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杜牧《赤壁》阅读答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3-06-10 02:29:22 阅读: 评论:0

念奴娇·赤壁怀古 【北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0.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总结上片,带起下片,前句对大自然发出由衷的赞叹,后句则由“江山”引出“豪杰”。 B.《念奴娇·赤壁怀古》整首词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气势磅礴,格调清新,上片侧重写景,下片因景生情,极豪放之致。 C.“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点出了历史风云,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的感叹。 D.“铜雀春深锁二乔”不直接铺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是通过间接描绘二乔将要承受的命运,把战争胜负写得含蓄蕴藉。 11.《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赤壁》中作者都借用周瑜的典故,各有何用意? 答 10.B.“格调清新”错误,本词应该是“格调雄浑”。 11.(1)苏词借此引发对英雄业绩的仰慕之情,反衬自己年华老去却未能建功立业的感伤; (2)杜诗蕴含造化弄人的意味,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 【解析】 1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 苏轼词中极写周瑜的年轻英俊,而功业盖世,塑造出其风度翩翩又年少即建功立业的儒将形象,其实是为了反衬出自己已近中年,却被贬黄州,可以说“一事无成”的怅然失意,表达自己年华已逝而“早生华发”,难以实现壮志的伤感。 杜牧诗中是借周瑜火烧赤壁之战是因借东风之天时方得成功,倘若当初没有这阵东风,或许吴国便会战败。作者是借此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感受,自己缺乏的正是周瑜当初的这阵“东风”,生不逢时,以至于无法施展才华。

本文发布于:2023-06-10 02:29: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90174ada702dd723837547fe56c2597d.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杜牧《赤壁》阅读答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理解性默写及答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杜牧《赤壁》阅读答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理解性默写及答案.pdf

标签:赤壁   苏轼   答案   杜牧   念奴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