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在选人用人专项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23-02-22 09:35:03 阅读: 评论:0

在选人用人专项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根据会议安排,在今天选人用人专项工作座谈会上,我作简要发言。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治国理政,关键在人。

”选人用人,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

一段时期来,xx连续发生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特别是xx专案给xx政治生态造成了恶劣影响。

深刻汲取xx专案教训,扎实开展“学党章、除陋习、治顽疾,重构风清气正政治生态”,作为组织部门最为重要和关键的就是要始终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持续匡正选人用人风气,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一、从历史镜鉴中充分认识选人用人风气的重要意义“举贤任才,立国之本”。

选贤任能关系到党的政治得失、民心向背和生死存亡。

在中华民族漫长历史进程中,历朝历代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都非常重视培养和选拔人才,形成了相对完备的选官制度,从夏商周时期的“世卿制”、汉代的“察举制”,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隋唐元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并在实践中总结形成了一系列选人用人思想。

比如,《墨子》中说“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司马光提出“凡用人之道,采之欲博,辨之欲精,使之欲适,任之欲专”等等。

历朝历代选官制度对巩固统治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种种难以克服的弊端和难以弥补的缺陷。

比如,任人唯亲,结党营私,用人不公,买官卖官,人身依附等。

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

党在成立初期,紧扣党的任务,对干部提出“政治认识、纪律性及对工人阶级利益的牺牲性,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有政治远见,有工作能力,富于牺牲精神,能独立解决问题,困难中不动摇,忠心耿耿地为民族、为阶级、为党而工作”的要求。

特别是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首次提出:“才德兼备”的干部标准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以及实行“知人善任”的干部政策和搞“五湖四海”的干部方针,我们党根据这些精神培养选拔了一大批干部,夺取了革命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在1957年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党的干部既要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又要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做到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要又红又专”的干部标准。

1980年,邓小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提出了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干部队伍“四化”方针,有力地推动了干部队伍建设。

本文发布于:2023-02-22 09:35: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1677029703722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在选人用人专项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在选人用人专项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pdf

标签:用人   座谈会上   专项   选人   讲话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