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分数乘除法计算题100道六年级 分数乘法计算题50道及答案篇一今天早上第四节课要处理第二节没处理完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对比练习》导学案,第二节临近下课时我说要各组把本组错误最多的题或者不会的题出示在黑板上,其中第四组的组长曲晓燕带着小黑板上了讲台,小黑板上出示的题目是:商店运来一批苹果,其中苹果有180千克,比梨多九分之一,苹果比梨多多少千克?她引导大家分析完这道题后,我心里正想着这一组抓住了这份导学案最容易出错的一道题,该如何表扬他们时,林立浩一个箭步冲上讲台,说这道题还有一种解法:算梨的重量可以用180+180÷,当时有个别学生小声嘀咕:“该用减法而不是加法,因为最后问题是苹果比梨多多少千克?”我重述后林立浩说:“我算的是梨的重量,最后再用苹果的重量减去梨的重量就行了。”还有学生欲言又止,看来有学生知道这种方法不对,但不知道为什么不对,我开始征求学生的意见:“同意曲晓燕这种做法的举手”呼啦啦几十个学生都举手了,“同意林立浩这种解法的举手”只有吴州航、吴欢欢、张翼泽等五六学生,于是我把全班分成两大组讨论你如何把对方说服,其中同意林立浩这种解法的五六个同学编为b组,围在一起讨论。
巡视时,我发现第一小组的一个学生说:“老师,照他这样算,答案都1000多了,那就不对!”还有一个学生说:“这两个算式利用的不是除法的性质。”我说:“除法的性质是什么?”他无言。另一个学生想补充但是说半截好像发现自己说错了。b组的成员已经开始在黑板上画线段图了。
辩论开始,b组的林立浩开始指着线段图为大家讲解,梨多苹果果180千克?
在讲解过程中有很多漏洞,同学们一一指出,他甚至把线段图改为多180千克?
梨苹果果
最后临下讲台时,他自言自语:“错了,错了”没想到他的两个接班人继续上来讲述他们的思路。
三个b组成员讲完之后,付晓霞才站起来反驳:单位“1”未知用除法,用几分之几对应的量除以几分之几,而你们的量和分率根本就不对应,也就是说苹果的重量180千克对应的分率不是九分之一。紧接着禹青青站起来说:他们的线段图画的就不对,苹果的重量180千克应该是这一段,她边说边上讲台用红笔标识。
梨多苹果果180千克?
而除法的性质没有同学提,在我的提示下,平时很大方的赵鹏涛才扭扭捏捏地站起来说,两个算式之间不是利用除法的性质,问起除法性质的内容,他说a÷(b+c)=a÷b+a÷c,又暴露出一个问题,此时下课铃已经响起。
分数乘除法计算题100道六年级 分数乘法计算题50道及答案篇二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难点,对孩子来讲,内容抽象,数量关系复杂,每年讲到这部分知识,孩子都会出现乘除部分,数量与分率不对应,做题没有思路等等。要突破这个难点,重在理解数量关系,而数量关系中的单位“1”和关系式,又是做题的关键,所以,在学习本节课时,我注意做到了以下几点:
分数除法应用题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仅仅抓住单位“1”的量,理解用单位“1”的量×对应的分率=对应的数量。不管是分数乘法应用题,还是除法应用题,写关系式,找单位“1”的方法是相同的,所以,每一节课,都出这样的题目,训练写数量关系,并画出线段图,理解题意。
比如:一本故事书,读了3/5,让学生写出两个关系式:一本书×3/5=读了的页数
通过联想,还能写出另外一个关系式:一本书×(1-3/5)=剩下的页数
通过几年的教学,我发现很多孩子对分数应用题,都是凭着感觉来做题,没有严格按照程序做题,所以出错非常多。今年从开始学习应用题,我就要求学生严格步骤:一找,找题目中的单位“1”,教给学生找单位“1”的方法。二写,写数量关系式,用单位“1”×对应的分率=对应的数量,关系式必须写成乘法关系式。三、带入数量,看题目中哪个数量给除了,从关系式中替换下来,然后选择适合的方法做。四列式计算,进行解答。
分数应用题中,比较难的是“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这样的题目,教给学生两种方法:一种是按照份数做题,找准单位“1”后,明白两个量相对应的分数。从份数方面来解决,另外一种是交给孩子转化的方法,让学生明白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就相等于这个数的一加几分之几的和。明白了这一点,对孩子来讲,也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把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纳入到了简单的应用题上。
分数除法应用题,我采用的是列方程的方法来解答,重在让学生理解等量关系。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一边画图,一边用方程理解题意。另外在做题过程中,多种方法题解,让学生全面理解。
其实,不管哪种方法,重在理解,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分数乘除法计算题100道六年级 分数乘法计算题50道及答案篇三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乘法应用题以及用方程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文字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逆解题,从而认识到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也突出了分数除法的意义,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数量关系的分析,判断哪个量是单位“1”,难点是用解方程的方法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
1、使学生认识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点,能根据应用题的特点理解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学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点及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1. 师生交流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体内含量最好多的物质是什么吗?(水)
对,水是我们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它对我们人体是至关重要的,是构成我们人体组织的主要成分。那么你们了解体内水分占体重的几分之几吗?
师:老师查到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出示)
2.复习旧知
师:现在你们知道了吧!同学们如果告诉你们,我的体重是50千克,你们能很快算出我体内水分的质量吗?
学生回答后说明理由。
师:算一算你们自己体内水分的质量吧!
生答
师:一儿童的体重是35千克,你们能帮他算出他体内水分的质量吗?你们都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生回答后出示:儿童的体重× 5 (4 )=儿童体内水分的重量
35× 5 (4 )=28(千克)
师:谁还能根据另一个信息写出等量关系式?
成人的体重× 3 (2 )=成人体内的水分的重量
2. 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以前的知识学得可真好,如果老师告诉你们小朋友们体内有28千克水分,你们能算出他的体重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研究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1. 课件出示例题。
2. 合作探究
师:同桌互相商量一下,要解决这个问题,数量关系是怎样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它表示出来并解答出来。
3. 学生汇报
生1:根据数量关系式:儿童的体重× 5 (4 )=儿童体内水分的重量,再根据关系式列出方程进行解答。(师随着学生的发言随机出示课件)
生2:直接用算术方法解决的,知道体重的 5 (4 )是28千克,就可以直接用除法来做。
28÷ 5 (4 )=35(千克)
4. 比较算法
比较算术做法与方程做法的优缺点?
(让学生进行何去讨论,通过比较使学生看到列方程解,思路统一,便于理解。)
5. 对比小结
和前面复习题进行比较一下,看看这题和复习题有什么异同?
(1) 看作单位“1”的数量相同,数量关系式相同。
(2) 复习题单位“1”的量已知,用乘法计算;
例1单位“1”的量未知, 可以用方程解答。
(3) 因为它们的数量关系式相同,所以这两种题目的解题思路是一致的,都是先找出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根据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再确定是用乘法解还是方程解。
6.试一试: 一条裤子的价格是75元,是一件上衣的 3 (2 )。一件上衣多少元?
问: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谁和谁在比?哪个量是单位“1”?
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的?
根据学生回答画线段图。
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学生列出等量关系式。
学生根据等量关系式列方程解答(找学习板演,其它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师:这道题你还能用其它方法解答吗?
(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只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为用除法计算。)
1. (投影)看图口头列式,并用一句话概括题中的等量关系。
(1)
(2)
2.练一练:
(1)、小明体重24千克,是爸爸体重的3/8 ,爸爸体重是多少千克?
(2)、一个修路队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 5 (2 ),正好是160米,这条路全长是多少米?
3.对比练习
(1)一条路50千米,修了 5 (2 ),修了多少千米?
(2) 一条路修了50千米,修了 5 (2 ),这条路全长是多少千米?
(3)一条路50千米,修了 5 (2 )千米,还剩多少千米?
四、全课小结畅谈收获
①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②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③单位“1”是已知的用什么方法解答?单位“1”是未知的可以用什么方法解答。
教师强调:分析应用题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因此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要注意借助线段图来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解答后要注意检验。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教学一开始教师就改变由复习旧知引入新知的传统做法,直接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用介绍该班的情况引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已的身边,在生活中学数学,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教学中,为让学生认识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时,我故意不作任何说明,通过省略题中的一个已知条件,让学生发现问题,亲自感受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联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并归纳出: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从题目的关键句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在教学中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以往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效率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教学存在偏差。教师喜欢重关键词语琐碎地分析,喜欢用严密的语言进行严谨地逻辑推理,虽分析得头头是道,但容易走两个极端,或者把学生本来已经理解的地方,仍做不必要的分析;或者把学生当作学者,对本来不可理解的,仍做深入的、细碎的剖析,这样就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教学中我把分数除法应用题与引入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结合起来教学,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对比,亲自感受它们之间的异同,挖掘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从而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省去了许多烦琐的分析和讲解。在教学中准确把握自己的地位。我想真正把自己当成了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激励者和课堂生活的导演,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生本主义教育思想。
在计算应用题的时候,我通过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解法,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另外,改变以往只从例题中草草抽象概括数量关系,而让学生死记硬背,如“是、占、比、相当于后面就是单位1”;“知1求几用乘法,知几求1用除法”等等的做法,充分让学生亲身实践体验,让学生在探究中加深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为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案还精心设计了练习题,通过看图,找等量关系,巩固了学生的分析思路;通过三类题的对比练习,使学生掌握了三类题的异同点,增强了学生的辨析能力,对于学生分析和解题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使学生无论遇到什么题,都会做到:抓住特点,学而不乱。
分数乘除法计算题100道六年级 分数乘法计算题50道及答案篇四“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已的身边,在生活中学数学。使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改变复习旧知引入新知的传统做法,直接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班级的人数引出题目,再让学生介绍本班的情况,引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教学中,为让学生认识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时,让学生通读题目、细读题目,圈出题目中的重要词句,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亲自感受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联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并归纳出: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从题目的关键句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教学中把“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和教师分析讲解相结合。把分数除法应用题与分数乘法应用题结合起来教学,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对比,亲自感受它们之间的异同,挖掘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从而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毕竟是初学者,他们的自主、合作、探究肯定是不全面的,各种水平的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所学的层次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的讲解是必要的,尤其是概念性的知识,可以为学生节约许多时间。但教师在教学中要准确把握自己的地位。帮助优生建构知识结构,帮助一般学生理解题意掌握知识。真正把自己当成了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激励者。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
在分析应用题的时候,我通过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解法,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另外,注意启发学生从例题中抽象概括数量关系,总结经验规律。如“是、占、比、相当于“后面的数量就是作单位“1”的数量,画线段图就先画作单位“1”这个数量,再画与之对应的数量的线段图;“知“1”求几用乘法,知几求“1”用除法”等等的做法。充分让学生亲身实践体验,让学生在探究中加深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为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分数乘除法计算题100道六年级 分数乘法计算题50道及答案篇五为了更好到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分数除法应用题学习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因而在设计时,我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转化,使学生了解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征,并借助线段图,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通过迁移、类推、分析、比较,找出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区别和联系及解题规律。
一、关注过程,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
教学中,为让学生认识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时,我故意不作任何说明,让学生发现问题,亲自感受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联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并归纳出: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从题目的关键句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在教学中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以往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效率并不高,是因为大多数时间我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自己省心、学生省力,往往避重就轻,草草带过,舍不得把时间用在过程中,总是急不可待,直奔知识的技能目标,究其根由,在于教师的课堂行为,我缺乏必要的耐心。或者把学生本来已经理解的地方,仍做不必要的分析;或者把学生当作学者,对本来不可理解的,仍做深入的、细碎的剖析,这样就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因此在今年整体的教学中已经改变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尤其在本节课上我把分数除法应用题与引入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结合起来教学,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对比,亲自感受它们之间的异同,挖掘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从而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省去了许多烦琐的分析和讲解。教师在教学中准确把握自己的地位。教师真正把自己当成了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激励者和课堂生活的导演,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生本主义教育思想。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数学课程标准》中,“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的目标,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得到发展。
二、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能力。
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我通过鼓励学生尽量找出其它方法,让学生从多角度去考虑,这样做拓展了学生思维,引导了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充分让学生亲身实践体验,让学生在探究中加深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为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在充分的感知、体验的基础上比较分析,水到渠成的完成求“1”的量用方程做或算术法做,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又揭示新知识的本质属性。
四、不仅巩固知识,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起到不同的`教学作用,又能为归纳求“1”的量的应用题的方法奠定基础。
分数乘除法计算题100道六年级 分数乘法计算题50道及答案篇六分数除法应用题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运用分数乘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是本册教学中的难点,要突破这个难点,让学生透彻理解这类应用题,就要抓住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运用转化、对比等方法,使学生了解这类分数应用题的特征,再借助线段图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解题规律。
这节课我首先复习了以前的知识,找出题中的单位“1”以及写出含x的代数式,这两道复习题为接下来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有利于接下来的教学,但在第二题中,缺少了线段图,赵老师给我提议可以给出线段图,让学生根据线段图列式,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画出线段图。线段图是学生必须要会画会理解的重点内容,在这一问题上,我有欠考虑。
展示出例题:某学校开设了课外兴趣小组,其中有美术小组和航模小组,并且美术小组有25人,美术小组的人数比航模小组多,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一、我让学生大声读题并思考三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学生都表现得不错,但这里只有读题、理解题目要求及关系,并没有提出更高的有挑战的要求,是课前低估了学生的能力,把学生当成了没有良好阅读题目的习惯、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的学困生。
二、是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在课前准备课的时候,我就思考是否让学生自己试着画出线段图,但考虑到本班学生的特殊性,放弃了这个想法,最后还是由我带着学生画出线段图。这样缺乏了学生的自主探索,没有让学生体会到画线段图的重要性。
三、让学生根据线段图列出等量关系式,这个知识点也是本班学生的一个难点,经过我再三的引导学生准确无误的说出了等量关系式。
四、根据本题的等量关系式,用方程的方法解答,分析题意得出单位“1”未知,并且要求的就是单位“1”,设未知的单位“1”为x,列出方程。将方程列出来之后,我让学生自己在草稿纸上演算解方程,请一个学生在黑板上做,经过我的观察巡视,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地解出方程。
五、我改变题意,变成了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稍复杂的应用题,有了前面一道题的引导,学生能够较快的列出方程并能求出正确的解。这两种类型题结束之后,我展示了这两种类型题的线段图,让学生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用“-”,然后提炼出此类题的解题方法。这个环节进行得较快,没有让学生进行细致的分析,只是浅尝辄止,这样学生可能没有清晰的理解此类题的方法。在提炼出方法的时候,应该要列出序号,这样更有条理性,学生能够看得更加的明白。
六、最后展示两道同类型的应用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从本节课的教学反馈来看,学生对应用题的掌握情况不错,能够独立完成类型题,但在看线段和画线段图时不是很熟练,这是接下来我要补充教学的内容。
分数乘除法计算题100道六年级 分数乘法计算题50道及答案篇七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对比”,对于三道例题的解决学生们显得驾轻就熟,接下来的对比分析一个人的力量显得有点薄弱,毕竟学生的差异性是存在,我们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同时要让学生有最大的发展,如果教师和学生一个人一个人的交流效率太低,怎么办呢?我想到了我的小组学习研究,如果让学生在小组中群策群力,集中解决问题,在这个环节上应该是比较好的策略。于是,我把这个环节设计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出三道题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采取画表格的形式由一个学生展示,也可以让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一起展示。要求提出后学生们很快地进入自己小组的研究中。我则一个小组一个小组的观察、偶尔交流几句。大约6分钟后,我们开始交流,实录如下:
师:怎么样?发现什么了?
学生1:发现它们的数量没有变化,鸭12只,鹅4只,鹅是鸭1/3
学生2补充:线段图的结构都一样
师:线段图表示的是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线段图结构没有变化,其实是什么没有变啊?
生1:数量关系没有变,都是鸭的只数×1/3=鹅的只数,三道题目中都有这个数量关系。
生3:单位“1”的量也没有变化,都是鸭的只数,第一道题目从问题中找,其他两道题目从条件中找。
师:这三道题目中相同点找得很好,谁来谈谈不一样的地方
生4:问题都不一样。
生5(着急):条件也发生了变化,解答方法就不一样了。
生3:单位“1”的量,在第一道和第二道题目中是已知的,在第三道题目中是未知的,列出等量关系式后,可以用方程解答。
师:真是细心的孩子,利用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列出等量关系式后,发现单位一的量是未知的就可以用方程解答了。
师:谁还想说?
生6:我认为解题的时候找好单位一的量,然后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认真解答题目,做完后好好检查。
师带头鼓掌。
师小结:解答应用题,我们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找准单位一的量,认真解答,做完后要仔细检查,就能做一个解决问题的小能手了。
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发言的孩子是各个不同小组的,小组同学把自己小组找到的东西综合到一起,利用表格的形式展示,特别是等量关系式的运用,我没有提示,使学生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发现的,可以说是这一环节上的一个创新。但是这个环节也存在问题,我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利用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可是有几个孩子对这个活动很漠视,一些孩子发言积极,但是不知道让其他人发言,小组的组织性还很差,需要进一步规范
分数乘除法计算题100道六年级 分数乘法计算题50道及答案篇八分数除法应用题,历来都是教学中的难点。要突破这个难点,让学生透彻理解这类型的应用题,就要抓住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运用转化、对比,使学生了解这类分数应用题特征,再借助线段图,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解题规律。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本来人体的机体构造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教学一开始我把人体的彩图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在生活中学数学,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使学生从中了解到更多有关人体构造的知识,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中,为让学生认识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我故意用乘法应用题与例题作比较,让学生从中发现与乘法应用题的区别。学生通过交流对比,亲自感受它们的异同,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亲身感受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并归纳出: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关键也是从题目的关键句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再列出方程。
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我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找出多种方法,让学生从多角度去考虑,这样做可以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懂得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让学生亲身体验,让学生在探究中加深对分数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为学生进入深层次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反思9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和被动地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教学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方面: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纵观整节课的教学,从引入、新课、巩固等环节的取材都是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数学课程标准》中,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探索与创新精神,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列为发展性领域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除了依靠学生自身的生理条件和原有的认知水平以外,还需要相应的外部环境。这节课上学生一共提出了5种解题方法,其中有3种是我们平时不常用的,第5种是我也没有想到的。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及时调整了教案,让每一个想发言的学生都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尽管他们有些数学语言的运用还不太准确,但我还是给与了肯定与鼓励。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下,原本素不相识的师生在短短40分钟的时间里就产生了情感上的交融。学生有了运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并产生进一步学好数学的愿望。虽然后面还有两个练习没有来得及做,但我认为对一个问题的深入研究比盲目地做十道题收获更大,这种收获不单单体现在知识上,更体现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数学教学改革,决不仅仅是教材教法的改革,同时也包括师生关系的变革。在课堂教学当中,要努力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平等,改变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所说的话并不多,除了“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说说看”等激励和引导以外,教师没有任何过多的讲解,有学生讲不清楚,教师也是用商量的口吻说:“谁愿意帮他讲清楚?”当一次讲不明白,需要再讲一遍时,教师也只是用肢体语言(用手势指导学生看图)引导学生在自己观察与思考的基础上明白了算理。学生能思考的,教师决不暗示;学生能说出的,教师决不讲解;学生能解决的,教师决不插手。由于教师在课堂上适时的“隐”与“引”,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使他们真正成为科学知识的探索者与发现者,而不是简单的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
(1)形式能否再开放一些
(2)优生“吃好”了,能否让差生也“吃饱”
分数乘除法计算题100道六年级 分数乘法计算题50道及答案篇九分数除法应用题,历来都是教学中的难点,要突破这个难点,让学生透切理解这类型的应用题,就要抓住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运用转化、对比,使学生了解这类分数应用题特征,再借助线段图,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解题规律。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组织教学:
本来人体的机体造构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教学一开始我把人体的彩图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已的身边,在生活中学数学,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使学生从中了解到更多人体构造,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中,为让学生认识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时,我故意用乘法应用题与例题作比较,让学生从中发现与乘法应用题的区别,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对比,亲自感受它们之间的异同,挖掘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亲自感受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联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并归纳出: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关键也是从题目的关键句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再列出方程。
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我通过鼓励学生尽量找出其它语方法,让学生从多角度去考虑,这样做拓展了学生思维,引导了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充分让学生亲身实践体验,让学生在探究中加深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为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分数乘除法计算题100道六年级 分数乘法计算题50道及答案篇十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教学是本册的一个教学重点和难点。很多老师都深感在此处和学生说不清,教学效果不佳。我个人通过在本段时间的教学和反思,自认为找到了一些基本的“小窍门”,和大家交流一下我的一些比较成功的做法。
要想第三单元学生学的顺利,第二单元知识的学习一定要铺垫好。
一是,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一定要理解好,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二是,能快速地根据题中的关键句判断出谁是单位“1”。比如教学分数乘法应用题时,首先要注意引导学生看出是哪两个量在比较,谁是单位“1”?怎么确定的?这可以通过题意画图来说明。通过学生实践,让学生归纳出快速找单位“1”的方法:是“谁”几分之几,相当于“谁”的几分之几,比“谁”多(少)几分之几,“谁”就是单位“1”。最简单的方法是:分率前面的量就是单位“1”。
三是,学生要熟练掌握画线段图的方法。比如要先画单位“1”(因为单位“1”是比较的标准,所以要先画),再画比较量。如果是“部分”与“整体”相比较的关系,可以画一条线段表示,如果是“两个不同的量”相比较,就要用两条线段表示。
四是,能根据线段图或关键句快速写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式”。其中根据应用题中的“关键句”进行分析比较快捷。
例:“柳树是杨树的 ”等量关系式:杨树× =柳树
“柳树比杨树多 ”等量关系式:杨树+杨树× =柳树 或者 杨树×(1+ )=柳树 这样学生在学习用方程解决分数除法应用题时“找等量关系式”就轻松多了。
比如教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例1的时候,就要复习一下学生学习第二单元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例1的知识,如从关键句中找单位“1”、说出等量关系式等。教学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例2时,就要对应复习第二单元乘法解决问题例2和例3的知识。一节课只有事先的工作做得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老师常常都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线段图来找分数除法中的等量关系式,以达到“数形结合”的目的,想法是好的,但效果却不尽人意,让学生每道题都画线段图也不现实,时间也不允许。所以,在学生掌握了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后,我就让学生扔掉“线段图”这根拐棍,引导学生从关键句的字面上来分析、理解,从而发现找“等量关系式”的快捷方法。如:柳树比杨树多 。引导学生分析:①谁与谁相比较?(柳树与杨树相比较)②谁是单位“1”?(杨树)③多 是多“谁”的 ?(多杨树的 )④到底多多少,具体的量怎么算?(杨树× )⑤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柳树比杨树多了杨树的 。所以等量关系式应该是怎么样的?(杨树+杨树× =柳树)
当然,还有一种等量关系式:杨树×(1+ )=柳树 可由以下几个问题入手:①柳树比杨树多 ,就是比单位“1”多 ,柳树应该是杨树的几分之几?(1+ = )②即柳树的棵树=杨树的 ,所以等量关系式应该是怎么样的?③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式,想想用算术方法应该怎么列式?为什么?柳树的棵树和 之间有什么关系?(对应关系,从而导出:对应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
学生等量关系式找到了,就能很容易用方程或者算术方法解决分数除法问题了。
总之,我通过运用以上的教学方法,达到了非常好教学效果,班级成绩也在学年一路领先。
本文发布于:2023-04-25 11:30: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1dba56182bdfed50b4bd9fa6eb5896d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最新分数乘除法计算题100道六年级 分数乘法计算题50道及答案(10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最新分数乘除法计算题100道六年级 分数乘法计算题50道及答案(10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