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大学还专门开设了这门课。
按照定义,“公文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法定团体等组织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形式的书面材料”。
这里,我们把公文的定义“泛化”一下,职场上“非个人用途”的写作姑且都称之为“公文写作”。
毋庸置疑,公文写作很重要,这项能力是职场上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
水无常形、文无定法。
公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到底应该怎么写、怎么才算好,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
同样一个材料,下了不少功夫,质量也很高,也许这个领导觉得好,很喜欢,换了一个领导可能就会觉得不好。
当然这个“不好”,有一种情况就是,材料不对他的口味,因为不是为他“定制“的,并不是说材料本身就不好。
所以,评价一个材料究竟好不好,标准是弹性的、游离的,是因人而异的。
萝卜青菜,口味咸淡,各有所爱。
这里,我结合个人的实践,就公文的写法谈一家之言,主要是四句话:出思想,精概括,讲明白,重品相。
一、出思想材料是一级组织交流传递思想的工具载体。
那么,每个人都希望材料传递的思想是丰满的而不是骨感的,是立体的而不是单薄的,是厚重的而不是轻微的。
这种材料的思想性,要具体落实到材料的观点、站位、立场、论述等各个方面,全方位渗透体现在整个材料之中。
我体会,材料思想性的源头活水主要有:(一)从深刻揭示本质特征中出思想。
讲一项工作,有没有论述出最为本质的特点、揭示出最为内在的特征,是衡量一篇材料有没有思想性、思想性强不强的重要标尺。
「案例1」曾经撰写过一篇某战略力量运用的材料,是为上级领导到某单位参加年度工作总结大会而准备的,层级比较高,很重要。
之前,对该力量运用的表述,几乎是沿袭该单位编制表上的“老三句”:“为高层决策提供信息保障,为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提供信息保障,为现实任务提供信息保障”。
这当然是对的。
我当时在写作班子里头,研究了几次,认为在那种场景下,不能再沿用老三句了,这么多年了,到底你的力量是怎么用的,得挖一挖,说出些“道道”来。
最后,是这样写的,四个度:——坚持向常态观测要“强度”。
合理调配各种力量和资源,科学统筹各战略方向需求,看紧盯死重热点方向。
——坚持向动向信息要“速度”。
要在全业务系统的快速反应上挖潜能,做到动向信息的快速获取、实时传输和高效传递。
——坚持向分析处理要“精度”。
对目标的分析解译必须精确精准,资料整编必须搞实搞细,真正做到实打实。
——坚持向综合研判要“深度”。
强化战略敏锐性和感知力,把小的、零碎的、战术性的信息成果长期积累下去,分析得出深层次的特点趋势,努力做到“见微知著、一叶知秋”。
本文发布于:2023-02-22 00:16: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1676996196372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谈谈公文写作的基本方法与要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谈谈公文写作的基本方法与要领.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