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xx市政协按照国家“两新一重”工作要求,就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调研。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规划不完善,建设特色不鲜明;城乡建设资金短缺,城镇设施水平不高;城镇管理机制不畅,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城镇产业不明晰,产城发展不协调”等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建议。
存在问题一是规划不完善,建设特色不鲜明。
按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全市还未进行完备的国土空间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一些关系xx长远发展的宏观性问题还不明确。
全市县级城镇化建设乏力,多数县(市)没有充分从区位、传统文化、自然资源禀赋等彰显自身优势,城镇化建设个性不足,特别是重点镇建设特色不鲜明,缺乏应有的吸引力。
二是城乡建设资金短缺,城镇设施水平不高。
xx作为传统农业大市,财政实力薄弱、融资渠道单一。
由于缺乏规范的运作办法,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源还没有有效利用起来,xx搬迁、xx融合轨道交通、xx大道、xx大道、xx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资金支撑。
除xx县庄里镇等省级重点示范镇和大荔县朝邑镇等省级文化旅游名镇有政策支持外,其他县级城镇建设没有政策依靠,建设资金严重不足。
三是城镇管理机制不畅,公共服务能力不足。
随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持续推进,全市城镇面貌大为改观。
但整治容易保持难,城市精细化管理中一些反复性、顽疾性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治。
群众反映强烈的电动车乱行乱停乱放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治。
主城区建设管理体制不畅,市、区建设管理权限划分不清,存在多头建设、管理缺位现象。
随着城镇人口快速增加,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娱乐、卫生、体育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还跟不上,特别是教育、养老等资源短缺矛盾日益凸显。
四是城镇产业不明晰,产城发展不协调。
全市仍然没有跳出传统产业的束缚,既存在主导产业不大不强、全产业链培育较弱的问题,也存在运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融合不够、导致品牌不强的问题,产业作为支撑区域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加快人口流动聚集的作用太弱。
主城区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低、主导产业不明晰,对区域内县级城镇化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
本文发布于:2023-02-22 03:07: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1677006467473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新型城镇化建设材料汇编(4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新型城镇化建设材料汇编(4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