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既然文艺工作的对象是工农兵及其干部,就发生一个了解他们熟悉他们的问题
更新时间:2023-06-29 00:27:52 阅读: 评论:0
材料一:
既然文艺工作的对象是工农兵及其干部,就发生一个了解他们熟悉他们的问题。而为要了解他们,熟悉他们,为要在党政机关,在农村,在工厂,在八路军新四军里面,了解各种人,熟悉各种人,了解各种事情,熟悉各种事情,就需要做很多的工作。我们的文艺工作者需要做自己的文艺工作,但是这个了解人熟悉人的工作却是第一位的工作。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对于这些,以前是一种什么情形呢?我说以前是不熟,不懂,英雄无用武之地。什么是不熟?人不熟。文艺工作者同自己的描写对象和作品接受者不熟,或者简直生疏得很。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不熟悉工人,不熟悉农民,不熟悉士兵,也不熟悉他们的干部。什么是不懂?语言不懂,就是说,对于人民群众的丰富的生动的语言,缺乏充分的知识。许多文艺工作者由于自己脱离群众、生活空虚,当然也就不熟悉人民的语言,因此他们的作品不但显得语言无味,而且里面常常夹着一些生造出来的和人民的语言相对立的不三不四的词句。许多爱说“大众化”,但是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如果连群众的语言都有许多不懂,还讲什么文艺创造呢?英雄无用武之地,就是说,你的一套大道理,群众不赏识。在群众面前把你的资格摆得越老,越像个“英雄”,越要出卖这一套,群众就越不买你的账。你要群众了解你,你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就得下决心,经过长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练。
(摘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相较于日本电影《入殓师》的静美和克制,《人生大事》洋溢着市井烟火气息。浓郁且干脆的武汉方言,展现了一座城市的风土人情和角色个性。特别明显的是,主人公莫三妹(“三哥”)喜欢用“老子”代替“我”,符合武汉人的表达习惯,也契合其暴躁、粗鲁的人物定位。而小文吃饭时的一句“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既展示了武汉的饮食习惯,又体现了民间俚语的押韵趣味和儿童的天真可爱。甚至,当角色们发生争吵,方言同样突出了传递信息的优势和语言的感染力,并无理解上的障碍。如小文的舅妈分别与三哥、丈夫发生过两次争论,接连蹦出的方言短句让事情矛盾得以快速推进,小文一家的复杂情况被和盘托出,角色的景明也跃然于银幕。
当然,标识性的方言与生活景观更为相得益彰,能带动观众进入讨论人生重要议题的语境之中。三哥经营的“上天堂”,藏于小巷之中,门楼十分狭小。随着三哥每一次业务的展开,观众更能感受到街头巷尾的日常状态。生活条件的朴素,使得小文外婆的发丧仪式只能在窗口对应的一方空地中举行,仅能容纳下几位亲属和邻居,棺椁被抬起后还需立马调转方向走出。因为空间的逼仄,每一户都竭尽可能地让有限的空间发挥出无限的价值。因此,三哥前往客户家时,常要穿行于巷子里的层层被单中。抑或是,清晰可见各家各户晒着鞋子的阳台,路口处堆满的枯萎的绿植、破损的箱子和晒干的艾草等。
《人生大事》不仅有着生活气息,更直击人心的,是其对死亡颇具锐度的思考,这一点是通过隐喻设置与追问达成的。三哥和小文的人物关系,尤为值得品读。小文始终扎着双九子头,拿着红缨枪玩具,是一个活脱脱的小“哪吒”。而三哥一直佩戴着一个金箍手环,并且时常穿着一条虎纹裤衩,是典型的孙悟空形象。而哪吒和孙悟空,则在《西游记》第四回中有了交集——哪吒奉玉帝之命,前去捉拿孙悟空,二人发生激烈大战,最终后者取得了胜利。不同于《西游记》,在三哥和小文的关系中,三哥才是被改变的那个。在经历了照顾小文以及一系列悲喜交加的死亡事件之后,他重新理解了生与死,开始意识到自己和自身职业的价值。
诗仙李白曾感叹“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无疑点破了人生的要义。但面对化作尘埃的终极归宿,“悲”一定是唯一的情绪和态度吗?《人生大事》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影片并没有像存在主义哲学家提出的“向死而生”那般深奥,也没有如孔子论述的“未知生,焉知死”那样复杂,更没有渲染“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飞鸟集》)。相反,影片中的死亡,可以轻盈如小文心中的“一股烟”和“大盒子”;可以浪漫如最后的星星烟花,呼应三哥构想的“星星”童话;可以欢乐如生前给自己举办葬礼,并且配乐是《大闹天宫》的老大爷。
(摘编自饶曙光《〈人生大事〉:同悲万古尘,最暖世间情》)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文艺工作者来说,了解人熟悉人是第一位的工作,“人”指作品的描写对象即工农兵及其干部。
B.材料一两次提到了“英雄无用武之地”,但“英雄”的含义不一样,第二次是带有讥讽意味的反语。
C.武汉街巷里老百姓能“让有限的空间发挥出无限的价值”,影片的这些场景表现了生活条件的简陋。
D.“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意为“天地之间如同一个旅店,可悲呵,人都将化为万古的尘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语言“大众化”,不过侧重点并不相同,前者谈的是必要性,后者谈的是具体表现。
B.许多文艺工作者的作品之所以语言无味甚至有不三不四的词句,这是因为他们脱离了群众,生活空虚。
C.将《人生大事》与日本电影《入殓师》进行比较,是为了引出和突出前者本色且充满生活气息的特点。
D.哪吒和孙悟空的形象隐喻,既表现了小文和三哥这两个形象不羁、叛逆的一面,也暗示了他们的对立。
3.文艺作品要“为人民抒怀”,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正面论据支撑此观点的一项是( )
A.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B.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C.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D.我将我自己遗赠给泥土,然后再从我所爱的草叶中生长出来。
4.材料二的最后提到了一系列面对死亡的态度,请简要分析印度诗人泰戈尔与《人生大事》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5.文艺创作要“经过长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练”。请结合两则材料推测《人生大事》的创作者会经历哪些“磨练”,并简要阐述。
答
1.A.“‘人’指作品的描写对象即工农兵及其干部”不全面,材料一“文艺工作者同自己的描写对象和作品接受者不熟”,可见“人”也是“接受者”,选项“人”被窄化了。
2.D .“暗示了他们的对立”错,原文有“不同于《西游记》”的表述,即他们后来和解了,也改变了彼此。
3.B.出自李煜《虞美人》,表现帝王的故国之思,不是“为人民抒怀”。
4.泰戈尔:庄重对待,死亡应当像秋叶一样安静(平静、安宁)美丽,从容优雅。《人生大事》:坦然接受(不回避也不刻意美化,轻松面对),死亡可以轻盈浪漫(欢乐)。
5.①了解殡葬行业的人与事,《人生大事》里呈现的相关场景真实可信。②熟悉特定区域的生活景观,《人生大事》里洋溢着武汉街巷的市井烟火气息。③认真学习群众语言,《人生大事》中的武汉方言浓郁而干脆,符合角色个性。④与大众思想感情打成一片,《人生大事》再现了底层百姓的悲喜哀乐。⑤对表现的题材有深入思考,《人生大事》对死亡的思考与表现不同于同类外国电影。
本文word下载地址:材料一:既然文艺工作的对象是工农兵及其干部,就发生一个了解他们熟悉他们的问题.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材料一:既然文艺工作的对象是工农兵及其干部,就发生一个了解他们熟悉他们的问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