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初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和思想,经历探索和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概念的扩展,理解运算的意义,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经历探索两个数(指非0自然数,下同)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及求法的过程,进一步引发认识自然数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愿望.
2、让学生在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和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学习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并获得有关的基础知识的相应的基本技能.
3、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能看懂常见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交流,初步掌握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按要求完成相关的折线统计图.
数学思考:
1、在认识等式,方程,探索 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认识公倍数,公因数,以及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过程中,能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并合乎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进一步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3、在认识分数的意义,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能够主动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猜想和验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不断增强数感.
4、在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锻炼形象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5、在学习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以及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解决问题:
1、能从现实情景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的方程,分数,数对,计算公式,统计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应用意识.
2、在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
3、在用数对描述简单行走路线和简单的图形变换过程,用公式解决有关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的实际问题,以及用调查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等活动中,进一步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能应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选择相应的策略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在探索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不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因数学的自觉性.
4、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逐步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5、通过阅读你知道吗以及参与实践与综合应用等活动,进一步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二本册教材的重,难点:
1、方程
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难点:等式性质的理解及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确定位置
重点:理解数对的含义,用数对表示具体情景中的物体的位置.
难点:用数对描述实际情景中的物体位置到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的点的位置的抽象过程.
3、公倍数和公因数
重,难点:会求10以内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100以内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4、认识分数
重点:理解单位1,分数单位及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应用.
难点:单位1,分数的意义的理解.
5、找规律
重点: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有序列表思考等解决问题的策略,感受规律的发现过程.
难点:是把图形分别沿两个方向平移,根据这两个方向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
6、分数的基本性质
重点:使学生在探索中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约分和通分的方法.
难点:熟练,正确地进行约分,通分,分数大小的比较.
7、统计
重点: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能读懂常见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并根据要求把复式折线统计图补画完整.
难点:能对复式统计折线图所表达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简单的判断,推理.
8、分数加法和减法
重点:使学生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难点:能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9、解决问题的策略
重点: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会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
难点:在合作交流中探索倒过来推想策略的合理解题步骤.
10、圆
重点:认识圆的特征,会画指定大小的圆,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圆的周长及面积公式的推导.
三、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50名学生,其中男生24名,女生26名。学生的学习上最大的障碍是缺乏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对学习往往浅尝辄止,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学习的同学凤毛麟角。有几名学生虽然有着聪明的脑袋,却总是不能安心于学习,作业常常草草了事,反而不如一些个虽然思维反应慢,但踏实学习的学生。另外,有些同学虽然看似很努力,但是由于思维较慢,基础较差,成绩总是提不高。问题最严重的还有作业经常拖拉,缺乏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要想使本班的学习成绩更上层楼,可谓任重而道远,需要师生在今后不断努力。
四、教学措施
1、向四十分钟要质量,上课力求以最浅显生动的语言来引导,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要学,乐学,愿学。
2、课后加紧对中差生的辅导工作,拟采用一对一,教师从中作指导。作业当天及时批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加强家校联系,借助家长的力量,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着手,加强基础训练,针对个别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方法,设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备注
1 一方程3/8
2 一方程5/8
3 二确定位置3/3 机动2
4 三公倍数和公因数5/6
5 三公倍数和公因数1/6四认识分数4/10
6 四认识分数5/10
7 四认识分数1/10五找规律3/3机动1
8 六分数的基本性质5/10
9 期中考试
10 放假
11 六分数的基本性质5/10
12 七统计3/3机动2
13 八分数加减法5/5
14 九解决问题的策略3/3十圆2/10
15 十圆5/10
16 十圆3/10整理复习
17 整理复习
18 期末考试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教案篇二复习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弄清分数加、减法的意义,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使学生在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时,灵活选择简便算法。
教学步骤
一、基本练习
做教材139页第6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二、复习指导
1、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复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复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142页第6题
引导学生完成,教师订正
2、完成第142页第8题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讨论
四、全课总结(略)
五、作业
教材第142页第7题
第四课时
复习内容
复习空间与图形
教材第139、140页7、8、9、10题,第142、143页9、10、11、12题
复习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够根据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正确地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教学步骤
一、基本练习
1、做教材139页第7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共同归纳概括。
2、做教材139页第8题
引导学生完成,教师订正
3、做教材140页第9题
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写出答案,并集体交流
4、做教材140页第10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二、复习指导
1、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三、巩固练习
完成143页第11题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讨论
四、全课总结(略)
五、作业
教材第142、143页第9、10、12题
第五课时
复习内容
复习简单的统计
教材第140页第11题,第143、144页第13、14题
复习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众数的含义,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教学步骤
一、基本练习
做教材140页第11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共同归纳概括
二、巩固练习
完成143页第11题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讨论
三、全课总结(略)
四、作业:教材第144页第14题的问题。
( 1 )两个分店销售额最高的是( )
( 2 )一分店从( )月到( )月销售额增长得最快。
( 3 )二分店从( )月到( )月销售额增长得最快。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教案篇三一、命题分析
试卷卷面情况来看,考查的知识面较广,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把握的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顾及了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做到面向全体,又有所侧重。全校数学组试题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检测,又考查了学生思维的拓展,同时注重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次期末数学科质量测评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技能,其命题具有如下特点:
1、六年级的考题与以往没有太大的变化,卷面仍以填空、选择、判断、计算、应用题等较为熟见的题型结构,涵盖了教材的所有内容,各个知识点都得到考查.计算题、应用题及其他分别约占总分的1/3,分值分布较为合理。
2、关于小学数学第十册期末考试试题分析:试卷看似简单,但综合性很强、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要求很高。
3、一至五年级的命题紧跟课程改革的步伐,题型、内容新颖而全面,更加突出数学知识生活化的特点。实际应用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更要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收集信息、计算,并加以推理判断,才能很好的完成。
4、相比之下,六年级的命题缺乏生活性和趣味性,知识点单一,综合性与知识内在联系性不强。
5、本次期考的命题总体令人满意。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本次期末数学科考试,从学生答卷看,主要问题有如下几点:
1、考生心态没有端 。考试个别同学没有很好的做试题,从试卷看,个别学生不够重视考试,积极采取措施抓紧抓好。
2、各小学教学质量很不均衡。
3、低、中、高学段教学质量也不均衡。全校数学科平均分、及格率低年级超标,而中、高年级却不达到规定的要求。
4、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普遍较差。各年级测试命题难易适中,其命题与教材、学生练习资料没有太大的差距,可是全校统计,大多数教学班学业成绩没有达到教研室教学常规管理条例的要求。
5、多位数和小数、分数乘除法计算错误较多。究其原因,一是学生没有熟练掌握计算法则,二是计算时马虎草率,以致出现不应有的错误。
6、学生对应用题的题型特征及解题规律掌握较差,造成应用题失分较多。
7、低年级学生不善于观察、收集数学信息,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生活问题。
三、今后教育工作设想
1、继续实行期中、期末测评交换监考、集中评卷,确保测评成绩真实、准确。
2、各学校必须认真抓好在校生控辍工作。转出学生必须造册登记,并经中心学校审核确认。
3、加强班级教育教学督导检查,加强训练、辅导、检测力度,做到《同步练习》、《自学手册》与教学同步完成。
4、各校认真做好期中、期末测评试卷的存档和评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教案篇四课时安排
一、全册教学内容及教时安排(以单元为单位)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 15课时左右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8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2课时左右
(三)数的整除 20课时左右
1.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2课时
2.能被2、3、5整除的数 3课时左右
3.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 3课时左右
4.最大公约数 5课时左右
5.最小公倍数 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2课时左右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3课时左右
1.分数的意义 6课时左右
2.真分数和假分数 4课时左右
3.分数的基本性质 2课时左右
4.约分和通分 6课时左右
5.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整理和复习 2课时左右
实践活动:数字与编码 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0课时左右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课时左右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课时左右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3课时左右
整理复习 2课时左右
(六)总复习 5课时左右
合计大约80课时左右
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课题一:长方体的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旧知,在生活情境中理解“体”的概念,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来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这样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教学设计中主要注重与生活的紧密结合,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进行观察、测量和验证。
教学要求 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用具 ①教师准备:教材第20页图中的各个实物,铁丝制作的长方体框架、投影仪。②学生准备:收集一些长方体开头的小纸盒,并将教材第169页的长方体展开图剪下来贴在硬纸板上备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观察后回答:①我们已经学过这些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②根据学生的回答有意归类并板书。
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
③指着左边问:这些都是什么图形?(并在上面板书:平面图形)
④指着右边问:这又都是什么图形?(并在上面板书:立体图形)
2.实验
用两个同样大小的量筒装600毫升的水。然后往其中一只里放入一块石头,让学生观察,这只量筒里水面的变化情况?小组讨论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空间”这一概念。
从今天开始,我们的数学课主要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这节课我们首先学习长方体的认识,并板书课题。
二、探索实践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它们的特征。
(1)认识长方体的面。(让学生分组讨论)
①用手摸一摸它有几个面(注意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
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注意出示也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③哪些面完全相等?(演示给学生看)
再根据学生的发言用投影归纳出: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2)认识长方体的棱。
让学生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每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意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摸)。这些地方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来做,最后统一为“棱”)
再让学生分小组去数和量:
①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要说出数的方法)
②量:动手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看哪些棱的长度相等?(有什么规律?)
根据学生的发言归纳出:(投影显示)
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3)认识长方体的顶点。
让学生拿一个长方体纸盒,用手摸长方体每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并提问:
①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顶点)
②长方体有几个顶点?(8 个)
(4)拿一个长方体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
最多能看到几个面?(3个面)
讲:所以我们通常把长方体画成这样。
(投影出示)
(5)用填空的形式小结长方体的特征。(投影显示)
长方体是由 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 形)围成的 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 ,相对的棱的长度 。
2、教学长方体的长、宽、高。
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下的两个问题:
(1)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
(2)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找几名代表将测量结果告诉大家。
想一想:
(1)你知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什么吗?(长、宽、高)
(2)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短与这个长方体有没有关系?(投影显示出几个长、宽、高不同的长方体)
结论:长方体的大小和形状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
三、课堂实践
1.量一量教科书的长、宽、高。
2.练习五的第2题。
3.练习五的第3题。
五、课堂小结
由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口诀:
长方体立体形,8顶6面十二棱;
棱分长、宽、高,每组四条要记好;
6个面对着放,对应面都一样。
六、课外延伸
在家里找一个自己喜欢的长方体玩具或物体,仔细观察一下它的面、棱、顶点;或是找一些材料自己做一个长方体并涂上或画上喜欢的图案。
课后反思: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我让学生自己观察学具,然后向同桌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几个顶点、几个面、几条棱,二者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抓住了生与生交流,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给学生创造一个自我表现、自我确认的机会,有力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能动作用,培养了创造力和自信的个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创造应用机会,引导动手操作,创设问题情境,开展竞赛活动等方式,使学生学有兴趣。
课题二:正方体的认识
设计意图:新的理念告诉我们,学生已不是课堂教学中的听众、观众、知识的接受者,而一跃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问题者、自主者、合作者。从而改变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地位,他应该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我在设计中试图从充分大胆地用好学生的教学资源(这里所指的学生资源不仅指知识、能力,还包括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为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提供支持和保障。
教学要求 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正方体的特征及长、正方体的异同点。
教学用具 ①教师准备:教材第22页的正方体实物和一个长方体纸盒、投影仪。②学生准备:上节课做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请大家拿出昨天做好的长方体,边观察边填写下表:(投影显示)
形体
面 棱 顶点 面的形状 面积 棱长
长方体
2、填好表后请回答:(投影显示)
(1)什么叫做棱?
(2)什么叫做顶点?
(3)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这个长方体的什么?
以上是长方体的特征及有关知识,(拿出一个正方体)你知道它有什么特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正方体的特征,并板书课题。
二、探索实践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小组合作学习。
(1)观察并回答:
①它们的形状都是什么体?(正方体)
②正方体还有一个名称你知道吗?(立方体)
(2)小组讨论。
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准备好的正方体,观察和讨论一下正方体有什么特征。然后选一个代表说出你们观察讨论的结果,最后将学生的发言归纳在下表中。(投影出示)
形体
面 棱 顶点 面的形状 面积 棱长
正方体
(3)用填空的形式小结。
正方体是由 个 的正方形围成的 图形。正方体也有 条棱,它们的长度 。正方体也有 个顶点。
(4)做第22页的“做一做”。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展开图的硬纸片,动手将它折、贴成一个正方体,再量出它的棱长,并标出它的棱长。
2.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
首先将复习与新课的两张表合在一起如下图:(投影显示)
形体
面 棱 顶点 面的形状 面积 棱长
长方体 6 12 8 6 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每组互相平行的四条棱的长度相等
正方体 6 12 8 都是正方形 都相等 都相等
(1)请你观察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看它们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根据学生的回答填完上表。
(2)想一想: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
结论:正方体可以说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用图表示。(投影显示)
长方体
正方体
三、课堂实践
1.练习五的第5题。
2.练习五的第6题。
3.练习五的第7题。先让学生口述出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的的长和宽,再让学生观察后归纳出相对的两个面的长和宽。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1)正方体的特征。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五、课堂作业
1.练习五的第8题。
2.练习五的第9*、10*题。
课后反思:让学生自主地上台展示自己所认识的物体,当一当小老师,请大家从学具中取出相同的物体,老师应让学生静静地观察判断其他小朋友是否拿对。大胆而随机地组织教学过程 ,不仅仅是给学生一杯水,提供一桶水的问题,是让学生如鱼得水,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更能体现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这里体现利用学生资源的大胆性。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课题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好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把知识应用于生活,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让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时,体验到探索数学的无穷乐趣,从而形成长久的兴趣。所以我在设计中让学生联系实际,培养他们的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要求 ①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②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推导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表面积的意义。
教学难点 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用具 教师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展开的教具、投影仪。学生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说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看图回答。
(1)指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2)哪些面的面积相等?
(3)填空:
上、下两个面的长是 宽是 。
这个长方体 左、右两个面的长是 宽是 。
前、后两个面的长是 宽是 。
3、想一想。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几个面?
4.老师现在做了一个“长6m,宽5m,高4m”的长方体架,要在它的六个面上贴上薄塑料片,你说应该准备多少平方厘米的塑料片呢?
二、实践探索
1.个别学习-------表面积的概念
(1)老师和同学们都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在上面分别用“上”、“下”、“左”、“右”、“前”、“后”标在6个面上。
(2)沿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剪开并展平。
(3)你知道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什么吗?
学生试着说一说。
2.小组合作学习-------计算塑料片的面积
(1)想: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要我们求什么?
使学生明确:就是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2)学生分组研究计算的方法。
(3)找几名代表说一说所在小组的意见。
解法(一):(是分别算出上、下,前、后,左、右面的面积之和,然后算总和。)
6×5×2+6×4×2+5×4×2
=60+48+40
=148(平方厘米)
解法(二):(是先算出上、前、左这三个面的面积之和,再乘以2)
(6×5+6×4+5×4)×2
=74×2
=148(平方厘米)
(4)比较上面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三、课堂实践
做第26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列式算出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你发现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了吗?
结论:
=长×宽×2+长×高×2+宽×高×2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五、课堂练习
做练习六的第1、2题,学生口答,学生讲评。
七、课后实践
做练习六的第3、4题在作业 本上。
课后反思: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后,我要学生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和宽,及门窗黑板的长和宽,然后利用所学的知识,测算教室要粉刷的面积。通过学生具体搜索信息,并多信息加以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学习长方体表面积的真实体验。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消化。
课题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以及长方体和正文体表面积的实际应用
设计意图: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不需要计算六个面的面积,如计算粉刷墙壁的面积,做不带盖的长方体铁箱需要多少铁皮等,所以在设计练习时我选择了不同类型的题目来培养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要求 1、根据正方体特征,推导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2、学会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问题。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用具 教师准备:一个正方体纸盒和例3的实物模型、投影仪;学生准备:一个正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看图并回答。(投影显示)
1 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2)怎样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2.看看各自准备的正方体回答问题。
(1)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
(2)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怎样?
(3)如果给你正方体一条棱的长度,你能算出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吗?
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实际应用。(板书课题)
二、实践探索
1.小组合作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①题中的棱长就是每个面的什么?
②你能算出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吗?
③小组合作,寻找计算方法。
3×3×6 或者 32 × 6
=9×6 =9×6
=54(平方厘米) =54(平方厘米)
说明:上面两种做法都对,32 表示2个3相乘。
2.教学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时还要根据实际需要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中某几个面的面积,如:投影显示例3,拿出实物模型。
1 帮助学生分析题意。
①售米的木箱是什么体?
②“上面没盖”就是没有哪一个面?
③要求的问题,实际上是算哪几个面的面积之和?
(2)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解答方法,只列式不计算。
(3)学生讲所列出的算式的含义,确定正确后算出结果,集体订正。
三、课堂实践
做第27页的“做一做”,先让学生列出解答的算式,并讲一讲自已是怎样想的,确定正确后算出结果。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五、课堂实践
做练习六的第5、6、7题。
课后反思: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学习新知,学生在合作中交流,理解题意。其次我充分发挥习题的功能,采用分层训练,形式多样,力求在练习过程中,既巩固新知,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课题一:体积和体积单位
设计意图:加强直观操作,指导学生初步学习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数学知识具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性,为适应学生的思维方式、符合学生的认训规律、指导学生抽象数学知识和原理,就需要为学生提供具体材料,使学生通过操作具体操作进行大量的感知,建立表象,以此作为抽象数学知识的支柱。用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实物让学生感受触摸体验,建立其这些体积单位的空间观念。
教学要求 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用具 教师准备:盛有红色水的大玻璃杯一个,用绳捆着的大小石头各一块,沙一堆;投影仪和1立方米的木条棱架一个;体积是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各一个。学生准备:12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学具。
教学重点 体积的含义和常用的体积单位。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和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知识。
二、探索研究
1.实验观察
观察(1):把一块石头放入有红色水的玻璃杯中,水位有什么变化?这是为什么?
观察(2):这只杯子里装满了细沙,现在把细沙倒出来放在一边,取一块木块放入杯子里,再把刚才倒出来的沙装回到杯子里,你发现了什么情况?为什么?
观察(3):在(1)中把石块换成小一点的,你观察到什么?为什么?
图片观察:投影出示课本上的火柴盒、工具箱、水泥板,哪一个物体所占的空间大?
结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课题:体积)
加深理解:(1)你知道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2)你能说出身边的哪些物体的体积较大?哪些物体的体积较小?(3)做第30页的“做一做”。
2.教学体积单位。
(1)介绍体积单位。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1立方米、1立方分数、1 立方厘米的体积各有多大。
1立方厘米:①让学生拿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并量出它的棱长。②看看我们身边的什么的体积大约1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出示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你知道它的体积是多少吗?我们生活中的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1立方分米。
1立方米:出示1立方米的木条棱架,让同学们上来看一下1立方米的体积的大小。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1立方米?
(3 )建立表象,感知大小
投影显示第36页的第2题,让学生口答。
3.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联系与区别。
投影显示第31页的“做一做”的第一题,让学生说。
三、课堂实践
1、做练习七的第1题,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12个小正方体先摆后说。
2、做练习七的第3题,学生独立做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课后反思:在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时,让学生动手做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学具,并用学具装一装沙子或大米一类的东西,还可以让学生用“1立方厘米”的学具凑在一起拼一拼“1立方分米”,用米尺利用墙角实际体会一下“1立方米”的大小。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充分感知什么是物体的体积、常用体积单位的大小、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为什么是1000……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想象“1立方千米”究竟有多大,引导学生独立概括出“体积”、“体积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可以直观地认识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概念,这是一种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概括抽象的数学知识的重要方法。
课题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设计意图:要注意知识的迁移通过发掘新旧知识的共同因素,并充分利用这些共同的因素,创设迁移情境,就可以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逐步提高学生学习和探索新知识的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在回忆有关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学会“以旧推新,知识迁移”,用旧知识去探索新问题,培养其自学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要求 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初步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用具 教师准备:一大块橡皮泥; 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木块24块;投影仪。 学生准备: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12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填空:1、 叫做物体的体积。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 、 。3、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 。
师:我们已经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那么怎样计算任意一个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二、实践探索
1.小组学习------长方体体积的计算。
出示:一块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橡皮泥,用刀将它切成一些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
提问:请你数一数,它的体积是多少?有许多物体不能切开,怎样计算它的体积?
实验:师生都拿出准备好的12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块,按第32页的第(1)题摆好。
观察结果:(1)摆成了一个什么?
(2)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板书:长方体:长、宽、高(单位:厘米)
4 3 1
含体积单位数:4×3×1=12(个)
体积:4×3×1=12(立方厘米)
(3)它含有多少个1 立方厘米?
(4)它的体积是多少?
同桌的同学可将你们的小正方体合起来,照上面的方法一起摆2层,再看:
(1)摆成了一个什么?
(2)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3)它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
(4)它的体积是多少?(同上板书)
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结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用字母表示:v = a×b×h=abh
应用:出示例1,让学生独立解答。
2.小组学习--正方体体积的计算。
思考并回答: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正方体的体积该怎样计算呢?
结论: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用字母表示为:v=a3
说明:a×a×a可以写成a3,读作:a的立方。
应用:出示例2,让学生独立做后订正。
三、课堂实践
1.做第34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
(1)先让学生标出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2)再根据公式算出它们各自的体积。
(3)集体订正。
2、做第33页的“做一做”的第2题。
3、做练习七的第4、6题。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实践
做练习七的第5、7题。
课后反思: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时,教师要多创造机会让学生探索比如可以拿一个大土豆,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怎样求出土豆的体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想出了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有的同学说,把土豆煮熟后,挤压成一个长方体,就可求出它的体积;有的同学说,从大土豆切出一个1立方厘米的小土豆,测出它的重量,根据大土豆和小土豆重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可以求出大土豆的体积;有的同学说,把土豆放在长方体水槽里,水上升的体积,就是土豆的体积。
课题三:长方体和正方体统一的体积公式
设计意图:在生活中有时都会告诉你一个物体的底面积和搞让你求他们的体积。在教学中要充分地利用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使他们自主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以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为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要求 在理解底面积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教学重点 理解底面积。
教学用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 指出下图中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投影显示)
2、填空。
(1)长、正方体的体积大小是由 确定的。
(2)长方体的体积= 。
(3)正方体的体积= 。
二、探索研究
1.观察。
(1)长方体体积公式中的“长×宽”和正方体体积公式中的“棱长×棱长”各表示什么?(将复习题中的图用投影显示出“底面积”)
结论: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棱长
2.思考。
(1)这条棱长实际上是特殊的什么?
(2)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又可以写成什么?
结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
v =sh
三、课堂实践
1.做第35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学生独立做后,学生讲评。
2.做第35页的“做一做”的第2题。
首先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横截面;把这根木料竖起来实际上就是什么?再让学生做后学生讲评。
3.做练习七的第9题,学生独立解答,老师个别辅导,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五、课后实践
做练习七的第10、11、12题。
课后反思:在教学时,为了使学生透彻理解长方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是由它的长、宽、高所决定的,其体积公式的推导,可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看、想、推、说“进行。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引发思维和用数学语言表达,不仅加深了对公式的来源及公式的运用的理解,还可以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同时也培养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课题四: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设计意图:加强直观操作,指导学生初步学习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数学知识具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性,为适应学生的思维方式、符合学生的认训规律、指导学生抽象数学知识和原理,就需要为学生提供具体材料,使学生通过操作具体操作进行大量的感知,建立表象,以此作为抽象数学知识的支柱。
教学要求 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和名数的改写。
教学重点 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用具 投影仪和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模型,如教材第37页的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填空:①长方体体积= ;②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 、 ;③正方体体积= 。
师:你知道每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板书课题)
二、探索研究
1.小组学习--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出示:1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模型教具。
提问:①当正方体的棱长是1分米时,它的体积是多少?②当正方体的棱长是10厘米时,它的体积是多少?③而1分米是多少厘米?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
小组合作填表:
正方体 棱长 1分米 = 10厘米
体积 1立方分米 = 1000立方厘米
小组汇报结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同理得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用填空的形式小结:
从上面可以看出,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
(2).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加以比较(投影显示第38页的表)
先让学生填后并比较这三类单位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学习体积单位名数的改写。
先思考:
(1)怎样把高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
(2)怎样把低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
出示例3,并写成如下形式:
8立方米=( )立方分米 0.54立方米=( )立方分米
出示例4,并写成如下形式:
34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96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自己是怎样想和做的。
出示例5。(投影显示)
放手让学生独立审题并解答,再针对出现的问题重点讲解。
解法一:
2.2×1.5×0.01=0.033(立方米)
0.033立方米=33立方分米
解法二:
2.2米=22分米 1.5米=15分米 0.01米=0.1分米
22×15×0.1=33(立方分米)
三、课堂实践
将练习八的第1、2题填在书上,老师进行个别辅导后订正。
四、课堂小结。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五、课后作业
练习八的3、4、5题。
课后反思: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做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学具,并用学具装一装沙子或大米一类的东西,还可以让学生用“1立方厘米”的学具凑在一起拼一拼“1立方分米”,用米尺利用墙角实际体会一下“1立方米”的大小。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充分感知什么是物体的体积、常用体积单位的大小、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为什么是1000……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想象“1立方千米”究竟有多大,引导学生独立概括出“体积”、“体积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可以直观地认识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概念,这是一种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概括抽象的数学知识的重要方法。
课题五:容积和容积单位
设计意图: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学中,教师应热情引导促使学生发问。“容
积和容积单位”新课导入 后,我问学生:“这节课你们想解决哪些问题?”这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长此以往,学生问题意识一定会有所提高。
教学要求 ①使学生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升、毫升。②掌握升与毫升间的进率以及它们和体积单位的关系。③理解容积和体积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教学重点 容积和体积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用具 容纳1升液体的量杯和1000毫升液体的量筒各一个。一个长20厘米、宽18厘米、高10厘米的长方体纸盒和木盒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填空。
(1) 叫做物体的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 、 ,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
2、一个长方体纸盒,它的长是2分米,宽是1.8分米,高1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二、探索研究
1、教学容积的概念。
(1)老师将长方体纸盒的盖子打开,问:盒内是空的,可以装什么?
师:我们把这个纸盒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的容积,如:金鱼缸,里面可以放满水,在这里水的体积就是鱼缸的容积。
(2)学生举例。
①谁能举例说一说什么叫做容积?②从大家举的例子看,只有里面是空的、能够装东西的物体,它才有什么?如果一个长、正方体铁块,它们有容积吗?(板书:容积)
(3)容积的计算方法。
师: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里面量长、宽、高。
师:这是为什么?(出示一个木盒)
2、教学容积单位(板书课题)
(1)翻开书第40页,让学生看第三自然段。
板书:升 毫升
(2)出示量杯和量筒,倒入1升的水进行演示,让学生得出:1升=1000毫升。
(3)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的关系。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3、应用。
出示例6,指一名学生读题。
(1)分析理解题意:求“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就是求这个油箱的什么?必须知道什么条件?是否具备?怎样算?结果是什么?怎么办?
(2)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课堂实践
第40页的“做一做”中的第1题、第2题;练习八的第6、7题。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五、思考练习
做练习八的第8、9、10题。
六、布置作业
1、手扶拖拉机的油箱,从里面量长3分米,宽2.3分米,深1.6分米.这个油箱可以装柴油多少升?每升柴油重按0.82千克计算,装的柴油重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数)
2、把调查的实际数字填在括号里.
一小瓶红药水是( )毫升.
一瓶墨水是( )毫升
汽车(或拖拉机)油箱的容积是( )升
课后反思:学了容积之后,学生容易与以前学的体积混淆,所以教师要加强对容积和体积的比较,让学生既要知道他们的联系又要知道他们的区别。在教学中教师要巨几个例子,如教师可以举出:这个长方体盒所容纳细沙的体积,就是长方体盒的容积.我们看见过汽车上的油箱,油箱里装满汽油.这就是油箱的容积.长方体鱼缸里盛满水,它就是鱼缸的容积.
课题六:表面积和体积的对比
设计意图:大胆放手,给予创新机会,提供创新空间。学生一旦有了浓厚的创新兴趣,产生了这种欲望,蠢蠢欲动后,教师如果不给他们提供机会,不给他们一个得以展示的空间,则不能使创新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因此教师要大胆放手,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学生的创新开绿灯,架桥梁。特别是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中,我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把学生推到舞台上,让学生唱主角,真正自主地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教师该讲的讲,该评的评,能不讲的不讲,能不评的不评。难度较大的内容,在尽可能地分解知识,分散难点的基础上,教师也只起到铺路架桥的作用,引导学生去探索;一些较容易的内容,则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讨论,有无法解决的困难时,教师才参与;而有些非常简单的内容,则安全放手让学生自学。
教学要求 通过对比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分清表面积和体积各自的计算方法以及这两个概念的区别,能够正确地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教学重点 分清这两个概念和各自的计算方法。
教学用具 一个可以展开的长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这节课我们就对表面积和体积进行比较。(板书课题)
二、探索研究
1、体积和表面积的比较。(拿出一个长方体,观察并回答)
(1)长方体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体积指的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长方体纸盒先拆开展平演示给学生看,再重新围起来,形成一个长方体,并板书)
表面积:是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
体积:(是6个面围成的)长方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它的体积。
(2)表面积和体积各用什么计量单位表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面积单位有: 、 、
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都是 。
常用的
体积单位有: 、 、
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都是 。
(3)计算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需要测量哪些长度?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
体积=长×宽×高
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2、应用。
出示例7,学生独立审题解答后并让学生自己讲讲为什么这样做,最后集体订正。
三、课堂实践
1、做第44页的“做一做”。
2、做练习九的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五、课后实践
做练习九的第3、4、5题。
课后反思:尽量放手让学生出题我采用的是”学生主讲法“,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拟定自己设想的比较方法,有关知识点及相关的论点、论据、练习题等等,上课时以小组派代表轮流上台讲解、演示,组与组展开竞赛,课堂异常活跃。学生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韦进小组制作的比较表格,比老师准备的还要全面、简明、漂亮,被大家推荐替代了老师的板书,罗毅小组的同学编写的选择题,判断题,题型多样,覆盖面广,突破难点,根本就不需要老师再来出题了;温路路小组同学用两个磁带盒拼摆的实例来说明表面积和体积发生变化的不同情况更是把本课内容推向了高潮……这些闪烁着孩子们聪明才智,创新意识的一个个问题,一道道题目,一个个实验没有一个是老师事先想好的,这里不正是孕育创新种子的土壤,展开创新思维的天地吗?
二、约数和倍数
1、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课题一: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给学生以丰富的材料,让他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主动的探索学习掌握概念。新课开始以相关的旧知识做基础,使学生为学好新课做好准备。出示使学生进一步区别容易混淆的概概念。组织学生讨论归纳,通过这样启发诱导顺利突破本节课难点教学中把握时机培养他们会用旧知识去独立寻求、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教学要求 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除的意义。②使学生掌握整除、约数与倍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③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除尽和整除,约数和倍数等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计算下面三组题。
(1)23÷7= (2)6÷5= (3)15÷3=
11÷3= 1.8÷3= 24÷2=
2、观察并回答。
1 上面哪个算式中的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
2 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
(3)如果用整数a表示被除数,整数b(b≠0)表示除数,可以怎样说?(让学生看教材第49页关于“整除”的一段话)
3、思考:我们在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时,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①被除数、除数都是整数,除数不等于0
明确三点 ②商必须是整数 缺一不可
③商的后面没有余数
4、除尽与整除的区别与联系。
(1)像6÷5=1.2 1.8÷3=0.6我们只能说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 。
(2)除尽 被除数和除数(不等于0),不一定是整数,商是有限小数,没有余数。
整除 被除数和除数(不为0)都是整数,商是整数,没有余数。(三整无余)
师: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表示的是两个整数之间的一种关系,它们还有另一种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约数和倍数关系(板书课题: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二、探索研究
1.小组学习--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1)让学生看教材第50页有关约数和倍数的一段话。
(2)小组讨论:两个数在什么情况下才有约数和倍数关系?“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是什么意思?
(3)在复习的第1题中,请你指出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约数?为什么?
(4)倍与倍数意义一样吗?
如:15是3的倍数,表示15 能被3整除。
1.5是0.3的5倍,5倍表示1.5除以0.3的商。
(5)注意事项。让学生看教材第50页的注意。
三、课堂实践
1.做教材第51页的“做一做”。
2.做练习十一的第1题。
3.做练习十一的第2题。
4.做练习十一的第3题。
5.做练习十一的第4题。
60的约数有 。
6的倍数有 。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课后反思:教完约数和倍数的意义之后,设计了一道这样的开放题,作为本节课的结尾:“根据所学的知识,选择4、5和20中的两个数说一句话,比一比,谁说得多,谁说得新?”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20是5的倍数,5是20的约数”、“20能被5整除,5能整除20”、“20能被5整除,5是20的约数”、“20能被5除尽,5能被20除尽”、“5是4的1.25倍,4能被5除尽”……通过说话,让学生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把本节课推向高潮,活跃了课堂气氛,既实施因材施教,又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留给一个可以尽情扩展奇思妙想的空间,让他们尽情想像,锐意创新,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课题二:找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
设计意图:以学生的自主探索为主,理解整除的意义,明白整除与除尽的关系. 约数和倍数是建立在整除的基础上的,所以教学求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的时候,首先要利用整除式帮助学生理解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一对约数,进而发现约数可以一对一对的...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要求 ①通过直观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约数和倍数的意义。②使学生学会求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的方法,知道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③培养学生观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求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弄清为什么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教学用具 教师和学生都准备一套教学用的奎逊耐彩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说出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2.下面的数中,哪些是12的约数,哪些是2的倍数?1、2、3、4、5、6、7、8、9、10、11、12、13、……
12的约数有: 。
2的倍数有: 。
师:上面我们找出了12的约数和2的倍数,如果不给你这些数你能求出12的约数和2的倍数吗?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的求法。(板书课题)
二、探索研究
1.小组合作,研究例2。
(1)思考并回答:求“12 的约数有哪几个”就是求什么。
(2)从摆彩条的规律中找方法。
①从小往大找,看哪些相同的彩条正好摆出12。
②一对一对找,看这些相同的彩条是否正好摆出12。
③得出12的约数有:1、2、3、4、6、12。
并用图表示: 12的约数
1、2、3、4、6、
12
④比较:哪几种方法好?
(3)尝试练习。
做教材51页下面的“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做完后点几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
(4)观察并回答:(观察例子和练习)
一个数的约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多少?
2.小组合作,学习例3。
(1)思考:求2的倍数有哪些,该怎样想?
(2)从摆彩条的规律中找方法。
①从最小的倍数摆起,边摆边列算式。
②你发现规律了吗?
③2的倍数有多少个?为什么?
④得出2的倍数有:2、4、6、8、10……
用图表示为:
2 的倍数
2、4、6、
8、10……
(3)尝试练习。
做教材第52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圈、写,集体订正。
(4)观察并回答:怎样求一个数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有多少个?最小的是多少?
三、课堂实践
1、做练习十一的第5题,让学生独立写,教师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2、做练习十一的第6题。要使学生明确:40以内7的倍数为什么不打省略号。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的学习内容。
求一个数的约数 =求能整除这个数的所有整数(或者说是求这个数能被哪些数整除)
求一个数的倍数 =求能被这个数整除的所有整数(或者说是求哪些数能被这个数整除)
一个数的约数是有限的,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最小的约数是1。
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
课后反思:在创设情境上,要以生动的动画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比如可以在画在上画的内容是:森林中的小白兔和小灰兔是好朋友,秋天到了,小白兔种的胡萝卜丰收了,小白兔要送给小灰兔一些胡萝卜。哪些胡萝卜送给小灰呢?小白兔决定要把画面有标有15的约数的胡萝卜送给小灰,你们想知道送给小灰兔几根吗?我们学过“求一个数的约数”(板书)后,同学们就会知道。这样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2、能被2、3、5整除的数
课题一: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
设计意图:“问题解决”教学的本质特征是探索,即它是一个“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不断进行探索活动”的过程。创设问题情境是“问题解决”教学过程 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现实,这节课我设计这么情境今天,老师想请同学们做一回小老师,由你们任意选一个自然数,考考老师:它能被2或3或5整除吗?看看哪位同学能考倒老师。学生无论举出什么数都难不倒老师,心里头觉得老师太了不起、太神奇了。看到学生的兴趣被激起来了,这时老师一语道破:同学们,不是老师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掌握了有关数学的规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规律,好不好?让学生也来当一回小老师,这事很新鲜。本案例的“新”就充分体现在这里。正是这幕别出心裁的“考老师”情境,吊起了学生的胃口,激起了学生急于想探索数学规律的强烈欲望。
教学要求 ①使学生初步掌握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能被2、5整除。②使学生知道奇数、偶数的概念。③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能被2、5整除数的特征,理解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掌握能被2 和5 同时整除的数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请你说出整除、约数和倍数的含义。
2、38970这个数能否被2整除?你是怎样判断的?
师:要判断一个数是否能被另一个数整除,可根据整除的含义进行判断,但比较慢,我们可以根据数的特征来进行判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探索研究
1.学生动手操作。学习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
(1)写出2的倍数:
×2
1 2
2 4
3 6
4 8
5 10
6 12
7 14
8 16
9 18
10 20
… …
(2)观察:先让学生自己去观察2的倍数,看他们有什么特征,如观察有困难,可作提示:看他们的个位有什么特征。
(3)特征:让学生说出观察的特征。(板书在黑板上)
(4)检验:让学生说出几个较大的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检验看是否正确。
2.小组合作学习----奇数和偶数。
(1)翻开书第53页看“能被2整除的……”以及“注意”。
(2)让学生举例分别说出几个奇数和偶数。
(3)比较奇数和偶数个位的特征。(让学生填)
①偶数的个位上是: 0、2、4、6、8、。
②奇数的个位上是: 1、3、5、7、9、。
3.小组合作学习---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
1 要想研究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应该怎样做?
(2)做法是:写出5的倍数 观察这些倍数 概括观察的特征 进行检验。
(3)让学生按这四点自己去体会并找出能被5整数的特征。
三、课堂实践
1 做教材第55页上面的“做一做”。
学生按这个格式回答问题:
能被2整除的数有: 。
(2)做练习十二的第1、3题。
(3)做练习十二的第2题。
(4)做练习十二的第4题。
①首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5整除的数”,这个数一定具有什么特征?为什么?
② 再让学生去找并检验讨论的结论。
③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五、课堂作业
写出3个能被5整除的奇数和3个能被5整除的偶数。
课后反思:整个教学过程 中,都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教师通过情境的设计,环节的设计,语言的激励引导,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教材式题动态化,教学过程 活动化,练习巩固游戏化,使学生时刻充满愉悦的心情,积极地去探索、发现,逐步地去感知新知,领悟新知,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目的。
课题二: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设计意图: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在教学过程 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作为教师要创设不同的情景,引导学生面对问题,学会探究、学会思考,突破思维的定势,不受条条框框地约束,不迷信书本和权威。本节课。书上的结果是:求每个数位上相加的数,判断一个数是否能被3整除,而教师却引导学生实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开拓创新,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从而达到鼓励、培养创新思维的目的。托尔斯泰曾说:“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思维的来的,而不是靠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只有当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他才能面对问题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只有这样的学生才能真正参与课堂的学习。创设不同的情景,教会学生一些思考的方法,促使学生会学、会思考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学要求 使学生初步掌握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 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一上课,我就宣布:“先不上课,我和大家做一次计算比赛,因为数较大,可以用计算器。”我先出题:1、9823 ÷ 3 2、7956 ÷ 3 3、8729 ÷ 3 4、7860 ÷ 3 5、1234567 ÷ 3 哪几道题目能被3整除,请将它打勾。我很快就报出了结果:(2)、(4)题,能被3整除,(1)、(3)、(5)不能。
学生不服气,要求要他们出题,结果我又赢了。学生的计算器一一被击败,全部赛不过我。这时,班级里有几个预习过新课的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老师在用“能被 3整除的数的特征”来抢答的,果然是个好办法。
既然书上介绍了好办法,大家就看书吧。这时学生如饥似渴,一个个翻开书,迫不及待得看了起来。原来,把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所得数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背3整除。大家当场用计算器验证,果然如此。
道理弄懂了,课堂教学进入了第二阶段“抢答题”, 二人一组,每次出以张卡片,谁先讲出卡片上的数能不能被3整除,谁就赢了。谁手里的卡片最多,谁就是赢家。一轮结束了,决出了名次,赢的沾沾自喜,输的不甘落后,顺时针流动,调动对手再赛,二次都获胜的同学获得一个“红五星”。
2 揭示课题
经过了两轮的练习,学生基本掌握了判断能被3整除的数的计算方法,那么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三、探索研究
1.小组合作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1)思考并回答:①什么样的数能被3整除?②要想研究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应该怎样做?
(2)做法是:(根据学生说的逐一板书)
① ② 观察: ③特征
×3 (分组讨论,说发现的规律)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
1 3 把各位上的数加起来看和有什么特征。的和能被3整除,这
2 6 个数就能被3整除。
3 9
4 12
5 15
6 18
7 21
8 24
… …
(3)检验:由学生和老师任意报一个较大的数让学生检验观察它的特征。如:8057921。
因为:8+0+5+7+9+2+1=32 3+2=5 5为能被3整除,所以8057921不能被3整除,8057921÷3=2685940……1。
四、课堂实践
1、做教材第55页下面的“做一做”。
2、做练习十二的第5题。
3、做练习十二的第6题。
4、做练习十二的第8题。
①让学生明确这个图所表示的就是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 整除的顺序和方法。
②让学生按这个顺序和方法判断上面的3个数。
五、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六、思考练习
做练习十二的第7题。
课后反思:教学“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一上课,我就用挑战性的语气说:“同学们,一个数能不能被子3整除,老师一看就知道,不信,咱们试试看。”接着让学生随意说出一些自然数,而我对答无误,学生就迫不急待地想知道“诀窍”,想赶快解开心中的“谜”。于是,求知若渴的情绪被激起平,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就会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好这部分知识,成了主动探索者。从他们交流语言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一种创造性思维的脉搏在跳动,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发挥,创新的种子得到了培养。
3、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
课题一:质数和合数
设计意图:“质数和合数”是浙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的内容,要求使学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并能根据它们的意义判断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传统的教法是按照书上的思路,让学生先写出1~12各数的约数,然后再根据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最后在分类的基础上概括出质数和合数的意义。这样教,有的从表面上看,学生学得主动,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是学生自己归纳、概括的。实际上,教学的主动权还是掌握在教师的手里,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他们只不过把教材教师设计好的东西说了出来,只要具备一定观察力的学生都能得出结论,这一过程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要求 ①使学生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②能正确判断一个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③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一个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谁能说说什么是约数?
2.请写出自己学号的所有约数。
二、揭示课题
我们学过求一个数的约数,那么每个数的约数的个数又有什么规律?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
三、探索研究
1.学习质数和合数。
(1)请同学报出你们学号的所有约数?(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观察:①每个约数的个数是否完全相同?②按照每个数的约数的多少,可以分几种情况?(学生讨论后归纳)
(3)可分为三种情况:(让学生填)
①有一个约数的数是: 。
这些数中 ②有两个约数的数是: 。
③有两个以上约数的数是: 。
(4)再观察。
①有两个约数的如:2、3、5、7、11、13、17、19等。这几个数的约数有什么特征?
讲: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我们把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②4、6、8、9、10、12、14、15……这些数的约数与上面的数的约数相比有什么不同?
讲: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外还有别的约数,我们把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板书“合数”)
请学号是合数的同学举手,点两名同学板演学号,大家检查。
③请学号既不是合数也不是质数的同学举手并报出学号,大家检查。
④学生看书第59页,读书上的小结语。
2、质数、合数的判断方法。
(1)根据什么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教学例2。
让学生独立写出后讲所写的数为什么是质数(或合数)。
四、课堂实践
1.做教材第60页的“做一做”。
2.做练习十三的第1题。
(1)按要求去做后看剩下的数都是什么数?
(2)讲: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质数,除了用质数的定义进行判断外,还可以查质数表,如第59页的100以内的质数表。(或者看6的倍数的左右)
3、做练习十三的2、4题。
五、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质数--只有两个约数。
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分为) 合数--两个以上的约数
1--只有1个约数
六、课堂作业
1、做练习十三的第3题。
2、“你知道吗?”
课后反思:1、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有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学中根据儿童好动的天性,以“操作”代替教师讲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全班同学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课堂气氛愉快热烈,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牢固,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2、课堂上学生是“主角”,教师只是一个“配角”,最大限度地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参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充分激发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教案篇五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教学计划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简单的统计(四),数的整除,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一、教材的编写特点:
1、加强空间观念的培养。本册教材把学生对图形的认识从平面扩展到立体,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首先是加强了实际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制作、测量、拆拼等活动;其次是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和对比;再次是重视联系实际,既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2、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教材注重从显示生活中选取统计内容,注重示范并说明制作统计图的一般方法,在练习时安排半独立完成的制图题,以免对制作统计图要求过高,这样有利于把统计知识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对统计过程的参与和统计思想的培养上。
3、加强数的整除中概念和算理的教学。这部分知识的概念比较多,内容比较抽象,概念的前后联系又比较紧密,有些概念还容易混淆。教材尽量从学生以有的知识出发,用实际例子引出概念,以利于学生掌握。
4、加强分数概念的教学和新旧知识的联系。从本册开始,分数的教学进入第二阶段,在这阶段中,要系统地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四则运算。教材进一步加强与分数的初步认识的联系,在已学的基础上加以概括。在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之后,教材安排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并把这类问题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联系起来,既巩固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又解决了这类问题的计算方法。教学分数的分类时,突出真分数和假分数,不把带分数与真分数、假分数并列。加强分数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规律的联系。
5、精简了分数加、减法的内容。教材只安排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三部分内容,其中的分数都是真分数,而且分子、分母比较简单,大部分计算可以口算。
6、加强能力的培养。培养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判断、推理的能力,培养迁移、类推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建议。
1、通过直接观察等具体感知活动,让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在弄清概念的基础上,依据面的特征,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帮助学生认识体积和体积单位,探索总结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2、在教学简单的统计这部分内容时,主要是用直条表示相应的数量,体会统计的过程和作用,不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和制作统计图。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统计意识的培养,对统计结果的分析。
3、教学数的整除这部分内容时,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实例揭示意义以及内在联系,注意教给学生方法。要利用已有的知识,通过分类活动使学生认识质数、合数、奇数、偶数。
4、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时,要结合图形、实物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分数的意义、分数的性质。
5、教学分数加减法时要突出算理,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法则。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类推和迁移,使学生学会分数加、减法稍复杂的计算。
在这部分教学时,要注重学生口算能力、灵活计算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进度。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备注
1
2.9--2.11
期初复习(2)
2
2.12―2.18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
3
2.19―2.25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5)
4
2.26―3.4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3)实践活动(1)
复习(1)
5
3.5―3.11
复习(1)简单的统计(2)
约数和倍数(2)
6
3.12―3.18
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3)
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2)
7
3.19―3.25
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1)
最大公约数(2)最小公倍数(2)
8
3.26―4.1
最小公倍数(3)实践活动(1)
复习(1)
9
4.2―4.8
复习(1)机动(4)
10
4.9―4.15
分数的意义(5)
11
4.16―4.22
分数的意义(1)
真分数和假分数(4)
12
4.23―4.29
分数的基本性质(2)
期中复习、考试
期中考试
13
4.30―5.6
劳动节放假
14
5.7―5.13
约分(2)通分(2)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1)
15
5.14―5.20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1)复习(2)
机动(3)
16
5.21―5.27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
17
5.28―6.3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3)复习(2)
18
6.4―6.10
机动(3)期末复习(2)
19
6.11―6.17
期末复习
20
6.18―6.24
期末复习
21
6.25―7.1
期末考试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教案篇六一. 教材分析
《灰椋鸟》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是一篇散文,描绘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敬仰之情。第二段是课文的重点,对灰椋鸟的归林及它们入林后落下飞起,起舞争鸣的景象,作者观察细致,描述生动形象。要引导学生读通读懂有关语句,进而体会这些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2. 触摸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
1.从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2.在品味“树林是鸟的乐园”的同时完成语言的内化和积累。
四 .教学思路设计
针对本教材的特点,可采用教师稍加点拔,学生主动自学的“导学式”教学方法。通过一系列教师精心设计的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体会并理解课文的内容。训练的同时,注意情境教学的设计,使学生在有形的训练之中无形地入情、入境、用情……最终获得知识。
(一)教法:
1.以读代讲法。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变教师的讲为学生的练,而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唯有多读,才能理解,才会运用,才能潜移默化地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2.品析词句法。本课重在品析灰椋鸟归林和入林的词句。所以,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紧扣场面的壮观和喧闹,品析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词语的比较、句式的推敲、结构的解悟、情感的体会等等品赏评议,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品评之后的积累,就是消化了的吸收,避免了生吞活剥。
(二)学法: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课重点指导学生用推敲重点词句、朗读体会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以学生自学为主,努力使学生自觉地获取知识,掌握学法,使学生在自身的语言活动中提高阅读能力。学习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边批注,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1.引导批注阅读。学生通过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满足了个体学习的需要,促进个性品质的发展,不失为实现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方法。在教学第四、五自然段时,分别让学生自读这一自然段,你从那些句子感受到灰椋鸟归林的场面壮观?写下自己的感受。以及你最喜欢描写灰椋鸟的语句,写下自己的体会。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各自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批注阅读,学生既认识了归林场面的壮观,又感受到了入林后的喧闹热烈的场面以及鸟儿的可爱。
2.提炼生活,丰富想象,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保证。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表述可以适当点拨,逐步内化语言,丰富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在努力实践着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也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在让学生理解“倾诉、呼唤、应和”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一只灰椋鸟,想象自己会倾诉、呼唤、应和些什么,学生众说纷纭。这里,教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实现了个性化阅读。
3.设计开放问题。阅读既然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那么,学生自然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课文产生认同、共鸣,或进行质疑、批判。所以,在课文问题设计上,应摒弃强调“答案惟一性”的限定性问题,多设置一些能促进学生多向思维、个性思考的开放性问题,为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时空。如在教学第五自然段时,设计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灰椋鸟入林后自己喜欢的.语句;教学第六自然段时,设计让学生读了作者的感想之后,说说你读了之后的感想;这样富有弹性的、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学生根据自身的认识和体验,可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作出阐述。
4.倡导学生自主评价
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提出评价,同时教师和其他学生给予热心反馈,使这种自我评价更为客观,更符合实际,从而提高评价的积极效果。如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以这样倡导学生自我评价:“你听出壮观的气势来了吗?你有信心比他读得更好吗?”教师这样引导着,学生进行评价,这个朗读评价过程教师始终让学生当自己的评委,教师仅在引导,教师在和学生作平等的交流,在这种和谐的心理环境下,学生是自己的老师。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教案篇七苏教版第十册教案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1~3页课本插图,使学生懂得多种渠道学语文的道理,培养他们从小养成多方面积累、多渠道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4~5页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学会修改作文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逐步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1)
一、问题导入
同学们,你们平时主要是通过什么渠道学习语文的》(生答:语文课)然而,学习语文还有许许多多的渠道,你们想知道吗?(板书课题:多种渠道学语文)
二、初步观察第1-2页的插图,根据地点把插图分为三类
1.家中:第1页的插图。2.学校:第2页上面的两幅,第3页下面的两幅。
3.校外:第2页上面的四幅,第3贞下面的四幅。
三、工分类指导观察插图
1.指导观察第1页上部和下部的-组插图。
(1)请同学们把两幅图联系起来观察,谁能说说图上分别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看了图,你有什么启发?(收听广播节目、通过热线电话问疑解难是学习语文的渠道之一)
2.指导观察第1页下面的两幅插图,思考:这两幅图上分别是谁,正在干什么?
3.通过以上观察,你知道在家中同学们可以利用哪些渠道学习语文呢?
4.指导观察第2页上面的两幅图。
(1)请同学们看看这两幅图,看看图上分别是谁,在干什么,你是从哪甲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弄清图意。
(2)语文课是我们学习语文的主阵地、主渠道,我们的语文知识和能力主要从课堂学习中来。那么,我们应当怎样上好每节语文课呢?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要做到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还应该养成坐姿端正、书本文具摆放整齐、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的良好习惯。这些是学好语文的重要保证,。
5.观察第3页下面的两幅图;:
(1)指导观察插图,弄清图上分别有哪些人。在于什么,是怎么做的。
左图:人物--校长、三名小记者 地点--学校橱窗前 事情--采访 怎么做--用摄像机、手持话筒、做记录
右图:人物--兴趣小组成员 地点--教室 事情--猜谜语(或讲故事)
(2)指导学生说图意。提示:右图应安排好说的顺序,抓住中心人物的表情动作来说。
(3你在学校里参加过语文的哪些课外活动呢?这些活动对你学习语文有哪些帮助呢?
四、课外延伸:除了书本上介绍的这些渠道以外,我们还可以找到许多其他的渠道。
第二课时(2)
一、复习
1.从地点上看,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学习语文?(板书:家中、校内、校外)
2.课本中给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家中学语文的.渠道?(板书:听广播、用电脑、看电视)介绍了哪几种校内学语文的渠道?(板书:课堂学习、课外活动)
二、继续观察插图
1.观察第2页下面的四幅图。
(1)弄清人物、地点、事情,然后说图意。
(2)教师小结:同学们走出校园,融人社会,可以学到许多书 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我们不但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而且要 做好记录和文字整理工作,让社会活动推动我们语文学习。
2.观察第3页卜面的四幅图。
(])引导学生说出整体图意:这四幅图的内容都是小学生在 图书馆借阅课外书刊的情景。
(2)逐一说出图意。
(3)教师小结: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 记载了人类几千年的文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无沦学习哪 -门学科,都离不开课外阅读,学习语文更是如此。阅读课外书刊 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渠道,希望大家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三、总结与延伸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丈知道了哪些学习语文的渠道?(板 书:社会实践、课外阅读)
2.上节课我们曾经布置大家思考学习语文的其他渠道,你们 想到了吗?现在就请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吧!(提示从家中 学语文、校内学语文、校外学语文三个方面说。)
以下内容尽量引导学生说出,如学生不能说出,可由教师给出。
(1)家中学语文。①网上学语文。②与家人交谈,学习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
③饲养小动物,种植植物,写观察日记,?
(2)校内学语文。
①自办墙报板报,参加兴趣小组活动;②留心校园生活,做有心人,积累写作素材。
(3)校外学语文。
①留心大街小巷中的字牌标语学书法; ②利用假期参加社区活动。
③发现有创意的广告,理解商家用心,学习语言技巧。
3.总结:“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和学习中处处有语文,只要 我们做学习语文的有心人,养成多渠道学习语文的习惯,我们的语 文水平一定能不断提高,语文能力一定会不断增强!
第三课时(3)
一、看图导入 ,板书揭题
打开课本,翻到第4页,看看上面的图中是谁在什么地方于什 么。(图上是老师正在教室里给同学们讲课,讲解关于修改作文 的问题)好!今天我也来给同学们讲--讲修改作文的问题。(板书:文章不厌百回改)
二、理解“文章不厌百回改”的意思
1.齐读。 2.提示“厌”、“百”的意思。 3.学生试说句意
4.明确句意:文章写好了,要经过反复修改,才能成为好文章。
5.过渡:为什么说文章要经过反复修改才能成为好文章呢?
三、出示小资料(用投影片打出)
抗美援朝战争中,部队作家魏巍随;志愿军战士来到朝鲜。在朝鲜战场上,他每天都被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感动着。于是,他写了一篇文章来歌颂志愿军战土。在初稿中,他选用了二十多个感人事迹,后来,他对初稿进行了反复修改,删去了许多内容,最后只选取了三个事例,分别从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三个方面歌颂志愿军战士。文章改短了却更加精炼,更加感人,这就是有名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
1.学生讨论:魏巍为什么要反复修改自己的文章?修改的结果怎样?说明了什么?
2.教师指点:魏巍最初选取了二十多个事例,当然都很感人;但由于事例太多,读者反而印象不深.所以他要反复修改,修改的结果
[4] [5] [6] [7] [8] [9] [10] ... >>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教案篇八教学目标:
1、知道诗的大致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感受作者对西湖忽雨忽晴的景色赞赏之意。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提问:你们见过夏天的阵雨吗?谁来说说当时的情景?
2、引入诗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写的一首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看看他是怎样写夏日忽雨忽晴的天气的。(板书并领读课题,注意停顿)
3、读了这个题目,你们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知道六月二十七日是写这首诗的时间,此时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经常回有阵雨或雷雨出现。地点在望湖楼。)
4、解疑:醉书,在似醉非醉的情况下写的诗。
5、介绍作者。
二、自由阅读,理解诗意
1、自读朗读,读准字音,提出疑问。
2、解疑、教学生字:翻墨像黑墨一样的翻滚
跳珠活蹦乱跳的珠子
3、学生尝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1) 天空中的乌云,想泼翻了的黑墨水一样地散开来,还没有把整座山遮住。
2) 白色的大雨点像珠子一样,胡乱地往船上直溅直跳。
3) 忽然刮来一阵大风,把满天乌云吹的无影无踪。
4) 望湖楼下的水颜色和蓝天颜色一样。
三、细读品位,体会感情
1、思考并讨论:
1) 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的是什么?
2) 我们可以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3) 这首诗哪些地方用了比喻?
2、诵读全诗,体会天气变化之快。
3、设想当时情景,当一回诗人,吟诵《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四、看图说意,加深感悟。
1、仔细观看插图,思考:图上画的是雨前、雨中还是雨后?、
(右上角插图画的是雨中,下方插图画的是雨后。)
2、用自己的话讲述全诗的意思。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教学目标:
1、读通诗句,理解诗句意思。
2、熟读成诵,感悟诗句意境。
教学准备:
1、要求学生复习有关西湖的古诗。
2、查找有关荷花的图片及荷塘的视频,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化,其中古诗词就是一个万紫千红的百花园,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挥洒笔墨,留下许多优秀的诗篇。提起西湖,你想到了哪些诗句呢?
(引导学生回忆山外青山楼外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饔暌嗥妗s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及《西湖》一课中的相关语句。)
2、小结过渡:是啊,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留给我们无穷的美的享受。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古诗园,走近南宋诗人杨万里,去看一看他眼中的西湖又是一种怎样的境界。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句大意
1、投影出示《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诗。
(一)初读
①这首诗没有生字,你能读好吗?自己先练一练,注意读准每一个字音,把诗句读通顺。(指名朗读,指导正音:净、竟、映这三个字都是后鼻音;寺是平舌音)
②指名再读。要求不仅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诗的韵味,注意断句。(指导学生自读自悟,怎样断句好)
(二)理解诗句意思
①读了诗句,你看到了什么?(指导学生把自己从诗中读懂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说清楚。)
②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重点指导学生理解:毕竟、四时、接天、无穷、别样等词语)
③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吗?先和同桌练一练。再指名说。
三、联系实际,展开想象,体会诗中的意境及诗人当时的感受。
①同学们,在生活中,你见识过或了解荷花吗?给大家介绍介绍?(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见过的或在课外读物中见识过的荷花。结合回忆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及美文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我脚边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②诗人杨万里所见的是西湖六月的荷塘,当时的景象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起来欣赏这首诗的朗诵,走进8前得那个夏天,陪着杨万里的好友林子方走出净慈寺到西湖边去走一走,看一看。
③让学生静静地听,静静地想象。
④你看到当时的景象了吗?说一说,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引导学生体会是怎样的碧和怎样的红。无穷绿:不仅指荷塘一望无际,一片片圆圆的荷叶挨挨挤挤,像给西湖铺上了一层绿地毯,还指荷叶的绿富有变化,嫩绿、浅绿、草绿、碧绿、深绿、浓绿绿得充满生机。别样红指在朝阳的照耀下,荷花格外地红艳,红得透明,红得鲜亮,红得耀眼。)
⑤小结:这
无穷的绿和别样的红,给作者视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难怪诗人一走出净慈寺就脱口称赞dd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⑥让我们再来美美地吟诵一番,把这一幕刻入我们的脑海里。
⑦配乐诗朗诵,指导熟读背诵。
四、课外拓展
正如我们刚才说的,古诗园就是百花园,同一种事物,在不同的诗人笔下,有着不同的意蕴。关于荷花的诗句,你还知道哪些?
老师也给同学们推荐几句: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4、湘妃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
5、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叶五分花。
你能读懂这几句诗吗?(交流对这几句诗的理解)
五、布置作业
1、解释加横线的词语,再写一写诗句的意思。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3、再收集几首杨万里的诗,或几首描写西湖景色的诗,把它们变成自己的积累。
板书: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净、竟、映:ing
寺:s
无穷碧 别样红
《望月》教案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散文,记叙了我在甲板上赏月时,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作者文笔生动活泼,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跃然纸上。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大意。
4、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5、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重点、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过朗读训练,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请大家背诵。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月亮的课文,中间也有不少月亮的诗句,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
3、出示课题21望月(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自由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结合上下文或理解部分词语。
(3)再读课文,提出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词语读音,提示注意点。
3、学生质疑,理解部分词义:
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解决的放到下节课。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除了写赏月外还写了什么?
2、指名回答。
3、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提示:课文哪些段落写赏月,哪些写背诗句?
第一段(12 ):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下的江景。
第二段(313 ):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
第三段(1420):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第四段(21)我独自一人在甲板上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四、课堂练习
1、写字练习,教师进行指导。重点指导:斑、絮、呵欠
2、用钢笔描红。
3、写出近义词。
光点( ) 凝望( )惊奇( )封闭( )
聚集( ) 幻想( )清幽( )闪耀( )
4、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学过程:
一、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1、学生练习。
2、读词语。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注意朗读时的感受。
2、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说出:作者描写的月光下江景太美,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动人的图画。板书:月下江景 美丽如画
3、同学们,想不想把这幅图画画出来?学生思考:作者描绘的图画上有那些景物以及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
4、出示图画,请同学们看看,是不是你们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播放课文第一段录音,学生边看图,边听录音,感受图画的整体意蕴。
5、让学生回忆课文,尝试背诵。
三、学习课文第二到三段
(一)自读课文,思考:你觉得小外甥是个怎样的孩子?
学生交流后板书:聪明好学 爱幻想
(二)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外甥的聪明好学、爱幻想的特点?
学生自由读后交流。
2、出示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
教师质疑:月亮怎么会把小外甥叫醒呢?
3、出示句子: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交谈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4、分角色朗读课文。
5、了解诗句的意思。
(1)学生解释。
(2)教师点拨理解。
6、指导读诗,背诵。(出示整首诗读读、背背)
7、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吗?(学生自由背诗后指名回答,师出示搜集的有关诗句进行补充,学生选择其中的感兴趣的1、2句读读、背背)
8、教师口述,引入情境:
诗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这两种美妙的东西一起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使得我们无比畅快,沉醉在美丽而幽静、空旷而辽远的气氛中。
9、出示句子: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10、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句意,体会意境。
11、小结谈话,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
学习了第二段课文,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正是由于小外甥聪明好学,才积累了数不清的美妙诗句,也因为这美妙诗句的熏陶,小外甥变得更加聪明,爱幻想。我国古代优美的诗句多如天上的星星,只要勤于积累,必有丰厚的回报。
四、学习第三段
1、过渡:
他的聪明好学还体现在哪里?爱幻想又体现在哪里?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讨论交流。
出示句子1:像眼睛,天的眼睛。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
4、继续读课文,重点读读描写小外甥说话时的动作、神情的句子。
出示句子:
⑴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
⑵他瞪大眼睛等我的回答,两个乌黑的瞳仁里,个又一个亮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
⑶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⑷他绘声绘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
⑸小外甥打了哈欠,摇摇晃晃走回舱里去了。
圈出你认为应该重读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细细品读。
学生交流感受。引导学生说出:小外甥活泼可爱,天真好奇,爱幻想,而且善于幻想,头脑里装满了奇妙有趣的东西。
5、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三、布置作业
1、摘抄描写月亮的诗句。
2、背诵课文。
3、收集有关山水的诗文,举行赛诗会。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四段。
2、指导背诵课文。
3、举行山水诗歌朗诵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你觉得小外甥是个怎样的孩子?
他的爱幻想的特点深深地影响了我,此时我站在甲板上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四段。
二、学习第四段
1、齐读课文。
2、启发谈话:在小外甥的感染下,作者也情不自禁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你们想不想随着作者一起去幻想一下?先请你闭上眼睛。
四、播放录音,展开想象
1、播放课文完整的录音,学生闭目静听,感受文章的整体意韵美。
2、启发学生幻想。
现在,你就是作者,甲板上只留下你一个人。你久久地凝视着月亮消失的地方。你想到了星星,想到了太阳,想到了彩虹,想到了风雨请你展开幻想的翅膀,在广大的天空中尽情地飞呀,飞
(学生闭目遐思、幻想。)
3、引导学生把幻想的东西说出来。(出示讨论区)
三、指导背诵课文。
1、根据课文的思路理清叙述顺序。
2、逐段进行指导背诵,学生选择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举行山水赛诗会。
1、四人小组内先背诵,推荐一位在班级里比赛。
2、每组一位代表上台朗诵。
(推荐学生代表四位作为评委。)
3、总结赛诗情况,宣布优秀选手。
五、作业(见测试区)
课后小记:
本文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月亮如诗,就要学生在《春江花月夜》的乐曲声中展开无尽的遐想,进行拓展。同时让学生打开记忆的大门,回忆以往学过的有关月亮的古诗,以及进行有关山水的诗句进行朗读、背诵,增加学生古诗方面的积累。
25 灰椋鸟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好像又像、似如造句。
(2)把第二句改为不用问号的句子。
(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就观赏不到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
3、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二、总结课文
1、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们就观赏不到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我们先看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再看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
(1)背诵第二段。
(2)用自己的话说说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
(3)林场工人辛勤劳动,造了哪些林?
2、为什么说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
(1)再读树林的环境描写,体现适合鸟类生存。
(2)我们要热爱鸟类,热爱大自然。
三、朗读课文
板书:
15、灰椋鸟
辛勤劳动,植树造林
一开始 一小群一小群
灰椋鸟 归林几分钟 排空而至 场面壮观
不愿过早安眠 喧闹
爱护鸟类,爱护自然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教案篇九[教学要求]:
1.读懂习作要求,结合“读书卡片”,系统、全面说明扬子鳄。
2.借鉴本单元几课文的写法,仔细观察反复阅读,写好扬子鳄。
3.展开想象,多向构思,加入自己的感情。
[教学重点]:
按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将动物的外形和动作特点写具体。
[教学难点]:
多向构思,融入感情。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帮助学生搜集有关扬子鳄的资料
[主要板书计划]:
扬子鳄
1、有序介绍
2、独特构思
3、融入情感
[教学过程]:
一、了解习作内容
今天,我们一下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扬子鳄。
1.扬子鳄是怎样一种动物呢?
2.为什么把它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呢?
请大家阅读书上的图文介绍。
二、独立构思框架
现在让大家以“扬子鳄”为题写,你准备怎样写,请大家用五分钟时间构思一下。引导学生重点思考:大致写几部分,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三、指导多向构思
1.听了大家的构思,觉得较完整、系统,但不少人没有突破书上的框框,谁能加上自己独特的构思呢?
2.指导学生说说:
(1)假如没有扬子鳄
(2)扬子鳄作为礼物……
(3)我将来要……
四、融入感情
刚才发现不少同学的习作注意了引导有关资料,写清楚扬子鳄的特点,但没有把自己对扬子鳄的喜爱之情流露出来。现在请大家互相讨论交流,把有关语句修改、润色,融入自己的感情。我现信大家会写好的。
五、学生文稿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六、誊文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教案篇十一.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其中9个生字,并记住字形。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2.通过具体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培养语感;真切体会“如茉莉一般的爱”是让人回味绵长的爱、是了无痕迹的爱、是心有灵犀的爱。
3.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爱,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时间两课时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紧扣课题、课题质疑
1.语言描述,激情导入
爱是人间永恒的主题!在不同的人眼里,爱有不同的内涵,不同的象征。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篇课文,体会其中与众不同而又感人至深的爱。
2.板书课题,引导质疑
茉莉有什么特点?爱怎么能像茉莉呢?请同学们读课文。
[用动情的语言激荡起学生心中的涟漪,用简明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二、认读感知、初步理解
1.自学课文。
要求:(1)圈画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3)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自学课文的三个要求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既符合阅读规律,又遵循语言学习规律,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习惯,尽快过好认读关]2.检查交流。
(1)出示生字词检查认读
茉莉 掏出 谎话 叮嘱 光泽 静谧 洗漱 眸子 胳膊 嗔怪
莫名其妙平淡无奇
一本正经 蹑手蹑脚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指导读好一些难读的句子,理解一些词语
叮嘱:爸爸叮嘱我什么?一遍两遍是不是叮嘱?爸爸会怎样叮嘱?生活中的你有没有受到别人的叮嘱?(联系生活与展开想象相结合理解词语)
“寻思”、“随手”与“一本正经”:抓三个词语的对比体会母亲内心世界就像茉莉一样羞涩、含蓄而芳香。
蹑手蹑脚:形容脚步很轻。为什么蹑手蹑脚?怎样蹑手蹑脚?(做动作)
[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词语,需要教师对教材深入地钻研,灵活地把握]3.梳理概括。
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学生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意思。)
[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归纳概括能力的训练尤为重要,而现行的阅读教学恰恰忽视了这一点,有的即使关注到了,也没有落到实处,长此以往,学生在阅读中快速准确地捕捉信息的能力就会大打折扣,从而会影响到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三、巩固生字,描红临写
1.练读词语
2.趣味记字
(1)温柔的手――打一字(揉)
(2)有心不平静,有话不可信――打一字(荒)
3.描红临写
要点提示:茉莉(上下结构,上小下大);掏、谎、叮、泽、缕、揉、哦(左小右大)
[写字学词是语文教学的保底工程,初读阶段的教学至少要拿出10分钟识字写字]
二、布置作业
1.写好生字,记住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布置作业需要灵活与扎实相结合,一般还是像这样务实一些的好,便于学生作业,便于检查反馈,便于学生改进提高]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感受茉莉1.课文中几次写到了茉莉?每一次写茉莉分别带给人什么感受?
学生读书、交流,出示词语:
平淡无奇 洁白纯净 诗意 弥漫 缕缕幽香 袅袅
3.在作者眼里,茉莉开始是平淡无奇的,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茉莉变得洁白纯净、富有诗意、散发出缕缕幽香,还袅袅地钻进了心中。为什么呢?
[阅读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非常重要。问题浅了,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问题深了,学生会如坠云雾。这一环节围绕作者对茉莉的感受的不断变化创设问题情境,抓住了要害,使学生急于探求“爱”和“茉莉”之间如丝如缕、似断实续的联系。]
二、精读课文,品味爱心
1.描述:爸爸妈妈的爱镶嵌在课文的细节中,要求同学们关注细节,人物的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可能流露出茉莉般淡淡的真情,淡淡的爱;同时要感受描述的语言。要通过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去感受茉莉般的温情与爱。
2.要求:自读课文,标出能表现细节的词句,在旁边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受。
三、师生合作,交流深化
1.小组交流。交流内容:从哪些细节,那些语段中感受到爱如茉莉。交流方式: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读一读,然后表述自己的观点;同一段有不同感受可以补充。
2.班级交流(预设)。
(1)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有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
引导1:在妈妈心里,生病与爸爸吃饺子哪一个重要?练习读。
2.“爸爸直奔医院”,从“直奔”这个词读出了什么?练习读。
小结:平凡的小事、普通的饺子、美丽的谎言却系着爸爸和妈妈之间的真情,爱,如茉莉。(2)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引导1:谈谈对这段话的总体感受。
引导2:从“恬静的微笑”、“紧握着的手”看出什么?(这些问题在指导朗读中相机引导)
引导3:一个“探”字使你想到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探”字与“照”“射”的比较,去体会“探”在这里的感情魅力。通过这样的比照感受“探”的独特,也能够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用情感去支配语言,这就是语言有温度的原因所在。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会接近语言的真象。]小结:妈妈恬静的微笑、爸爸紧握住妈妈的手,不正像盛开的茉莉吗?作者似乎闻到了生命的芬芳。
(3)“似乎是我惊醒了爸爸。他……她一动我就惊醒了。”和“爸爸去洗漱……爱如茉莉”。
引导1: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描写感悟内心。
引导2:联系当时情景、抓住提示语指导朗读。
引导3:分角色朗读。
引导4:为什么写幽香“钻”到心中?对“钻”有什么别样体会?
小结:幽香是气味,不可能钻进心里,打动我们的是父母之间的爱;“爱”温暖人们的心,所以觉得茉莉也显得更加洁白纯净。爱如茉莉!
[对“钻”字的处理,让学生说出别样的体会,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生活经验来解读文本的含义。架构具体的文字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从而促使学生深层次考虑,自己得到答案。教师的总结,延伸学生的理解,同时通过教师的话向学生传递教师的理解,这样,把教师的理解评价与学生的理解结合起来,就有了更加立体丰富的认识。
四、归纳提炼,它是课文精华的浓缩,压韵合辙、琅琅上口,便教利学。
(1)读一读,背一背。
(2)不同的人对“爱”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想一想,议一议,把你或他人眼中的真爱记录下来。
17.月光启蒙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课文语言优美,其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值得好好体味。
2.文中插图精美,在指导读书感悟时,可结合插图,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内在意蕴感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出示孙友田的经典诗句,相机介绍诗人。
2.孙友田能成为诗人,离不开他的母亲,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3. 这是位怎样的母亲,竟能给她的孩子带来如此丰富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孙友田写的散文《月光启蒙》(板书课题 齐读)
二、初读指导
1. 自由读课文,要求:
(1) 画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2) 画出生词及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
2. 检查自学情况
(1) 读生字词,相机正音。
(2) 指名读,注意轻声(裳)、前鼻音(辰)、后鼻音(蒙、凤、凰、嫦、荆、帐)
(3) 指名试读课文,了解掌握情况。
启蒙: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智慧得以初步开发。
混沌:形容无知无识的样子。
3. 通读课文,思考分段
交流
第一段(1~3):写童年夏夜生活的美妙,是母亲的歌谣使“我”懂得了对故乡的爱,对民间艺术的爱。
第二段(4~8):写母亲在夏夜给我讲神话故事、唱童谣、猜谜语,启迪了“我”的想象和智慧。
第三段(9~9):写母亲是启蒙老师,为“我”飞向诗歌王国奠定了基础。
4. 质疑问难
三、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出示课文插图:看了这温馨的画面,你会想起什么?或想说点什么?
2.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母亲无数的心血与汗水,蕴涵着母亲无尽的牵挂与关爱。这一课,就让我们走进这篱笆小院,在柔和的月色里聆听这位农家母亲的声音。
二、精读指导
1. 学习1~5自然段
(1) 自由读,注意捕捉读时内心的感受
(2) 学生交流感受
① 篱笆小院和谐、惬意:天上有星星月亮,篱笆院中有柔和的月色,安详的母亲,乖巧的“我”。
② 母亲的嗓音甜润、轻盈: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
(3) 谁能用甜甜的嗓音吟诵母亲所唱的歌谣?
(4) 女生齐读2、3自然段。
(5) 出示: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①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② 交流:母亲的声音甜美,充满深情,仿佛芳香四溢,沁人心脾。母亲动人的音韵使“我”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悠然飘逸。
(6) 这样的日子虽然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如果你就是篱笆小院那个被妈妈搂在怀里的孩子,听着这样的歌谣,你会想些什么?
(7) 齐读: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4.学习6~13自然段
(1) 自由读6~9自然段,找出描写母亲形象的一句话
(2) 出示:此时明月以至中天,母亲沉浸其中,显得庄严肃穆,有如玉石雕像。
①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交流:月光似水,身穿白布褂子的母亲沉浸其中,显得庄严肃穆,有如玉石雕像。
② 指导读出“我”对母亲的崇敬之情。
(3) 自由读10~13自然段
①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② 交流
③ 分角色朗读母子间的对话
5.母亲的歌谣故事,使我童年的夏夜变得分外的美妙。所以,引读: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
6.出示:最后三句话
(1) 从这三句话中,你能看出“我”想对母亲说什么?
(2) 简介文章的写作背景。
(3) 再读,体会其中包含的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4) 指名读,齐读。
三、总结全文
1. 默读课文,讨论:作者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为课题?
2. 让我们轻轻闭上眼睛,走入记忆的长河,再在母亲的爱中回味一番,陶醉一番。
3. 世界上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你的母亲在你成长的历程中给过你什么帮助?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板书:
17.月光启蒙
唱歌谣
讲故事 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唱童谣 飞向诗歌的王国
猜谜语
18 我和祖父的园子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的生活情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2.认识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等词语,摘录描写优美的句子。
课时安排
1课时
a案
教学过程
一、读诗导入,揭示课题
童年是最纯真、最令人难忘的岁月。上一篇课文,冬阳下的一队队骆驼,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今天,我们要走进《祖父园子里》,与作者一同感受童年在园子里的心情。
二、初读课文
扫清文字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按阅读提示再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文。
2.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先自己练读,再读给同伴听。
3.想一想,你什么喜欢自己读的段落?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四、汇报交流
1.文章开头的描写:“我家有一个大花园……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1)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预设的答案可能有:祖父的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昆虫非常可爱;“我”对它们非常喜爱;作者描写这么细致,说明祖父的园子给了“我”一个美好的童年,让“我”对那里的一切都难以忘怀。等等。学生回答后,追问从哪些句中体会到的。)
(2)有感情地读这几句话,要求通过适当的语气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2.你觉得“我”在祖父园子里做的事情哪一件最有趣?说说为什么?
(1)预设学生喜欢的事情可能有:
①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有的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踢飞了。
理由是多元的,可以是:“我”爱祖父的模仿行为;“我”的举止很天真、幼稚;“我”的举止很可爱;等等。
②其实哪里是铲;……把狗尾巴当做谷穗留着。
理由可以是:“伏在”“乱勾”,说明“我”的举止很天真可爱;把“谷穗”割掉,把“狗尾巴”留着,这样的举止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干的傻事;等等。
③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于是丢下黄瓜追蜻蜓了。
理由可以是:“我”“见异思迁”,是“我”对园子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都非常喜爱的缘故,这样的事情,在孩子中间是经常发生,读了这样的句子,能引起我们的共鸣;“我”在园子里的生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快快乐乐,等等。
④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大喊着:“下雨!下雨!”
理由可以是:“我”很天真、顽皮;祖父对我十分宽容、喜爱和呵护;“我”在园子里十分自由快乐;等等。
(2)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样有趣?
在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的过程中相机归纳:作者把“我”──一个小孩做的、想的、说的,如实地写下来;哪些事,只有小孩会这样做,这样说,把孩子的天真、顽皮写出来,具有真情实感。作者写得很具体,用了一系列的动作、语言,描写的具体生动,使我们好像就看到“我”一样。等等。
3.文章后面的几段话:“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1)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预设的答案可能有:写园子里植物和动物的自由自在,表达“我”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快快乐乐的心情;“我”内心充满了快乐和自由,所以,在“我”的眼里,园子里一切都是自由、快乐,都是那样美好,充满活力。
(2)有感情地读课文的后面三段话,要求通过适当的语气把“我”的快乐心情读出来。
五、朗读全文,布置作业
1.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童年的纯真和美好。童年是一幅画,绚丽多彩;童年是一首诗,耐人寻味。让我们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文章,再次感受童年的美好。
板书设计:
《习作5》
一、教学目标:
1、读懂《迎六一征稿启事》,弄清征文的要点。练习向各种儿童报刊投稿。
2、根据征文启事的要求,进行写人的习作练习,写一个我身边的小能人。
3、学习用一两个典型事例反映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时间:2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
(二)指导学生读懂《迎六一征文启事》。
1、让学生自读《迎六一征文启事》。
2、思考:这则征文启事的要点:
(1)题目(范围)是什么?
(2)征文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3)参赛对象是什么人?
(4)截稿日期是什么时候?
3、学生阅读后回答。
(三)根据习作指导提出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
1、指导审题:教师板书作文题后,启发提问:写谁?小能人可以在几个方面表现突出的,也可以是在某个方面具有特长的?
2、开拓思路,选择材料:从小能人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找材料,也可以从他某个方面的突出表现或独有特点去找材料。
3、指导学生围绕重点材料写具体。
(1)你打算表现小能人的什么突出表现或特长?
(2)你想通过写什么事来表现他的这个特长或突出表现?
(3)师小结:选择事例要典型。
(4)你相怎么写这件事?说一说,要求把反映人物特点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描写出来,突出重点。
(5)学生尝试说,指名说一说,师相机点评。
(6)师:写事要典型,但不要凭空想象,要写真事,讲真话。
(四)学生草稿。
(五)要求学生留心各种报刊刊登的征文启事,踊跃投稿
本文发布于:2023-04-16 16:21: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3392ef4292dde94ee42c27efd758649b.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教案(十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教案(十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