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源头储备,扩宽视野“选种育苗”。
坚持多渠道引进、多层次发现、全方位识别,不断为干部队伍注入源头活水,确保干部使用上有梯队、选择上有空间。
一是开渠拓源引活水。
着眼现实需求和长远考虑,每年结合全县岗位、编制空缺情况,科学制定职位要求和报考条件,持续加大招录力度。
近三年,累计接收省委组织部选调生18名,公开招录公务员120名、事业干部1137名,引进教育、卫生领域专业技术人才99名。
二是常态考察抓储备。
通过单位民主推荐、座谈了解、组织考察等方式,积极挖掘和发现储备优秀年轻干部。
去年以来,开展全覆盖政治建设调研和年轻后备干部推荐考察3次,将表现突出的186名年轻干部纳入优秀年轻干部“管理库”,并实行动态管理、实时更新、综合研判,确保年轻干部储备质量过硬。
三是严格标准选优苗。
没有“好苗子”就没有“好收成”,**坚持在源头上严把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廉洁关,织密织牢选人用人“过滤网”,精选出能耐得住旱涝、扛得住风雨的“优苗”“强苗”,坚决不让“病苗”“劣苗”蒙混过关。
换届后,全县21个乡镇班子均配备了至少1名30岁以下年轻干部,全县配备35岁以下年轻干部74名。
二、聚焦素质提升,一线锻炼“培土墩苗”。
坚持把基层一线作为锤炼干部的“练兵场”,切实把好苗“墩实”。
一是培根铸魂练内功。
坚持上好“政治课”,引导年轻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与时俱进提升政治理论素养。
通过举办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班、召开年轻干部座谈会等方式,帮助年轻干部提升综合素质。
充分依托塘田战时讲学院等红色资源,常态化开展红色教育,让年轻干部在感受革命先烈艰苦奋斗的历程中接受洗礼。
二是一线锻炼强筋骨。
定期选派一定数量的优秀年轻干部,安排到乡镇基层一线“磨练”、重点工作一线“锤炼”、矛盾困难一线“锻炼”,培养他们啃“硬骨头”、挑“关键担”的能力。
2021年以来,先后选派103名年轻干部担任乡镇副科级职务,安排25名年轻干部到征地拆迁、信访巡察、重点项目等吃劲岗位工作。
三是轮岗交流增本领。
采取跨岗锻炼、轮岗交流、异地挂职等方式,大力推进年轻干部轮岗交流,增强年轻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积极借助长沙市天心区对口帮扶**之机,选派2名年轻干部到天心区挂职、学习,组织22名年轻干部赴浙江大学、省乡村振兴局、等地跟班学习。
本文发布于:2023-02-27 16:04: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16774850691002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年轻干部培养工作汇报.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年轻干部培养工作汇报.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