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t7t8美文号为您带来的5篇《《风筝》优秀教案一等奖》,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t7t8美文号给您的好友哦。
教学重点 篇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鲁迅《风筝》教学设计 篇二一、总体构思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2、阅读与学法指导:质疑法与讨论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2、难点:文章深层的情感体验与思想教育。
教学策略:调动学生情感,充满感情地感悟、体验、讨论、交流。
资源与教具:CAI辅助教学
(二)教学思路:
从情感角度切入,说说读读,初识人物,把握情感基调,让学生整体感知全文,从而带动对全篇的深入研读和领悟。利用已学知识,理清线索,了解记叙文六要素。这篇散文思想深刻,可以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在情境剧中让学生走进文本,充分解读,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领会写作意图。
二、过程设计
(一)教法:
利用任务驱动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再现情境。让学生分组合作讨论,交流、表达。
(二)教学流程及学法
<一>导入:
听歌激情:播放歌曲《三月三》。
作者简介。
<二>学生自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学法: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字词的注解,然后抢答竞赛。
<三>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围绕风筝写—了哪两件事?
学法:合作讨论,交流。
<四>播放情境剧一:
思考:(1)“我”和小兄弟对待放风筝有什么的态度?
(2)从哪些神态和动作可以看出小兄弟对待放风筝的态度?
学法: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五>播放情境剧二:
思考:(1)本文的记叙要素(出示课后第二大题表格),
(2)“我”为什么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在“我”的眼里弟弟应怎样做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
学法:对于思考(1),学生分组合作完成,然后进行抢答。
对于思考(2),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六>情感体验:
指名朗读第五自然段,边听边思考:
(1)“我”是怎样认识到错误的呢?
“我”错在哪里?
(2)文中讲“我”受到了惩罚,“我”受到了什么样的惩罚?
(3)读了这篇课文,你感悟到了什么?
学法:对于思考(1)、(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考,各抒已见。
对于思考(3),分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小结。
(三)板书设计构思
好的板书不仅起着举纲张目的作用,还有画龙点睛之功效。在教学中,小结时展示展翅飞翔状的蝴蝶风筝,风筝上压着“封建思想”这一沉重的枷锁,鲜红的“精神虐杀”,色彩眩目,这承载着童年梦幻的风筝怎堪重负,怎能自由地展翅飞翔?然后教师引入小结语:“这是一个体弱多病的孩子、这是一个天真聪明的孩子,你看,别人做的是蟹风筝,蜈蚣风筝,他却能做蝴蝶风筝,多美的蝴蝶风筝,可是却由于‘我’的虐杀,这只蝴蝶风筝最终未能如愿以偿地飞翔于蓝天上,这是正是当时儿童的悲哀,正由于这种封建思想的束缚,孩子童年的梦想和追求被无情地扼杀了。”
(四)教学探讨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有深刻的社会背景,课文围绕风筝主要写了两件事:“我”的一件往事,少年时虐杀弟弟的风筝梦;我的一段思想感情的经历。这是初一学生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对于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不宜讲得过深,而且文章底蕴丰富,语言含义深刻,理解本文主题是难点,在指导学生探究时,可引导学生多角度挖掘,允许学生有独特感受。
三、设计亮点
本篇文章是是学生进入中学以来,第一次接触到的鲁迅的文学作品,因此对于鲁迅应有个简略的了解。本文的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主题的理解 s://www.shancaoxiang/ 应是多向的,但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理解主题,学生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设计创设了与课文情节相似的充满童趣的情境剧,帮助学生走入情境,体验感情。采用整体分解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局部作品的思想情感,再在此基础上充分解读,归纳主旨。
本课的重点在内容理解。情感的体验上,所以整个教学过程提出的问题比较多一点。但本设计提出的问题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连贯的、紧扣文章内容的,这样就把学生的思维与课文的内容联系起来,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才会与教师一道,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索、交流、表达。
四、专家点评
本教案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标准,突出了以下几点:
一、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本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文章,由于他们不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而且文章中疑难的问题较多,所以学起来有难度。再加上初中生平时对冲突误解中的亲情体会不到或不深,所以多读课文,创设一个学习情境与气氛很重要。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二、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本文意蕴丰富,在“情感体验”的教学环节中,重点让学生多角度探究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人间至爱真情,学习自我解剖的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目标 篇三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鲁迅《风筝》教学设计 篇四学习目标:
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乐意通过上网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或动手做一做风筝,举办一次小小风筝展览会。
A案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和图片,放风筝的片断,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制作风筝的有关材料。
唤起情感,导入学习
1.唤起情感:童年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滴滴泪水。你觉得童年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吗?
2.导入学习: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出示课题,带着情感朗读课文第一段。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指名学生读,一人读一个自然段,注意正音。
3.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写“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心情的句子,画好后自己读一读这些句子。
4.交流找到的句子,反复朗读。
5.引导发现、生疑:读后有什么发现,产生什么疑问,与大家交流交流。
(交流要点:一是读中发现:“我们”的心情在做风筝是挺高兴的,放风筝的非常高兴,找风筝时很难受。二是读中生疑:我们的心情为什么会起这样大的变化?)
细读深究,体悟情感
1.学习第2自然段。
a、读一读:激励学生多人次地读这一段。
b、说一说:读了这一段,你知道写了些什么吗?
c、想一想:角色转换,想象:如果是你在做着风筝,你心中会想些什么呢?
d、找一找:同学们所想象的可以用这段内容中的哪几个词语来表示或代替。
e、结一结:(师)原来做风筝的快乐就在于它充满着憧憬和希望。
f、赏一赏: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向往、渴望、喜悦)朗读全段。
2.学习第3自然段。
a、角色转换: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
b、创设情境: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放风筝画面。
c、引导表达: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与大家交流交流。
d、角色转换:当你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
e、品味课文:用心多遍朗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文中孩子和我们一样的感受。
f、深入赏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自豪)再读全段课文。
课堂练习。
1.自学生字,交流学法。
a、出示生字,指名组词朗读。
b、观察生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c、练习书写生字、抄写词语。
2.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课外延伸
上网搜集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制作资料袋,放到班级园地里展示。
第二课时
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选择第1自然段至第3自然段中你最喜爱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表达出感情。
细读深究,体悟感情
1.学习第4自然段
a、读一读: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b、说一说:说说你读后的发现。
c、试一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可采用多次读的方式进行)
d、评一评: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读得怎么样,从哪些语词的朗读上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或难受。
2.学习第5.6.7.8自然段
a、师问:假如你高高飞着的风筝断了,飞了,你会怎样呢。
b、师引: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请读读5.6.7.8自然段。
c、生读:在读中让学生逐渐表现出孩子们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心情来。
d、体验: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情感来的?
回顾课文,畅谈感受
1.放筝时,线断了,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难过、着急,为什么还说放风筝是快乐的呢?你有过这种生活体验吗?
2.学生交流。
实践活动,亲身体验
亲自动手做一做自己喜欢的风筝,到田野、到操场、到广场去放一放风筝,感受一下做风筝、放风筝的快乐。
整体感知: 篇五1、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我”和小兄弟之间围绕风筝发生的一件事,整篇文章洋溢着浓浓的手足之情。《风筝》就像一曲亲情的赞歌,让人沉醉在自然和谐、水乳交融的诗情画意里。
2、正字、正音
伶仃:(líng dīng ;孤独,没有依靠)
憔悴:(qiáo cuì;瘦弱,不好看)
嫌恶:(wè ;厌恶)
惊惶:(huáng ;惊慌)
瑟缩:(sè ;身体因寒冷、受惊吓等而蜷缩或兼有抖动)
苦心孤诣:(yì ;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3、下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快速默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下列各题。
阅读习惯:手握笔即兴批注。
(1)、这篇散文1-2自然段写了什么?
(2)、3-4自然段写了什么?
(3)、5-11自然段写了什么?
(4)、12自然段写了什么?
明确:(1)看到北京天空风筝浮动,“我”想到了故乡的风筝时节。
(2)回忆起自己幼年时的对小兄弟精神的虐杀。
(3)中年时我明白了我的过错,想要补过,但小兄弟已经完全忘却了这件事;
(4)我无法补过,心里只有着一种无可把握的悲哀)(边讲述边点击幻灯)
以上就是t7t8美文号为大家带来的5篇《《风筝》优秀教案一等奖》,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t7t8美文号。
本文发布于:2023-06-24 23:41: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7128967abeacbebc35aed2b0113048ed.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风筝》优秀教案一等奖优秀5篇(风筝的魅力教学设计一等奖).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风筝》优秀教案一等奖优秀5篇(风筝的魅力教学设计一等奖).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