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经历是人生一大财富。我想:经历过,并深刻地去反思其中的得失,汲取经验,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工作,才真正算是人生的一大财富。
这次到顺阳中学参加“自主互助,展示反馈”研讨活动,并尝试着上了《春酒》这堂课。这次的经历让我受益匪浅,它让我对“自主互助,展示反馈”这种的教学模式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堂课教学目标基本完成,学生配合也很积极,课堂气氛热烈、融洽。反思这节课,我觉得做得比较好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了对语文知识的传授。
作为初二学生,对于生字词仍还处在积累阶段,如果淡化了字词教学,学生的基础知识也就不牢。比如“如法炮制”的“炮”和“挑剔”的“剔”这两个词的注音,学生虽然预习了,但不到位,所以就出错了。课堂上我让小组长检查组员预习时,自己也进行巡查,及时指出了学生的错误,加深了他们的印象。再如作者介绍,它属于语文的文学常识的内容,了解了作者,有利于把握作者的风格,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情感,同时加大积累后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堂课上,我较为巧妙地把二者有机地融于课堂中,使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得到落实。
2、创造了轻松、平等的交流氛围,活跃了课堂气氛。
首先,在导入部分,我通过显示大量的过年图片:贴“福”字、放鞭炮、挂灯笼、舞龙……熟悉的场景,再配上热闹的鞭炮声,一下子就把学生带进了对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回忆,学生的话匣子随之打开,在讲过年的情景时津津乐道。欢乐的氛围随“图片”和“鞭炮声”而“潜”入课堂。
其次,在“整体感知”及“品读细节”阶段,我大胆放权,给予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让他们畅所欲言,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发挥。当发现有少数学生把参考资料带进课堂,发言时照搬资料回答时,我马上给予否定,鼓励、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他们个人的感受和独特见解。
3、注重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课堂上,设计了三个小组合作的环节——字词互查、整体感知时讨论问题、细节品读时交流感悟。这三个环节都要求学生在课前的自主学习基础上开展合作学习。在小组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我参与到了几个小组的学习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小组学习,课堂参与度高。
总体上说,这堂课还算是成功的,但仍有一些地方不够完善,需要改进:
1、容量偏多,时间略显不够。
《春酒》是一篇自读课文,因此设计为一课时。但本文值得品读的内容很多: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文中许多精彩的细节描写。短短的40分钟,学生交流讨论用了近20分钟,因此,展示环节便略显仓促,对文中一些充满情趣的细节,只是作了朗读指导及范读,却把学生的自由朗读环节删掉了,这的确是一“败笔”。
2、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还不够凸显。
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没有完全打开,学生学习的方式还较单一。尽管也有自主探究方式的运用,但学生仍以讨论、回答老师预设的问题为主,而独立的探究、品读没有明显体现,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和感受没有得到充分的张扬。
透视本课教学,我深刻认识到: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需要有新思想、新理念的支撑,更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大胆付诸于实践,勇于尝试,努力创设一个能促进学生学习、师生互学、和谐交流的平台,在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水平。
《春酒》教学反思 篇二从文字入手,结合学生的体验,理解文章蕴含的深意,再从文本出来,进行拓展延伸,进而上升到文化的层面,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我想,这是语文的根本。音像、媒体资料仅仅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累、经历,营造更好的氛围来品读文本,而不能喧宾夺主、本末倒置,把语文课上成民俗介绍课、多媒体展示课等等。只有抓住了品读这一关键,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如品文环节中的“换”、“删”、 “改”等,引导学生找出一些关键字词深入文本,使学生更深地感受祖国文字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素养。更是借品读来唤醒学生的体验与思考,形成一种深层体验与思考的习惯,透过文本中文化意象,揭密传统文化,为构建新文化打下坚实的人文基础。
春酒教学反思 篇三人们常说:经历是人生一大财富。我想:经历过,并深刻地去反思其中的得失,汲取经验,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工作,才真正算是人生的一大财富。
这次到顺阳中学参加“自主互助,展示反馈”研讨活动,并尝试着上了《春酒》这堂课。这次的经历让我受益匪浅,它让我对“自主互助,展示反馈”这种的教学模式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堂课教学目标基本完成,学生配合也很积极,课堂气氛热烈、融洽。反思这节课,我觉得做得比较好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了对语文知识的传授。
作为初二学生,对于生字词仍还处在积累阶段,如果淡化了字词教学,学生的基础知识也就不牢。比如“如法炮制”的“炮”和“挑剔”的“剔”这两个词的注音,学生虽然预习了,但不到位,所以就出错了。课堂上我让小组长检查组员预习时,自己也进行巡查,及时指出了学生的错误,加深了他们的印象。再如作者介绍,它属于语文的文学常识的内容,了解了作者,有利于把握作者的风格,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情感,同时加大积累后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堂课上,我较为巧妙地把二者有机地融于课堂中,使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得到落实。
2、创造了轻松、平等的交流氛围,活跃了课堂气氛。
首先,在导入部分,我通过显示大量的过年图片:贴“福”字、放鞭炮、挂灯笼、舞龙……熟悉的场景,再配上热闹的鞭炮声,一下子就把学生带进了对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回忆,学生的话匣子随之打开,在讲过年的情景时津津乐道。欢乐的氛围随“图片”和“鞭炮声”而“潜”入课堂。
其次,在“整体感知”及“品读细节”阶段,我大胆放权,给予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让他们畅所欲言,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发挥。当发现有少数学生把参考资料带进课堂,发言时照搬资料回答时,我马上给予否定,鼓励、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他们个人的感受和独特见解。
3、注重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课堂上,设计了三个小组合作的环节——字词互查、整体感知时讨论问题、细节品读时交流感悟。这三个环节都要求学生在课前的自主学习基础上开展合作学习。在小组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我参与到了几个小组的学习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小组学习,课堂参与度高。
总体上说,这堂课还算是成功的,但仍有一些地方不够完善,需要改进:
1、容量偏多,时间略显不够。
《春酒》是一篇自读课文,因此设计为一课时。但本文值得品读的内容很多: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文中许多精彩的细节描写。短短的40分钟,学生交流讨论用了近20分钟,因此,展示环节便略显仓促,对文中一些充满情趣的细节,只是作了朗读指导及范读,却把学生的自由朗读环节删掉了,这的确是一“败笔”。
2、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还不够凸显。
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没有完全打开,学生学习的方式还较单一。尽管也有自主探究方式的运用,但学生仍以讨论、回答老师预设的问题为主,而独立的探究、品读没有明显体现,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和感受没有得到充分的张扬。
《春酒》教学反思 篇四《春酒》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所选文章涉及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以及民间艺人轶事,文笔生动,妙趣横生。琦君的散文,多写童年记忆,母女之情,友伴之谊。童年、故乡、亲人、师友占据了她创作题材的绝大部分,她以中国传统温柔敦厚的情怀,以细腻温婉的笔致,将这些营造成了一个艺术世界。
《春酒》则是一篇诗化的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童年、对故乡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之情。“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都令人神思飘飞。如诗一般的生活织就了如诗一般的`童年,而作者又用如诗般语言描绘出这一切:儿童圣洁的心灵,美好的生活情趣,这是一种对人性的讴歌和赞美。
因为第一次参加微课的讲课,内心着实不知道二十分钟的课该如何上。私下请教了一些前辈,他们给了我真诚的指导,在此致谢。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有三境界:“吞”、“啃”、“品”。“吞”至其博,感知文意;“啃”至其深,读懂作者,体悟深情;“品”至其灵性,领略韵致,读出韵味。我想《春酒》文字素淡却意蕴丰厚,更须细酌慢品,完全可以朝着这个方向设计。
结合八年级的学生积累了一些散文知识,也具有一定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我引导学生凭借这些知识经验朗读和欣赏文学作品,在逐步的情感体验中,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通过反复的朗读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就非常好了。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把这节微课的教学目标定位成通过反复朗读品味文中的细节和关键词句体会琦君对春酒的喜爱,乡亲们之间相处的融洽,母亲对我的信任和爱,从而理解远在异国他乡的琦君因为再也做不出家乡味道的那份惆怅和感伤。
课前学生很用心地预习,正式上课时,每一个孩子都在认真朗读,品读每一个句子里传达出来的'情感。我看到孩子们发言的声音要比平时大很多,还看到郑汉石感冒鼻塞的特别严重,不停的擤鼻涕,但我的问题一出口,他只要有想法就会不停的举手。今天很多的评委老师在场,他们平时课堂上表现的随性和轻松收敛了很多,虽然这一点我最看重的在今天被隐藏了起来,但我的内心却被孩子们完全感动了。讲课的好坏已经完全不重要了,因为我有你们最真诚最努力的支持。为师能有生如此,夫复何求?
本节课,如果说有可以放心的地方,那就是学生在短短二十分钟内朗读,品读的能力有了充分的时间展示。这是我们平时的教学中舍不得浪费时间去做的,而恰恰又是学生最需要的。
课后,评委老师给了我很多的指导,大致有以下几类。
首先,关于对课文中能够表达情感的写法的挖掘。文本中有一处非常好的地方能表现出儿时的琦君对于春酒的喜爱,课堂上孙思悦同学已经朗读出来了:可是说实在的,我家吃的东西多,连北平寄来的金丝蜜枣、巧克力糖都吃过,对于花生、桂圆、松糖等等,已经不稀罕了。那么我最喜欢的是什么呢?乃是母亲在冬至那天就泡的八宝酒,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
多好的一处对比!通过这种对比更能表现处出琦君对于春酒的热爱。遗憾的是我对这句并未做过多的品读,一略而过。想来确实心太急。
其次,需要让学生体会的春酒的味道中关于对乡邻的纯朴厚道,母亲对琦君的爱品读的还不够到位。我反思问题出在心里老想着不能超时,毕竟不是一节四十分钟的常态课,第一次上心里没谱,有些品读就只能浅尝辄止了,还是心急了。实际上琦君对于春酒的印象不仅仅是感觉到甜,开心和陶醉,乡邻融洽的关系,母亲对我的宽厚,都是日后乡愁的元素。
再次,课上关于余光中的《乡愁》是有着更深更高的情感价值,但时间原因不能够把春酒的游子乡愁与之更好的衔接,也是一件憾事。另,酒与乡愁好像是一个永远谈不完的话题,课上如果没有时间拓展,可以将此项留在课下,与之相关的还可以让学生写一写让自己难忘的家的味道。
感谢评委老师给我最中肯最专业的建议。一节课,二十分钟,转瞬即逝,而留给我的思考却依然在继续,我想成长的味道就是如此吧。春酒一杯家万里,一切尽在文字中,切尽在平淡中。希望我们都有一颗善良平和诗意温情的心,用这样宁静的深情酿造一杯属于自己人生的春酒。
以上内容就是为您提供的4篇《关于春酒的教学反思》,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本文发布于:2023-06-18 05:39: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8c0e623f739d0c6b84e02112eb49d5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关于春酒的教学反思精选4篇(关于春酒的教学反思精选4篇作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关于春酒的教学反思精选4篇(关于春酒的教学反思精选4篇作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