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向重点xx村持续选派驻村干部的重大决策部署,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动员和激励全旗各级党组织、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员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积极奔赴驻村工作一线,勇于担当,奋力拼搏,在推动和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广阔舞台书写新篇章。
刚才,x书记宣读了《xx旗关于向xx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实施方案》,x部长宣读了《关于向xx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通知》,对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职责任务、日常管理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大家一定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理解驻村工作的重大意义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xx旗坚决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十项清零达标”等专项行动,xx名驻村干部长期住村开展工作,xxx名帮扶责任人与贫困户结对帮扶,贫困群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实现了全面保障,xx旗高质量通过贫困退出国家第三方评估验收和国家脱贫攻坚普查,x户x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x个贫困村全部出列,顺利摘掉戴了x年的国贫旗帽子。
这些成绩,是广大扶贫干部冲在一线、干在一线,兢兢业业、不辞辛苦换来的。
在此,我代表旗委、政府,对你们的辛勤付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x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坚持和完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等制度,并根据形势和任务变化进行完善,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新发展阶段持续加强选派干部驻村工作的明确信号和新的号召。
x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对总结运用打赢脱贫攻坚战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重要经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提出明确意见、作出全面部署。
大家要深刻认识新形势新任务对选派干部驻村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低于脱贫攻坚,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
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经验,更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方面,向重点xx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有助于推动资源下沉、工作下沉、干部下沉;有助于保持发展思路和工作的连续性,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农牧民可持续增收的连贯性,进而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另一方面,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是推动人往基层走、劲往基层使的最直接、最有效办法,有助于转变工作作风,整合城乡资源抓基层打基础;有助于改善xx村基层党组织人员素质能力结构,优化xx村“两委”班子特别是带头人队伍,增强班子整体功能;有助于加强农村牧区治理人才队伍建设,充实基层治理力量,提高农村牧区社会治理能力,进而夯实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
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村牧区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
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作为基层一线的中坚力量,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旗委、政府在保持原有驻村力量稳定的基础上,综合考量全旗广大干部个人意愿、能力、经历等多方面因素,经过多次研究讨论,最终敲定了xx旗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名单,实现了最大限度的优化和补强,把“最能打硬仗的人”选派到了乡村振兴一线。
作出这样的决定,饱含着旗委、政府对各位的信任与肯定,饱含着广大农村牧区群众对各位的殷切期望,希望各位拿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劲头,带着感情、沉下身子,扎根基层、走进群众,冲锋在前、担当作为,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中再创佳绩。
本文发布于:2023-02-22 15:16: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1677050182803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在向xx村持续选派驻村干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在向xx村持续选派驻村干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