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爱国之情 常立报国之志——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专题研讨发言
专题教育,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开展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下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纲要》明确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通过认真学习,深感鞭策,备受鼓舞。爱国的源泉是铭记初心。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秉持爱国爱民之情。习近平总书记说:“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感情,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确实,爱国首先是一种蕴藏于心的真切情感,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一个人如果不爱国,将失去情感根基,也就会失去立足之地。当国际赛场上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升起,每个人都会内心激动;当国际会议上中国理念赢得世界认同,每个人都会倍感振奋……这是最自然的情感需求,也是最深沉的爱国情怀。也正是靠着对国家的深切归属感,对身为中国人的认同感,亿万人民凝聚起同心筑梦的强大正能量。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自己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保持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底色。爱国的姿态是践行使命。爱国是一种情怀,也是责任与担当。中国素有“爱国如爱家”的光荣文化传统:从古代的角度来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彦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岳飞“恢复山河日,捐躯分亦甘”的忠诚报国;近现代也涌现出一大批践行使命的爱国楷模: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等“两弹一星”元勋秉持“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以黄大年、李保国、南仁东、钟扬等为代表的新时代优秀知识分子“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感人事迹和爱国情怀。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应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担当“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的责任,树立近有“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的气概,饱含“祖国需要就是最高需要”的情怀,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拼搏中迸发出磅礴伟力。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本文发布于:2023-02-19 17:24: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1676798622103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专题研讨发言 专题教育.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专题研讨发言 专题教育.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