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自古以来,中国诗人一直钟情于“明月”,形成了一条绵延不断的“咏月”文脉

更新时间:2023-06-09 10:33:26 阅读: 评论:0

(1)荀子《劝学》中“ ”,阐明了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正是由于他们善于学习的道理。 (2)杜甫《登高》中“ ”,将眼前秋景和长年漂泊,年老多病的处境联系在一起,表达了浓重的悲凉之感,典型地体现了其沉郁顿挫的诗风。 (3)自古以来,中国诗人一直钟情于“明月”,形成了一条绵延不断的“咏月”文脉。在诗人的笔下,“明月”既可以寄托怀乡别远的无尽愁思,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也可以用来烘托离别时的孤独凄凉心境,如“”(白居易《琵琶行》);还可以用来表达生命哲理的诗意感悟,如“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答 (1)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2)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3)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本文发布于:2023-06-09 10:33: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32c5eaa75dd25c390e9c2c1301ef60a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自古以来,中国诗人一直钟情于“明月”,形成了一条绵延不断的“咏月”文脉.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自古以来,中国诗人一直钟情于“明月”,形成了一条绵延不断的“咏月”文脉.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