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人才工作述职报告汇编(6篇)

更新时间:2023-02-22 19:54:08 阅读: 评论:0

人才工作述职报告汇编(6篇)目录1.高校组织部副部长人才工作述职报告 2.区委组织部长人才工作述职报告 3.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县委组织部部长人才工作述职报告 4.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人才工作述职报告 5.县委组织部部长人才工作述职报告 6.组织部部长人才工作述职报告 高校组织部副部长人才工作述职报告高校是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地,是社会创新的中坚力量,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思想文化的重要开拓者。

做好新时代高校人才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固树立正确人才观,‍多措并举,确保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创新人才政策顶层设计。

充分发挥人才作用,首先要解决的是坚持科学、及时和有效原则,‍制定人才规划,做好顶层设计。

坚持人才政策制定的科学性。

要坚持党管人才、立德树人、服务发展和凝聚人才为基本遵循,以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衡量标准,结合新时代高校“双一流”建设实际,系统构建谋划人才标准,从源头保障人才工作的科学性。

坚持人才政策制定的及时性。

高校党委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工作,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配合,二级党委(党总支)具体落实的人才工作机制,尽快转变职能,定期深入基层,掌握基层动态信息,坚持需求导向,建立完善人才政策反馈机制,为人才政策的优化提供重要参考;坚持人才政策制定的针对性。

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人才计划,人才政策要坚持差异化管理,做到全方位服务人才发展。

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方式。

人才引进培养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环节。

人才引进要坚持寸土必争,要形成合力,构建闭环管理,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

一方面,要积极创新人才引进方式。

高校要主动破除传统人才引进壁垒,形成优秀人才“一卡通”制度,建立完善人才国际视野,搞活国内人才市场,大力引进发展所需人才。

另一方面,要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按照“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标准,政治上主动引领,业务上重点培养,生活上关心服务,将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建骨干,将党建骨干培养成业务骨干,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要根据人才实际制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符合实际的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外出培训、科研项目、实验规划、交流协作等方式,有针对性的培养和储配人才。

创新人才评价激励机制。

首先,创新人才评价机制。

高校要不断完善人才分类评价标准,构建以政治素质、诚信道德、学术成果、社会影响等为主要内容的评价指标体系。

其次,创新人才评价方式。

高校要结合实际配套出台新制度和新政策,特别是事关科研项目管理、中期考核、经费使用等评估中间环节,要尊重规律、能简则简,全力支持人才开展工作,实行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纳入最终考核指标。

再次,创新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

要将人才工作成效纳入院系、职能部门绩效考核体系,优化指标设计,将引进人才团队数量、本土化培养质量、人才政策落实、人才服务保障、科研成果转化等作为主要考核指标,着力构建符合人才充分发展的制度环境,形成有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最后,创新人才成长平台。

要树立协同意识,积极整合资源,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针对“双一流”发展需求,统一整合并合理配置校内外资源,打破人才协作壁垒,优化人才创新环境,探索多元化人才共享模式,实现“一体化”发展目标,打造更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发展平台。

创新人才服务保障机制。

一是,高校要在创新人才服务保障机制方面出实招、真招,持续加大人才工作投入力度,按照“一事一议、特事特办”原则,结合实际建立制约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紧缺人才投入优先保障机制,用活、用好、用足薪酬制度政策。

二是,要建立校院两级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人才制度,将组织的关心体现在日常、落实在行动,坚持需求导向,立足解决问题,‍真正听取人才的意见建议,真正从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关心人才成长,积极探索个性化和多

样化服务,建立并打通涵盖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就医保障、金融服务、待遇落实等

本文发布于:2023-02-22 19:54: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1677066848826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人才工作述职报告汇编(6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人才工作述职报告汇编(6篇).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述职报告   人才   工作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