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党建理论。
这一理论体系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和“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怎样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这两个根本问题展开,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揭示了党的建设、党的领导、党的执政的基本规律,指明了党自我革命的前进方向。
毛泽东思想中的党建理论,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作出了奠基性和开创性贡献。
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同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际紧密结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中的党建理论,进一步科学回答了在执政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和“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怎样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这两个根本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党建理论,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原理作为理论起点、逻辑起点、价值起点,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直面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和难题,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开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新境界,也开辟了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的新境界。
这种新境界,集中体现在十个方面:一是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科学阐明了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内在统一性。
二是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布局中,深刻阐明了治党和治国的关系。
三是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作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顶层设计。
四是提出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同向发力,同时发力。
五是提出在党的各方面建设中党的政治建设是统领,必须作为一项根本性建设摆在首位。
六是提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强调党的领导体现在党的科学理论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上,体现在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上,同时也体现在党的严密组织体系和强大组织能力上。
七是提出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八是提出全面从严治党重在纪律建设,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九是提出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十是提出党要勇于自我革命,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推进伟大的社会革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党建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加强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两个维护”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核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两个维护”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核心,做到“两个维护”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最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这里谈五个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维护领袖和中央权威,认为无产阶级革命是消灭私有制的彻底革命,革命任务艰巨,没有权威,就不可能有任何的一致行动,不可能取得胜利。
列宁指出:“在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出自己的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
”二是苏共等政党的教训。
在苏共二十八大通过的党章中,取消了关于民主集中制的规定。
苏共领导人还提出“政治多元主义”,为党内派系和多党制合法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党的领导软弱涣散、党的组织混乱无序,是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重要原因之一。
很多西方政党也出现“民主病”,“劣币驱逐良币”,否决政治盛行,决策成本很高,形成派系分化和族群撕裂。
三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探索。
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1938年召开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巩固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并明确提出“四个服从”原则。
经过延安整风,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党的七大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党的七大还把“四个服从”作为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写入党章,强调最根本的是全党服从中央。
本文发布于:2023-02-22 16:11: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1677053471808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在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研讨会上的发言汇编(6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在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研讨会上的发言汇编(6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