计教育为例,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产品设计人才。但由于教师对高职学生特点的认知存在盲点,就导致在许多高职院校的产品设计教学中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化,千篇一律。许多老师没有以学生为主体,没有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在讲授草图绘制、基础造型、效果图绘制、技法表现、模型制作等各方面的训练时,没有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导致课堂教学枯燥、乏味,以至于“无人问津”。这样做不仅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设计素养和设计底蕴,还忽视了培养学生设计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高职产品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可以利用情感原理、合作原理、创造原理来分三步走。通过情感原理了解学生、激励学生;通过合作原理培养学生、锻炼学生;通过创造原理开发学生潜能,最终实现高职院校产品设计专业的教学目标。
一、运用情感原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生正确心态
如果一个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一定会竭尽全力去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高职产品设计专业的教学目的,离不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们发自内心地喜爱产品设计专业,积极主动地探索本专业知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进一步推动高职产品设计专业的发展。要想成功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运用教育心理学中的情感原理。首先了解高职产品设计专业学生本阶段发展的心理特征。高职类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相较于中职学生而言具有良好的自制力和学习能力,相较于本科专业的学生具有敢于探索的精神。高职产品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大多思想活跃,情感丰富,专业情感浓厚,个性化比较鲜明。因此该专业的教师需要根据设计专业学生的不同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以疏导原则为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现,和学生多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不断增进师生感情,通过富有艺术性的课堂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增加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兴趣。除了在室内操作外,也要多组织参观学习,带学生多见识社会中优秀的产品,见多识广,刺激他们的兴趣点,使他们不再局限在校园的学习,发散思维,寻找到自己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老师的综合素质。运用情感原理,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心态。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后,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产品设计专业的学习。产品设计本身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专业,教学重点难点多。认清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学生学习能力相对较弱,设计功课完成情况并不理想,并且一名合格的设计师是需要经过时间和经验积累的。避免设计基础薄弱的同学们因此而产生厌学和自暴自弃的心态。因此,对于未能合格完成设计任务的同学,要对其进行鼓励,帮其树立成功的信念,适当宽松同学们的合格线,给设计基础相对薄弱的同学们创设成功的机会。但要注意不能一味地对其进行鼓励,以免有些同学盲目自信。对于设计成绩相对较好的同学,适当地予以一些“挫折”,帮助其直面成功与失败,促进高职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全面协调发展。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正确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因此端正同学们的学习心态是十分必要的。避免他们一开始就认为自己学不好或者肯定能学好,或者认为用不到及肯定能用好,以至于对教学目标产生影响。因此运用情感原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生正确心态,从而培养具备较高设计水平和设计素养的高职产品设计人才。
二、运用合作原理,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增强动手能力
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一名优秀的设计师首先需要掌握造型基础技能,造型基础技能包括手工造型和电脑造型等;其次还需要掌握专业设计方面的技能,专业设计方面的技能诸如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动漫设计等各个专业不同类别的设计,最后还需要掌握设计相关的理论知识,包括美术史和设计史论等相关理论。由此,可以把艺术与设计知识技能比喻为设计师的一只手,自然科技与社会知识技能比喻为设计师的另一只手,时代的发展要求设计师“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不管是学设计还是做设计都离不开团队协作。团结就是力量,摆脱学生的“单打独斗式”死板的学习方式在学设计的阶段中就应当养成团队合作的良好习惯。因为设计灵感是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团队协作可以更好地集思广益,调动团队成员的所有资源和才智。在产品设计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处处都可见团队合作。以VI设计为例,VI的设计首要程序就是先成立设计小组,设计小组的人大多是由各具所长的人员组成。一套VI设计包括企业名称、企业标志、标语、标准色、标准字、吉祥物等等,设计工作量大,涉及范围广,需要各行业专门人员的参与,如美工、行销、市场调查、美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专业人员,在理解消化MI,确定贯穿VI的基本形式之后对基本应用要素进行设计,最后编制手册完成设计。在高职产品设计专业的VI教学中,由于教学条件有限,教师可以进行模拟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组。在这种有难度的设计活动中往往能激发出不可思议的潜力,在完成一个难度系数较高的设计任务后,每一位参与进来的同学都既能锻炼了相应的实践动手能力,也能提高其创新创造能力,为以后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运用合作原理,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团队的力量远远大于个人的力量,作品不管从细节和整体的严谨性都是有所体现的。同时增强动手能力,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价值所在,清晰自身目标定位,让每位同学切身体会到只有将自己融入集体,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作用。团队精神的核心就是协同合作,在协同合作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自发研究探索问题,更好地进行产品设计活动。
三、运用创造原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事物是不断运动发展的
设计教育活动不是固定不变,而是不断发展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因此要积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锻炼提高高职产品设计专业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素质。培养高职产品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新时期设计教学活动进步的体现。我们要正确认识设计教学活动中的进步性和曲折性,正确认识其发展不是直线的,而是通过曲折的道路,了解其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信心,坚持培养创新性设计人才。创新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股清流,大胆地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创新教育的最大特点就创新性、创造性,为学生的自主创新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要提高学生动手动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全面发展的能力。运用创造原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要抓住所设计事物的本质。例如:杯子的发明是为了提供一种饮水的工具,在普通人眼里杯子的种类有很多,有陶瓷的、注塑的、木质的等等,还有大杯子、小杯子。但是在产品设计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发散思维,把握杯子的本质其实就是饮水的工具,那么在设计杯子的时候其实就不是在设计“杯子”,而是去设计一款可以饮水的工具。还可以将名词变作动词来进行设计教学。锻炼学生自觉地运用创新思维去解决设计问题,在不断地探索实践中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鼓励学生多学、多问、多想、多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实在某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们的核心竞争力。在提高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时不仅可以提高其就业竞争力,还可以提高其综合素质。这对于培养具备较高设计水平和设计素养的高职产品设计人才是十分必要的,在找工作的阶段,其就业竞争力越高对于企业和社会的吸引力也就越高。因此对于运用创造原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需要教师进行完整的、统一的、深入的理解和把握,这不仅有利于遵循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也是培养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四、小结
在高职产品设计专业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创新教育。通过情感原理、合作原理、创造原理可以突出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创新精神。可以根据每一阶段的教学效果改善设计专业教学的培养方式,增强专业教学的实效性。在高职产品设计专业教学实践中,应不断丰富和完善专业课程建设,重视产品设计教育和市场需求的衔接,把握高职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和特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林海亮,杨光海。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2]张祖忻。教学设计—基本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3]赵存河。教育心理学视角下课堂教学引入设计[J]。中国教育学刊,20xx(7)。
[4]裘晓红。当代中国工业设计教育分析与批判[J]。中国学术期刊,20xx(6)。
心理学论文 篇五从表面看来,心理学学科与经济学学科之间并不存在直接联系,但是归根究源,两者不仅存在多种共同点,还在学科研究的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与干涉着。从学科起源来看,两者都来源于经验主义哲学的研究发展,并且两者皆为实现事物计量而存在的学科类型,而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表现为分别针对人类经济行为与人类心理两方面。并且在两学科不断发展之下,经济学研究中心理学因素的所占比重越来越高,为其发展提供了助力。而对于心理学学科来说,经济学的深入也为该学科的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心理学研究对经济学发展的重要影响
心理学研究对于经济学家的学科探索以及经济学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经纪人假设”的提出就离不开心理学因素的影响。在心理学的发展早期,该学科普遍认为人类的生存意义主要是为了追求最大化的利益获得,是最根本的行为动机,这就是所谓的自私学观念。但是在研究不断深入之后,研究者逐渐意识到“经纪人假设观念”与个体实际行为活动间依旧存在着差异,经济行为并不是完全依靠理性的利益考虑来开展的,其还受到行为人的心理状态以及个人价值观念的指导与影响。面对这样的研究进展,经济学家为更加全面地对人类经济行为进行诠释,就势必需要积极引入心理学来对经济现象进行重新审视。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展公益事业,无偿为社会群体或个人提供帮助,在这过程中并不涉及到利益产生。利用传统的经济学中的利益支配的理论难以就这一社会现象进行解释,只有加强心理学学科的融入,才能进一步的实现经济学的理论完善与发展。
另外,就经济学学科的理论研究工作来说,其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心理学学科的影响。例如,在经济学学科中,边际效益分析时常见的理论研究模式,其主要是指消费者在进行消费的过程中,消费品增加往往与实际单位效用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而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来说,对于某一事物的追求欲望越强烈,往往在第一次获得时将会得到最大的心理满足。而当这一事件在日常生活中的出现频率增加,行为人对这一事件的向往与感受都会逐渐降低,从根本上讲,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正是由于在人类本身的心理因素决定的。边际效应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探寻方式,被广泛应用至经济学对于人类基本需求分析的学科内容研究中。所以,由此可见,心理学研究模式也会为经济学的研究工作开展提供分析模式的支持。
心理学学科对于经济学学科的研究与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心理学为经济学研究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与发展基础。而经济学家也逐渐意识到心理学学科研究对于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逐渐在学科研究过程中融入了心理学科研究。这样的做法所产生的有益结果是双方面的,为两者的发展都提供了重要的思维与研究方式,实现了学科研究成果的重要发展。
二、经济学对于心理学研究所提供的帮助
心理学的发展对于经济学的学科发展与理论建设存在一定的冲击,但冲击程度并未深入到经济学科的重要核心部分,心理学学科的部分观点内容在经济学中的影响在后者的不断吸收下发挥了重要的意义。例如,“过激反应”以及“行为导致结果的实现”,就是经济学学科的重要核心理论。其在引进心理学因素的过程中仅仅是将这两则理论进行了修饰与完善,并没有从根本上进行改变。由此可见,心理学与经济学的互相干涉并不是以改变学科作为根本目的,其知识在学科发展的过程中为该学科理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提供途径。
对于心理学的发展,经济学的影响也是十分重大的,其为心理学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广泛的研究空间与方式。这是由于在人类的实际心理与行为的关系中,并不仅仅存在着个体特性与心理状态对行为产生影响,并对个体的行为进行支配这一种可能。人类本身是处于环境较为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之中的,所以来自于其本身所处的社会环境或者组织的影响,都会导致个体行为偏离个性。而造成个体周围的社会环境影响的根本又是身处于该环境中受个性支配的行为人的具体行为。这就产生了一种特殊的供求关系链。而经济学科中,供求关系也是重要的一项研究内容。例如,在心理学理论中,人们在受到侵害或得知无辜人群受到侵害时,会自然的产生愤怒的情绪,并在不断发酵的过程中会形成仇恨心理。虽然在心理学中的社会心理学分支中对于这一现象的发生有着具体且全面的分析,但是心理学学科却不能就人类发生仇恨的时间与具体的空间进行阐明。但是在经济学学科中,经济学能够依靠理论进行相应的均衡模型建立,利用这样的方式就能对仇恨事件发生的确切点进行表达。
从根本上说,心理学的情境主义对于经济学的部分理论进行了挑战,但同时,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是不能脱离经济学所提供的重要帮助的。这主要是由于情景主义建设在对外部情景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以及实现了封闭突破,具有均衡性科学的特质。要实现该学科的不断发展,只有依靠经济学所提供的相关帮助,才能最终实现或者取得进步。在心理学科讨论中,当前一直存在着人类实际行为是受环境影响还是意识影响的争论。产生这种争议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两方在哲学假设上存在着分歧,这就造成了该讨论没有切实的比较意义。但是从根本上来讲,对于心理学的研究来说,并不能在脱离社会环境与政治条件的情况下展开,这样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心理学研究的局限性存在,以致于难以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对事物本质进行阐述。而经济学科对于个体心理行为的深入理解,无疑能够为心理学科的发展提供重要帮助。
三、结束语
经济学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不仅相互影响与干涉,同时还在对方学科中都能找到彼此的学科因素。从根本上讲,两者存在相互干涉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经济学的研究范畴是人类经济行为,而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也正是人类的行为,这就注定了心理学因素在经济学学科中的重要影响。而对于心理学研究来说,也正是经济学为之提供了研究技术。而要实现我国心理学研究与经济学研究的共同发展与提高,还应当不断加强对两者之间的相互干渉行为的分析与深入。
心理学论文 篇六【摘 要】认知心理学关注学生认知的需要,当知识能够与学生的生活需要息息相关时,学生更趋向于主动学习新知识,因此,教师把生活的实际和化学知识联系起来,适当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习更有效率。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 认知需要 知识呈现
学生更乐于学习新知识,更容易将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学生主动地学习。因此,知识如果能够联系生活,来源于生活,同时又作用于生活,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即我们常说的好奇心),学生的学习效果则会改善。而学习动机的培养恰好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更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培养科学服务生活的素养。
化学作为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最能够引发学生学习思考,而且化学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了,学习效果自然就会提高。
例如在讲铁及铁的化合物时,教师可以先由铁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缺铁会导致的缺铁性贫血导入,再展示“速力菲”的药品说明书,让学生得出药品的主要成分及有效成分,再根据药品说明中的“本品与维生素C共用效果会更好”引发疑问,进而与学生共同探究二价铁的化学性质。从二价铁的价态出发,对二价铁的还原性、氧化性,以及如何检验药品是否变质等进行探索,由点到面,铺开知识的网络,学生能够将所学过的Fe、Fe2+和Fe3+相互转化的方程式回忆起来,教师替代学生总结铁与铁的化合物之间的联系,并指出其中的本质,即低价态的Fe到高价态的Fe3+需要强的氧化剂来氧化,弱的氧化剂能将Fe氧化为Fe2+,相应的,高价态的Fe3+要变成低价态的Fe,就需要强的还原剂来还原,弱的还原剂会将Fe3+还原为Fe2+,最后再回归生活,用二价铁的还原性(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以防止二价铁被氧化)来解释药品说明,升华情感。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服务于生活。
教师在归纳知识网络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由于学生在回忆之前学过的铁与铁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方程式时已经造成了思维的负荷,若让学生继续完成化合物转化之间的本质关系,造成学生的认知负荷加重,出现厌学的情绪。教师替代学生完成知识脉络的梳理,学生会有“白鹭立雪,智者见白”的感觉,因此,教师替代性策略是在学生自身归纳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困难的时候进行的。教师在讲氯气的性质时,可以让学生收集漂的使用说明书,巧妙地将课程转变为对漂性质的探索,由点切入面,回到氯气的基本性质上,其知识的呈现逻辑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导入――由点出发,探究物质的化学性质――学生思考并提出学过体现物质性质的方程式――教师归纳知识网状结构――解释物质作用于生活的原理。
再比如,许多教师讲授硫及硫的化合物时,一般是从硫的价态出发,通过低价态具有还原性、高价态具有氧化性、中间价态既具有还原性又具有氧化性的普遍原理,讲授硫与硫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过程,完成本节课的重难点,最后知识的转化运用到酸雨的产生之中,此时的知识呈现逻辑是:物质结构――物质性质――知识运用。这种教学方案相对保守,当然也能达到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但是有的教师则先将酸雨的危害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继续和学生探讨酸雨的形成过程,从而将硫与硫的化合物之间的反应转化为对酸雨形成过程的探究,总结出各价态之间的转化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来进行的,即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而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揭示了物质之间转化的本质关系,最后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知识的呈现逻辑是:知识的运用――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结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化学教学中不乏这种联系生活的例子,例如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醛的方法在检验糖尿病中的作用,氧化还原反应使苹果变黑,使出土的秦始皇兵马俑变色,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原理解释氨的工业合成,食品干燥剂硅胶的运用,日常生活中金属的腐蚀防护等……
以上探讨的仅是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进行化学教学设计,很多教师都有运用到。课堂教学的方法有多种,以认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的导课已经被广泛的运用,而将它贯穿于整个课堂还在继续探索。教师若能够将生活的点滴运用在教学中,不仅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能起到知识间的桥梁作用,并为知识的提出奠定应用基础,让学生更加热爱化学。
【参考文献】
[1]张庆林,赵玉芳主编。心理发展与教育。重庆:重庆出版社,20xx.
[2]石敬珠。“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化学教学,20xx(9)。
心理学论文3100字 篇七【内容摘要】绘画是一种投射技术,它能够反映人们内在的、潜意识层面的信息。利用绘画可将潜意识内压抑的情绪与冲突呈现出来,并且在绘画的过程中获得释放与满足。文章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图画进行探索,简单探讨隐藏在图画背后的特殊心理意义。
【关键词】绘画艺术无意识投射心理意义
早在18世纪末,欧洲精神病医生就开始把绘画作为一种诊断精神病的方法。现代心理学的先驱弗洛伊德发现,人被遗忘或被压抑的记忆,会以表象和象征的形式在人的梦里或艺术作品中出现。弗洛伊德的研究表明,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是理解人类内部心理世界的一个途径。另一个现象,心理学家的先驱荣格经常鼓励病人画画,荣格认为,通过象征物进行幻想是人的内心世界在经历心理创伤或痛苦时试图寻求自我安慰的一种方式。20世纪初期,绘画开始成为一种结合心理分析的艺术治疗形式。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和绘画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绘画疗法在西方国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主要技术之一。但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还比较缺乏。本文旨在简单探讨隐藏在绘画艺术背后的特殊心理意义。
一、寻找“画”的心理源头,探索绘画背后的神秘空间
石器时期的洞窟图画记载了两万多年前的人类已经懂得制作记号和图像作为仪式之用,祈祷他们免受外部环境或外界不可预知力量的伤害。这些远古时代的图画不仅仅是符号,还寄托着人类的情感和希望。近代的绘画也是如此,在某些地方的原始部落,绘画艺术被作为治疗疾病和减轻身心压力的一种方式。如北美印第安部落Navajo结合歌唱、舞蹈和沙画针对特别的疾病,形成特别图形给予治疗;西藏人画曼陀罗也是作为祈求者集中心灵的一种方式,来减轻和治愈心理所遭受的苦痛。
20世纪初,弗洛伊德就曾研究过一些艺术家的作品,那些艺术家的特质和无意识可以从中识别。随后精神病理学家也开始研究精神病患者的艺术表现,如Jaspers、Rie等对梵高作品的研究,1922年Prinzhorn发表《疯者艺术》,1956年Jakab提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绘画特点,他们都对精神疾病和绘画的关系做了探讨。20世纪以来艺术心理学认为绘画天然就是表达自我的工具,是用非语言的象征性工具表达自我潜意识的内容。心理学家要求受诊者利用绘画表现作为治疗的一部分,或从图画上的意义来诊断病人潜在的心理困扰。随着绘画心理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绘画心理分析已经成为艺术治疗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二、用“心”读“画”,绘画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沟通交流
绘画是一种表达。绘画通过投射技术,以画的形式将无意识具体象化为一幅绘画作品。绘画的过程就是通过个体在客观现实中寻找到一个与其相似的事物,然后再将自身投射到这个事物上,并向意识表达无意识内容的过程。这是一个从复杂到简单、从立体到平面、从抽象到具体、从无形到有形的思维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无意识的自然流露,这时候的绘画作品,可以说是含有某种特定意义的表达与体现。人们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在绘画作品的线条、色彩中表露出个体的情感和体验。如线条下笔奔放、孱弱或者细腻表达着不同的心理能量;画中各个方向的线条用力是平均的`,大多体现着绘画者没有找到自己力量的出口,正在寻觅中;画中线条有很多不同的可能,表现了绘画者面对很多选择等问题。又如,色彩冲突,喜用对比强烈的色彩,体现了较大的能量感,但处在冲突的状态中;和谐则没有明显的色彩冲突,比如喜欢用同一色系的颜色,体现着追求和谐、苛求完美等心理特征。
绘画以画的形式将无意识具体表现出来,一幅图画可能胜似千言万语,也就是说用图画传递出的信息自然要比语言更丰富、更具体。从画中我们可以解读出画者的性格、情绪状态、人格特点、人际交往能力等,所以可以通过绘画这个方法读懂人的内心。据说,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在同下属谈话时喜欢画一些交叉的直线,这说明他是个性格直爽、固执,还常跟别人发生冲突的人。普希金喜欢在稿纸页边画些人像,这也能说明他是个好与人交往、容易相处、易于共事和活泼好动的人。这跟他们同时代人所谈到他们的性格特点也完全吻合。
绘画也是一种沟通交流。人类是先创造图画再创造文字的,儿童也是先学会涂鸦再学会文字的。语言和文字是交流的工具,但是当表达的内容较为复杂时,人们常常很难用言语表述清楚。绘画与语言一样也是交流工具,但二者相比较,绘画来得更加自然,更加具体,也更有象征性。绘画比语言更易沟通,譬如,用绘画与聋哑人交流时,你可能更容易发现一些被隐藏起来的问题。笔者曾遇到一个聋儿,3岁时开始被福利院收养,在他的画中,就没有爸爸妈妈,只有他自己,而且人物都没有耳朵,可以看出他的画投射出他内心对自己耳朵功能的忽视。画纸上孤零零的几个小人,看上去也是那么无依无靠。通过这些画能“倾听”聋哑少儿内心孤独的心声。
绘画是人们发自内心的表达,是与生俱来的才能,拥有着超越言语的力量。一般来说,人物画通常是个案本身的投影,或对个案来说是很重要的人及个案对“人”所持的一般性概念。比如大多数小孩子都喜欢画自己的爸爸妈妈,当他们在家庭动态绘画的方法的引导下,如果是画爸爸在从事一些琐碎的家务活动,如看报、付账单和孩子玩耍等,都显示着父亲一般的居家生活,拥有着快乐幸福的家庭气氛。如果是画爸爸开车或是去工作,通常是反映着父亲离弃或离开这个家庭,或整天忙着工作,而孩子期望把爸爸画在里面,以透露其对爸爸期待的心情。如果平常我们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没有关注孩子的心理,无论我们给予孩子再多,孩子也无法感受到我们的爱。透过这些图画表达可以发现其潜意识里可能存在的冲突或心理上的困扰、恐惧。如果我们明白这些画外的意义,那么我们与孩子沟通交流将会变得更容易。
三、用“画”疗“心伤”,绘画是一把开“心”的钥匙
绘画活动有审美意义,更富有心理意义。自古以来,不管是绘画还是赏画都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有调查发现,美丽的图画有助于减轻病人的疼痛,意大利研究人员曾让病人注视20幅最美的和最难看的作品,发现看美丽画作的人疼痛感减少了1/3,其中让他们感到最舒服的画是梵高的《星夜》和桑德罗·波特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心理研究也表明,人们在画画时,通常会把自己的性格倾向、心理需要、心理问题等不自觉地投射到图画中。通过绘画分析我们可以推测一个人的情绪和人格特征、内部心理现实,而且还能看出绘画者的一些人生经历。
绘画能为右脑疗伤。美国心理学家Ley说:“用左脑的钥匙打不开右脑的锁。”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从理性上接受了一切,可就是走不出来,因为创伤印刻在我们的右脑,思维理智的左脑对掌控情绪处理的右脑其实力不从心。这时用言语去劝说对方脱离痛苦往往是不够的,内心经历创伤的人,最严重的痛苦是情绪困扰。右脑中往往印刻着很多的灾难图景和负面情绪,用绘画的钥匙打开右脑的锁,能起到不同于言语性的治疗方法的作用。绘画能治疗处置创伤性情感体验,如Ree曾对16名年龄在5—12岁具有情绪和行为困扰的儿童进行了绘画心理治疗,发现有很好的疗效。
绘画是一种离心灵很近的活动,对生理和心理都有独特的影响。画画,可以表达画者心中的焦虑、忧郁、孤寂或害怕等种种复杂情绪。通过点线的流动、块面的铺展、色彩的渲染,画者的心灵自然地得到抚慰与舒张;画者的抑郁与紧张、成长烦恼带来的躁动与不安,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调节与平复;画出自己的伤痛,画出自己的心情,一旦画出来之后,画者不良的情绪都能随之得以释放与缓解。可见绘画活动亦是潜移默化的陪护着心灵不断成长的过程。
结语
绘画疗法是在西方和北美发展起来的,在西方国家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绘画是一定文化下的产物,画画传递着画者的个体信息,有着特定的代表意义,透过隐藏在绘画背后的“心理画”意义,启迪着我们结合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更多地去探索、去关注“心理画”背后的奥妙。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7篇《心理学论文》,能够帮助到您,是最开心的事情。
本文发布于:2023-06-25 19:39: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9b65eb75e159f8c3d5f8433e571da5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心理学论文【优秀7篇】(心理相关论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心理学论文【优秀7篇】(心理相关论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