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中吸收养分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强调:“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历史承载国家和民族的兴盛衰亡,是最好的老师、教科书、营养剂与清醒剂。
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唯一的连续性文明,其中沉淀的知识、文化、经验以及蕴含的强大精神力量,赋予了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只有知道中华民族从哪里来,才能更好思考往哪里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中国悠久历史孕育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近代历史则记录了旧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独立民主的艰辛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要特别注意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在100年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留下了宝贵经验,值得后人反复学习体会。
中国这艘巨轮想要行稳致远,同样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党史教育。
开展党史教育,高校是重要阵地。
这不仅因为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本就是高校的立身之根本,还因为青年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因此,高校是开展党史教育的重要着力点。
党史教育能够坚定民族自信,强化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高校开展党史教育,就是要让青年人知道,在救亡图存的艰难岁月中,面对内忧外患,无数共产党人以生命为代价探索民族复兴的道路,最终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
其中的艰辛与不易、奋斗与拼搏、流血与牺牲,彰显着全体革命人士矢志不渝的爱国信仰和民族大义。
党史是帆,为巨轮提供动力,在汪洋中乘风破浪。
从党史教育中汲取攻坚克难的勇气,建立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将让我们更加勇敢直面国内外各种挑战,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勇前进。
本文发布于:2023-02-22 06:29: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1677018591604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开展党史教育 强化高校铸魂育人的立身之本(高校).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开展党史教育 强化高校铸魂育人的立身之本(高校).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