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用一个个朴实无华的故事、一幕幕亲切感人的场景,真切再现了习近平和正定人民“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的奋斗历程,生动展示了他在“从政起步”期间的思考实践、高尚风范与人格魅力,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和实践范本。
经过阅读学习一书,我初步了解了总书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与当地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的奋斗历程,深刻感悟到他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都为了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的真挚为民情怀。
我感到,只有不断增强“时时放心不下、事事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越发牢固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能真正体现办公室工作的价值,才能服务党委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阅读学习这本生动鲜活的教材,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都为了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的真挚为民情怀,能够使我们越发牢固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牢牢植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奋斗姿态,交出不负时代和人民的合格答卷。
一要增进民生情怀。
习近平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中央机关工作,北京的生活条件、工作待遇远远好于正定,之所以主动选择到地方上工作,就是“渴望尽自己的微薄力量,亲手为他们做一点实在事情”。
在正定期间,他将人民群众利益放在最高位置,“说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使正定摘掉“高产穷县”的帽子,走出一条“半城郊型”经济发展新路,充分体现了亲民、爱民、为民的崇高精神境界。
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守的是人民的心”。
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医疗保障工作就是服务人民群众,这与我们党的宗旨也是一致的、想通的。
尤其是医保经办工作更是与人民群众深刻打交道,我们要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坚守人民情怀,主动从人民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出主意、办事情。
二要时刻牢记百姓的事。
在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无限热爱人民,时刻把百姓的事放在心里,帮助解决了一桩桩、一件件实事、难事、烦心事。
贴心交心倾听人民呼声。
到正定赴任之初,了解到当地农民因征购任务过高,留下的口粮不够填饱肚子的问题,习近平不顾“先进县”形象和个人政治得失,坚持向上级反映真实情况,争取减少了征购定额;因为小学校舍翻修久拖未果,他少有的发了火;正定试点改造连茅圈工作中,他顶住“一刀切”压力,把领导干部统一思想、抓好试点示范效应、做好群众工作摆在前面,紧盯老百姓都想要净化、美化的环境,都愿意吃好些、住好些、文化生活丰富些的共通心理诉求,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做成受老百姓欢迎的“实在事”。
本文发布于:2023-02-27 18:59: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16774955921016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医保系统干部《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读后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医保系统干部《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读后感.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