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材料一: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和《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出台,为网络

更新时间:2023-06-28 23:03:10 阅读: 评论:0

材料一: 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和《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出台,为网络文学如何面对“自然增长的红利日渐微薄,面临自我‘升级’的大考”指明了方向——除了要发挥娱乐、消费的载体功能,还要创作“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优秀作品。以此为契机,从创作上看,在保持传统类型热度不减的情况下,现实题材开始崛起,幻想类作品一家独大的格局发生变化。 网络文学的主题趋向更加契合时代精神。记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革命史,反映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巨变和普通人的生活变迁,是现实向作品的主要题材选择。《长乐里:盛世如我愿》以“穿越”的手法书写发生在上海的革命行动,并通过对比展示新旧时代的沧桑变幻; ; ; ;《特别的归乡者》书写脱贫攻坚……它们在不同的领域里描绘着日新月异的中国面貌。 反映五千年文明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类作品,以及以东方神话元素为基础的幻想类作品,是传统文化“两创”在大众文化领域里的具体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由此被激活。《燕云台》《大汉光武》用进步的时代历史观在波诡云谲的传奇故事中展现人物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的功绩;《廊桥梦密码》创新民间故事的新讲法,向世界展示中国古代建筑廊桥的传统技艺;《大道朝天》《剑来》等融玄幻、仙侠、武侠和历史、悬疑等为一体,大量化用中国古代神话和道教文化元素,营造出浓郁的传统美学气韵。 近十年来,网络作家队伍一直保持增长势头,呈现出作家“四代同屏”、代际叠加且迭代加速的喜人景象。此外,据《2021网络文学作家画像》统计,网文作家从年龄上来说,已迎来“九五后”时代,网络作家职业覆盖种类达到一百八十八种。多种类职业背景和生活背景,带来了新鲜的人生经验和生命感受。网络文学的社会传播力和文化影响力彰显了网络作家的贡献,也提升了他们的地位,不仅完成了从“写手”到“作家”的转变,那些卓有成就的作者还步入“主流文学”殿堂。 (摘编自《中国艺术报》桫椤的《新时代以来网络文学发展观察》) 材料二: 任何艺术形式,当提及经典化诉求时,往往是原始形式发展到一定水平,得到了更多资源,也遇到“瓶颈期”的时刻。当下语境提及的“网络文学经典化”,也符合这个规律。令人反思的是,当下“平台红利”带来的经济利益与政治关注,没有使某些网络作家反思创作瓶颈,反而滋生出志得意满之态。然而,借助“平台”所获得的暂时胜利,不等于网络类型文学可以“一家独大”。 其实,针对“编辑”与“评论”来说,目前全民写作基础上的网络商业机制,已显现出了问题。传统文学编辑(期刊和出版社)是文学权力持有者之一,他们掌握筛选作品的权力,也实际担任“培养作家”的职能。编辑对作品的挑选、定位、引导、修改,会对作家创作产生巨大影响。而文学网站的商业化,导致其CP(“网络内容供应商”)成分越来越大。一方面,网站字节的容量大大超过传统期刊和纸质书籍,它可让更多的作品被大众看到,这无疑增加了网站对作品的包容度;另一方面,网站的盈利性,也需要有海量作品撑起文本数据库。因此,网站文学编辑,不再精心修改稿件,不再设置较高门槛。编辑变为“文字服务员”,以读者为中心,为作者创造相对公平的竞技场。但问题是,海量字节信息流,也造成了作者和读者的浮躁心态,不利于作家成长及作品经典化。作品缺少塑形挤压,也缺少必要的筛选与打磨,甚至会让好作品缺少节制,变成超级冗长的“文本星云”,进而影响作品进一步的经典塑造。 其次,批评家功用淡化。很多研究者盲目排斥鄙夷网络文学,有些批评家原有的知识储备和研究范式陈旧僵硬,缺乏对新问题的敏感性与处理能力,不能对新文本做出有效研究应对,进而导致“失语”。网络传媒面前,传统批评家的权力也被分化,让位给豆瓣评分、网站弹幕这类“大众点评”。毫无疑问,这些举措加强了作者与读者的互动,但读者权力被无限放大,无原则的吹捧与无理性的抨击,都使得大众评论愈发充满狂气、戾气等负面情绪,相对客观中立、具有较高文化素养、促使网络文学实现经典化的批评力量,却被大大地隔离,甚至削弱了。 阻碍网文经典化的因素,也存在于目前的网络文学研究界。一是完全的“断裂”态度,二是“纯技术化”的倾向。中国目前的网络文学研究,起自后现代思潮,理论方面的探索,主要着力点在后现代理论、传播学与产业学,对具体现象、思潮和作家作品的研究,还很不充分。主要研究思路也是文艺学式的,缺乏多学科的介入和整合,诸如现代文学研究、通俗文学研究、文化研究等诸多学科。更有某些研究者,完全以网文研究为“新媒体”创新之物,割裂研究的联系性与历史性,忽略甚至蔑视其他学科传统对网络研究的有效性。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将网文研究“技术化”的倾向。这些研究者,热衷于技术术语的炫耀,企图以技术术语包装出一整套全新的、不可理解的“游戏化学术语言”,以对应产业对网络文学的资本定位。 (摘编自《上海文学》房伟《跨越鸿沟:网络时代文学经典化的挑战与机遇》)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前网络文学除了发挥娱乐、消费的载体功能,越来越多地凭借现实题材、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等行为完成自我升级。 B.当前网络文学尽管已发展到一定水平,得到了丰厚的“平台红利”和高度的政治关注,但依然有瓶颈期的尴尬和经典化的诉求。 C.只有展现日新月异的时代面貌,主题趋向更契合时代精神或具备浓郁的传统美学气韵的网络文学作品,才能成为网文经典作品。 D.在当前的网络商业机制下,文学网站编辑的“哨兵职能”被弱化,批评家功用被淡化,这两者都是阻碍网络文学经典化的因素。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商业化的文学网站,应该着意控制网站字节容量,以防止出现“多而不优、大而不强”的现象。 B.读者权力的适度扩大,再加上客观中立、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专业批评力量,于网文发展有益。 C.为使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研究界应当彻底摆脱文艺学式的研究思路,注重多学科的介入和整合。 D.从创作上看,当前网络文学在传统类型和现实题材方面都有发展,因此不需在创作题材上着力。 3.下列事例中不适合填入材料一空缺处的一项是(3分) A.《大国重工》等“工业流”作品展现中国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历程。 B.《浩荡》将深圳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史投射进普通人的奋斗史。 C.《朝阳警事》以女警王益娟为原型,展现基层民警们的日常状态。 D.《庆余年》借穿越到庆国的范闲,写了三代风云人物的起落更替。 4.两则材料看似写作角度不同,实则“殊途同归”。请作简要分析。(4分) 5.作家麦家认为,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应互相取长补短。结合两则材料,从题材、评论与传播这三个方面,简析传统文学应如何从网络文学中汲取养料。(6分) 答 1.C(C项结论片面。“只有……才能……”的表达太过绝对,如幻想题材也可以成为网文经典作品。) 2.B(A项理解有误。“文学网站应该着意控制网站字节容量”说法错误。C项以偏概全。“应当彻底摆脱”说法有误,原文只是强调需要“多学科的介入和整合”。D项推断失当。“不需在创作题材上着力”说法错误。) 3.D(D项《庆余年》既不“记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革命史”,也不“反映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巨变和普通人的生活变迁”。) 4.①材料一从网络题材变化与作家队伍构成两个角度,论述新时代网络文学的喜人变化。②材料二从编辑、评论与研究这三个角度,阐述新时代网络文学经典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③两则材料一正一反,最终目的都指向新时代网络文学的科学健康发展,可谓“殊途同归”。(第①②每点1分,第③点2分,其中“一正一反”“科学健康发展”各1分,共4分。意思相近即可。) 5.①题材:拓宽题材。不仅要筑牢现实主义题材,也可增加历史与幻想题材。②评论:评论多元化。以评论家的专业意见为主,也要适度增强读者“权力”,鼓励大众参与点评。③传播:丰富传播媒介。要摆脱对纸媒的高度依赖,尽快实现融媒体状态下的传播媒介转换。(每点2分,共6分。)

本文发布于:2023-06-28 23:03: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5ae848abf3019c02f7f39c471f9399bb.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材料一: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和《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出台,为网络.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材料一: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和《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出台,为网络.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