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要求, 加快推动转型创新发展,全力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其建设成为东北区域交易中心,以市场化机制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新一轮振兴发展提供新动力。
(二)基本原则。
政府指导,市场运作。
政府建立公开透明的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和制度体系,形成统筹监管、规范有序、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
强化市场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驱动性作用,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
分类施策,宽紧适度。
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不同行业实行差别化政策,科学合理确定企业碳排放配额,引导企业自主进行节能减排改造, 促进清洁能源推广,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积极稳妥,循序渐进。
科学合理确定实施范围,对不同行业实行差别化政策,率先将耗能高、强度高、碳排放量大的工业企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 场,逐步扩大到建筑、交通等行业,最终实现全覆盖。
(三)总体目标。
2021 年 2 月,启动运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建立碳排放报告和核查、配额分配管理和交易等制度体系, 筹建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建立有效监管机制。
到 2022 年,实现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稳定运行。
交易机制逐步完善,交易范围扩大至城市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公共建筑等领域,力争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注册单位达到 1000 家,并向经济区和全省辐射,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效对接。
到 2025 年,基本建成覆盖各行业、具有老工业基地特色、健康平稳运行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吸引东北地区以及其他地区企业参与交易,成为交易市场活跃、交易品种多样、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的区域性交易市场。
二、主要任务(一)出台管理办法。
2021 年 2 月,以市政府令形式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明确适用范围、管理体制、配额 发放管理、配额核查清缴、配额交易制度、法律责任与罚则等 内容。
同时,适时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
(二)确定实施范围。
控排企业范围:将全市接受碳核查的 500 家重点控排企业中符合条件的纳入配额管理。
交易产品范围:碳排放权交易主要产品为二氧化碳排放配额(SYEA)和 核证自愿减排量(SYCER,占全市碳排放配额比例不超过 5),适时增加交易产品品种。
交易主体范围:以控排企业为主,同 时积极探索引入银行、碳资产管理公司等各类投资机构以及其 他符合交易规则规定且自愿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公民、法人或 者其他组织。
(三)夯实数据基础。
建立数据平台,重点控排企业做好碳排放监测计划,编制碳排放自查报告,并报送至碳排放数据 平台。
开展数据核查核证,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委 托符合条件的核查、核证机构对重点排放企业历史排放情况进 行核查、核证工作。
本文发布于:2023-02-22 07:24: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1677021862639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