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文明实践改革工作汇报

更新时间:2023-02-28 02:10:54 阅读: 评论:0

文明实践改革工作汇报今年以来,我市牢牢把握文化体制改革的政治方向,创新工作思路,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契入点,推动与融媒体中心、学习强国平台、便民服务中心和市域社会治理等载体深度融合,打造“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实践点”四级服务阵地,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一、以“小平台”构建“大阵地”,让文化传播“飞入寻常百姓家”一是发挥品牌优势。

依托全国基层理论宣讲集体“小巷讲堂”品牌优势,组建专业和兼职相结合的小巷宣讲志愿服务队,由群众点单、志愿服务队“配菜”,以“弄堂宣讲”“板凳宣讲”“大树宣讲”等形式,建设文化传播服务“最强一公里”。

二是着力拓展延伸。

探索“契约化共建、分散式布局、精准化服务”模式,整合辖区单位、公共场所、经济业态、小区物业等阵地资源,合理布局红色驿站、城管环卫之家、文化书吧等功能场所,解决服务场所面积狭小、功能不完善等问题。

三是建强专业队伍。

将城区69个村(社区)划分为480个网格,每个网格均安排了1名网格员、下会干部、共建单位在职党员、居民志愿者、城管队员和辖区片警,以网格、里弄为单元组建文明实践小分队,形成群众工作群众做,文明实践齐参与的氛围。

二、以“小切口”呈现“大主题”,让文化服务“福泽千家进万户”一是志愿服务项目化。

健全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结合疫情防控、抗洪救灾等中心工作,采取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三社联动”方式,与驻区单位共同认领、共建共享模式,为辖区居民提供法律援助、卫生健康等基本项目。

二是岗位认领全员化。

以在职党员报到进社区服务为契机,结合岗位优势及专业特长,设置“文明交通”“医疗服务”等公益岗,开展党员、法官、民警、教师、医护人员、志愿者进社区“六进”组团式服务。

三是文明实践特色化。

探索“一站一品牌、一点一特色”,推出小巷宣讲、城市文化会客厅等文化品牌,打造“小巷宣讲”志愿服务队、“景漂”志愿服务队等文化服务队,构成“8+N”的文化服务模式,打造**市文化体制改革特色品牌。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02:10: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16775214541052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文明实践改革工作汇报.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文明实践改革工作汇报.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工作汇报   文明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