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青玉案阅读答案

更新时间:2023-06-10 03:23:27 阅读: 评论:0

青玉案(用贺方回①韵,有所祷而作) 李之仪 小篷又泛曾行路。这身世、如何去。去了还来知几度。多情山色,有情江水,笑我归无处。 夕阳杳杳还催暮。练净空吟谢郎②句。试祷波神应见许。帆开风转,事谐心遂,直到明年雨。 【注】① 贺方回:贺铸,北宋著名词人。李之仪的好友,②谢郎:谢灵运,南北朝时期诗人。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片中“小篷”是小船,词人乘小船重行旧路,产生了对未来何去何从的迷茫感。 B .面对澄澈光洁的江水,词人不禁吟咏起谢灵运的诗句,但又觉无法描述眼前美景。 C .词人尝试向水神祈祷,认为水神不一定会答应他的祈求,照应了题目中“有所祷”。 D .下片最后三句写出了词人祈祷的具体内容:未来一帆风顺、万事如意、风调雨顺。 16 .这首词中的景物描写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答 15 .C.“ 认为水神不一定会答应他的祈求”错误。“试祷波神应见许”中的“应见许”的意思是“应该会答应我”,所以词人认为水神应该会答应他的祈求。 16 .①情景交融。“多情山色,有情江水”,用“多情”描写“山色”,“有情”描写“江水”,词人把对山水的喜爱融合在景物描写中。 ② 拟人。“笑我归无处”将山水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词人无处可归的失落之意。 ③ 叠词。“夕阳杳杳还催暮”中使用词“杳杳”,描写夕阳西下的昏暗之感,增加了诗句的韵律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景物描写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题干中要求结合诗句赏析这首词中的景物描写。 “ 多情山色,有情江水,笑我归无处”“夕阳杳杳还催暮”属于景物描写,在描写水时,使用“多情”“有情”作为修饰语,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词人把对山水的喜爱融合在景物描写中。 “ 山色多情”“江水有情”“笑我”,赋予了山水人的情感,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笑我归无处”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词人无处可归的失落之意。 “ 夕阳杳杳还催暮”中使用了“杳杳”这一叠词,“杳杳”昏暗貌,从视觉上展现了夕阳西下的光线状态,给人昏暗之感,叠词的使用增加了诗句的音韵美。

本文发布于:2023-06-10 03:23: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371b82894292181311a03aecbbdcafc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青玉案阅读答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青玉案阅读答案.pdf

标签:答案   青玉案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