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t7t8美文号为您带来的7篇《学习国学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学习国学的心得体会 篇一“读中国古典诗词,传承中华文明”是我们班黑板报上的一句话,但我不同意。那些诗真的有这么大的效果吗?今天看了青春经典阅读大赛,让我改变了主意。
第一步是让年轻选手根据拟写的汉字写出相关诗句。五个小辈轮流回答。虽然他们只有5秒钟的思考时间,但他们并不紧张,这需要扎实的基础和强大的心理素质。恐怕我家的“大秀才”老爹——回答不了这个难题。然而,这些“小学者”在脑海中像取之不尽的记忆一样相互回答,让他们储存知识。而且音准铿锵有力,古朴典雅,或者激昂悲壮,让我充分领略了古典诗词的魅力。
下一步:伟大的道德考验。测试方法是什么?看了规则,才知道所谓的“道德测试”,其实就是和评委吃饭。但是,这顿饭也是“有组织的”。一共六份,但是每道菜只有五份。应该怎么分?一进房间就看到一个大姐拿着水壶给大家倒了满满一杯水。另一个哥哥拿起筷子放在别人的碗里。别人觉得不合适,就把菜放到别人的。孔融先于其他人,让梨和微小的地方释放正能量。或许,这也是国学的馈赠吧。
这一集结束的时候,我也陷入了沉思:我们都是少年,生活在红旗下,有大大小小的梦想。为什么他们那么懂古诗词,那么有学问,那么讲究礼仪和道理?他们更聪明?不对。他们过得更好?也是不对的。那到底是什么?我知道,这是因为他们热爱国学经典,从其中汲取更多营养。他们能做到,为什么我们不能?祖先的东西不能丢。我们要年轻有为,努力工作,读经典,讲礼貌,用古人的智慧和今人的长处提升自己,影响周围的人,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
国学经典心得体会 篇二我校开展了学习《国学经典与教育》这门课,它分为四个教学视频。原来我对国学仅仅是知道而已,经过此次的学习,让我对国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感受到国学中的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经典理论,细细的反省一下,我感觉确实受益匪浅。
经典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是民族精神得以生发的深厚土壤,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形成起着巨大的、不可缺少的作用。学习《论语》的收获是有的,在论语中,孔子表达的学,不仅仅是读书学知识,而是泛指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孔子一生热爱学习,而且乐此不疲,一直到了晚年还刻苦钻研非常深奥难懂的《周易》,故有韦编三绝的美传。
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学习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是要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意思是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论语》反映了孔子的师德涵养,孔子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神贡献于教育工作,敏而勤学,具有丰硕的实践经验,注重道德涵养,是一位尽职的好教师,成为后世教师学习的表率。《论语》中良多篇章都可以看到孔子对师德涵养的相关阐述,带给后世为师者莫大的启迪。
1.立志有恒,加强涵养。
孔子强调立志在道德涵养中的主要感化。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成夺志也。(《论语?子罕》)。因此,教师不只要本身,还要教育学生确立高尚志向,树立人生理想,作为个人勤恳的标的目标。
2.自省自克,悔改迁善。
孔子从意遇事要长于进行自我省察,这是道德涵养的主要方式。孔子教育学生随时对本人的行为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觉问题,避免继续犯错误,这样就起到了自我监视的感化。孔子认为,道德准绳和规范是公共好处的表现,对个人起束缚感化,因此,需要克制自我。长于自克是道德涵养的标识表记标帜。
孔子认为,现实中不具有不犯错的圣人,环节是看待错误的立场。他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他承认本人犯过错,并认为,过错被别人发觉,是本人的幸运。孔子要求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见贤思齐,从善如流,知错即改,不竭地完善自我,升华自我。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教师要尽本人的社会职责,应注重本身的学习涵养,节制博识的知识,具有高贵的道德,这是教人的前提前提。
4.身先士卒,言传身教。
孔子对学生的教育,不只要言教,更注重身教。他通过严以责己,身先士卒来传染打动学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充实说了然身教的主要性。简直,如果教师能做到以身示范,虽没有言语的说教,仍然能对学出发生潜移默化的感化。
5.爱护学生,无私无隐。
爱护学生、关怀学生是一个教师成功的必需具备的前提。孔子说:仁者爱人、智者知人。孔子关怀学生道德、学业的促进以及学生们的糊口与健康环境,他和学生有深厚的交谊。孔子对学生传授知识毫无保留,做到了无私无隐。
6.相信学生,激励学生。
孔子对学生充满期望,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者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子罕》)这里包含了青年人跨越老年人、学生跨越教师、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成长概念。
7.不竭学习,勤恳立异。
国学经典培训孔子认为教师要讲究教学方式,长于启发学生的心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教师必需本人经常复习故业,畅通领悟贯通,做到有新的领悟、新的体会、新的发觉,才能胜任教学工作。教师不只给学生以知识,还要使学生独立求知,独立思考,并能做一个有道德涵养的人,这样才算是好的教师。
国学经典心得体会 篇三“诵读古诗经典,传承华夏文明”这是我们班黑板报上的一句话,我却不以为然,那些诗文真的有这么大的作用?今天看了青少年经典诵读大赛让我转变了自己的想法。
第一个环节是由小选手们根据提出的汉字写出相关诗句。五个小选手轮番作答,尽管只有5秒钟的思考时间,但他们没有一丝紧张,这需要扎实的基础和强大的心理素质。这种难度的题目,恐怕连我家的“大秀才”——老爹,也答不出来吧。但是,这些“小秀才”一个个对答如流,好像脑子里有用不完的内存一样, 供他们储存知识。而且语调铿锵,清晰有力,或朴素清雅,或激昂悲壮,让我充分领略了经典诗文的魅力。
到了下一个环节:道德大考验。到底是怎么个考验法呢?看了规则才知道,所谓“道德大考验”,其实就是和评委吃顿饭。不过这吃饭也是“机关重重”,他们共有六人,但每道菜却只有5份,这该怎么分呢?只见一位大姐姐一进房间便举着水壶给每个人都倒上满满一杯水。另一位哥哥则举簪夹菜,放入他人碗中,别人也觉得不合适,又把菜夹给别人。先人后己,孔融让梨,细小处释放正能量,也许,这也是经典国学的馈赠吧!
当这一集落下帷幕时,我也陷入了沉思:我们同样都是青少年,生活在红旗下,都怀揣着或小或大的梦想,为什么他们却那么了解古诗词、知识储备量那么多,那样重礼节、懂道理呢?他们更聪明?不对。他们条件更好?也不对。那到底是什么呢?我知道了,这是因为他们热爱国学经典,他们从国学经典中汲取了更多的营养。他们行,我们有什么不行?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我们应当少年有志,奋发图强,读经典文,做儒雅人,以古人之智,加今人之长,完善自己,并影响身边的人,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学习国学的心得体会 篇四中国传承了几千年,一个这样的国家自然有其生存之道,这个“道”便是国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才开始懂得这种“道”。
之前特别推崇阳明先生,大家都说他是圣人,究其原因,是因为他找到了自己的道,但我却一直都不理解是这种“道”究竟是什么,应该怎样去找寻他。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我逐渐的体会到了一种“道”的感觉,在我看来,这是中国沉淀下来的一种底蕴,用现代的话说出来,可以说“它”是哲学,可能说这是一种智慧更恰当一些,像“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智慧一样。我们可以运用这种智慧去面对我们的生活,像上课时候说的,我们可以用这种智慧去面对我们人生中遭遇的事情,去提升我们的存在形式,让自己的层次可以升高一些,去享受我们的人生。
在未学习本门课前,也接触过好多有关国学的东西,但都是朦朦胧胧。更难以分辨道家、佛家、儒家的智慧,像什么“道可道,非常道也”一直都是不明所以,现在想想当年的自己真的就像呢些在私塾里摇着头在跟着老先生读书的懵懂儿童一样,但自从学了这门课,开始尝试着学习中国的智慧,道家、佛家、儒家的智慧,并逐渐有了自己的理解。
先从造字角度来说一下“道”,因为一个字形状的产生是由它将要有的功能来决定的,所以说字的形状还是值得研究一番的。首先两点一横代表的阴阳,在中国国学中,阴阳由一而生,继而产生万物,即所谓“道一道阴阳,一阴一阳谓之道”也;继续往下走,是一个自我的“自”字,强调出道是要靠自己用心去体悟才能得到的;而衬托这一切的是一个走字底,道明人若想要体悟大道,就需要深谙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
继而从意思去说,道的原始道理指道路,坦途,以后逐渐发展为道理,用以表达事物的规律性。在金文中,也就是古“道”字出处中说,道指的是陌生而必须走通才能到达目的地的路径。道是万物,是我们中国人的智慧。
实际一点,从用处上去说,道是我们生存、发展、超越、以至超脱的根本。国学的根本,便是道,而国学更像是一种知识。知识就是力量,智慧决定人生的高度,所以说我们需要认真的去学习本门课程,尽可能做到五气加身,成就七彩人生。
可能由于现代过于快的社会发展,从而造就了城市生活的快节奏,而这,便是造成我们当代人心浮气躁的原因,可能大多数人都意识到了这种问题,像我会选择通过骑行的方式去修炼自己,避免浮躁。通过本门课的学习,我看到了像“心静致远、心实则灵、心和则尚、心慧若愚”这种东西。之前的我,总是感觉拉萨对我来说是一个圣地,不断的吸引着自己,自己也在用“我一定要去那里”这种心声去回应这种召唤,通过学习,我逐渐的了解了佛教,综合之前对拉萨做的功课,逐渐有了更深的体会。希望自己真的可以达到“人躁我不躁,将胜人一筹”的境界。
国学中的智慧就是道,而道是无处不在。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我们都知道,“上士“的境界是值得我们追寻的境界。我们可以诵读圣贤经典,来使我们耳濡目染,并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开阔胸襟。或许我们并不能真正的踏上圣贤之道,但我们至少可以去追寻更高的生命层次。国学传承久远,源远流长,而我们也只是处于刚刚开始接触国学的阶段,仅仅在课堂上了解到了国学智慧的很小一部分。几节课的学习,也让我更加深切的体会到了国学智慧需要我们很努力的去学习,这样也仅仅是可能参透,所以说我们更要用一生去体会,用一生去实践。希望我可以在我爱的国学上走的更远。
学习国学的心得体会 篇五5月20日,融入国学礼仪的《导师制礼仪培训师研修班》在郑州的xx宾馆会议室开班了,截止24日结束,作为学员之一的我,一分钟不少的听完了全部课程。五天的学习,感觉受益匪浅,从思想上、理念上、知识上,言行举止上都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下面是我在学习国学礼仪中的点滴体会。
20日下午的《国学礼仪十八说》课,自己是在懵懵懂懂中听完的,因为以前在国学礼仪方面知之甚少,且对古文也不感兴趣。但是第二天下午的《国学礼仪十八说》课中,当听到x老师讲,古人说当时学生忙于学习知识,而放弃礼仪的学习时,我惊呆了,联系到现在学生的状况,感到古人几百年前的话,怎么就和现在的状况类似呢?情不自禁的举手提问,向老师请教。由此,激起了我学习国学礼仪的兴趣和渴望,在后面几天的国学礼仪课中,竟自觉的融进了课程之中,礼仪培训师研修班学习结束回来后,到x老师的博客中和网上一些国学礼仪知识网站进行学习。
我国历史悠久,以文明古国著称于世,其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作为文明标志之一的礼仪,在传统文化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这不仅因为我国的礼仪自成体系,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而且还因为我国的礼仪一向被视为法治的补充,在社会整体中发挥着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职能。长期以来,通过礼教或政教作用于人们的思想领域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从而形成了一套以“礼”为核心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使我国在世界上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
通过国学礼仪的学习,知道了中国的“三礼”:《周礼》、《仪礼》、《礼记》,还知道了古人的名言:孔子说“人无礼,无以立”; 荀子说“人无礼而不立,事无礼而不成,国无礼而不宁”,这就说明古代人们就认识到了礼仪的重要性,认识到了礼仪与人、与家、与国的关系。
通过学习了解到:礼是天地之道,天地互礼,日月相顾。礼是人之道,人类互礼,万类相济。互礼为敬,故曰:礼道主敬。而且在《礼记》开篇中说道:毋不敬。
也就是说人类要敬天、敬地、敬祖、敬亲、敬人、敬己、敬事、敬万类。因为敬是人类效仿天地之德的根本:天地互礼,阴阳共存。敬是为了节制人们的情欲和惰性:制人情,节民性。
在学习中还认识到礼仪教育是养正之本。
其一,礼仪养正是第一教育。古人入小学,以“洒扫应对进退”为开始,先教学生行为规范,先教学生做人做事。
礼仪,是数千年来行之有效的教化良方。而在现代教育中,上学直接教读书,教写字,教知识,教技能,却隔过了“行为规范”这个基础。而且,在教学中更多的是只用言教讲道理,很少用身教行礼仪,以致于礼仪成为现代教育的盲区。
童蒙养之以礼,中有大正。树正长高,路正行远。至正之子,可以为家之栋梁。可以为国之重器。也就是说,礼仪养正是第一教育,人人必修。少时未修,长成必修。不修不正,不修不以传后。
非常遗憾的是,礼仪养正,承天之道,易简易行,是中华民族智慧之本,可如今人知之者,鲜矣!人行之者,缺矣!
其二,礼仪养正是化成教育礼仪养正训练,是人生态度和做人做事基本方法的训练。重在让人直接去做。行礼久而成习,动作间,人不言而教,不知而化,是行之有效、简单容易的教化方法。古时民众大多不识文字,不能读书,然而民风淳朴,人德厚,多孝子,多忠信之民,靠的是以礼化之,以礼传家。
可是现在,学生的德育课更多的是老师在课堂上的说教,礼仪教育虽然有所增加,但是,更多的学校却没有礼仪养正训练,使得礼仪断代,行之无正,多虚妄弄巧者,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如此无化之教何益?令人担心。
礼仪养正,重在习育化成,使孩子发诚生敬、生神圣,养成尊贵行为,庄重做人,认真做事。
礼仪养正,化成之教,其智大矣!享誉世界的礼仪之邦,中正和平的华夏民风,靠礼仪化成。
在学习国学礼仪中印象最深的是《国学礼仪十八说》中的“人生十礼说”,通过学习懂得了人生十礼:推手礼、万福礼、揖礼、拱手礼、叩首礼、执手礼、交手礼,附手礼等,还有一拜礼、二拜礼、三拜礼(再拜额首礼),并且了解了每种礼的用法和行礼的方法。并且与跟随丁老师学习了再拜额首礼,男士左手在上,女士右手在上,双手相握空拳,齐眉,第三拜时前贴额头,鞠躬60至90度。通过学习行礼,理解了以往在电影、电视中看到古人行礼的含义和礼节,增长了知识。
通过对国学礼仪的学习,加深了传统文化的熏陶,进一步认识到了中华传统文化和国学礼仪的博大精深,它凝聚了无数前人的智慧和结晶,虽历经几千年的沧桑变迁和发展演化,在今天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在自己以后的工作中,将去深入的学习国学礼仪,深刻的理解国学礼仪。
同时希望更多的人知晓礼仪教育是养正之本,更希望所有的老师知晓并行之,使我们的后代可以为家之栋梁,可以为国之重器。
学习国学的心得体会 篇六国学,在我心目中就是一种可以被称为“和血液最相近”的存在,它固然高深,却也是如此的平易近人,我才刚刚踏上这条国学之路,便萌生出一种强烈的想法,我不要做那种研究了一辈子中华文化,仍感觉离自己很远的文弱书生,我认为,国学不能算是血液,人善良的本性已被玷污,国学的作用就是将这些杂质从血液中分离出来,恢复最初的样子,如此,它便是一味医心的良药。国学,包含的内容极其之广,其海纳百川的心量令人赞叹,老师告诉过我,做学问要“死去活来”,可以适当的死读书,但一定不能读死书或书读死。学经典,最需要的是活灵活现,而不是死气沉沉。
通过本次的学习,我自身有了很多的改变和感触,特别是对一些经典的理解上,也逐渐步入正轨。
首先想谈一下个人对《大学》这部经典的感悟,此经开篇便挑明主题:“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完全围绕着发扬德性的原则,是为《大学》三纲,随后展开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为《大学》八目,而八目却是以修身为中心,阐发修身方法与修身目的的全部内容,由此可见,修身,是儒家极为重要的一个核心理念,唯修身才可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修身中融入仁 义礼智信孝悌忠等中心思想,才能成为真正的仁人。
其实,人们大都是有些阿Q精神的,总是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如果说错一句话或者办错一件事情,顿时新生羞愧之感,但转瞬之间,刚出现的羞愧就渐渐消失了,显示给自己找一两个理由,接着成千上百个理由就出现了,认为自己完全是正确的,话也没说错,事情也没办错,再过一段时间来看,自己简直可以称之为圣人了。所以孔夫子对此发出感慨:“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历史上也有很多现货的例子,如晚清忠臣曾国藩。
自前段时间读完《明朝那些事儿》这部书有,我便格外的对曾国藩感兴趣,两者乍听没有什么关系,让人摸不到头脑,其实只是通读明史后发现历朝历代的官吏、大臣等曾身居高位的人,他们最终几乎都没落得好下场,如严嵩、张居正、俆阶、魏忠贤……但为什么曾国藩从一个两榜不第的乡下小子,进入大清国培养官员的最高学府——翰林院,官拜翰林院检讨,后来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十年七迁,连跃十级。曾国藩缘何仕途之路这么稳固顺畅?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懂得时时反躬自省,虽身居高位,依然省克自新,不被眼前的繁华和舒适所迷惑,他的日记中曾多次出现过“语不诚”、“心有骄气”、“言不诚”、“语多不诚”、“口过甚多”、“有狂妄语”、“言多谐虐”“背议人短”之语,自责之意甚矣,从中可以感受到他在“言行不一”时,心中仍存有一份理智和清醒,特别是那一份羞惭。众所周知,身在官场中的人难免有为人不诚,言不由衷之通病,巧言令色、阿谀奉承更是无处不在,更何况曾国藩出于权利的顶端,他此时还能存有自省、羞愧之心,真的是可以成为人们学习的模范。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人;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由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大意就是让人时刻反躬自问,检查自己哪里做的不够好,哪里做的不对,以便多加改善,提升自己的修为,由此得知,反躬自省不但是修身的必经之路,也是为人处世必学的一门功课。
可是现代社会的人们不但不懂得反躬自省,反而怨天尤人,双眼都被利益所蒙蔽,有一首名为《解人颐》的诗生动的描写了人类贪欲的心理: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两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若要世人心要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永不知足是人类最大的弱点,夫子早在《论语》中讲过:“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意思就是,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有着乐趣,不是用道义而得来的富贵,我看来好像漂浮的白云。此句的中心思想便是视身外之物如浮云,清贫仍不改其乐的精神境界,也正是国学界千百年来始终没有一个定论的“孔颜乐处”,他们到底乐什么?而生活在今天富足社会的我们却丝毫体会不到物质带给我们的快乐与幸福,人的私欲在渐渐膨胀,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评价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宋代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都是有很深的道理的,人心中的贪、嗔、痴、慢都在阻碍善性的发扬,孰不知只有不为物累,才能高风亮节。
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关于知足常乐的故事:明朝时,江西金溪有一个人叫胡九韶,他的家中比较贫困,每日努力教书、耕作,也仅能糊口。但是他每天日落时总要到家门口焚香叩拜,感谢上天赐给他一日清福。他的妻子笑着说:“我们一日三餐都是菜粥,走怎么能称得上是清福呢?”他则说:“我要庆幸自己生在太平盛世,没有战争灾祸,而且庆幸我们全家人都能安居乐业,没有挨饿受冻,还要庆幸家里床上没有病人,监狱中没有囚犯,这不是清福又是什么呢?”
清心寡欲是人生的一种态度,一种道德修养,但不是看破红尘,无所作为。颜回虽然清心寡欲,但一直潜心修学,钻研儒家学问,他在纷乱复杂的环境中保持着一颗不被名利污染的心,而且一直在学习,在进步,在推行和实行“仁”的思想,他有理想,也有追求,活的充实而又自由。我们也应当学习这种不求富贵、寡欲清心的心态,努力修身、力行圣贤之道,在今后的学习中向着理想奋斗,并在今后为国学事业贡献出一份力量。
国学经典心得体会 篇七响应国家教育改革的号召,重庆市组织了《国学经典和教育》的网络培训,分别从教育和教学两个方面为教师们深刻剖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之间的密切联系,将中国五千年的优秀文化精髓浸润在现代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为我们一线教师的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指明了一个全新的探索方向。
在这次培训中,传统教育观念中的一些思想让我感触颇深。
首先就是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这个思想。无法想象,在那竹简为书的时代,当人们每日还在为温饱生计奔波劳碌的时候,孔子竟然能分析和总结出这么深刻的教育思想。主讲教授在谈到这个思想的时候也是对其赞赏有佳,无论哪个时代,哪个国家,即使科技发展如此的今天,这个思想作为教育的根本原则依然没有改变。
“因材施教就是根据孩子们本身的情况实行有差别的教学。”浅显易懂的一句话,刻画了教育的本质。而要切实将它融入我们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却是一件需要耗费很大时间和精力的事情。首先,你要全面的了解每个孩子们的性格、行为习惯、家庭环境、兴趣爱好和能力等等诸多基本情况,然后,你要逐步的发展和培养你与孩子们之间的互动联系,只有当孩子们和你之间建立起一定的信任基础,你才能进一步的针对他们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教学计划,而在相应的教育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你还要不断观察和发现他们随年龄和环境影响的自身思想行为变化,及时的修正和完善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手段,最终才能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
所以,就一线教师的教育实践经验来看,因为受到时间和精力等诸多条件限制,一位优秀教师在一个班级能够顺利实行因材施教的人数不会超过30人,而一旦超过这个班额人数,所谓的因材施教不过是纸上谈兵自我安慰罢了。
《论语》中提到的启发式教学,也是我个人非常推崇的一种教学理念。有疑就有问,有问才有答。几千年前的古人都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作为教育发展如此完善的今天,更应该努力将这种优秀的教学理念融于我们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对于启发式教学,我个人认为,首先,要注重这个“启”字,如何正确巧妙的引发孩子们对某个问题产生疑问,如何在疑问产生的同时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这是整个启发式教学的一个关键。这个中巧妙更多的不是依赖教材指导或投机取巧,而是需要教师本身的经验积累和对问题本身乃至问题外延的深刻把握。
其次,就是这个“发”字,能成功的引发孩子们的兴趣和疑问,是启发式教学能够开展的前提。但要顺利完成教学就必须注重问题的探索和发展过程。简单的给出答案和结论只会打击孩子们的积极性,甚至影响到以后教学实施。应该象喂鱼一样,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让孩子们在不断解决疑问的同时不断产生新的疑问,最后发现问题的本质。
只不过就实际教学经验来看,这种教学方式对问题本身有一定要求,而且也是一件相当耗费精力和时间的事情,所以更多的教师只能将其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应用在平时教学中。
培训中还提到传统教育中的“相机而授,适时而教”的思想。个人感觉其实在我们平时教学工作中,已经不知觉的将这种思想应用到方方面面。就象农作物收成要看季节气候,我们教学也应该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气氛。孩子们每天的学习积极性、精力专注程度和情感态度并不是一层不变的,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留心观察和实践,选择或者引导或者创造合适的实际与氛围,传授合适的知识或技能,其实也是我们教师在平时教学工作中应该留意的一个环节。
培训后期谈到一个观点“寓理于事,寓衣于趣。”我个人的理解就是类似于言传身教的一种教育理念。无论我们想教授孩子们什么样的知识或者什么样的思想,平淡乏味的一纸空谈或者天马行空般的口水连篇,我想换作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对你所讲的内容产生多少兴趣,更不要说去理解或者深刻把握。将所讲授的知识和道理融于我们生活的日常事理中,将相应的现象和变化真实的展现在孩子们面前,让孩子们了解事物最直接的面貌,让孩子们对我们的生活甚至世界充满好奇和热情,然后引导他们逐步的认识和了解这一切。我想,这是我们一线教师在传授知识和道理的同时,必须思考的教育的另一个侧面。
主讲教授还谈到了学习氛围的问题。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和谐的学习环境,不仅是孩子们的深切向往,也是我们的一致追求。但是就实际教学工作来看,要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确实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这需要我们与孩子,我们与我们,我们与家长之间的密切配合,还需要彼此之间的信任和默契发展到一定基础,更需要拥有凝聚力的核心不断的影响和领导。常听一些教师抱怨孩子们学习积极性不高或者没有学习气氛,其实这里面所包含的问题不仅是孩子们,也包括我们教师自身。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更应该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才能真正的陪伴孩子们健康成长。
这次网络培训虽然短暂,但是我确实从中受益匪浅。不仅确认和肯定了自己平时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的正确性,而且从古人的传统教育教学思想中体会到一些优秀的教育教学文化精髓。虽然要将这些经典的教育理念和思想理解消化,并切实应用到平时教学中还有一个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但是我坚信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能够做到。
以上就是t7t8美文号为大家整理的7篇《学习国学的心得体会》,能够帮助到您,是t7t8美文号最开心的事情。
本文发布于:2023-06-20 21:51: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25a9e67814813fa5f603422c7e5dd87d.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学习国学的心得体会精选7篇(国学心得感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学习国学的心得体会精选7篇(国学心得感悟).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