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探索采取查、除、防、避、治“五字工作法”,拧紧地质灾害安全风险“螺丝钉”,织密全县地灾防治“安全网”,较好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全面“查”,建好五级台账。
一是建好县级调度一本账。
成立县地灾防治指挥部,建立到乡镇、到村、到组、到户、到人的地灾隐患台账,形成全县地灾隐患管理“一张图”。
二是建好乡镇管控一本账。
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各乡镇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方位、灾害类型、险情程度、治理进度等情况落实台账管理,做到心中有数。
三是建好村级落实一本账。
村“两委”干部履行地灾防治直接责任,对村内地灾隐患点、重点小组、重点农户等情况做到“一口清”。
四是建好湾组包保一本账。
村民小组长对地灾防治包保到户,承担隐患点巡查、受威胁转移避让等责任,履行“吹哨人”职责。
五是建好农户避险一本账。
对地灾隐患点群众实施分类管理、因户施策,发放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告知预警信号、避灾转移线路、安置场所等信息,让群众一旦遇险能从容应对。
二、主动“除”,实施五个一批。
针对全县范围内因削坡建房、依山修路等导致的不稳定斜坡、潜在滑坡、潜在泥石流等安全隐患,实施“五个一批”,最大限度消除地灾隐患,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一是发动群众消除一批。
对于地灾隐患较小的地方,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动员群众投工投劳,防范“小隐患大损失”。
二是政府兜底消除一批。
对于隐患较大、群众无力及时消除的,由政府出资,分别采取挂网锚固、削坡减载、修建挡土墙等方式进行消除。
三是争资立项消除一批。
近几年,每年争取地灾治理项目2-3个,累计消除12个地灾隐患点。
四是以奖代补消除一批。
鼓励群众先动手、后伸手,由村委会统筹推进地灾隐患消除工作,年终从县抢险救灾资金中给予补助。
五是易地搬迁避让一批。
对于地灾隐患大、居住人口少的地灾隐患点,结合易地扶贫搬迁等政策,动员居民搬迁避险。
近三年,**县共计投入3500万元,完成了74处排危除险任务,消除新增的23处地灾隐患。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06:36: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16775373721074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地灾防治工作汇报.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地灾防治工作汇报.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