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好的习惯,会成就人的一生。
正因为如此,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已成为目前教师和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特别是“双减”政策落地后,学校作业大幅减轻,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面叫停,孩子居家的时间越来越多,但“双减”不减质量、“双减”不减责任、“双减”不减成长。
“双减”政策下,家长怎样配合学校,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分享几一些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与各位家长共勉。
一、创造温馨、和谐、安定的家庭环境。
家是孩子的港湾,只有家里环境轻松快乐,充满爱与关怀,孩子自然愿意把精力用在学习上。
家长要不断自我成长,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内涵,创造宽松、民主的家庭环境,建立和睦的亲子关系,让家成为亲子双方温暖的港湾,也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二、做孩子学习的好榜样。
真正好的教育是行为层面的,让孩子行动的方式永远是言传身教,我们的孩子也许不会听我们说了什么,但他一定会看我们做了什么。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不是监督师,不是纠错师,而是引领师。
家长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时时刻刻给孩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我们要成为孩子眼中的榜样。
当父母发自内心的爱上学习,不断成长,孩子自然能从中汲取充足的能量。
父母要终身成长,让孩子从你身上看到惊喜,让孩子看到你对生活的态度是积极的,向上的,孩子才会向你看齐,努力进步,因为你的榜样行动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三、要及时称赞和鼓励孩子,无条件的爱孩子。
真正好的教育契机不是孩子犯错误的时候,而是他做对事情的瞬间。
发现孩子无意中有良好的行为表现时,家长应立即给予称赞,以示鼓励,强化孩子的这种行为。
及时抓住机会,给予孩子真诚的鼓励和赞赏,激发孩子发生质的转变。
对于孩子出现的错误也要及时纠正。
不是孩子优秀了我们才爱他,而是你爱他了,孩子才会更优秀。
一个被父母好好爱过的孩子,会有充足的心理能量,能够更加勇敢,自信有底气的面对生活,不管以后身处何处,内心都能有阳光照进来。
四、走进孩子内心,给孩子一份心灵的力量。
当孩子遇到烦恼时,我们要让他敞开心扉,放心倾诉;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我们要及时发现给予他精神力量;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我们要及时安慰、鼓励;当孩子出现错误时,我们也要解读他的心灵密码,关怀他内心的温度。
要知道,培养孩子阳光,诚实、自信、坚强,成为身心健康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本文发布于:2023-02-27 03:36: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1677440162940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在全校“双减”工作家长会上的发言.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在全校“双减”工作家长会上的发言.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