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最新塞翁失马幼儿园教案 塞翁失马故事表演(5篇)

更新时间:2023-04-23 18:44:10 阅读: 评论:0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塞翁失马幼儿园教案 塞翁失马故事表演篇一

1、了解有关寓言知识。

2、积累文言词语:亡善吊何遽居将好堕髀引十九以

1、识辨、掌握古今异义词。

2、翻译浅显文言文,把握故事情节。

3、学会分析故事所蕴涵的辨证思想,并能在生活中运用。

感悟寓言所揭示的深刻道理,在生活中积累智慧。

1、分析故事情节

2、研究并运用故事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学生:熟读课文,阅读书下注释。

教师:熟悉教材,揣测学生情况,准备多媒体工具。

知识点:寓言及其特点;取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知识点:圈点勾画;文言字词;翻译;复述

1、自读;

给出关键词,强调读——读准字音

2、给例句,教读节奏(生个读,点评)——读准节奏

1、根据书下注释,试译课文。

2、提出疑难词句,共同解决。(生交流,师检测)

师范读;

生自由读——读出味道(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情感)

生竞读;点评。

1、说故事(翻译)

2、齐读;

概括故事情节,趣味复述。

自主回答:

1、这则寓言讲了几件事?是什么事?

2、在一般人看来,哪些是祸事,哪些是福事?

在“父”看来,哪些是祸事,哪些是福事?

发散思维、合作回答: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鼓励多角度)

1、举例说明,在特定的条件下,好事能变成坏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2、联系生活,诊断实例。

严文井谈寓言

1、背诵、翻译《塞翁失马》。

2、搜集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3、课外阅读《淮南子》《伊索寓言》。

塞翁失马幼儿园教案 塞翁失马故事表演篇二

<

1、积累文言词语,学会直译课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寓意。

2、加深对寓言的认识,尝试续编和创作寓言。

3、培养学生对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对“祸福相倚”的认识,即在一定条件下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的哲学思想的理会。并能举出生活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例子来。

1、学会查字典注音释词,学会用多种方式读懂文言文,积累文言词汇。

2、掌握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文言文翻译方法。

3、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1、力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

2、采用多种有效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准备多媒体课件,内容切合实际,精简实用。

一课时。

一、《智子疑邻》学习

1、全班朗读《智子疑邻》。

2、预习的基础上请学生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其他学生补充修改,个别问题老师解释。

3、再读寓言,教师出示句子,全班齐读并解释加点的词。

4、问题讨论:对正确的意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如何正确对待他人提出的意见或建议?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试概括。

二、《塞翁失马》学习

1、说一个生活中的故事,引出《淮南子》里《塞翁失马》。

2、讲解课文出处,由西汉淮南王刘安组织门人编写的《淮南子》,故事精短,有较强的思想性,哲理性。

3、教师范读课文。提出背诵要求。教师可亲自背诵课文,以作示范。以激励学生背诵课文的信心。

4、学生分组研读课文,屏幕投影打出生字注音,重点词语的释义填空题。 学生查字典后,在讨论的基础上弄清字词音义,为下步分析和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屏幕上投出故事原文抽掉标点的《塞翁失马》,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这样的好处,叫同学用心记住课文的停顿,并学会文言文句读,感悟文言虚词作为停顿标志,揣测句意。

5、请一个同学上台来主持,全体同学做图配文活动。

电脑屏幕打出十幅剪纸《塞翁失马》图片。每打出一幅,请一个同学根据原文和画面,配套写出有关解说词。时间10分钟。

6、学生在答出原文之后,主持人要学生口头翻译文言文语句。假如有困难老师和同学们可以协助之。要提醒同学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语句要通顺,字字落实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要训练学生字字对译的能力。

7、引导学生初步理清文意,概括《塞翁失马》的寓意。

明确:在一定的条件下,事物的祸与福是可以转化的,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能变成坏事。

8、课文内容分析:

这篇文章的主要线索是:失马──将马──堕马──保马(父子相保)

情节一波三折,

失马──吊之──此何遽不为福

将马──贺之──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堕马──吊之──此何遽不为福乎?

它标明的是在一定条件下的祸福可以转化的。

明确:文章可以分为四层。分别在其父曰“此何遽……乎?“之后,和最后。层意如线索而所归纳的,可以允许学生有自身的概括。

⑴ 下面请几个同学谈自身在生活中碰到的“塞翁失马”,可以放开来谈。不要局限于学校生活。可以是自身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耳闻目睹的事。

这是一个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活动。教师要尽量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给学生们。让学生们充沛享受发言的乐趣。不要把学生思维固定在坏事变好事,好事变坏事这一个思维模式上。

⑵ 讨论后,叫学生写寓言。

教师要引导学生概括学了寓言四则后,寓言的特征。

提供几个参考题目:

塞翁新传──可以发挥同学们的想像,写出课文之外的故事来。

塞翁之子──可以塞翁儿子的身份,联想其后来跛腿之后的生活,他有没有继承塞翁的衣钵。也成为了一个“善术者”呢?他是不是也明白了生活中的祸福关系呢?

也可以写其他的寓言故事.但是要求写出“祸福相倚”这样大致相当的主题。

三、安排作业

1、可以让学生做一些考虑和练习题,然后,课外阅读一本书《中国寓言作品选》可向学校图书馆借。

2、收集学生作品归类整理,以便向学校推荐。

塞翁失马幼儿园教案 塞翁失马故事表演篇三

知识能力目标

积累文言词语和成语,理解寓言的寓意;

过程方法目标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问题,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充满睿智之光的我国古代寓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先读通原文,整体感知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是理解寓言的前提;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领悟故事的寓意,这是阅读的中心环节;最后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谈寓言给予自己的启示,并进行语言积累,这是阅读目标。朗读贯穿始终,自主、合作、探究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

一课时

一天,小王在上班途中,无意中看到前面一人掉了皮包。他很是欣喜,急忙上前捡起来,一看,一叠厚厚的,看上去全是100元大钞,便赶紧揣入怀中。就在他准备走的时候,被后面的人叫住,且以“见者有份”为理由也要分一份。这时的小王已经沉浸在意外之财的喜悦中,无暇细想,就给他点吧,堵他的嘴。于是将自己身上仅有的几百块给了那人,便急忙回家。一到家便急忙打开一看,拆开来,除上下几张是钱外,其余全部是白纸,那仅有的几张也全是伪钞。

其实,捡到钱本是件高兴的事,但是对于小王来说是不是件好事呢?那么我们看一件事是好事还是坏事是否能绝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塞翁失马》里那个边塞的老头儿丢失了马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学习文言文,同学们可能感到有些困难。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是学文言文的重要途径。

自由读课文(2分钟),圈出不会读的生字,和容易读错的字并把握节奏听录音,划分节奏。正音。

塞(sài)其马将(jiāng)胡骏马归 堕(duò)而折(shé)其髀(bì)遽(jù)好(hào)骑跛(bǒ)

学生齐读一遍课文。要求字正腔圆,即要求字音准确,发音饱满。

要理解寓言故事,首先必须疏通文意,了解故事的内容。

1.通文意:对照注释,在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疏通文意。

翻译并解释文中重要词语的意思、古今异义、一词多义。

亡:逃跑吊:安慰居:经过将:带领好:喜欢。

十九:十分之九,绝大部分。

2.析情节:此故事情节可分为几个部分,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情节各部分的内容:失马――得马――折髀――相保。

四、研读――提问题,探寓意

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分组合作讨论、探究寓言的寓意。

师:这篇古代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塞翁失马得马、儿子折髀、父子相保的故事,文章中哪些是祸事,哪些是福事?祸事和福事是如何相互转化的?

1.从寓言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

“马无故亡而入胡”是(祸),待到”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就转化为(福)了;后来,其子骑此骏马,“堕而折其髀”,(福)又转化为(祸);最后,塞上丁壮再同入侵胡人作战中,“死者十九”,而其子以跛之故免征,得以“父子相保”,(祸)再次转化为(福)。如此循环往复,互相转化。

2.从塞翁对这件事的态度来看:你认为塞翁“善术”是本文故事情节变化的根本原因吗?塞翁真正高明之处在哪里?(紧紧抓住“塞翁”那三句话来思考。让学生读读那三句反问句,通过揣摩语气来达到目的。)

(不是。塞翁的高明之处是不悲观,辩证地看待问题,换角度思考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3.在塞翁看来,坏事能变成好事,好事能变成坏事,难道就不需要一定的条件就可以转化吗?

转化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如果胡人居住的地方没有马,坏事能变成好事吗?如果“塞翁”之子不喜欢骑马,好事能变成坏事吗?如果胡人不入侵边境,坏事能变成好事吗?“胡人居住的地方有马”,“塞翁之子喜欢骑马“,”胡人入侵边境“。这些正是好事和坏事相互转化的条件。

4.合作研讨,全班交流。

(1)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2)有一个成语出自本文,你知道是什么吗?

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世上的任何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师:由此我们可知:这则寓言通过假托“塞翁失马”的故事,寄托了这样一个寓意――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世上的任何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老师可以顺势点拨:这就是“塞翁失马”这个成语的意思。与此相关的有老子所说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还有俗语“塞翁失马,焉(安)知非福”。

你是否也有过类似“塞翁失马”的经历?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这则寓言还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

如,家庭突遭打击,变故,陷入困境,这是祸,但如果能从容、镇静,在困境中拼搏、奋起,那么,这又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丧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气,那么,这祸就只能是祸了。所以,现实生活中,身处顺境时,我们不要沾沾自喜,要心存忧患,居安思危;身处逆境时,我们不要气馁,要处之泰然,遇事不惊。

1.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应学会辩证的看问题。

2.对待生活,我们应当积极乐观,不应消极悲观,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因为好坏、福祸、利害是相互转化的,在考虑问题时,我们应当考虑周全,处事要谨慎,要防患于未然。

4.要因势利导,变祸为福;要创造条件,把坏事变成好事。

5.现实生活中,身处顺境时,我们不要沾沾自喜,要心存忧患,居安思危;身处逆境时,我们不要气馁。

板书设计:

塞翁失马 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

失马 得马 折髀 相保

(祸) (福) (祸) (福)

寓意

福祸得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塞翁失马幼儿园教案 塞翁失马故事表演篇四

1、知识能力目标:积累文言词语和成语,理解寓言的寓意;

2、过程方法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问题,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充满睿智之光的我国古代寓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先读通原文,整体感知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是理解寓言的前提;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领悟故事的寓意,这是阅读的中心环节;最后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谈寓言给予自己的启示,并进行语言积累,这是阅读的标的。朗读贯穿始终,自主、合作、探究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

一课时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3分钟)

1、抢答成语:

展示课件一:

学生看图说成语,比赛抢答——井底之蛙、画龙点睛、对牛弹琴、守株待兔、掩耳盗铃、亡羊补牢。

2、导入新课:

刚才同学们看图抢答的这六个成语,均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所谓寓言,通常采用借此喻彼的手法,通过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代的寓言故事《塞翁失马》,看看这个寓言假托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寄寓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

展示课件二,并板书课题。

二、初读(6分钟)——读准确,读通畅

学习文言文,同学们可能感到有些困难。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这篇课文同学们作过预习,现在,老师检查一下朗读的情况。

1、学生齐读一遍课文。要求字正腔圆,即要求字音准确,发音饱满。

展示课件三:

其父(fǔ)曰父(fù)子相

其马将(jiāng)胡骏马而归使关羽将(jiàng)三万兵至益阳

堕而折(shé)其髀损兵折(shé)将

2、老师范读,学生再读。要求读得抑扬顿挫(要注意停顿,要分出轻重,读出语气)。

展示课件四: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其马/将胡骏马/而归此/何遽/不为福乎?↗

三、再读(8分钟)——通文意,析情节

要理解寓言故事,首先必须疏通文意,了解故事的内容。

1、通文意: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在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如有不懂的问题可提出来,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解决。强调下面重点词语(古今异义)的意义:

展示课件五:

马无故亡(逃跑)而入胡人皆吊(安慰)之

居(经过)数月其马将(带领)胡骏马而归

其子好(喜欢)骑死者十九(十分之九,绝大部分)

2、理关系: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

请指出“塞翁”、“善术者”、“其父”、“其子”、“父子”各指代谁?(如果能

启发学生自己提出,并由此引起争论效果就更好)

3、析情节:此故事情节可分为几个部分,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情节各部分的内容:失马——得马——折髀——相保

4、复述故事:采用比赛形式,让学生对照图片进行复述(创造性的复述)课文,以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故事情节,为下面研读课文作准备。

(1)展示课件六请男生对照“失马”的图片进行复述课文;

(2)展示课件七请女生对照“得马”的图片进行复述课文;

(3)展示课件八请男生对照“折髀”的图片进行复述课文;

(4)展示课件九请女生对照“相保”的图片进行复述课文;

四、研读(15分钟)——提问题,探寓意

这篇古代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塞翁失马得马、儿子折髀、父子相保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寄寓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味深长的道理呢?

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分组合作讨论来探究寓言的寓意。

1、教师指示思考的角度

从寓言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从塞翁对这件事的态度来看,从坏事和好事之间的关系来看。

2、合作研讨,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研讨的角度:

(1)从寓言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福祸得失的一系列变化说明了什么道理?)

讨论、点拨: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因为祸中往往隐藏着福的因素,福中也常常预伏着祸的.先机。福与祸、得与失、好与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因此应当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从“塞翁”能沉着冷静的静观事情的变化来看(面对一系列变化,塞翁为什么能处变不惊?)

(紧紧抓住“塞翁”那三句话来思考。也可让学生读读那三句反问句,通过揣摩语气来达到目的。)

讨论、点拨:因为塞翁是一个“善术者”,能推测人事的吉凶祸福,他好像洞悉人间世事的变化之玄机,懂得祸福相依,利害相伴,且能转而相生的道理。因此,面对这一系列变化,他能处变不惊,沉着冷静,乐天知命,不因祸福而悲喜,不以得失为怀。正因为如此,我们认识事物应当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3)在“塞翁”看来,坏事能变成好事,好事能变成坏事,难道就不要一定的条件就可以转化的吗?

讨论、点拨:转化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如果胡人居住的地方没有马,坏事能变成好事吗?如果“塞翁”之子不喜欢骑马,好事能变成坏事吗?如果胡人不入侵边境,坏事能变成好事吗?“胡人居住的地方有马”,“‘塞翁’之子喜欢骑马”,“胡人入侵边境”,这些正是好事和坏事相互转化的条件。

由此我们可知:这则寓言通过假托“塞翁失马”的故事,寄托了这样一个寓意——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世上的任何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简要板书,见上)

老师可以顺势点拨:这就是“塞翁失马”这个成语的意思。与此相关的有老子所说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还有俗语“塞翁失马,焉(安)知非福”。(黑体字板书)

3、质疑或激疑:

(1)在塞翁看来,好事可变成坏事,坏事可以变成好事,给我们的感觉好像好就是坏,福就是祸,难道两者之间就没有区别了吗?

点拨:是的,尽管“塞翁”能洞悉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但他混淆了事物之间的界限,否定了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陷入了相对主义的泥淖。同时,他那种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也是不宜提倡的。

(2)尽管那些“近塞之人”他们不知道祸福相互转化的道理,但我总觉得文末以“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来反衬“塞翁”之子“以跛独存,父子相保”格调低。

点拨:当外敌入侵时,那些“近塞之人”能拿起武器,以死报国,死得光荣。而“塞翁”之子“以跛独存,父子相保”显得消极不可取。这是作者的局限性所在。

(如有学生提出诸如此类的质疑,老师要大加表扬,因为此时正是学生迸发创造火花的时候,要备加爱护,给予肯定。)

五、联读(5分钟)——联生活,谈体会

你是否也有过类似“塞翁失马”的经历?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这则寓言还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

(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

讨论、小结:

1、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应学会辩证的看问题。

2、对待生活,我们应当积极乐观,不应消极悲观,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3、因为好坏、福祸、利害是相互转化的,在考虑问题时,我们应当考虑周全,处事要谨慎,要防患于未然。

4、要因势利导,变祸为福;要创造条件,把坏事变成好事。

5、现实生活中,身处顺境时,我们不要沾沾自喜,要心存忧患,居安思危;身处逆境时,我们不要气馁,要安之泰然,处逆不惊、

…………

六、积读(3分钟)——背课文,积成语

1、背读课文。

2、积累成语。

请学生比赛列举含“马”字的成语,然后展示课件八,读记成语。

塞翁失马————塞翁失马,焉(安)知非福

刘安

失马————得马————折髀————相保

(祸)(福)(祸)(福)

寓意:福祸得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塞翁失马幼儿园教案 塞翁失马故事表演篇五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在朗读中初步理解文意。

2.通过“读、译、思、谈、聊”五步骤,结合小组合作方式研读课文,并掌握“亡、吊、居、将、富、折、引”等字词的解释。

3.探究“福祸相依”的寓意,体会劝说辞的妙处,用辩证的眼光看得失,保持平和达观的心态。

读、翻译课文,理解寓意。

朗读法、启发法

1课时

一、看图猜成语

猜成语,发现寓言的故事的规律,导入塞翁失马。(出示投影图片学生回答,得出寓言的概念。)

1.守株待兔。

2.亡羊补牢。

3.寓言概念。(读)

二、预习检测

1.读:字音、节奏准确,适时点拨书写“父、遽、堕、折、弦、跛”读音。

2.教师示范读课文,学生再齐读。

三、介绍《淮南子》

编者、主要内容、道家思想、神话材料。

四、课文解读

1.读课文。(自由读,结合注释,揣测大意)

2.翻译课文,准确理解。

活动:小组合作翻译,1-4组前4句,5-8组后5句。注意翻译原则(留、删、替、补、调),直译为主。重点字词翻译准确。

展示

生1回答翻译、强调重点词语 (预设;小组间质疑,补充)

生3回答翻译、强调重点词语 (预设:小组见质疑,补充)

大屏幕出示课文翻译,生齐读加深理解。

3.思考问题。

(1)文章讲了几件事?分别是……

(2)一般人看来哪些是福?哪些祸?

(3)“其父”又是怎样看待的?

失马 得马 折髀 相保

一般人 祸 福 祸 福

塞翁 福 祸 福 福

4.谈寓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猜一猜省略的原文是什么?

(1)原文:故福之为祸, 祸之为福, 化不可极, 深不可测也。

(2)有关福祸的成语。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因祸得福。。...

寓言说辞的魅力:间接劝诫的好处,给人以警示,发人深省,又委婉耐听。

5.聊收获。

结合课文给我们的启示,以后在生活中遭遇看似“不好”的事情,应该如何处理?或者聊聊你类似于“塞翁失马”的经历。

五、作业布置

识记实词、虚词及文学常识。推荐阅读书目《中国古今寓言》,下一期读书会分享。

板书设计:

塞翁失马

淮南子

失马 得马 折髀 相保

一般人 祸 福 祸 福

其父 福 祸 福 福

本文发布于:2023-04-23 18:44: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7cc165d31cafd35a48c173caebfc393d.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最新塞翁失马幼儿园教案 塞翁失马故事表演(5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最新塞翁失马幼儿园教案 塞翁失马故事表演(5篇).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