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透视,是绘画和其他造型艺术的专用术语。画家在作画的时候,把客观物象在平面上
更新时间:2023-06-29 00:10:44 阅读: 评论:0
材料一:
透视,是绘画和其他造型艺术的专用术语。画家在作画的时候,把客观物象在平面上正确地表现出来,使它们具有立体感和远近空间感,这种方法叫“透视法”。因为透视现象是近大远小的,所以也称为“远近法”。
散点透视则很难找到画家所处的定点位置。整个画面似乎有很多的视角,而每个视角又都在局部构成透视关系。这种理解,有点像我们在爬山,走一段,拍张照,再走一段,拍一张,然后再拼贴起来。画面中画家的视角是不断移动的,因而产生了多个消失点,这种方式被叫作“散点透视”,也叫“多点透视”。
中国山水画能够表现“咫尺千里”的辽阔境界,正是运用这种独特的透视法的结果。由于采用绘画的“散点透视”原理,中国古代艺术家才得以创作出数十米甚至百米以上的长卷。《清明上河图》是“散点透视”用得最多的构图,如果是采用西画中的“焦点透视法”可能就无法达到这种集“高远、平远、深远”和谐统一“咫尺千里”的“宏大、辽阔、无边”的艺术境界。
西洋画一般是采用“焦点透视”,它就像照相一样,观察者固定在一个立足点上,把能摄入镜头的物象如实地照下来,因为受空间的限制,视域以外的东西就不能摄入了。
高远、深远和平远,即“三远”法。早在中国的北宋时期,绘画理论家郭熙便率先提出了山水画的取景构图法则——三远法,即高远、深远和平远。他提出:“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就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就是以高远法的构图方法创作的成功之作。它的艺术特色,除了用笔雄强、坚实之外,还善于以仰视的手法,表现山峰的高远,正如赵孟頫所评:山势通人。王蒙所作《青下隐居图》是以深远见胜的杰作。青下山本是江南不起眼的小山。王蒙以三远法加以参张,为了突出一个“隐”字,作者以“S”形的连续取势,以重山复岭、密树深溪等景象的交替组合来增加山势的深度。赵孟頫的《水村图卷》,使用的便是平远法。作品高仅24.9厘米,横达120.5厘米,场景展开,描绘了沙洛村舍、渔身出没、丘陵长提、岸柳塘笔的江南清矿平远景象。元代的倪云林也是一位善作平远山水的高手。
(摘编自《中国画的透视与美学关系》)
材料二:
西洋十四世纪文艺复兴初期油画家凡艾克的画极注重写实,精细地描写人体,从画面上表现屋宇内的空间;画家用科学及数学的眼光看世界。于是透视法的知识被发挥出来,而用之于绘画。意大利的建筑家勃鲁纳莱西在十五世纪的初年已经深通透视法。阿卜柏蒂在他1436年出版的《画论》里第一次把透视的理论发挥出来。
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里曾讥评大画家李成采用透视立场“仰画飞檐”,而主张“以大观小之法”。他说:“李成画山上亭馆及楼阁之类,皆仰画飞檐。其说以谓‘自下望上,如人立平地望塔檐间,见其榱桶’。此论非也。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耳。若同真山之法,以下望上,只合见一重山,岂可重重悉见,兼不应见其溪谷间事。又如屋舍,亦不应见中庭及后巷中事。若人在东立,则山西便合是远境;人在西立,则山东却合是远境。似此如何成画?”
沈括以为,画家画山水,并非如常人站在平地上,在一个固定的地点,仰首看山。他主张“以大观小”,把全部景界组织成一幅气韵生动有节奏又和谐的艺术画面,不是机械地照相。这画面上的空间组织,是受着画中全部节奏及表情所支配。要用心灵的眼,笼罩全景,从全体来看部分。“其间折高折远,自有妙理”,这就是说须服从艺术上的构图原理,而不是服从科学上算学的透视法原理。并且他以为那种依据透视法的看法只能看见片面,看不到全面,所以不能成画。
西洋画法上的透视法是在画面上依几何学的测算构造一个三进向的空间的幻景。一切视线集结于一个焦点(或消失点)。正如邹一桂所说:“布影由阔而狭,以三角量之。画宫室于墙壁,令人几欲走进。”而中国“三远”之法,则对于同此一片山景“仰山巅,窥山后,望远山”,我们的视线是流动的,转折的。由高转深,由深转近,再横向于平远,成了一个节奏化的行动。郭熙又说:“正面溪山林木,盘折委曲,铺设其景而来,不厌其详,所以足人目之近寻也。傍边平远,峤岭重叠,钩连缥缈而去,不厌其远,所以极人目之旷望也。”他对于高远、深远、平远,用俯仰往还的视线,抚摩之,眷恋之,一视同仁,处处流连。这与西洋透视法从一固定角度把握“一远”大相径庭,而正是宗炳所说的“身所盘桓,目所绸缪”的境界。苏东坡诗云:“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真能说出中国诗人、画家对空间的吐纳与表现。
由这“三远法”所构的空间,不只是几何学的科学性的透视空间,而且是上升为诗意的创造性艺术空间。趋向着音乐境界,渗透了时间节奏。它的构成不依据算学,而依据动力学。清代画论家华琳名之曰“推”。华琳在他的《南宗抉秘》里有一段论“三远法”,提出“推”字以说明中国画面上“远”之表出。“远”不是以堆叠穿斫的几何学的机械式的透视法表出,而是由“似离而合”的方法视空间如一有机统一的生命境界。由动的节奏引导我们跃入空间感觉。直观之如决流之推波,睨视之如行云之推月。全以波动力引起吾人游于一个“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庄子语)的宇宙。空时意识油然而生,不待堆叠穿斫,测量推度,而自然涌现了!这种空间的体验有如鸟之拍翅,鱼之泳水,在一开一阖的节奏中完成。
(摘编自宗白华《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透视是画家把客观物象在平面上正确地表现出来,使它们具有立体感和远近空间感,使人们很难找到画家所处的定点位置。
B. 西洋画采用的是“焦点透视”,受空间限制,观察者视域以外的东西无法摄入,其艺术成就则大打折扣。
C. 中国山水画能够表现“咫尺千里”的辽阔境界,是运用了“散点透视”的结果。
D. 只要采用“散点透视”原理,绘画就能达到集“高远、平远、深远”和谐统一“咫尺千里”的“宏大、辽阔、无边”的艺术境界。
2. 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郭熙对于高远、深远、平远,用俯仰往还的视线,与西洋透视法从一固定角度把握“一远”的理论基本相同。
B. 沈括主张“以大观小之法”,认为画家画山水,并非如常人站在平地上,在一个固定的地点,他不认同“仰画飞檐”的透视立场。
C. 透视法应用于绘画,是西方画家用科学及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的结果。
D. 由“三远法”所构的空间,是一种诗意的创造性艺术空间,而不是几何学的科学性的透视空间。
3. 郭熙讲山水画有“三远”,诗亦然。下列诗句与“三远”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深远)
B.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平远)
C.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高远)
D.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平远)
4. 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使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5. 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简要概括沈括主张的“以大观小之法”与“散点透视”原理的相似之处。
【答案】
1. C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透视是……使人们很难找到画家所处的定点位置”错,由原文“散点透视则很难找到画家所处的定点位置”可知,“很难找到画家所处的定点位置"的是散点透视。
B. “西洋画采用的是‘焦点透视’”错,原文是“西洋画一般是采用‘焦点透视’”;“其艺术成就则大打折扣”的说法过于绝对,没有任何依据,原文只是介绍了中西画法的不同,没有比较优劣。
D. “只要……就能……”说法绝对,原文是说“如果是采用西画中的‘焦点透视法’可能就无法达到……”,并非说“只要采用‘散点透视'原理,绘画就能达到……”。
故选C。
2. B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 “基本相同”错,原文是说“大相径庭”,并非基本相同。
C.“透视法应用于绘画,是西方画家用科学及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的结果”强加因果,原文“西洋十四世纪文艺复兴初期油画家凡艾克的画极注重写实,精细地描写人体,从画面上表现屋宇内的空间;画家用科学及数学的眼光看世界。于是透视法的知识被发挥出来,而用之于绘画”,可见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D.“而不是几何学的科学性的透视空间”错,原文是说“由这‘三远法’所构的空间,不只是几何学的科学性的透视空间,而且是上升为诗意的创造性艺术空间”,“不只是”,并非“不是”。
故选B。
3. 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A. 深远,就是“自山前而窥山后”,本句对应正确。
B.平远,就是“自近山而望远山”,以水的浩瀚、江的雄浑壮阔为背景,写出远景烟波飘渺,山色的若有若无,本句对应正确。
C. 本句属高远,仰望山峰之高,突出绝壁之险,对应正确。
D. 诗句写出成千上万的山峦、山谷连绵不断,如向荆门奔去一般,王昭君生长的山村还留存至今,写出纵深度,此句应为深远。
故选D。
4. ①对比论证,都将中国画与西洋画的透视法作对比,突出“三远”的艺术境界。②引用论证,两则材料都引用了古代名人的艺术见解。
5. ①沈括以为,画家画山水,并非如常人站在平地上,在一个固定的地点,仰首看山;而是用心灵的眼,笼罩全景,从全体来看部分,“以大观小”。②散点透视很难找到画家所处的定点位置,画面中画家的视角是不断移动的,因而产生多个消失点。由此可见,沈括的“以大观小”与散点透视在原理上是相似的。
本文word下载地址:材料一:透视,是绘画和其他造型艺术的专用术语。画家在作画的时候,把客观物象在平面上.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材料一:透视,是绘画和其他造型艺术的专用术语。画家在作画的时候,把客观物象在平面上.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