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大背景下,学者们进一步对中国共产党强大的执政能力与高超的执政水平进行深入化、微观化与系统化的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力这一内源性要素逐渐显露出来。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①。
这是党中央作出的新时代加强党的领导力建设的根本部署,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研究提供根本遵循。
此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研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内学者们纷纷从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历史轨迹、概念范畴、科学体系、精神实质以及提升路径等方面展开研究,形成诸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基于此,为科学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研究特征与趋势,进而对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力深入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本文运用CNKI以及CiteSpace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研究成果进行科学计量与可视化分析,将“基础科学”“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Ⅰ辑”“社会科学Ⅱ辑”“经济与管理科学”作为限定文献分类目录,将“2012-12-08”至“2020-9-30”设为限定搜索时间,以“中国共产党领导力”“党的领导力”“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社会号召力”以及“群众组织力”为内容,分别以“篇名”“摘要”“关键词”以及“全文”进行精确搜索。
将搜索到的报纸、会议通知以及新闻报道等无效内容进行剔除,共得到有效数据241条,以此作为本文研究的样本。
一、研究发现1.年度发文量年度发文量能够从较为宏观的角度展现出相关研究的发展阶段、整体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从相对数值来看,2012年到2020年的年度发文量分别为10篇、12篇、8篇、16篇、22篇、20篇、58篇、52篇、43篇,整体上呈现出增长趋势,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研究前景较为乐观。
2012年到2017年的年度发文量不太高,说明虽然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研究已经显现,但并未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
2017年到2018年的年度发文量拐点突现特征明显,说明2017年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研究得到快速发展,这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突出党的领导力建设的内容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力论坛召开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数据反映出来的信息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2.主要研究者及机构
主要研究者及相关研究机构也是从较为宏观的角度衡量当前研究整体状况的重要指标,通过数据处理,可以直观地反映出研究者、研究机构的层次水平以及合作情况。
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中,进行“作者”与“机构”的可视化分析,本文截取排名前十位的研究者信息数据,分别是:中共山东省东平县委党校王玉堂、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胡月星、中共江苏省委党校(行政学院)胡宗仁、贵州财经大学何茜、中国纪检监察学院李雪勤、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刘峰、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祝灵君、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奚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蔡礼强、中共四川省委党校(行政学院)李锡炎。
这些显示,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研究者主要来自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以及干部学院,这与机构的职责定位以及研究者的知识积累、研究兴趣和研究特长有着密切关联。
贵州财经大学、中国纪检监察学院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等机构及研究者亦包含其中,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研究的机构和研究者分布整体上呈现出较为合理的布局态势。
需要注意的是
本文发布于:2023-02-23 06:36: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1677105395876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研究特征与趋势.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研究特征与趋势.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