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员:科研携手践行命运与共
全国两会,“核酸检测结果出现变化怎么办?”“无创呼吸机和有创呼吸机应用时机及指征是什么?”“营养支持在治疗中的标准是什么?”在埃塞俄比亚最大的新冠肺炎指定救治医院伊卡·科特贝医院,面对当地医护人员的提问,中国援埃塞俄比亚抗疫医疗专家组一一详细解答。一切为了救人!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把中国与世界各国紧紧联系在一起。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中国坚持向科学要方法、要答案,将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作为应急科研攻关的重中之重,边救治、边总结、边改进,在50天内探索形成了7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6版防控方案,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专家在英文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100多篇。这些以巨大牺牲和代价换来的宝贵经验,被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全球180多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给全球抗疫带来了希望”。经验来之不易!“父亲,永远留在了‘火神山’。”一位名叫蔡雅卿的武汉市民,将父亲的遗体整个捐献给火神山医院用于病理解剖。在她签署的同意书上写着,“这一捐赠样本的举动会为别的患者带来更多治愈的可能。”她说,如果知道自己的遗体还能帮助别人,父亲生前肯定也会同意。正是一个个离开病床就捐献血浆的患者,尚未走出巨大悲痛就同意捐献遗体的病人亲属,让中国建立了全世界首个新冠肺炎病理样本库,使武汉重症患者转归为治愈的比例从14%提高到89%。我们及时与世界分享医疗经验和成果,就是“希望疫情早日结束,不要有更多支离破碎的家庭”,这是中国的国家道义,也是人民的人性之光。疫情防控期间,中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倾力推进全球抗疫科研协作,与各国携手应对这场全球性危机。第一时间向全球分享病毒全基因序列、核酸检测引物和探针序列,开设向所有国家开放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网上知识中心,组织全球不同地区专家学者召开疫情防控视频会议……玻利维亚卫生部长阿尼瓦尔·克鲁斯表示,“正因为有中国的无私分享,很多国家和地区在疫情暴发时有了参考和对策”;马来西亚病毒学家林世杰指出,“正是由于中方第一时间分享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全世界的科学家才能迅速开展相关研究”;意大利国家传染病研究所的医生们表示,中国医生“从预防、诊断到救治,每一个环节的分享都非常宝贵、有效”。本文发布于:2023-02-20 07:27: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1676849227180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两会系列之历年经典评论文件汇编(24篇)全国两会.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两会系列之历年经典评论文件汇编(24篇)全国两会.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