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论语》阳货篇原文及译文(论语阳货篇第十七翻译与解读)

更新时间:2023-06-27 01:11:45 阅读: 评论:0

【#能力训练# 导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下面是©无忧考网分享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论语·阳货篇第十七》原文及译文

  1、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途。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译文:阳货希望孔子去拜会他,孔子不去,他就送了一只烧猪给孔子。孔子就趁他不在家的时候才去拜谢,不料,两人在路上碰到了。阳货对孔子说:“你过来!我要与你说话。”他接着说:“具备卓越才干,却让国家陷入困境,这样可以称作行仁吗?我会说不可以。——喜欢从政做官,却屡次错过时机,这样可以称作明智吗?我会说不可以。——光阴似箭,时间是不会等人的。”孔子说:“好吧,我会去做官的。”

  2、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译文:孔子说:“依本性来看,人与人是相近的。依习染来看,人与人就有很大的差异了。”

  3、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译文: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智者与下等的愚者是改变不了的。”

  4、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译文:孔子到了武城,听到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要用宰牛的刀?”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老师说过:‘上面的人学礼是为了爱护人民;下面的人学礼是为了能性情和顺容易使用。’”孔子说:”小子们,偃的话是对的,我只是开个玩笑罢了!“

  5、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悦,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译文:公山弗扰占据费邑,起兵反叛季氏,他召请孔子去帮忙,孔子想要前往。子路很不高兴,说:“没有地方去就算了,为什么一定要去公山氏那里呢?”孔子说:“请我去的人,难道没有什么意图吗?如果有人任用我,我难道只想维持东周这种衰弱的局势吗?”

  6、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译文:子张向孔子请教如何行仁。孔子说:“如能奉行五种原则于世间,就可以称仁了。”子张说:“哪五项原则?”孔子说:“恭敬、宽大、诚实、勤敏、恩惠。能恭敬就不会招来别人的欺辱;能宽为怀就会得到大众的拥戴;能诚实守信就会受到大家的信任,勤敏就能建立功端;能给人恩惠就能够差遣人家。”

  7、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译文:佛肸召请孔子,孔子想要前往。子路说:“以前我听老师说过:‘自己动手去到公然行恶的人那里,君子是不会前去的。’现在佛肸占据中牟,起兵反叛,你却想要前去,又该怎么说呢?”孔子说:“对的,我说过这样的话。但是,我们不是也说,最坚硬的东西是磨也磨不薄的;我们不是也说,最洁白的东西,是染也染不黑的。我难道只是匏瓜星(匏瓜:一种葫芦,味苦不能吃。这里指天上的匏瓜星)吗?怎么可以挂在那儿,不让人食用呢?”

  8、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译文:孔子说:“由啊!你听过六种美德与连带的六种障碍吗?”子路回答说:“没听过。”孔子说:“来!我告诉你:喜好仁道但不好学明理,结果会变成愚昧;喜好智慧但不好学明理,结果会成为放荡;爱好信实但不好学明理,结果会伤害到义;爱好正直但不好学明理,结果会沦为偏激器小;崇尚勇敢但不好学明理,结果会出乱子;喜好刚正但不好学明理,结果会变成狂躁。”

  9、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译文:孔子说:“同学们啊!为什么不多研究点《诗经》呢?诗篇可以激发人的意志,可以观察政教得失,可以懂得如何跟众人相处,可以教人如何埋怨而不发怒。近的可以学会事奉父母,远的可以学会如何事奉君主,还能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10、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与?”

  译文:孔子对伯鱼(孔鲤)说:“你曾学过《周南》与《召南》这两篇诗吗?人如果不学习《周南》与《召南》这两篇诗,就好像一个人对着墙面站立,无所见也无能进。”

  11、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译文:孔子说:“我们说礼啊礼啊,难道只是在说玉帛这些礼品吗?我们说乐啊乐啊,难道只是在说钟鼓这些乐器吗?”

  12、子曰:“色厉而内茬,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译文:孔子说:“脸色严肃而内心怯懦的人,可以比拟为小人,就像闯入门户里的小偷吧?”

  13、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译文:孔子说:“不分是非的好好先生,正是败坏道德风气的小人。”

  14、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译文:孔子说:“听到传闻,就到处散布,这是背离德行修养的做法。”

  15、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译文:孔子说:“可以和鄙夫一起事奉君主吗?他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又怕失去它。如果他担心失掉官职,那他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了。”

  16、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古代百姓有三点为人诟病的,现在的百姓连这些都比不上。古代狂妄的人不拘小节,现在狂妄的人放荡言行;古代矜持的人不屑造作,现在矜持的人愤世疾俗;古代愚味的人还算直率,现在愚味的人却只知耍弄心机罢了。”

  17、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面容伪善,这种人很少有仁德。”

  18、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译文:孔子说:“我厌恶用紫色取代红色,厌恶用郑国的音乐扰乱雅乐,厌恶用伶牙利齿而*国家这样的事情。”

  19、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译文:孔子说:“我想不再说话了。”子贡说:“老师如果不说话,那么我们学生要传述什么呢?”孔子说:“天说了什么呀?四季照样在运行,万物照样在生长,天说了什么呀?”

  20、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译文:孺悲来了,要拜访孔子,孔子托言有病,拒绝见他。传命的人一走出房间,孔子就取出瑟来边弹边唱,让孺悲可以听到。

  21、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予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译文:宰我请教孔子说:“父母丧后要穿三年的丧服,其实满一年已经很久了。一个君子三年不去对人民讲礼,礼就要荒废;三年不去讲乐,乐也将败坏。如只守一年丧,旧的谷子已经吃完,新谷子也已经登场,并且春夏秋冬钻木取火用的木头已经捱次换过,所以守一年丧就够了。”孔了说:”父母才死一年,你就吃那么好的米饭,穿那锦绣衣服,你心会安吗?“宰我说:”安的。“孔子就说:”既然你心安就这样做吧!讲到君子在三年丧期,虽吃到好食物也不觉味美,听到好音乐也不觉快乐,住好地方也不安舒,所以不忍只守一年的丧,既然你心安,就这样做吧!“宰我出去后,孔子说:”宰我真是不仁啊!孩子生下需经过三年才离开父母怀抱。而且三年守丧是天下通行的丧礼啊!宰我如此见解,父母死了,还有三年的哀痛在心吗?“

  22、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译文:孔子说:“整天吃饱了饭,对什么事都不花心思,这样很难走上人生正途呀!不是有掷骰子下棋的游戏吗?去玩玩也比这样无聊要好一些。”

  23、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译文:子路问夫子说:“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说:”君子最注重义理。君子如果只有勇敢而没有顾全义理就会作乱;小人如果只有勇敢不懂义理就沦为强盗。”

  24、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译文:子贡问夫子说:“君子也有憎恶别人的时候吗?”孔子说:“有的。他憎恶那些背后说人坏话的人,憎恶在下位的人毁谤上位者,憎恶勇敢却没有礼貌的人,憎恶做事虽果敢却事理不通的人。”孔子说:“赐也有憎恶的时候吗?”子贡说:“憎恶那些以窥伺别人的隐私为聪明的人,憎恶那些以不谦逊为勇敢的人,憎恶那些以揭人隐私为正直的人。”

  25、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译文:孔子说:“只有女子与小人是难以共处的。与他们亲近,他们就无礼;对他们疏远,他们就报怨。”

  26、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译文:孔子说:“到了四十岁的时候还被人所厌恶,他这一生也就终结了。”

  扩展阅读:《论语》主要内容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扩展阅读:《论语》后世影响

  《论语》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被尊为“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资料。南宋时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使之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元代延祐年间,科举开始以“四书”开科取士。此后一直到清朝末年推行洋务运动,废除科举之前,《论语》一直是学子士人推施奉行的金科玉律。

  《论语》进入经书之列是在唐代。“到唐代,礼有《周礼》《仪礼》《礼记》,春秋有《左传》《公羊》《谷梁》,加上《论语》《尔雅》《孝经》,这样是十三经。”

  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

本文发布于:2023-06-27 01:11: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3a649acb09dc39601166476a3228285a.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论语》阳货篇原文及译文(论语阳货篇第十七翻译与解读).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论语》阳货篇原文及译文(论语阳货篇第十七翻译与解读).pdf

标签:论语   译文   原文   阳货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