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经典古诗词精选8篇(经典古诗词精选8篇诵读)

更新时间:2023-06-25 16:27:48 阅读: 评论:0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这次为您整理了8篇《经典古诗词》,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的好友哦。

经典古诗词 篇一

原文: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译文:

1、本以两句:古人误以为蝉是餐风饮露的。这里是说,既欲栖高处,自难以饱腹,

虽带恨声,实也徒然。

2、一树句:意谓蝉虽哀鸣,树却自呈苍润,像是无情相待。实是隐喻受人冷落。

3、薄宦:官卑职微。

4、梗犹泛:这里是自伤沦落意。

5、芜已平:荒芜到了没胫地步。

注释:

1、本以两句:古人误以为蝉是餐风饮露的。这里是说,既欲栖高处,自难以饱腹,

虽带恨声,实也徒然。

2、一树句:意谓蝉虽哀鸣,树却自呈苍润,像是无情相待。实是隐喻受人冷落。

3、薄宦:官卑职微。

4、梗犹泛:这里是自伤沦落意。

5、芜已平:荒芜到了没【】胫地步。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薄宦,小官;梗犹泛,意指自己象大水中四处漂流的木偶。【简析】:这是一首哲理诗,借物喻人,诗中的蝉,实是作者自己。以蝉来比喻高洁,抒发了位卑寄人篱下的感叹。——————————————————————————————————古人有云:“昔诗人篇什,为情而造文。”这首咏蝉诗,就是抓住蝉的特点,结合作者的情思,“为情而造文”的。诗中的蝉,也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首句闻蝉鸣而起兴。“高”指蝉栖高树,暗喻自己的清高;蝉在高树吸风饮露,所以“难饱”,这又与作者身世感受暗合。由“难饱”而引出“声”来,所以哀中又有“恨”。但这样的鸣声是白费,是徒劳,因为不能使它摆脱难饱的困境。这是说,作者由于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贫,虽然向有力者陈情,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最终却是徒劳的。

这样结合作者自己的感受来咏物,会不会把物的本来面貌歪曲了呢?比方蝉,本来没有什么“难饱”和“恨”,作者这样说,不是不真实了吗?咏物诗的真实,是作者感情的真实。作者确实有这种感受,借蝉来写,只要“高”和“声”是和蝉符合的,作者可以写出他对“高”和“声”的独特感受来,可以写“居高声自远”(虞世南《咏蝉》),也可以写“本以高难饱”,这两者对两位不同的作者都是真实的。接着,从“恨费声”里引出“五更疏欲断”,用“一树碧无情”来作衬托,把不得志的感情推进一步,达到了抒情的顶点。蝉的鸣声到五更天亮时,已经稀疏得快要断绝了,可是一树的叶子还是那样碧绿,并不为它的“疏欲断”而悲伤憔悴,显得那样冷酷无情。这里接触到咏物诗的另一特色,即无理得妙。蝉声的疏欲断,与树叶的绿和碧两者本无关涉,可是作者却怪树的无动于衷。这看似毫无道理,但无理处正见出作者的真实感情。

“疏欲断“既是写蝉,也是寄托自己的身世遭遇。就蝉说,责怪树的无情是无理;就寄托身世遭遇说,责怪有力者本可以依托荫庇而却无情,是有理的。咏物诗既以抒情为主,所以这种无理在抒情上就成了有理了。接下去来一个转折,抛开咏蝉,转到自己身上。这一转就打破了咏蝉的限制,扩大了诗的内容。要是局限在咏蝉上面,有的话就不好说了。“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作者在各地当幕僚,是个小官,所以称薄宦。经常在各地流转,好象大水中的木偶到处漂流。这种不安定的生活,使他怀念家乡。

“田园将芜胡不归”,更何况家乡田园里的杂草和野地里的杂草已经连成一片了,作者思归就更加迫切。这两句好象和上文的咏蝉无关,暗中还是有联系的。“薄宦”同“高难饱”、“恨费声”联系,小官微禄,所以难饱费声。经过这一转折,上文咏蝉的抒情意味就更明白了。末联“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又回到咏蝉上来,用拟人法写蝉。“君”与“我”对举,把咏物和抒情密切结合,而又呼应开头,首尾圆合。蝉的难饱正与我也举家清贫相应;蝉的鸣叫声,又提醒我这个与蝉境遇相似的小官,想到“故园芜已平”,不免勾起赋归之念。

钱锺书先生评论这首诗说:“蝉饥而哀鸣,树则漠然无动,油然自绿也(油然自绿是对“碧”字的很好说明)。树无情而人(‘我’)有情,遂起同感。蝉栖树上,却恝置(犹淡忘)之;蝉鸣非为‘我’发,‘我’却谓其‘相警’,是蝉于我亦‘无情’,而我与之为有情也。错综细腻。”钱先生指出不仅树无情而蝉亦无情,进一步说明咏蝉与抒情的错综关系,对我们更有启发。咏物诗,贵在“体物为妙,功在密附”。这首咏蝉诗,“传神空际,超超玄著”,被朱彝尊誉为“咏物最上乘”。(周振甫)

经典古诗词 篇二

[宋]郑侠

闲齐掩书扉,疏竹间风韵。

兀坐无所为,仰高方苦峻。

关关两喜鹊,如以捷来献。

疑其喜过常,精爽抑何顿。

谓当有嘉宾,结驷问原宪。

不然亲交书,万里来问讯。

何意二千石,新书灿盈卷。

使者入衡门,红光十余仞。

衣冠出蓬室,再拜望城阃。

开缄列宿动,芒角相辉焕。

捧读未终篇,钦降已三叹。

譬如涉春波,渺不知涯岸。

又若惊雷霆,但觉目眩转。

谁言匹夫穷,陋巷一箪饭。

箧有无价珍,贵於青玉案。

昨者鄙俚辞,惟求指瑕宜。

敢期明月珠,倾泻殊不吝。

重重借褒誉,许与良过分。

酷爱愚且直,还邻贫且困。

惟人最难知,圣哲其犹恨。

自非明如日,安得物无遁。

程孔昔中涂,邂逅适所愿。

倾盖毕所怀,日西不知倦。

圣贤欣道合,万古直一瞬。

凄凉千载余,此道谁复振。

未闻似今日,曾不拜公面。

顾遇过所亲,思知久弥浚。

重念樗散材,平生慕忠顺。

青衫百僚末,言责固所逭。

若其爱君心,岂以爵禄辩。

谓宜为民上,必与同喜愠。

谓宜食君禄,宁当复私徇。

刀斧且满前,斯诚岂磨磷。

千载幸一时,岩廊拱尧舜。

夔皋岂无人,共鲧偶未竄。

眷委一失真,聪明不无乱。

出令以便民,动皆为深患。

疲赢死饥冻,重负遭囚绊。

奔逃苟自活,父子潜分散。

以天征不义,如以雨苏旱。

箪食迎王师,东征西夷怨。

未闻百万帅。戈鋋日持玩。

南取十数洞,西开五六郡。

府库为一空,白骨成龙断。

大臣弄权柄,生杀在顾盼。

威福不有归,佞邪尚何惮。

公忠获罪咎,正直招诃谴。

幽恚郁不伸,变异以频见。

阴阳为之沴,淫潦仍乾暵。

方且颂太平,长歌事赓赞。

天子九重门,深居拱间燕。

人人怀欺匿,比周相引荐。

以侠观此时,纲维一何紊。

滔滔恐皆溺,心窃拟手援。

是以屡上章,指陈几欲遍。

初虽蒙嘉纳,终不离才间。

弃逐来穷陬,星霜两经闰。

簪绅满朝著,大半嗟排摈。

谁为悯穷褐。粟帛推余羡。

谁为念孤独,齿牙借余论。

重伤弃逐久,不敢略自辩。

高堂有单亲,日久庭闱恋。

同时得罪人,一赦皆从便。

惟兹尚远斥,不许归宁觐。

拟扣阊阖门,明颺紫宸殿。

恨无可言路,勇决固所断。

嗟嗟道云亡,丈夫儿女愞。

势利同险巘,风云借余便。

谁非顾金钱,谁非思达宦。

孳孳顾理义,恻恻念寒畯。

如公今几人,百世绍休闻。

经典古诗词 篇三

古诗原文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译文翻译

马儿穿行在山路上菊花已微黄,任由马匹自由地行走兴致悠长。

千万的山谷回荡着声响静听夜,看数座山峰在夕阳下默默无语。

棠梨的落叶红得好似胭脂一般,香气扑鼻的荞麦花啊洁白如雪。

是什么让我在吟诗时忽觉惆怅,原来乡村小桥像极了我的家乡!

注释解释

信马:骑着马随意行走。野兴:指陶醉于山林美景,怡然自得的乐趣。

晚籁:指秋声。籁,大自然的声响。

棠梨:杜梨,又名白梨、白棠。落叶乔木,木质优良,叶含红色。

荞麦:一年生草本植物,秋季开白色小花,果实呈黑红色三棱状。

原树:原野上的树。原,原野。

创作背景

宋太宗淳化二年(991),王禹偁得罪了宋太宗,贬官商州,任商州团练副使。在王禹偁的“商山五百五十日”里,曾写下二百余首诗,占其全部诗作的三分之一,许多艺术水平较高的诗都作于此时。王禹偁的代表作《村行》便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作于淳化三年。

诗文赏析

古代文人被贬谪期间,难免情绪抑郁,但却摆脱了案牍之劳形,可以纵情流连于山水胜景之中,而偏远之地,美丽的大自然最能安顿迁客的'心灵。商州的自然美景带给王禹偁极大的抚慰,他曾在《听泉》诗里自嘲说:“平生诗句是山水,谪宦方知是胜游”。时间久了,一方山水之美也就渐渐融化在他那颗诗心里,化作人与自然相谐的动人诗篇。这首诗是他与商山的自然风景进行心灵对话的艺术结晶。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地、人、事。时令是秋季,这是以“菊初黄”间接交待的;地点是山间小路,这是以“山径”直接点明的;人物是作者本人,这是从诗的结句中的“吾”字而得出的结论;事情是作者骑马穿山间小路而行,领略山野旖旎的风光,这是从诗行里透露出来的消息。这两句重在突出作者悠然的神态、浓厚的游兴。

三、四两句分别从听觉与视觉方面下笔。前句写傍晚秋声万壑起,这是耳闻;后句写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这是目睹。这里,“有声”与“无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相映成趣,越发显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数峰”句写数峰宁静,不从正面着墨,而从反面出之,读来饶有情趣。这正如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所说的“山峰本来是不能语而‘无语’的,王禹偁说它们‘无语’或如龚自珍《己亥杂诗》说‘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并不违反事实;但是同时也仿佛表示它们原先能语、有语、欲语而此刻忽然‘无语’。这样,‘数峰无语’、‘此山不语’才不是一句不消说得的废话······”

颔联耳闻“有声”与目睹“无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相映成趣,越发显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富有情趣。诗人迷恋山间那份宁静,然而暮色已悄然降临,还是且行且回。第三联写山乡的红叶与荞麦花:经霜的棠梨叶随风飘落,红艳似火,在山野间分外耀眼;成片的荞麦花开如雪,阵阵清香扑鼻而来。“胭脂”与“白雪”对举,令红的更艳,白的更纯,给读者带来极唯美的视觉感受。诗人乘兴而游,胜景触目,吟咏成诗,可是吟完诗句,一丝怅惘涌上心头,诗人看见了:前面的小桥流水、原野平林,很是眼熟。似乎重归故里,那份近乡情切的感觉也许仅在刹那间一闪,便恍然回转过来,——此地并非诗人的故乡,诗人心中的那份恼意自不待言说,这次村行的情绪也由悠然转入怅然。满目山川,清晖娱人,宦途失意的异乡人却有家不得归,此情此景,真的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在前六句诗里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富有诗意的秋日山村晚晴图,较好地体现了宋人“以画入诗”的特点。诗的最后两句由写景转入抒情。前句设问,写诗人在吟诗之后不知为什么忽然感到闷闷不乐;后句作答,写这原来是诗人因蓦然发现村桥原野上的树像他故乡的景物而产生了思乡之情。这样写,就使上文的景物描写有了着落,传神地反映出了作者的心情由悠然至怅然的变化,拓深了诗意。

经典古诗词 篇四

[元]谢应芳

我昔过北邙,立马山之隈。

为问陇头树,皆云后人栽。

生前尊酒谁不有,无人到此自对青山开。

屋堆黄金五侯贵,难免白骨生苍苔。

道旁多弃夜光璧,爨下谁惜丝桐材。

玉山先生达观者,胸次不著闲悲哀。

清秋携客坟上饮,曲车载酒山童推。

大笑胥魂乘白马,深惭鲧魄化黄能。

墓铭自制诗自挽,视身不翅轻于埃。

鹤群长绕嘉树舞,龟趺并载穹碑来。

鸾翔凤翥玉箸篆,虎踞龙蟠金粟堆。

长吟复短吟,此兴何悠哉。

秋风无情摧万物,芙蓉亦老胭脂腮。

笑言他年翁仲共寂寞,何如此时宾客相追陪。

功名本愁根,富贵真祸胎。

百年能几日?一日能几杯?从兹秉烛长夜饮,犹恐四蛇二

鼠忙相催。

主人沈醉客亦醉,绝倒不顾旁人咍。

北望中州数千里,人家尽作兵前灰。

髑髅委荒郊,孰辨贤与才。

伯夷空忍首阳饿,屈原徒作湘江累。

神仙初无不死药,方士浪说寻蓬莱。

君不见无边之海白淼淼,无名之山青巍巍。

长鲸嘘吸成风雷,徐市一去何曾回。

经典古诗词 篇五

古诗原文

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

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

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

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

译文翻译

将军的玉帐牙旗正处有利地位,国家危难的时刻应与皇帝分忧。

虽然已像窦融从关右奏上战表,还应效法陶侃率大军进驻石头。

哪能有蛟龙为失水而愁的道理,偏没有鹰隼在高爽的秋空遨游。

京城里日夜号哭不分人世阴间,宫内何时能抹干眼泪恢复自由。

注释解释

玉帐牙旗:指出征时主帅的营帐大旗。得上游:居于有利的军事地理形势。

安危:偏义复词,这里偏用“危”义。须:应当。主君:指皇上。

窦融:东汉初人,任梁州牧。此处指代刘从谏上疏声讨宦官。

陶侃:东晋时荆州刺史,时苏峻叛乱,陶侃被推为讨伐苏峻的盟主,后杀了苏峻。石头:石头城,即东晋都城建康(今南京)。

蛟龙:比喻掌握天下大权的天子。愁:一作“曾”,一作“长”。

鹰隼:比喻猛将名臣。与:通“举”。

幽显:指阴间的鬼神和阳间的人。

早晚:即“多早晚”,什么时候,系不定之词。星关:天门,指宫廷,即皇帝住处。雪涕:指落泪。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开成元年(836年)。此年二、三月,昭义军节度使刘从谏两次上表,表示要“修饰封疆,训练士卒,内为陛下心腹,外为陛下藩垣。如奸臣难制,誓以死清君侧”。一时宦官气焰稍有收敛。作者有感于此事以及朝廷依然存在的严重弊端,写了这首诗。

诗文赏析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五四〇。作者在写此诗不久前已就甘露之变写过《有感二首》,所以此篇题为“重有感”。这种标题,类似无题。

首句“玉帐牙旗”,是说刘从谏握有重兵,为一方雄藩。昭义镇辖泽、潞等州,靠近京城长安,军事上据有极便利的形势,所以说“得上游”。这句重笔渲染,显示刘的实力雄厚,条件优越,完全有平定宦官之乱的条件,以逼出下句,点明正意:在国家危急存亡之秋,作为一方雄藩理应与君主共忧患。句中“须”字极见用意,强调的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改用“誓”字,就变成纯粹赞赏了。“须”字高屋建瓴,下面的“宜”“岂有”“更无”等才字字有根。

颔联用了两个典故。东汉初凉州牧窦融得知光武帝打算征讨西北军阀隗嚣,便整顿兵马,上疏请示出师伐嚣日期。这里用来指刘从谏上表声讨宦官。东晋陶侃任荆州刺史时,苏峻叛乱,京城建康危险。侃被讨苏诸军推为盟主,领兵直抵石头城下,斩苏峻。这里用来表达对刘从谏进军平乱的期望。一联中迭用两件性质相类的事,同指一人,本来极易流于堆垛重沓,但由于作者在运用时各有意义上的侧重(分别切上表与进军),角度又不相同(一切已然之事,一切未然之事),再加上在出句与对句中用“已”“宜”两个虚字衔连相应,这就不仅切合刘从谏虽上表声言“清君侧”,却并未付诸行动的情况,而且将作者对刘既有所赞叹、又有所不满,既有所希望、又不免有些失望的复杂感情准确而细密地表现出来。不说“将次”,而说“宜次”,正透露出作者对刘的“誓以死清君侧”的声言并不抱过于乐观的看法。“宜”字中有鼓励、有敦促,也隐含着轻微的批评和谴责。

颈联中用了两个比喻。“蛟龙愁失水”,比喻文宗受制于宦官,失去权力和自由。“鹰隼与高秋”,比喻忠于朝廷的猛将奋起反击宦官。(《左传·文公十八年》:“见无礼于其君者,诛之,如鹰隼之逐鸟雀也。”鹰隼之喻用其意。)前者,是根本不应出现的,然而却是已成的事实,所以用“岂有”表达强烈的义愤,和对这种局面的不能容忍;后者,是在“蛟龙失水”的情况下理应出现却竟未出现的局面,所以用“更无(根本没有)”表达深切的忧恨和强烈的失望。与上面的“须共”“宜次”联系起来,还不难体味出其中隐含着对徒有空言而无实际行动、能为“鹰隼”而竟未为“鹰隼”者的不满与失望。

末联紧承第六句。正因为“更无鹰隼与高秋”,眼下的京城仍然昼夜人号鬼哭,一片悲惨恐怖气氛。“早晚星关雪涕收?”两句所表达的是对国家命运忧急如焚的感情。

用“有感”作为政治抒情诗的题目,创自杜甫。李商隐这首诗,不但承继了杜甫关注国家命运的精神和以律体反映时事、抒写政治感慨的优良传统,而且在风格的沉郁顿挫、用事的严密精切乃至虚字的锤炼照应等方面,都刻意描摹杜律。诗的风格,酷似杜甫的《诸将五首》;它的立意,可能也受到“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这两句诗的启发。但比起他后期学杜的律诗(如《筹笔驿》《二月二日》等),他前期的这类作品就不免显得精严厚重有余而纵横变化不够。

经典古诗词 篇六

谢世诗

[宋] 吴潜

伶仃七十翁,间关四千里。

纵非烟瘴窟,自无逃生理。

去年三伏中,叶舟遡梅水。

燥风扇烈日,热喘乘毒气。

盘回七十滩,颠顿常惊悸。

肌体若分裂,肝肠如擣碎。

支持达循州,荒凉一墟市。

托迹贡士闱,古屋已颓圮。

地湿暗流泉,风雨上不庇。

蛇鼠相交罗,蝼蝈声怪异。

短垣逼闾阎,檐楹接尺咫。

凡民多死丧,哭声常四起。

夷或哭其夫,父或哭其子。

尔哭我伤怀,伤怀那可止。

悲愁复悲愁,憔悴更憔悴。

阴阳寇乘之,不觉入腠理。

双足先蹒跚,两股更重膇。

拥肿大如椽,何止患蹠盭。

淫邪复入腹,喘促妨卧寐。

脾神与食仇,入口即呕哕。

膏肓势日危,和扁何为计。

人生固有终,盖棺亦旋已。

长儿在道涂,不及见吾毙。

老妻对我啼,数仆环雪涕。

绵蕞敛形骸,安能备丧礼。

孤柩倚中堂,几筵聊复尔。

骨肉远不知,邻里各相慰。

相慰亦何言,眼眼自相视。

龙川水泱泱,敖山云委委。

云飞何处归,水流何处止。

悠悠旅中魂,云水两迢递。

朝廷有至仁,归骨或可觊。

魂兮早还家,毋作异乡鬼。

经典古诗词 篇七

1、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2、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3、把酒祝东风,且莫恁、匆匆去。——王安石《伤春怨·雨打江南树》

4、白马金羁辽海东,罗帷绣被卧春风。——李白《春怨》

5、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寻南溪常道士》

6、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

7、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8、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9、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白居易《春题湖上》

10、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柳枝词》

11、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张栻《立春偶成》

12、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13、不枉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欧阳修《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

1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柳枝词》

15、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睛。——姚鼐《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

16、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欧阳修《戏答元珍》

经典古诗词 篇八

1.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如果人生的很多事,很多的境遇,很多的人,都还如初见时的模样该多好呀!若只是初见,一切美好都不会遗失。

很多时候,初见,惊艳;蓦然回首,却已是物是人非,沧海桑田。

2.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泉水就要干涸了,为了生存,两条小鱼彼此用嘴里的唾沫来喂养对方,但是,与其这样,还不如在江湖之中畅游,忘记对方的存在。

很多时候,我们谴责“大难临头各自飞”,但是从理智的角度来说,这是对的。与其两个人一起受苦,不如相忘于江湖。

3.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简简单单一句话,道尽了古今多少人的愿望。就像那首歌,“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其实啊,人生在世,求什么呢,若有一个人,愿意与你生死相随,这一生,也就够了。

4.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永远是这样,人的心啊,看过辽阔的大海,就看不上寻常的小溪小河了,去看过巫山的云,就不觉得其他地方的云是云了。

所以其实不要太早遇见好男人/好女人,因为万一捉不住他/她,你会一辈子都活在这句诗句里。

5.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心爱的人早就不知道去哪了,桃花却依然是微笑地在春风中绽放。以笑映悲,很不错的手法,令人不禁感慨万千。

6.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百度搜索的名字,便是由此诗句而来。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往阴暗处寻找我们心中的她,却总不见其影踪,蓦然回首,才发现她其实一直就在我们的身边,离我们只有一个转身的距离。

7.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现在回想,旧情难忘,犹可追忆,只是一切都恍如隔世了。一个“已”字,可怕至极。若非当初年少无知,何至如此!

8.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哪怕是苏轼那样的豪迈男儿,对着亡妻的坟墓,也只有感伤的份。

苏轼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流传千古,陈奕迅一首《十年》,竟也可风靡一时。

十年是一个恰好的跨度,看似不长, 却足以让一个呱呱婴孩变成一个懂事孩儿,

足以让一个满怀热血的青年变成一个得过且过的人,足以让一个正值壮年的中年人步入人生的晚期。

9.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这是我最害怕的一句,若是不见也就罢了,若是相见,却互不认识,就这样在岁月里蹉跎地擦肩而过,那该是多么令人心碎的一幕。.。.。.

10.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风雨过后,回首走过来的路,才发现也不过如此。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8篇《经典古诗词》,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本文发布于:2023-06-25 16:27: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366a93fa734055d05cbff01d4599e9dc.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经典古诗词精选8篇(经典古诗词精选8篇诵读).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经典古诗词精选8篇(经典古诗词精选8篇诵读).pdf

标签:古诗词   经典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