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增强新时代的文化自信——《黄河文明之光》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3-02-28 00:07:11 阅读: 评论:0

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增强新时代的文化自信——《黄河文明之光》读后感黄河咆哮的气势奏响了文明的序曲,黄河奔流的足迹谱写了历史的长歌。

黄河造就了黄河流域,黄河哺育了炎黄子孙,黄河孕育了黄河文明。

拜读了台湾东吴大学历史系姚大中教授撰写的《黄河文明之光》后,使我懂得中国在世界史上的优越地位,对黄河文明的形成、历史地位和作用有了新的认识,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

一、黄河文明早于长江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黄河文明之光》梳理了中国文明的起源,剖析了中华早期帝国秦汉的兴衰。

本书打破了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民族史的界线,以全新的架构叙述了从远古到清代的中国历史。

作者思想缜密,眼光独到,能从复杂的历史表象中找出脉动的主线,具体清晰;引用资料丰富,文笔古雅,这部书超越王朝循环,站在世界视野展示大中华文明,研究角度新颖,堪称世界史视野下的大历史。

中国八大古都中有七个在北方,其中四个在河南,这就充分说明了黄河文明在北宋以前的主导地位。

有史以来的五千年文明历史进程中,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诸侯争霸、农民起义、改朝换代的核心是问鼎中原、夺取政权,主要在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进行,王朝的首都在河南、陕西、山东三个省做钟摆式摆动。

文字的发明是古代先贤打开宇宙奥秘的钥匙,是记载文明的标志,甲骨文、大篆也在黄河中下游诞生、发现。

秦统一后,河南人李斯创造了小篆,陕西人程邈创造了隶书,河南的钟繇创造了楷书,山东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俩创造了行书和草书,形成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五大书体,为黄河文明的演进做出重要贡献。

春秋末期的吴国霸业建立,前后仅历时二十年,速度惊人。

吴、越之兴,是春秋历史压轴的高潮。

春秋时代历史以南方吴越两国的兴替作总结,这正是黄河文明之光向远方照射的具体体现,以及长江下游吴越文化向中原认同迈上康庄大道的回响。

二、黄河文明向江南辐射,催生了长江文明

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由河南老子创造的道家思想,山东孔子创造的儒学思想,山东孙武创造的兵学思想,河南韩非子创造了法家思想,山东墨子创造了墨家思想等等,对后世影响巨大。

秦统一六国后实行了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为华夏民族文化统一,封建中央集权的国体奠定了基础,以后朝代更迭没有突破这些框架,黄河文明在中华文明中的核心地位不可动摇。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00:07: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16775140311042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增强新时代的文化自信——《黄河文明之光》读后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增强新时代的文化自信——《黄河文明之光》读后感.pdf

标签:黄河   文化   读后感   新时代   之光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