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材料一:中和之美,中华审美文化的核心范畴,是社会治理与人格塑造的理想境界,对塑造中

更新时间:2023-06-29 12:54:31 阅读: 评论:0

材料一: 中和之美,中华审美文化的核心范畴,是社会治理与人格塑造的理想境界,对塑造中华民族的审美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先秦时期,儒家认为有德之人追求“尚中致和”,在将内在的“仁”与外在的“礼”相统一的过程中求取君子之道。《中庸》有言,“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道家认为,有道之人崇尚“守中”“环中”,达到“游心于德之和”的境界。汉代则以“温柔敦厚”为中和审美的重要标尺。六朝是中国美学自觉的重要时期,中和观念逐渐扩展至人物品评、书法、绘画、音乐、文学等诸多领域,重视“天人合一”。在此观念影响下,六朝士人自我精神意志与自然山水达到和谐状态,出现了诸多具有中和审美意蕴的理念。如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主张“迁想妙得”“物我合一”;音乐领域嵇康将自我、自然与琴声融合为一,用山泉奔涌、泥沼漫衍、禽鸟高飞、骏马奔驰等自然景象来描绘琴声。中和审美于隋唐时期逐渐走向成熟,隋唐文人重视文艺的教化作用,提倡“折衷两端”的中和之美。魏征针对“江左清绮,河朔贞刚”的不同文风,主张这两种文风应“各去所短,合其两长”,最终实现“文质彬彬,尽善尽美”。到了宋元时期,“温柔敦厚”的中和审美观念尤其得到重视。北宋诗人赵湘认为文章创作应“温而正,峭而容,淡而味,贞而润,美而不淫,刺而不怒”。“中和”在明清时期成为重要的文艺美学原则,逐渐深化为“温婉合度、中正平和”的审美心理。在书法方面,元末明初文学家陶宗仪主张书法应将阳刚与柔美相结合,肯定南朝陈叔怀的书法“字虽妩媚,而中藏劲气”,同时批评唐代诗人戎昱的书法“筋骨太刚,殊乏婉媚”。 (摘编自《中华审美文化的“中和”之美》) 材料二: 中和之美的哲学价值构成,涵盖了先秦的尚“中”思想、孔子的中庸思想和先秦的尚“和”思想,它以“中”为正确的审美方法,以“和”为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在一种动态平衡的“中和”状态中调控和指导着古代中国人的人生实践和艺术创造。 “中”是中和之美的方法论原则,即“执两用中”。“中”是指一种持中不偏、均衡统一的正确的势态。中西古代美学都讲“和谐”,但二者确立的审美法则是不同的。西方是“寓多于一”,强调多样统一;中国古代是“执两用中”,强调的不是“多”而是“两”,即两种不同的审美要素,它们是相反的、对立的,是事物的两端、两极、两面。“执两用中”是指在事物的两端、两极、两面之间求“中”,使事物保持持中不偏均衡统一的势态,如此事物才发展、平衡、和谐有序。以尚“中”思想为出发点,孔子进一步提出了怎样去获得“中”的一整套思想原则或方法论原则一-中庸。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执两用中”是思想法则,也是方法论法则。它的主要内容和特征,是以对“中”的选取、追求为目标的,“中”是对立因素或对立面之间的正确之点、最佳之点,它不是固定的而是变动的,就好比秤砣在秤杆上移动。 “和”是中和之美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作为古代和谐观哲学基础的核心构成,在先秦思想家的观念中,是指一种和谐的最佳状态。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的“和而不同”实际上是建立在对各种复杂事物的建构认识的基础上的哲学理论。它首先承认事物的复杂构成、多样统一,无“不同”就不会有“和谐”。“和”与“不同”乃是矛盾统一。这说明孔子对和谐的认识,是一种矛盾的和谐观与动态和谐观。“和”是人际关系,也是“君子”人格。从“和实生物”角度看,“和”是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得以持久而不易互解的内在根据。不难看出,孔子言“和”,始终未离开主体的目的性,特别是政治目的。这样的“和”是一种建立在政治学和伦理学上的哲学,或者说是一定程度上哲学化了的政治学和伦理学,而非纯粹哲学。 中和理论,简言之就是和谐适中,它始终强调的是事物对立面双方保持一种最佳关系状态,以此去评价社会人事,围绕社会理性与个体感性的关系去思考审美问题。“中”突出的是人对“正确”的崇尚,对实践理性的追求;“和”突出的是人在处理人生现实和艺术问题时的辩证态度。中和原则的实质就在于保证每一种具体的和谐关系的正确性与最佳性。它始终以人为中心,基于对人生存意义、人格价值和人生境界的追求。 (摘编自《中和之美的人文底蕴及其现代意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庸》“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这体现了“尚中致和”的审美思想. B.隋唐文人重视文艺的教化作用,提倡“折衷两端”的中和之美,不再把“温柔敦厚”作为审美追求。 C.中西古代美学都讲“和谐”,西方强调“多样统一”,中国则强调两种对立审美要素的“持两用中”。 D.中和理论强调事物对立面双方保持一种最佳的关系状态,具有浓厚的辩证性和人文色彩。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和”之美的审美追求上,儒家主张“仁”与“礼”相统一,道家崇尚“守中”“环中”,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B.“执两用中”指事物保持持中均衡统一势态,和谐有序,而非机械“折中”“取中”之意。 C.孔子所说的“和”并不是纯粹的哲学,原因之一是它一直没有离开主体的政治目的性。 D.“中和之美”是中国古代社会治理与人格塑造的理想境界,“中”是世界观,“和”是方法论。 3.下列选项,没有体现“中和之美”这一审美特征的一项是(3分) A.老子指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毛诗序》提出诗歌应“发乎情,止乎礼义”。 C.司马迁《屈原列传》:“《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D.楷书的特点在“正”,草书在“奇”,但楷书正有见奇,草书奇而反正。 4.六朝至明清,“中和之美”有哪些特征?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4分) 5.“直而温,宽而栗”出自《尚书》,是说君子在个人修养上要率直伴以温婉,宽柔辅以严肃。这句话体现了“中和之美”的审美追求,请结合材料加以说明。(6分) 答 1.(3分)B (“不再把‘温柔敦厚’作为审美追求”没有依据) 2.(3分)D(“中”是世界观与原文“中”是中和之美的方法论原则不符) 3.(3分)A(“祸”“福”关系不属于审美范畴;二者可以转化,不可以中和) 4.(4分)①天人合一;②折衷两端;③温柔敦厚;④温婉合度、中正平和。 5.(6分)①“直”与“温”,“宽”与“栗”是性情的两端;②“直而温,宽而栗”是在两端求“中”,使个人品性达到持中不偏、均衡统一、和谐有序的势态,实现理性的追求;③它们辩证统一,体现了个人修养上的辩证态度,这是“和”的体现;④保证了君子性情修养的正确性与最佳性,体现了“中和之美”的审美追求。

本文发布于:2023-06-29 12:54: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42011a66f176eef43128f049af6579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材料一:中和之美,中华审美文化的核心范畴,是社会治理与人格塑造的理想境界,对塑造中.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材料一:中和之美,中华审美文化的核心范畴,是社会治理与人格塑造的理想境界,对塑造中.pdf

标签:中华   之美   范畴   人格   境界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