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初心——从“红船精神”看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特质,笔杆子,老笔头,快搜公文
更新时间:2023-02-22 11:35:16 阅读: 评论:0
红船初心一一从“红船精神”看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特质编者按: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10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主席习近平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专程从北京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宣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南湖革命纪念馆熠熠生辉的党徽之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发展永无止境,精神一脉相承。2005年6月2 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首次提出并阐释了“红船精神”,提炼了中国革命的源头精神、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史的建构、呈现了完整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此次参观,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在浙江工作期间,我曾经把“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搴献精神。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为此,光明网今日重刊本报光明述评《红船初心一一从“红船精神”看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特质》(原刊于201 7年1 0月1 4日《光明日报》01版),意在呈现“红船精神”当代意义、聚焦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哲学,和读者一起深思“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背后宽阔的历史视野和厚重的历史担当。 百年中国长卷,历史的追光始终跟随着一叶红船。1 92 1年夏天,烟雨南湖、风云世界。一个大党诞生于一条小船。从南湖起航到奋楫金沙江、从四渡赤水到饮马长江、从引领改革潮到航中国梦,红船劈波斩浪,改变了一个民族的走向和亿万人的命运。2005年6月,在中国共产党84岁诞辰前夕,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以深邃的历史思考和凝练的理论表达,第一次系统阐扬了中国共产党的源头精神,深刻指出:“依水行舟,忠诚为民,成为贯穿中国革命和建设全过程的一条红线,也是“红船精神’的本质所在。” 2016年7月,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入五年倒计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5年的历程,但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删“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号召,在中华大地上引发了旷远的回响。红船初心,以人民心为心。这种精神源于历史、跨越时空,贯穿丁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全过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特质,在今天的治国理政思想与实践中,获得了当代落脚点。
本文word下载地址:红船初心——从“红船精神”看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特质,笔杆子,老笔头,快搜公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红船初心——从“红船精神”看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特质,笔杆子,老笔头,快搜公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