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篇市政协民族和宗教座谈研讨会发言材料
更新时间:2023-02-22 11:37:44 阅读: 评论:0
7篇市政协民族和宗教座谈研讨会发言材料遵循发展规律 推动创新实践(1)余浩洁 奉贤区委统战部副部长、民宗办主任发言材料:“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这一重要论断,是党的宗教工作基于中国国情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宗教发展方向,为积极引导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围绕着“宗教中国化”这一时代命题,几年来,我们从推进基层宗教工作出发,在认识层面和实践层面做了一些研究和探索,归纳起来主要是“遵循规律、把握关键、推动实践”。一、遵循规律。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必须遵循宗教发展规律。对基层宗教工作而言,认识上的不足依然是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主要思想瓶颈。如,什么是宗教,什么是宗教规律,宗教工作的本质又是什么等。基于基层工作考察,我们认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需要在思想源头上解决推动实践的认识问题。要从本质上认识宗教,从规律上认识宗教,从作用上认识宗教。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必须在认识宗教本质和规律上做到“由表及里、去伪存真”。二、把握关键。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必须把“积极引导”这个关键“契合时机、落深落细”。近年来,我们在基层宗教事务依法管理中坚持“导”的工作态度,遵循宗教规律,把握宗教工作本质,主动探索法治化、规范化的实践路径。一是抓住突出问题,切实解决宗教界的急需急盼。重点探索开展了宗教活动场所布局规划试点工作,形成奉贤区宗教活动场所总体布局专项规划成果。二是加强管理组织建设,切实推动宗教场所实施民主管理。指导全区宗教团体制订和落实各教宗教场所实施民主管理办法措施,以民主方式“导”出了宗教教职人员与信众代表平等协商、集体决议、民主评价的管理新模式。三是创新社会管理,切实推进宗教事务社会公共治理。以基督教专项工作为重点,借助民族宗教事务网格化管理平台,形成基督教堂区、街镇社区“两区联动”工作机制。三、推动实践。当前,践行“爱国爱教、两个责任”已成为宗教界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实践主题。现阶段,深化“爱国爱教、两个责任”实践活动,切实推动和顺宗教、责任宗教建设,需要做到“点面结合、创新推动”。一是要创新载体,深化宗教场所国旗、宪法和法律法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进”活动。二是要创新方法,深化中国共产党党史、改革开放史、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教育。三是要创新引领,深化宗教界讲经讲道长效化制度建设。增强推进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内生动力(2)郁喆隽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市宗教学会副秘书长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提供了正确路径,是全面提高新形势下宗教工作水平的重要任务,对正确处理我国宗教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充分尊重宗教生存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任务,是推动解决宗教领域突出问题的战略举措,是充分发挥宗教积极作用的关键所在。坚持中国化方向,宗教就必须在政治上自觉认同、在文化上自觉融合、在社会上自觉适应,与社会发展同步、与时代进步同频,成为社会建设的和谐因素和国家建设的积极力量。
本文word下载地址:7篇市政协民族和宗教座谈研讨会发言材料.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7篇市政协民族和宗教座谈研讨会发言材料.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