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攻坚克难,破浪前行——深度解读202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更新时间:2023-02-23 08:27:54 阅读: 评论:0

攻坚克难,破浪前行——深度解读202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无疑是中国新一年经济政策的风向标,为来年我国经济发展和宏观政策指明了方向。

从今年经济工作会议公报的内容来看,在政策内涵、施策手段等方面都还是有相当大的变化的。

首先看一下中央对于当前形势的判断。

公报的表述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这一表述与前几年“复杂严峻、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的笼统表述相比是非常清晰、精准的,可谓是直指要害。

需求收缩包括了内需和外需。

从外部环境看,虽然全球经济整体复苏,但基础并不稳固,波动性大、脆弱性高、结构性失衡等特征凸显。

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将逐渐回落至常态,供应链瓶颈加剧通胀压力,全球滞胀风险加大。

相对应的是,今年支撑我国外贸出口增长的因素有所减弱,明年出口额大概率呈回落态势。

从内部消费看,2022年制约消费的收入、疫情、避险倾向等因素将取得一定程度的好转,新冠疫情对消费的影响逐渐长尾化,但大幅度的改善依旧难以实现,消费复苏依旧乏力。

供给冲击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大宗商品涨价,在供给受阻加之货币溢出效应的双重作用下,生产成本上升带来的输入型通胀压力。

二是在中美科技战和疫情影响下,供应链的稳定性面临冲击,产业供应效率还没有恢复,或有“卡脖子”和断供风险。

供给冲击最终的影响,就是通胀压力增加。

预期转弱实际上更应该予以重视。

在金融视角里,信心比黄金还珍贵。

预期和现实会相互影响,预期越悲观,消费和投资也越谨慎。

一旦全社会都形成了这种氛围,这个预期是很难逆转的。

所以说预期转弱,不是一个简单的主观想法的改变,而是一个严峻的客观环境的变化。

一旦到了恶性循环的阶段,就会对需求形成强烈的负反馈,所以要求我们要做好预期管理,稳定市场预期。

其次,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稳”字。

中央确立明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会议指出,稳定宏观经济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

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慎重出台有收缩效应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要求各方面要努力实现明年经济平稳开局,向好发展。

一、“稳字当头”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

为什么要“稳字当头”?一是要抗冲击,二是要防风险,三是要保平衡。

冲击主要来自于外部,中美多方面的角逐和博弈,新冠疫情的变化,以及潜在的全球金融危机等等,都有可能造成巨大的冲击。

风险主要来自内部,包括庞大的地方政府债务、企业债务违约、可能出现经济“类滞胀”等等。

保平衡就是在保持稳定发展的同时兼顾多方面目标,譬如在宏观调控政策跨周期和逆周期之间,在环境约束与经济运行之间,在全局统筹与局部实际情况之间,都要找到平衡点、把握好尺度。

二、从宏观层面,核心是稳增长。

稳增长的主要手段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会议提出,明年财政政策转向更积极,强调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

超前开展基建投资,以基建托底经济,质和量并重。

预计明年还将在支持国民经济薄弱环节、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能等方面推出新的更大力度的政策组合。

货币政策正式转向宽松,明年上半年可能延续降准,必要时还可能小幅下调政策利率。

在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房地产风险明显暴露情况下,加大力度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实现房地产软着陆,并支持实体经济、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绿色经济、新基建,实现跨周期调节和高质量发展。

三、从微观层面,稳就业是第一要务。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

经济下行首当其冲影响就业。

会议从宏观层面提出,“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

本文发布于:2023-02-23 08:27: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1677112074885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攻坚克难,破浪前行——深度解读202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攻坚克难,破浪前行——深度解读202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