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有关工程师的论文(关于工程方面的论文)

更新时间:2023-06-26 08:33:06 阅读: 评论:0

有关工程师的论文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和整理的有关工程师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论工程师的责任困境

  [摘 要] 工程师的责任问题是工程伦理探讨的一个核心问题,特别是在现代,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工程的发展,作为工程活动的主要技术力量体现者,工程师的职业责任由原来的对雇主负责已经扩展到对公众的健康、安全、福利负责,对社会负责。伴随着这种扩展,工程师面临着严重的责任困境,而公众参与和在技术评估中考虑周全是使工程师摆脱责任困境的两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 工程师 责任困境 公众参与 考虑周全

  近代以来,工程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人们逐渐意识到“当前的时代不但是科学的时代和技术的时代,更是工程的时代”“工程活动已经成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方式。”而工程师作为一个职业群体,已经成为各种工程活动中的关键角色。工程师在研究和开发各种技术与产品,设计、建造和实施各种工程项目时,必然要对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的健康、安全、福利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责任问题已经成为工程伦理探讨的一个核心内容。

  一、工程师的责任

  责任(responsibility)一词源于拉丁文“respondere”,有响应、回应和回答之意,它在日常用法中一般有承担责任、追究责任和惩罚三种含义。在古代,责任的概念与制造和使用人工物的技术活动很少联系在一起。但在现代,增长着的技术力量已使得与各种技术活动相联系的法律的、社会的、职业的、宗教的以及道德的责任在增长。尤纳斯就曾经指出“技术将‘责任’推到了伦理理论的中心。”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19世纪中叶以来,工程师手中的技术力量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工程师的社会地位、职业权利也随之加强,进而社会及公众对其工程后果的责任也开始更为关注,并形成了工程师的责任意识。

  从工程活动产生到现在,工程师的责任范围经历了复杂的变化。首先,当工程师还不是一个严格定义的职业时,他们从属于某种组织或团体,其责任就是按他们的行规行事,忠实于公司或者机构,强调对雇主的义务。后来,随着工程师手中技术力量的增强以及人数的增加,他们开始寻求一种独立的职业理想,尝试对一切负责。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工程师叛乱”到后来的“专家治国运动”,这样一种扩大工程责任的梦想到达了顶峰,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种膨胀的梦想破灭了。在工程师尝试对一切负责失败之后,他们现在争论其有限责任范围――对他们自己、对他们的雇主、对公众的责任。由原来的对一切负责到现在的职业责任、有限责任,工程师的伦理责任看起来像是缩小了,而不是增大了。但无论怎样,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工程师的社会意识和公众意识日益提高,他们更加关注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利。“过去,工程伦理学主要关心是否把工作做好了,而今天是考虑我们是否作了好的工作。”

  二、工程师面临的责任困境

  实际上,工程师的责任是非常有限的,即使随着工程师所掌握的技术力量的增强,这种责任的有限性也并未改变。但从最初的对个人和公司负责发展到对公众、社会负责,工程师的'责任范围在实质上还是有所扩展,伴随着这种扩展,他们也面临着更多的责任困境。

  首先,科学技术本身有价值倾向。即使使用技术的人们没有随意误用或滥用技术,科学技术自身仍经常会带来伦理问题。技术本身出现的价值倾向成为造成科技人员伦理困境的重要原因。特别是20世纪中期之后,随着一批高新技术的出现,产生了依托高新技术的许多工程,由于这些高新技术本身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一项工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根本无法完全预测或控制这项工程可能出现的意外后果。技术过程的不可预见性,即使是对那些控制着相关领域核心的专家来说也是一样。

  其次,多重角色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使工程师陷入责任困境。工程师在广阔的社会经济背景下扮演着不同的职业角色和公众角色,角色的变化使工程师不仅要承担职业责任,还要额外的承担对公众的责任,角色的激增以及角色间可能出现的矛盾使工程师陷入责任困境。在职业活动中,工程师经常会面对这样的局面:雇主为了经济动机而牺牲产品的安全性,或者是对环境造成危害,由此导致产品的直接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和福利受到损害。工程师是否应该拒绝执行雇主的指令,甚至向社会揭露这一问题呢?作为雇员、公众顾问、管理者等多种角色集于一身的工程师应作如何选择,这将使他们陷入两难的责任困境。

  最后,责任主体的集体化造成工程师的责任困境。当工程师集体和其他社会集体共同实行问题性行为时,我们如何应对责任问题?当对一个工程事件进行追踪时,应该由谁承担责任以及承担怎样的责任?这是至今在任何国家都无法精确划分的问题。

  三、工程师摆脱责任困境的途径

  面对工程师的责任困境问题,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解决途径。比如:加强工程伦理教育,增强政府监督力度,提高工程师自身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准等。这些措施都将有效防止工程师在面对物质、名誉、地位等功利主义的诱惑时出现摇摆不定、左右为难的情况。除了这些措施外,笔者认为,倡导公众参与和加强技术评估是使工程师摆脱责任困境的最为行之有效、立竿见影的途径。

  公众参与就是让公众参与到工程或者技术的决策过程中来。美国著名技术哲学家米切姆曾经指出:“考虑新技术的伦理问题不再是专家们的事情,而是这个时代所有人的事情。”现代技术与工程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同时也产生了很多负面效应,公众作为这种负面效应的直接受害者,他们有权要求参与到技术或工程的决策中来,对这种决策是否伤害到自身利益做出判断和提醒。况且,专家在决策过程中很可能因为个人的兴趣或考虑不周而忽视公众的福利,公众参与决策将会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公众”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它可以包括各行各业、各年龄层次、各文化层次的公民。在工程决策中,到底什么样的公众应该参与进来,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我国学者李伯聪强调“利益相关者”出场,实际上,工程决策中强调的“公众参与”主要指的就是“利益相关者参与”。一般来说,一个决策是否达到了更高的伦理水准不应该主要由“局外”的公众来判断,而应该主要由“局内”的利益相关者来判断。建立一个由利益相关的公众组成,同时包括技术专家、伦理学家以及管理者组成的共同体对工程决策与实施问题进行思考是解决工程师责任困境的重要途径。

  技术评估是解决工程师责任困境的又一途径。在技术应用之前对其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然后做出相应对策,从而避免不良后果的出现,这样,工程师也就会避免受到公众的伦理职责,摆脱责任困境。技术评估是一种事前思维,其重点是强调要在决策阶段中对已完成的某个设计方案的预测的实施效果――尤其是“派生效果”和“长期效果”――进行全面地、综合性的、带预见性的评价,并把这种带预见性的对预测的“事后效果”的评价作为事前决策的根据。因此,确切地说,技术评估是“事前”对“事后”进行“先思”的思维。技术评估是为了避免风险,为了安全。这就要求工程师遵循考虑周全的伦理原则。考虑周全是指工程师在工程设计与工程实施中尽可能多地考虑更多现实因素,确保工程安全,它是一种更为理想的工程设计伦理原则。在工程设计中除了考虑技术因素,一些非技术因素,如环境、社会背景、利益相关者等非技术因素也应被纳入考虑的范围。工程设计中包含着无法仅由知识化的技术系统替代的人文内涵。现实情况是嬗变的,并且人类的活动是自由的,这些都可能使理论的设计同现实结合后并不能表现最佳,很多重大的工程事故都是由于设计中考虑不周造成的。因此在对工程进行技术评估中,工程师应尽可能考虑周全,以避免由于设计上的缺憾而使自己陷入两难境地。

  公众参与与技术评估是使工程师摆脱责任困境的两种途径,同时,它们也是技术决策过程的重要环节,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工程技术人员的有限责任和技术实施过程的无限可能之间的矛盾。现代社会,工程项目越来越大,技术越来越复杂,工程的后果也越来越难以预料,作为工程活动的主要主体,工程师应该把忠诚于雇主与对大众负责统一起来,在社会进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对技术或工程伴生的风险承担相应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李伯聪:技术哲学和工程哲学点评.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1):6

  [2]H.Jonas.The Imperative of Responsibility:in Search of an Ethics for the Technological Age.1984:29

  [3]李三虎:职业责任还是共同价值―工程伦理问题的整体论辨识.工程研究第一卷.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89

  [4]C.Mitcham.Co-Responsibility for Rearch Integrity.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thics.2003,(9):273

本文发布于:2023-06-26 08:33: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1a73ebcffc8c65c138559b3ec0ecb7a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有关工程师的论文(关于工程方面的论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有关工程师的论文(关于工程方面的论文).pdf

标签:论文   工程师   工程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