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咏《望蓟门》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望蓟门
祖 咏
燕台①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②。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③,论功还欲请长缨④。
【注释】
①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泛指边塞重镇平卢、范阳一带地区。
②三边:泛指边疆。危旌:高挂的旗帜。
③投笔吏:东汉班超在官府中抄写公文,后来投笔从戎。
④请长缨:西汉书生终军向皇帝请求用长缨缚番王来朝。
相关试题及答案
一:
1.首句中的“惊”是什么意思?远道而来的诗人一到燕台为何而“惊”?请简要说明。(5分)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这种思想情感是怎样产生的?(6分)
(3)在开篇两联中作者触景生情,其中哪一字起到了诗眼的作用?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为何产生这种感受。
(4)尾联中作者运用了班超投笔从戎、终军请缨的典故。请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
5.“客心惊”的原因是什么?结合首联和颔联加以分析。(5分)
6.分析颈联在诗歌中的作用。(6分)
【参考答案】
1.(5分) “惊”的意思是震惊,震撼(1分)。客子为边塞豪壮的景象而“惊”:汉家大营中,笳鼓声声,震天动地;边塞地区万里寒光,积雪连绵,曙色朦胧,旌旗高高飘扬;虽然烽火连天,但汉家大营稳如磐石,异常雄壮。这一切,使诗人产生了巨大的心灵震撼。(4分,意思对即可)
2.(6分) 表达了诗人雄心勃勃,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3分)。诗人看到边关军容肃穆,景象雄壮,将士意气昂扬,一腔豪气油然而生,决心像班超、终军那样报效祖国,为国立功 (3分)。(意思对即可)
(3)“惊”。首先是因为军营中,吹笳击鼓,喧声重迭,可见军营中号令之严肃;其次,是在严冬初晓、
积雪万里的时候,作者远望到在半空中猎猎飘扬高悬的旗帜,这种肃穆的景象,暗写出军营中庄重的气派和
严整的军容。边防地带如此的形势和气氛,自然令诗人心灵震撼了。
(4)诗人虽则早年并不如班超,可是见此边营士气,却也雄心勃勃,要学书生终军,向皇帝请发长缨,为国
立下奇功。(2分)末二句水到渠成地顺应“客心惊”,结束全诗。
5.(5分)首先是因为军营中严肃之号令、庄重的气氛和严整的军容而“震惊”。汉家大将营中,吹笳击鼓,喧声重迭。朦胧曙色中,一切都显得模模糊糊,唯独高悬的旗帜在半空中猎猎飘扬。其次,因为 “万里寒光生积雪”的环境而震惊。这笳鼓之声,是在严冬初晓之时发出的,此时,雪下得如此之广,又积得如此之厚,不说它是怎样的冷了,就是雪上反映出的寒光,也足以令人两眼生花。
6.(6分)“沙场烽火连胡月”,烽火燃处,紧与胡地月光相连,雪光、月光、火光三者交织在一起,不仅没有塞上苦寒的悲凉景象,反而壮伟异常。这是向前方望。诗人又向周围望,“海畔云山拥蓟城”,蓟门的南侧是渤海,北翼是燕山山脉,带山襟海,仿佛天生是来护卫大唐的边疆重镇的.。这两句,一句写攻,一句说守;一句人事,一句地形。在这样有力有利气势的感染下,从惊转入不惊,承上启下,引出下面两句的“望”后之感。
二:
(1)“燕台一去客心惊”,结合全诗分析“客心”因何而“惊”?(3分)
(2)尾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3)这首诗以“望蓟门”为题,请具体说明全诗是如何紧扣“望”字来写的?(4分)
参考答案:
(1)一是汉将营内,昂扬之声震天,令人惊叹;二是万里荒野,积雪奇寒,而曙色里军旗高悬,猎猎飘扬,令人震撼;三是烽火燃处,三光交织,壮伟异常;边疆重镇,带山襟海。攻守兼备,令人感奋。(3点每点1分,意对即可)
(2)运用(汉吏班超投笔从戎、书生终军请缨杀敌的)典故。(1分)表现了诗人要效法古人,请缨上阵,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2分)(意对即可)
(3)全诗扣“望”字展开,前三联写“望”中所见,首联起句“燕台”,是“望”的出发点,二句写凭高远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唐朝将士的座座军营。颔联是临台俯望:万里雪原,寒光闪闪;曙光初照,军旗猎猎。颈联先写仰望(“向前望”亦可):沙场的烽火把胡地和头顶的明月连在一起,极写军情紧急;再写向周围望:蓟城重镇,山海拱卫,稳如磐石。尾联抒“望”中所感,表达报国之志,格调高昂。(只答“前三联写‘望’中所见,尾联写‘望’中所感”,无分析的最多可给2分)
三:
1.首联“客心惊”中的“惊”字如何理解?结合前两联简析。(5分)
【答案 】 “惊”字写出了诗人初至边塞重镇不禁激情满怀的感受。一惊“笳鼓喧喧”,表现军营中号令之严肃;二惊“万里寒光生积雪”,往远处望,边塞雪下得如此之广、如此之厚;三惊“三边曙色动危旌”,向高处望,朦胧曙色中,一切都显得模模糊糊,唯独高悬的旗帜在半空中猎猎飘扬。这种肃穆的景象,暗写出汉将营中庄重的气派和严禁的军容。边防地带如此的形势和气氛,自然令诗人心灵震撼。
2.赏析诗歌尾联在写法上的特色,以及在整首诗中的作用。(6分)
【答案】(1)用典。借用班超投笔从戎和终军向皇帝请发长缨的两个典故,抒发作者从军之志。(2)诗歌前六句写“望”之所见,尾联紧承写“望”后之感。一反起句的“客心惊”,水到渠成,意转而辞句不露转折之痕。
四
1.这首诗从体裁看是一首 ,从题材看是一首 诗。(4分)
2.有人说诗眼是“望”,也有人说是“惊”,你赞同哪种观点?请结合全诗简要说明。(6分)
参考答案
1. 七律(“律诗”、“七言律诗”也给分) 边塞(每空2分)
2. 示例一:诗眼是“望”(1分),前三联写“望”中所见,起句“燕台”,是“望”的出发点,二句写凭高远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唐朝将士的座座军营。颔联是临台俯望:万里雪原,寒光闪闪;曙光初照,军旗猎猎。颈联望见沙场的烽火,极写军情紧急;再写向周围望:蓟城重镇,山海拱卫,稳如磐石。(3分)尾联抒“望”中所感,表达报国之志。(2分)
示例二:诗眼是“惊”(1分),客心为边塞豪壮的景象而“惊”:汉家大营中,笳鼓声声,震天动地;边塞地区万里寒光,积雪连绵,曙色朦胧,旌旗高高飘扬;虽然烽火连天,但汉家大营稳如磐石,异常雄壮。这一切,使诗人产生了巨大的心灵震撼。(3分),诗人一腔豪气油然而生,决心像班超、终军那样报效祖国,为国立功(2分)。
参考译文
登上燕台眺望不禁感到震惊,笳鼓喧闹之地原是汉将兵营。
万里积雪笼罩着冷冽的寒光,边塞曙光映照着飘动的旌旗。
战场烽火连天遮掩边塞明月,南渤海北云山拱卫着蓟门城。
少年时虽不像班超投笔从戎,论功名我想学终军自愿请缨。
【赏析】
《望蓟门》是唐代诗人祖咏的作品。此诗写诗人到边地见到壮丽景色,抒发立功报国的壮志。诗一开始就用“心惊”二字,表示诗人对国事的担忧;接着写听到军中不断传来鼓角声,使人感到浓厚的战争气氛;中间四句进一步具体地描绘了登台所见的紧张情况,从而激发了诗人投笔从戎、平定边患、为国立功的壮志。全诗意境辽阔雄壮,充满阳刚之美,带有浓郁的盛唐时期的慷慨之气,写景状物中又寄寓着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和投身疆场为国立功的壮志,是一篇催人奋进的爱国主义乐章。
“燕台一去”实际上是“一到燕台”的倒装。诗人初到边塞重镇,极目四望,辽阔的天宇、险要的山川扑面而来,不禁激情满怀,豪气勃发。一个“惊”字,既传达出远道而来的诗人的特有感受,而且领起下文的景物描写:汉家大将营中,笳鼓声声,响彻天宇;积雪连绵,寒光万里;朦胧的曙色中,旗幡高扬,猎猎翻飞;烽火燃处,紧与胡地相连,塞上苦寒之景,反而显得异常壮伟;海畔云山,拥护着大唐的边疆重镇蓟城,稳如磐石,岿然如山——肃穆的景象,庄重的气派,严整的军容,险峻的地形,稳固的营盘……正是诗人心惊的原因。显然,这个“惊”字,是心灵震惊、震撼之意。于是顺理成章地推出结尾两句:诗人虽然早年没有象东汉时定远侯班超那样投笔从戎,但见到三边如此险壮,顿时豪气勃发,要学西汉时的终军,向皇帝请发长缨,缚番王来朝,立一番雄伟的功业。末二句在 “客心惊”的铺垫下自然脱出,有水到渠成之妙。这首诗从边塞军事落笔,着力勾画边关形胜,意象雄浑阔大。全诗以诗题的“望”字为主线,以“惊”字为总领,描写望中所“惊”的缘由,抒发“惊”后之感慨。格调高昂,振奋人心。
本文发布于:2023-06-09 17:38: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7317682952dfc516ee9f3b4e5c07a3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祖咏《望蓟门》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望蓟门 祖咏阅读答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祖咏《望蓟门》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望蓟门 祖咏阅读答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