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
更新时间:2023-02-22 11:36:52 阅读: 评论:0
领导干部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领导干部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他们除了要和普通人一样,面临婚姻家庭、子女教育、人际交往、生理周期、情绪焦虑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还要比常人承担更繁重的工作压力,他们的内心活动更丰富,思想负担更沉重,经受的心理考验更大,这些都导致领导干部成了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危人群”。因此,关注领导干部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已经成为当前一个很紧迫、很有现实意义的话题。一、正确认识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人的智力、情感、意志和人格都在公众认可的范围之内。领导干部中常见的心理不适症状包括焦虑、强迫、恐惧、抑郁等,而抑郁症是最常见的心理疾病,有人把它称为“心灵的感冒”。具体表现在情绪低落、苦闷、行动迟缓、反应迟钝、语速缓慢或整日沉默不语;感到力不从心,对什么事都没有兴趣,自卑甚至绝望、厌世,对前途产生动摇,怀疑自己,怀疑他人,怀疑人生,怀疑一切。处于抑郁状态的领导干部,如果能积极进行调节,就有可能克服抑郁情绪,重新适应环境,恢复正常的生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领导干部并没有意识到抑郁症的危害,他们长期笼罩在抑郁的阴影下无力自拔,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能力,更有甚者在病痛的压力下选择轻生。2006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出台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特意把心理素质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指标,表明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早已引起组织部门的高度重视。而且从2005年开始,中央党校在领导干部的各级各类培训中,已经纳入了心理健康的课程。二、领导干部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导致领导干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但综合起来更集中在以下几点:(一)“三观”不牢观念决定心态,心态决定行为。有的领导干部没有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忘记初心和使命,过分追逐名利,好大喜功,沽名钓誉,从早到晚为名所累,为利所缚,为欲所惑,不信马列信鬼神,不靠能力靠关系,大搞权钱交易,捞取不义之财,既损害了群众的利益,玷污了党和国家的形象,也把自己搞得内心忐忑,惴惴不安,最终导致心理失衡。(二)岗位压力现在各级领导仍然没有摆脱“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模式,加上各种问责督导、信访维稳、安全生产、水灾火灾等等,导致领导干部精神始终处于紧绷状态。(三)家庭压力领导干部因为岗位要求、职责需要,他们必须把大量时间和精力用在工作上,缺少对配偶和孩子的陪伴,缺少与家人的情感沟通,从而导致很多家庭外表看令人生羡,其实内部隐患重重,这也是导致部分领导干部产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四)知识不足有些领导干部对心理健康知识缺乏了解,甚至对心理问题存在误解,认为心理问题就是“精神病”,因此对自己的心理问题采取刻意回避和隐瞒的态度。有的虽然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所认识,但由于缺乏解决心理问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不能做到自我调节、自我疗伤,结果导致病情加重,直至惨剧发生。
本文word下载地址:领导干部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领导干部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