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九”在《易经》中为阳数, ① ,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
更新时间:2023-06-29 12:03:05 阅读: 评论:0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九”在《易经》中为阳数, ① ,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二九相重,故又称为“重九”。 ② ,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此外,还有茱萸节、菊花节等别称。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登高的风俗相传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重阳节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以避难消灾:或佩戴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戴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中是最大数, ③ ,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的祝福,发展出了敬老爱老的浓浓深情。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一步激活历史传统,唤醒文化记忆,使重阳节更显迷人魅力与时代光彩。
20.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1. 各用一个短语按顺序概括每一段的段意,每个短语不超过10个字。
【答案】
20. (1)“九九”两阳数相重
(2)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
(3)有长久(长寿)的含意
21. (1)重阳节名称的由来(或重阳节的由来及别称)
(2)重阳节的习俗(或重阳节的风俗)
(3)重阳节的文化内涵(或重阳节的文化意义)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根据“故曰‘重阳’”可知,此处是解说“重阳”这一称呼的缘由,“‘九’在《易经》中为阳数”,九月初九又为两个“九”,故此处为“‘九九’两阳数相重”。
第二处,根据后文“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可知,此处解释重阳节又称“登高节”的原因,根据第二段开头“在古代,民间在重阳登高的风俗相传始于东汉”可知,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
第三处,“‘九’在数中是最大数”,用来“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祝福”,结合“对老人健康的祝福”可知,“九”有长久(长寿)的含意。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概括要点的能力。
第一段,根据“……故曰‘重阳’;……故又称为‘重九’。……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可知,本段讲重阳节的由来及别称。
第二段,根据“在古代,民间在重阳登高的风俗相传始于东汉……重阳节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可知,本段讲重阳节的习俗。
第三段,根据“重阳节……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的祝福,发展出了敬老爱老的浓浓深情”可知,本段讲重阳节的文化内涵。
本文word下载地址: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九”在《易经》中为阳数, ① ,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九”在《易经》中为阳数, ① ,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