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移风易俗和生态环境保护,倡导文明祭祀新风尚,市文明办特向全社会发出移风易俗文明祭祀倡议。
一、网上祭祀,科学过清明。
严格遵守疫情防控有关要求,强化个人防护,减少返乡祭扫,避免人员聚集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
倡导采用网上祭祀、鲜花祭祀、家庭追思、撰写追忆等文明低碳的祭祀方式寄托哀思,营造科学文明祭祀的社会新风。
我省“xx祭英烈”网上祭扫平台已在省退役事务厅官网开通试运行,社会各界可登录省退役事务厅官网(https://xxxxxxx)或“xxxx网”(http://xxxxxxxxxx)进行网上祭扫,为英烈献花、点烛、留言。
二、零碳祭祀,绿色过清明。
把传统的祭祀习俗用绿色、健康、文明、环保的方式进行表达,不在路边、广场、小区、树林、草坪等场所焚烧纸钱及冥物,全面禁止燃放烟花鞭炮等祭祀旧俗,杜绝各类安全隐患和火灾事故发生,不摆放不易降解、污染环境的祭祀用品,不在祭祀活动中妨碍和影响社会公共秩序,自觉抵制陈规陋俗和封建迷信活动。
三、简朴祭祀,节俭过清明。
传承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树立“厚养礼葬”的时代新风。
倡导“简祭”“薄祭”“公祭”等新的祭祀形式。
反对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相互攀比,抵制庸俗愚昧、封建迷信的祭祀陋习,以节俭方寄托哀思,使清明祭祀由注重实地实物祭祀转向以精神传承为主。
四、健康祭祀,文明过清明。
生者积极健康地生活是对逝者最好的纪念。
倡导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在缅怀与追思中增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热爱。
倡导参加郊游、路青、放风等民俗活动,举行经典诵读,烈士陵前入党、入团等活动,亲近自然、陶冶情操,培养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五、安全祭祀,平安过清明。
增强安全意识,倡导平安出行,遵守治安管理秩序,科学合理安排祭扫时间和路线、避免造成交通拥堵及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共同营造平安有序、安定祥和的节日环境。
让我们携起手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做文明祭扫英烈活动的践行者,做数字化缅怀英烈的先行者,做红色文化的弘扬者。
本文发布于:2023-02-27 03:47: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1677440872941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清明文明祭扫倡议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清明文明祭扫倡议书.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