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意识形态工作的管理权牢牢掌握在手中,这也是与领导权、话语权并列提出的一个重要论断,充分说明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意识形态工作管理权亟待加强的现实必要性。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获取信息的广泛性,基层党员的成分、结构、信念、认识等和党组织生活制度的落实也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基层意识形态工作,解决例如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阵地管控等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不断进行思考研究并付诸实际。
一、国有企业基层在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虽然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升,但精神文明受到了冲击和考验。
尤其是在信息时代,新媒体传播环境下,人人成为了发声者、人人都是自媒体。
在人们快捷获取信息的同时,一些虚假、片面、低俗的信息也趁机蔓延,严重腐蚀着广大基层员工特别是新入厂员工的身心,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不利影响。
(一)思想上涌现多元价值思潮受到多元价值冲击,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在企业的传承弘扬中出现偏差,精神文明建设没有及时跟进融入企业高质量发展,重生产经营,轻思想引导的现象时有发生。
如基层生产经营活动中仍存在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有利益的工作抢着干,没有报酬的劳动消极干。
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影响到基层普通员工,有些人把高消费看作人生的追求,好面子、撑场子的现象层出不穷,一方面抱怨报酬与付出不成正比,另一方面组织活动大手大脚,重价值不重实用,我国崇尚节俭的传统美德或多或少受到了冲击。
(二)文化上受到西方享乐主义渗透
随着外界媒介的接触,对西方文化输出免疫力降低,对他们极力宣扬所谓的普世价值,标榜资本主义的民主自由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比逐渐产生动摇。
国外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外来文化和价值观念对企业员工思想形成巨大冲击。
特别是有些人有意放大个例工作中出现的"干多干少一个样"现象,对参与本职工作的积极性降低;"按点上班、到点回家""混日子"的慵懒习惯仍然存在,对"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这句话片面理解,淡化付出,凸显享受,"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理念受到冲击。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02:05: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16775211011052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新时代加强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研究思考.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新时代加强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研究思考.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