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彩陶图形的表象与内在》阅读答案
更新时间:2023-06-29 12:43:06 阅读: 评论:0
仰韶文化早期的半坡类型彩陶以红底黑彩为主,多以偏具象表现的动物图形及其变形为主要表现形式,具有较强的写实风格。以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代表,具有典型意义的器型有圆底钵、圆底盆、折腹盆、细颈壶、直口尖底瓶及大口小底盆等,造型风格朴实厚重,附着于这些器型之上的图形描绘以鱼和人面等最为引人注目。彼时以鱼为主题的图形描绘多数比较写实,常见的独立鱼纹为比较完整的正侧面形象,鱼的身体包括头、眼、嘴、须、鳍、尾被尽数描绘,少数甚至还将并不明显的牙齿描绘出来而显得狰狞。手段以直线条单独纹样居多,也可见少量局部填色的纹样,比例准确略显呆板。该时期图形描绘手法简练、形象生动、特征鲜明、变化单纯拙朴。这种直观的表现符合先民敬畏自然、渴望安全、追求温饱且臣服命理运数等心理状态。
多处遗址地层关系的研究表明,六千多年前的渭水流域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水系丰富,鱼类繁多。先民对自身不能拥有的能力心存敬畏,出于对生命安全和生存所需食物的需要及天生的趋利避害本能,他们自然而然会把目光聚焦在适合这些基础需求的渔猎采集等活动当中。河流是人类繁衍不息的生命线,鱼类在水中自由灵动的生存状态对先民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从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彩陶描绘最有代表性的图形当然是鱼纹,不仅数量最多,而且贯穿始终。这些彩陶描绘运用流畅线条进行严谨的图形设计,除了具有美化装饰意义之外还有别的用意。
艺术是一种经验总结。经过对大自然的持续观察、思考和长期的设计绘制实践,陶工对彩陶图形的描绘逐渐程式化,形式趋于规整。鱼类纹饰的各部分被逐渐概括成几何形状,尤其以三角形和圆弧居多。常见以最具有特征性的鱼头部位为主体,由中间向两边对称展开,以二方连续的设计格局进行描绘的连续对称图形在这一时期大量出现。整体的线条描绘与局部填色的合理运用使得图形看上去虚实相间、开合有度,达到了极强的装饰效果。这种不仅对称而且基本均等划分的描绘,如果没有对维度空间的判断和精准计算是难以达到的。
仰韶文化中期具有典型意义的器型非常丰富,在图形表现形式上由半坡时期的写实风格转而向抽象变形发展。具体以团簇表现的图形为多,由圆点、勾叶等几何图形和弧线以及曲线等综合形成的二方连续抑或四方连续图形,单纯而富有装饰意味。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纹样在装饰图形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划时代的进步意义。这些以原始数列和多边形为基础概念的对称抑或规律图形的连续设计与描绘,必须具备较强的数字观、方位观和精准的数列计算能力的人才能够完成。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的彩陶图形描绘除了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的基础构架之外,还有很多采用粗细相等、排列均匀流畅的线条所描绘的规律性图形,使整体器型显示出了更为严谨、庄重的艺术特征。图形当中的点、线、面搭配得当、节奏明朗,黑、白、灰层次显示了鲜明而丰富的递进关系,在彰显明朗、热烈、奔放美感的同时呈现出扑面而来的严谨、规范、肃穆气息,使观者得到愉悦感的同时接受了另一种具有理性意志的教化。
伴随着时代变迁,事物发展往往会呈现由低及高、再由高到低的抛物线似的连续状态,仰韶文化晚期的彩陶发展也由繁盛的中期阶段进入了低潮。豫陕晋地区的仰韶文化晚期彩陶(例如仰韶文化西王村类型)数量明显减少,图形描绘疏松简单。施彩多在上腹和盆沿处。也许由此可以证明,彩陶在生活环境中的功能地位正在慢慢下降。
(摘编自王丽红《仰韶彩陶图形的表象与内在》)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仰韶文化的彩陶常见的独立鱼纹为比较完整的正侧面形象,鱼的各个部位都被尽数描绘,少数还将牙齿描绘出来,具有宗教色彩。
B. 经过对大自然的持续观察、思考和长期的设计绘制实践,陶工总结艺术经验,对彩陶的图形进行严谨的设计,不再是为了美化装饰。
C. 仰韶文化时期彩陶中数量最多、贯穿始终、最有代表性的图形是鱼纹,这与当时先民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有密切关系。
D. 具备较强的数字观、方位观和精准的数列计算的能力,就能完成以原始数列和多边形为基础概念的对称或规律图形的连续设计与描绘。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例,论证仰韶文化早期的半坡类型彩陶的图案以写实为主的观点。
B. 文章第二段引用地层关系的研究成果,论证先民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对生命安全和生存食物的需要以及天生的趋利避害本能。
C. 文章阐述仰韶文化中期彩陶图案风格由写实转向抽象时,对相关图案的形状、线条等进行具体说明,使论述更明了。
D. 文章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先后论述了仰韶文化彩陶早期、中期、晚期图案的不同特征,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仰韶文化的彩图形描绘手法简练、形象生动、特征鲜明等特点,是先民敬畏自然、渴望安全等心理状态的直观表现。
B. 陶工对彩陶图形的整体线条描绘等,使得彩陶图形看上去虚实相间、开合有度,这说明陶工能判断维度空间并进行精准的计算。
C. 仰韶文化中期的彩陶多采用粗细相等、排列均匀流畅的线条所描绘的规律性图形,除了审美意义之外还有其他精神意义。
D. 仰韶文化晚期的彩陶,不仅数量少,图形也变得简单,只在局部施彩,说明这个时期的社会发展由繁盛时期进入低潮。
【答案】1. C 2. B 3. D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语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具有宗教色彩”于文无据。文中只是说“这种直观的表现符合先民敬畏自然、渴望安全、追求温饱且臣服命理运数等心理状态” 。
B.“陶工总结艺术经验,对彩陶的图形进行严谨的设计,不再是为了美化装饰”与原文不符,根据“这些彩陶描绘运用流畅线条进行严谨的图形设计,除了具有美化装饰意义之外还有别的用意”可知,应是除了具有美化装饰意义之外还有别的意义。
D.“就能完成”说法有误。根据原文“这些以原始数列和多边形为基础概念的对称抑或规律图形的连续设计与描绘,必须具备较强的数字观、方位观和精准的数列计算能力的人才能够完成”可知,“具备较强的数字观、方位观和精准的数列计算的能力”是完成“以原始数列和多边形为基础概念的对称或规律图形的连续设计与描绘”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论证先民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对生命安全和生存食物的需要以及天生的趋利避害本能”的目的分析有误。文章引用地层关系的研究成果和阐述先民对自身不能拥有的能力心存敬畏和对生命安全和生存食物的需要,以及天生的趋利避害本能是并列的论据,而根据文中“他们自然而然会把目光聚焦在适合这些基础需求的渔猎采集等活动当中……彩陶描绘最有代表性的图形当然是鱼纹”等可知,作者写这些都是为了论证仰韶文化早期的半坡类型彩陶的图案为何多是鱼图案的观点。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推断的能力。
D.“说明这个时期的社会发展由繁盛时期进入低潮”错误。根据原文“伴随着时代变迁,事物发展往往会呈现由低及高、再由高到低的抛物线似的连续状态,仰韶文化晚期的彩陶发展也由繁盛的中期阶段进入了低潮……也许由此可以证明,彩陶在生活环境中的功能地位正在慢慢下降”可知,原文只是说彩陶发展的规律,不能等同于社会发展规律,彩陶的衰落只说明彩陶在生活环境中的功能地位正在慢慢下降。
故选D。
本文word下载地址:《仰韶彩陶图形的表象与内在》阅读答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仰韶彩陶图形的表象与内在》阅读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