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杂诗·秋风何冽冽阅读答案

更新时间:2023-06-10 03:01:27 阅读: 评论:0

杂诗 左思 秋风何洌洌,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歌第一到四句描写白天所见之景,“秋风”两句描写了秋天萧瑟冷寂的景色,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柔条”两句以枝条和绿叶的变化写出了物候变化、时间流逝。 B.诗歌第五到八句描写夜晚所见之景,面对前面自然的荣枯之变,诗人顿生感慨。明月初出皎洁明亮,大雁展翅高飞,诗人愁思更郁结,以至于夜不能寐,枯坐整夜。 C.诗歌第九到十二句诗人直抒胸臆,表现诗人理想破灭的无奈与悲哀。“高志”句表明诗人曾经抱有比四海还要远大的志向,“块然”句写残酷的现实使他壮志难酬。 D.本诗题为《杂诗》,实为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通过对萧瑟冷寂的秋景描写,借秋咏怀,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老之将至的感伤,表达贫士暮年的凄凉与无奈。 16.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答 15.B (“第五到八句描写诗人夜晚所见”错误,第五、六句描写诗人夜晚所见,而第七、八句意为打开窗户面对前庭,清晨看见一只鸣叫的大雁展翅飞过,描写的是诗人清晨看到的景象。) 16.借景抒情。诗歌开头通过描写秋风以及物候变化,抒发了感伤之情。叠词运用。“洌洌”“皦皦”等叠词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性。化用诗句(典故)。“白露为朝霜”化用《诗经》“兼葭苍苍,白露为霜”一句。直抒胸臆。诗人用“高志局四海”四句回顾自己的一生,抒发了理想破灭、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 【古诗大意】 秋风是多么的凛冽,那白色的露水已经凝结成了早上的霜。树上柔软的枝条一夜之间变得强韧,嫩绿的叶子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枯黄。一轮明月出现在高崖边,月色皎洁像流淌的银光。彻夜难眠,打开窗户面对前院,清晨看见一只嗷嗷鸣叫的大雁展翅飞过。有高远的志向应该纵横四海,而不是孤独地固守空空的厅堂。身强力壮的时光不会永远停留,每到岁末就常常感慨忧伤。

本文发布于:2023-06-10 03:01: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6e8c8923858fb8b7a29c1eb640f4c9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杂诗·秋风何冽冽阅读答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杂诗·秋风何冽冽阅读答案.pdf

上一篇:赤壁阅读答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秋风   答案   杂诗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