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断进步的时代,倡议书应用范围愈来愈广泛,倡议书是由某一组织或社团拟定、就某事向社会提出建议或提议社会成员共同去做某事的书面文章。但是你知道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t7t8美文号的小编为您带来的6篇《节约粮食倡议书》,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倡议书 篇一亲爱的同学、老师们:
近年来,我国的某些山区里的孩子越来越吃不饱,通常就是吃了上顿愁下顿,对于正在成长的他们,危害不言而喻。然而,为什么频频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罪魁祸首还是我们人类的浪费粮食问题,怎样杜绝这样的问题,我提出以下建议:
1、在家里吃饭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
2、外出用餐点菜适当,实在吃不完的打包带回家。
3、不挑食,不偏食,养成健康科学的饮食习惯。
4、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5、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朋友宣传节约粮食。
6、监督身边的家人,如发现浪费现象及时制止。
节约粮食,从我做起,节约粮食,从你做起,节约粮食,从大家做起。让我们一起努力!
倡议人:xxx
20xx年x月x日
珍惜粮食杜绝浪费的倡议书 篇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餐桌文明是社会文明的缩影。小餐桌,承载的不仅仅是人类的生生不息,更传承了自古以来文明有礼、诚信经营、节俭惜福、珍爱粮食的优良传统。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在践行文明用餐、节俭消费、反对浪费等方面走在前列、示范带头,充分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文明素养和良好道德风尚≮www.≯。为此,校团委、校青年志愿者联合会提出以下倡议。
1.文明用餐,厉行节约。
各学院、学生组织要加大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宣传,广大学生要自觉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营造文明用餐、理性消费、厉行节约的良好校园风尚。
2.适量选餐,以“光盘”为荣,以“浪费”为耻。
要树立“适量选餐、不够再添、绝不浪费”的消费理念,努力做到不剩饭、不剩菜,珍惜每一粒粮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3.身先示范,倡树新风。
青年学生不但要争当勤俭节约的行动表率,而且要用我们的身体力行、用我们的引导感召、影响和带动家人、同事、朋友及身边的每一个人加入节约行列,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节约资源、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助推“勤俭节约”成为时代徽标、“俭约生活”成为社会时尚。
同学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节约资源从你我做起。文明从“食尚”起步,节约从“光盘”开始,勤俭节约、反对浪费、你我有责。希望大家都能够积极加入到“光盘行动”的行列中来,师生们既要做“光盘行动”的实践者,也要做“光盘行动”的推动者,让更多的人了解“光盘行动”,参与“光盘行动”,用省下来的钱,多做好事,多做公益。
文明餐桌,人人有责;拒绝剩宴,从我做起。那么,不妨就从参加“光盘行动”开始吧!
倡议人:
20xx年x月x日
节约粮食倡议书 篇三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饥饿是人类的头号杀手,平均每年夺去1000万人的生命,每6秒就有1名儿童因饥饿死亡;我国仍有1亿多贫困人口。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组数据:中国社科院统计,我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10。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粮。如果每天浪费的粮食回收5%,就可以多救活400万饥民。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智慧,节约是我的行动,也是我的习惯!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不是吃苦,而是对有限资源的珍视。小小餐桌,传承了中华民族尊重劳动的传统美德;文明就餐,体现着矿大学子珍惜粮食的良好素质。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家一起来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在此,我们向广大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1、以“光盘打包”为荣。点餐时,适度适量,吃饱为好。食堂设打包区,提倡自带饭盒,剩菜剩饭要打包。
2、以“适量购取”为荣。食堂现已开设“半份菜”窗口,饭量小的同学可打半份菜量,或者与同学、朋友“共享”。
3、以“文明就餐”为荣。就餐时,为方便其他同学就餐,不恶意占用就餐位置,就餐后主动把餐具放回指定位置。
4、以“宣传节约”为荣。提醒身边的人,积极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节约粮食。
我光盘,我光荣。从每一餐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让我们用文明演绎生活,用行动展示形象!
倡议人:xxx
20xx年x月x日
节约粮食倡议书 篇四“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提出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节约为荣的氛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化我市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形成“节约粮食、拒绝浪费”的良好社会风尚,市文明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向全市人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传承美德,勤俭节约。
传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牢固树立勤俭节约光荣、铺张浪费可耻的意识,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倡导文明用餐的新理念、新习惯、新风尚。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食堂等,要继续深入开展节约行动,带动全社会树立节约意识,减少“舌尖上的浪费”。新闻媒体要加大公益宣传力度,持续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主题宣传活动,巩固行动成果。
二、理性消费,按需点餐。
积极参与市文明委正在开展的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行动,倡导“吃多少点多少”的理性消费理念,做到餐厅不多点、食堂不多打、厨房不多做,积极践行“光盘行动”,拒绝“剩宴”。
三、科学饮食,绿色健康。
树立科学的饮食养生理念,提倡均衡饮食,注意膳食平衡,拒绝暴饮暴食,拒绝“野味诱惑”,吃出健康、吃出营养,用实际行动践行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
四、文明就餐,遵守礼仪。
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注重文明礼仪,遵守用餐秩序,爱护用餐环境,不在餐饮公共场所喧哗吵闹、随地吐痰,不在禁烟场所吸烟,不乱扔食物残渣和餐巾。养成文明用餐的良好习惯。
五、以身作则,积极推广。
积极向身边的亲朋好友宣传节约粮食、拒绝浪费的做法,争做“节约粮食、拒绝浪费”的践行者、宣传者、推动者。
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争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带头人,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为湛江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贡献力量!
节约粮食倡议书 篇五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节俭是一种美德,节俭是一种智慧,节俭是我们的行动,也是我们的习惯!随着眼下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带走的“光盘行动”的深入开展,作为xx大学的学子,每一天应对食堂很多饭菜浪费等不良现象,我们应自觉的在学校内开展此项行动,并号召身边的人礼貌就餐,加入到“光盘行动”中来。
在此,我们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
1、树立“光盘”观念,引领惜食之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尊重食堂师傅的劳动,珍惜每一粒米,每一份菜。以节俭为荣,以浪费为耻。
2、践行“光盘”行动,传承节俭美德。就餐时按需点餐,做到适度适量,吃饱为好。不偏食,不挑食,养成健康合理的就餐方式。厉行勤俭节俭,反对铺张浪费。
3、传递“光盘”理念,共建礼貌交大。同学们既要做“光盘行动”的实践者,也要做“光盘行动”的推动者。让更多的人了解“光盘行动”,参与“光盘行动”。一个人的节俭是一点,一群人的节俭是一片。我们不能忘记世上仍有很多人在饥饿的边缘徘徊,我们稍微的努力也许就能够拯救一个挨饿的人。
同学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不是吃苦,而是对有限资源的珍视。让我们从今日开始:不剩饭,不浪费,吃多少,要多少,争做“光盘族”,一齐对浪费说“不”!
倡议人:xx
2020年月日
节约粮食倡议书 篇六亲爱的同学们:
我是xx小学六年级五班的学生。.。,在那里,我想向没学们提出有关于某些同学浪费粮食行为的意见。
在学校里,常常会看见剩菜桶里有许多的剩菜剩饭出现,几乎没有一次是空着的'。我对此十分痛恨。我想,不仅仅是我,许多同学也会十分厌恶这种浪费粮食的行为。所以,我的提议有:
一、我们应当多多在班队课讨论关于粮食的问题。
二、我们必须在盛饭时依据自我的胃口盛。如果吃不饱,没关系,再去盛点儿,如果你吃不下了,那就算灌也要给老子灌下去!
三、我们应当要多去参加有关于节俭粮食的活动,来懂得粮食的富贵程度与重要性。
四、我们能够上网去搜寻粮食种植的困难,了解一下粮食从种植到收割的过程,深刻体会农民伯伯耕种的辛苦,从而进一步明白粮食的可贵性。
五、大家如果有亲人朋友在乡下的话,倒不妨能够亲自去种地试试,体会体会种地的艰难。说不定,你辛辛苦苦地一整天,结果晚上风一吹,整片地上连根毛都不剩了。
六、我们能够做一些宣传小报和几句宣传珍惜粮食的句子放到宣传窗里呼吁大家不要浪费粮食,或者贴在食堂里时刻提醒自我。
期望同学们能够听取我的倡议,不让一粒粮食浪费。
倡议人:xx
20xxx年xx月xx日
以上就是t7t8美文号为大家带来的6篇《节约粮食倡议书》,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t7t8美文号。
本文发布于:2023-06-25 08:01: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2c44aa54ef3a91c46675ae181a31fcb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节约粮食倡议书通用6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节约粮食倡议书通用6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