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大学生创新创业论文最新6篇

更新时间:2023-02-22 11:34:46 阅读: 评论:0

创业励志照亮人生,大学生创业改变命运!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论文最新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毕业论文 篇一

毕业设计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查,是衡量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社会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结合具体贸易公司和校外实习岗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设计,以更好达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根据职业岗位来选题,选题的时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与行业的应用相联系,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结合工作实践来写,学生的毕业设计侧重于“以就业为导向”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突出职业岗位应用分析能力。

一、毕业设计的选题方向可以根据外贸职业岗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结合外贸业务员岗位,为企业设计某商品进/出口的交易磋商工作流程及方案。

2、结合外贸业务员的岗位,为企业设计某商品或项目进口/出口的谈判工作流程及方案。

3、结合(外贸)业务员岗位,为企业设计某产品的市场调研方案。

4、结合外贸业务员岗位,为企业设计某产品的市场调研报告(包括:产品分析、市场分析、客户分析、营销策略、合同拟定、全套单据)

5、结合推销员(营销员)岗位,针对某国外市场,为企业设计某产品(项目)的推销(营销、促销)工作流程及方案。

6、结合外贸跟单员岗位,为企业设计某商品(项目)出口的跟单工作流程及方案

7、结合外贸制单员岗位,为企业设计某商品(项目)出口的制单工作流程及方案。

8、结合外贸报关员岗位,为企业设计某商品(项目)出口的报关工作流程及方案。

9、结合外贸报检员工作岗位,为企业设计某商品(项目、服务)出口进出口的报检工作流程及方案。

10、结合广交会、华交会或中国-东盟博览会,为企业设计参展商品的参展工作流程及参展方案。

二、毕业设计的框架应该包括:

1、题目;

2、前言(说明毕业设计的范围、目的、意义、设计设想、选题依据、创新点和可行性分析等);

3、设计背景(企业情况调查及数据收集,陈述和分析问题);

4、项目设计(方案或其他设计);

5、实施与评价(项目设计好后,到该企业或公司进行的实施情况或请该企业/()公司相关人士进行鉴定和评价的反馈情况,提出改进之处);

6、结语(启示);

7、附录;

8、参考文献;

9、致谢。

三、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具体实施措施

在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前,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的实训活动,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实际工作环节,积累社会经验,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1、编写实训指导书

在编写外贸业务理论与实务、国际商务单证、外贸跟单理论与实务等课堂实践教学中,进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实训,让学生参与编写实训指导书。

2、拟写暑假公司(企业/机构)调查报告

要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利用暑假时间,下企业锻炼实习,并根据老师所提供的模板拟写暑假公司(企业/机构)调查报告。

3、开设校内国际经济与贸易综合技能实训课程

根据实训方案,结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实训模块,实训内容紧贴国际贸易出口交易环节,提供真实的任务和情境,目的是训练学生涉外接待和谈判、函电和合同拟写、信用证审核和修改、制作全套结汇单据能力。安排在配有计算机设施的实训室授课,增强学生进出口业务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外贸综合操作技能。

4、开展校外顶岗实习

制定校外顶岗实习方案,学生开始进行毕业设计期间,要求学生进行为期2-3个月的校外顶岗实习,实习岗位贴近所学专业要求的工作岗位群。

5、开设指导老师专题讲座

为了提升学生毕业设计能力,在指导之前专门请专业人士开设相关讲座。

6、举办毕业生动员会

鼓励学生多进行毕业设计,在学生即将开始进行毕业设计时,召开动员会,使学生对毕业设计的意义和方法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7、使毕业设计选题具体化

要求选题上突出以下几点:要与具体的贸易企业(公司)挂钩,与具体的商品结合,针对具体的市场,采取一人一题制。

大学生论文参考 篇二

摘要:目前中职生数学学业不良学生的比例很大,如何转化数学学业不良学生便成为教师普遍关注的紧迫课题。

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要转化数学学业不良现象必须做好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学困生;改革模式;辩证施教;学法指导

初中后期被遗忘的一群孩子基本上都进入了中职学习,他们基础差,特别是数学这门学科基础更差。

如何转化数学学业不良学生便成为我们教师普遍关注的紧迫课题。

这些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认真地、持续地听课,有意注意的时间相当短;缺乏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仅仅是简单的模仿、识记;上课时,学习思维跟不上教师的思路,造成不再思维,不再学习的倾向;平时学习中对基础知识掌握欠佳,从而导致在解题时,缺乏条理和依据,造成解题思路的“乱”和“怪”;心理压力较大,不敢请教,怕被人认为“笨”。

要想打破这个局面,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所有学生都能教好的观念   现代教学观告诉我们,每个人均有独特的天赋和培养价值,关键在于要按照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天赋,适应其特点进行教育。

有材料表明,大多数学业不良学生的某些指标不仅在学生总体中具有中等水平,有的还具有较高水平,这为教师端正教学观,改革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实证性依据。

数学学业不良学生的困难是暂时的,必须承认通过教育的改革,他们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适当发展。

(一)耐心疏导增强主动性:

学习困难生在数学学习上既有困难又有潜能,因此教学的首要工作是转变观念,正确地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认真分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有意识地“偏爱差生”,允许学生数学学习上的反复,从中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中职生在过去的数学学习中受到鼓励的相当少,因此要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充分地鼓励肯定他们,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使他们感到自己能学好数学。

(二)成功教育树立自信心:

数学学业不良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学生由于在以前的学习中屡遭失败,使他们心灵上受到严重的“创伤”,存在着一种失败者的心态,学习自信心差。

教师只有充分相信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帮助学生不断成功,提高学生自尊自信的水平,逐步转变失败心态,才能形成积极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机制。

如实施成功教育,创设成功教育情境,为学业不良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事实上,每个学业不良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只不过因各种原因冲淡而已。

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业不良学生在教师的“成功圈套”中获得能够实现愿望的心理自我暗示效应,从而产生自信心,进而感到经过努力,自己完全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达到转化数学学业不良学生的目的。

(三)情感唤起学习热情:

数学学业不良学生的转化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教育管理、教学论等多个方面。

教师不光是知识的传授者,还肩负着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重任。

学业不良学生有多方面的需要,其中最迫切的是爱的需要、信任的需要,他们能从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语态中了解到教师对他们的期望。

因此,教师要偏爱他们,平时要利用一切机会主动地接近他们,与他们进行心理交流,和他们交朋友。

哪怕是对他们的微微一笑,一句口头表扬,一个热情鼓励的目光,一次表现机会的给予,都可能为其提供热爱数学,进而刻苦钻研数学的契机,都会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力量。

二、实施“低、多、勤、快”的教学模式 :

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为他们学好数学准备了条件,但单靠有信心,还是不够的。

因此在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后,更重要的工作是创造条件使学习困难的学生真正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让他们感到是自己学好了数学。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立足于课堂教学的改革,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勤练习、快反馈”的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一)低起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多数中职学生对学过的数学知识需要复习与提高,才能顺利进入中职阶段的数学学习,因此教学的起点必须低。

教学中将教材原有的内容降低到学生的起点上,然后再进行正常的教学,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低起点”引入法:

1、直接使用教材中易于接轨的知识作为起点。

如 “不等式的性质与证明”、“三角函数”等内容,按教材中引入法为起点。

2、以所授内容中最本质的东西作为教学的起点。

如在“不等式的解法”教学中,将“区间分析法”作为掌握的重点,并以“区间分析法”为主线进行教学。

首先从验证一元一次不等式开始,进而到一元二次不等式、高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这就是抓住本质降低起点。

3、以已学内容的运算法则,基本方法为教学起点。

由于数学知识的逐步复杂及深化,原先的数学概念其含意会变化发展,但运算法则不变。

例如因式分解的概念随着数域的变化而变化;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概念,随着数的概念的扩充而发生变化;幂的运算法则,其定义开始在正整数范围内,随着负整数、分数指数和根式的引入,幂指数便扩大到任意实数,其运算法则照常适用。

4、以基本原型作为教学的起点。

数学概念一般不同于其他概念,对于通过抽象思维活动总结出来的概念,应尽可能通过直观教学。

例如棱柱概念的掌握,先让学生观察实物,在具体直观认识的基础上,观察其主要特征,抽象概括出:“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

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

”这就是在具体性基础上抽象出来的概念。

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学生感到直观形象,记忆深刻,应用起来也比较方便。

5、以已学过的知识、例子作为起点,通过新旧知识的雷同点进行类比教学。

如“解不等式”可以与“解方程”进行类比;“解二元二次方程组”可以与“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分式”可以通过“分数”;“相似形”可通过“全等形”进行类比引入教学。

(二)多归纳——总结规律: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教师要多归纳、多总结,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达到易记好用。

如求斜率的四种方法:

(1)已知两点求斜率;

(2)已知方向向量求斜率;

(3)已知倾斜角求斜率;

(4)已知直线的一般式求斜率。

又如直线的点向式、点法式、点斜式,有一个共同特点,方程中都含有。

再通过练习:已知直线经过点A(—3,1),B(1,4),分别用点向式、点法式,点斜式求直线方程。

(三)勤练习 ——及时巩固 :学习困难生在课堂教学中有意注意时间较短,因此需要将每节课分成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让自学、讲解、提问、练习、学生小结、教师归纳等形式交替出现,这样可以调节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大量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事实表明:课堂活动形式多了,学生思想开小差、做小动作、讲闲话等现象大大减少了。

(四)快反馈——及早纠错 :学困生由于长期以来受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数学知识往往需要多次反复才能掌握。

这里的“多次反复”就是“多次反馈”。

教师对于练习、作业、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体、个别面批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手段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

同时还要根据反馈得到的信息,随时调整教学要求、教学进度和教学手段。

由于及时反馈,避免了课后大面积补课,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快反馈”既可把学生取得的进步变成有形的事实,使之受到激励,乐于接受下一次学习,又可以通过信息的反馈传递进一步校正或强化。

三、辩证施教,掌握学习方法:

不是努力就能学好数学,但不努力肯定学不好数学。

因此如何教以及如何学都得讲究方法。

(一)弃重就轻、引发兴趣 :中职生从小学到初中再到中职,在数学的学习中,经历过太多的磨难,曾经的挫折为他们的数学学习留下了恐惧的阴影,很多同学有畏惧心理,提到数学就害怕,见到数学就头痛,甚至厌学数学。

这种情况下,教师首先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思想,以取得他们的信任。

而后了解思想上、学习上存在的问题,消除其紧张心理。

最后鼓励他们“敢问”、“会问”,激发其学习兴趣。

让他们轻松愉快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还可以结合历届学生成功的事例和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开门造车、暴露思维:中职生,尤其是高一新生作业问题很多,书写格式五花八门、条理混乱、交作业拖拖拖拉拉、有难题不合作、否则就是抄作业。

他们互不交流、互不讨论、互不合作怎么能学好数学?因此教师要指导他们“开门造车”,暴露学习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听课与作业,强化双基训练,对综合题要将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基础问题,先做若干个基础题,然后做综合题。

课堂练习经常开展说题活动,以暴露学生的解题思维过程,逐步提高解题能力。

(三)笨鸟先飞、强化预习:提高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数学能力,课前的预习非常重要。

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课前的预习,比如编制预习提纲,对抽象的概念、逻辑性较强的推理、空间想象能力及数形结合能力要求较高的内容,要求通过预习有一定的了解,便于听课时有的放矢,易于突破难点。

认真预习,还可以改变心理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

因此,要求学生强化课前预习,“笨鸟先飞”。

(四)固本培元、落实双基 :

中职生数学知识“先天不足”,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必须重视初高中数学教学的整体性,固本培元,优化数学知识结构。

数学能力差,主要表现在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和应用上。

因此,教师要加强总结,使新旧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树。

基本技能训练要多周期反复进行,练习题难度易中低水平,训练的形式要多样化,使学生觉得新鲜有趣。

通过训练使他们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基本能力,从而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起到促进作用。

(五)改进方法、促使理解:

“上课能听懂,作业有困难”是中职学生共同的“心声”。

他们不会自主学习,学习基本上是被动的;在解题方法上只停留于模仿,没有真正理解知识;在数学思考方法上,限于记忆模仿型、思维定式型。

实际上模仿例题做习题是数学学习失败的第一大原因,其致命弱点是缺乏对解题方法的“理解”。

从学困生的实际出发,我们设计出学生预习例题的步骤:

(1)阅读例题;

(2)边看边做例题;

(3)默做例题,直至能够把例题规范做出来。

当教师讲解例题时就能正确理解解题方法。

因此,教学必须使学生向探究理解型的认识水平发展,否则不利于高中数学的教与学。

【参考文献】

[1]张思明、勤学、乐学才能善学[J]、中学数学教与学,2001,(2)。

大学生论文参考 篇三

摘要:针对目前存在的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文章在阐述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内涵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的实现途径,以期对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具有必须的借鉴好处。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实现

大学生就业难是目前高校就业工作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表现为社会对人才的有效需求与高校无效供给、社会有限需求与高校过多供给的矛盾。实践证明,靠高校、政府或者企业等单方面的发奋来解决这一矛盾,几乎是不可能的。务必建立高校、政府、企业联动的大学生就业机制,实现高校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促进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一、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的内涵

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是指高校、政府、企业等主体以共同利益与制度约束为基础,以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大学生供需平衡为导向,共同承担职责,加强优势整合,实现互利共赢的一种合作过程和方式。其内涵包涵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益共同体的重构。在此构架下,高校、政府、企业在大学生就业中目标一致、职责共担、利益共享。二是就业工作实现高校、政府、企业一体化整合,充分加强和发挥政府的桥梁、激励与导向功能,促使各方利益与职责的有效联接。三是透过联动实现大学生就业平衡。高校根据社会的需求,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社会用心吸纳大学生。

二、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的实现

(一)加强三大主体整合

1、构成校企联盟

企业透过设立大学生奖助学金、创新基金,以及开展与高校合作办学,加大对人才培养的介入力度,增强大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匹配性;透过建立大学生联合培养基地,接收大学生到企业实习,激活企业学习创新的氛围,为选拔所需的人才带给机会。高校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改善办学条件,调整培养模式,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2、加强高校与政府合作

政府应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强化对大学生创业、就业的职能,完善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扶持政策。高校应善于将政府的优惠、扶持政策转化为自身的办学资源,充分利用自身的智力优势为政府排忧解难,保障政府重点工程、基础工程、创新工程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有效需求。

3、用心推进高校、政府、企业三方联动

高校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自身条件,确定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企业应及时向高校反馈人才需求与要求,用心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并在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发挥更加用心、有效的作用;政府应根据区域特点和发展规划,对高校和企业进行人才的联合培养与使用带给科学化的推荐与制度化的扶持。

(二)优化资源配置,创造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实现的条件

1、拓宽办学主体来源

普通高校应立足当地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扎根区域经济与地域文化,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能够引领社会发展的高层次精英人才推动高等教育发展。要拓宽办学途径,以地方为主,社会与企业参与,争取海内外各界支持,鼓励有资质的个人或民间团体兴办各级各类学校。

2、整合优质教育资源

应开放高校、科研院所的实验和研究中心,引导和鼓励具备相应规模和条件的企业兴建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或者与高校共建产学研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用心吸纳大学生参与就业前培训和实践锻炼。要充分利用高校、政府、企业以及其他方面的专家、领导、企业家、知名人士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课程建设,加强创业教育,建立创新创业基地,带给创新创业条件,建立健全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3、调动各方面的社会力量

应建立社会化的高效就业人才市场和人才测评机构,完善就业预警机制,发挥市场机制在就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加强信息共享、政策发布、网上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五位一体的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在全社会树立“人才为本”、“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创造人尽其才的环境和机制,推进就业观念的转变,营造激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三)改善制度环境,强化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实现的保障体系

1、完善法律保障体系

一是建立完善促进大学生就业联动长效机制的法律制度体系。要在《就业促进法》的基础上,出台针对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法律法规,明确高校、政府、企业在高校人才培养和大学生就业中的权利和义务,并根据财力状况确定各自的资源投入强度与方式。二是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联动实施状况的执法力度。要完善大学生就业联动的执法依据,明确执法目标,强化执法程序,充分发挥司法机关在执法中的重要职能作用,切实推动高校、政府、企业各自职责与功能的依法发挥。建立由高校、政府、企业代表组成的大学生就业联动争议仲裁机构,主动协调三方责、权、利的不平衡、不对等现象,用心处理各种利益纠纷与矛盾。三是增强法律意识。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作为一种新的职责、利益协调机制,有关方面应加紧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与制定。高校、政府、企业就应统一思想,转变观念,自觉增强大学生就业联动的法制意识。

2、健全政策保障体系

政府应利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调控优势,发挥在大学生就业联动中的推动作用,促进高校与企业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合作。政府应将企业产学研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实习基地的建设纳入统一的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体系,拨划专项经费给予支持。产学研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实习基地的确立与建设要采取项目申报制和评估制,对考核合格的基地,给予建设企业税收减免、项目支持、贷款担保等优惠配套政策。同时,用心开展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估,实现资源投入与大学生就业挂钩。加强对创新教育的投入力度,降低大学生创业门槛,营造相对宽松的创业氛围。为到基层就业的优秀毕业生落实待遇,增加柔性发展机会。

大学生毕业论文 篇四

摘要:在我们国家的人力资源中,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群体,有着高质量的特征。其就业的状况与旅游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与传统的专科和本科的教育有着一定的差别,相关的企业更加愿意接收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但是,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的状况存在着供需错位的现象,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实习模式

目前,我们国家的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使用的还是中职时期的模式,与高职院校的需求并不完全符合。可以说,当下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模式的反思与创新势在必行。

一、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反思与创新的`背景

(一)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应用型的,注重实际操作的能力,在实习教学方面投入更大的力度。这样的认知在实际的教育中并没有取得相应的成果,还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当下,我们国家的高职实习教学还未将职业素质和培养技术应用的能力作为核心和关键,进行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设计,理论教学体系、素质教育体系和实习体系的创建过程还不完善。实现理论和实习的结合是我们国家的高职教育要做到的,但是,目前,大部分的教育学者还没有对实习教育做出更加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理论和实习还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对于高职院校和相关企业的合作的研究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国内的大部分研究是关于如何解决实验和实训的,不过对于高职院校和企业的互惠互利的有效机制的研究还不深入。

(二)传统的实习模式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学生对于实习的认知非常片面,认为实习是一种负担,这样的认知影响了培养目标的完成。酒店管理专业实习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酒店将实习的学生当作廉价的劳动力,一味让他们干活,没有尽到承担实习指导的责任。在学生实习方面没有详细周密的安排,没有做相应的培训计划等等,这些问题使得学生的实习质量大大降低,实习生没有得到很好的指导。高职院校的管理者的实习教育理念是非常落后的,而且没有高质量的实习教学方案,在实习中的主导地位就没有突出出来。缺乏系统的实习培训、全面的实习过程和完善的实习效果评价机制,所以,在学生的实习中没有发挥出应用的作用,更多的时候采取的是放养式和粗放型的管理。

二、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新模式的基本架构

实习教学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入门指导、巡回指导、结束指导和编写训练报告。这是传统的实习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和漏洞,各个环节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层次性非常薄弱,使得实习的效率大大降低,实习过程的重点不突出,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没有掌握相应的技能,做不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实习的效果得不到保证。根据传统实习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提出了新型的实习模式,包括三个步骤,分别是适应、思考和研究,这三个步骤是层层递进的。学生实习的时间一般是一年,那么,这种新型的实习模式将这一年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主要是适应岗位和环境,这是这三个阶段中的基础阶段。学生在这一阶段要学会观察酒店内外的环境,时刻关注酒店的产品,积极地与客人进行沟通,体验酒店的文化,还有掌握相应的技能,这都是一个酒店合格员工必须要做到的。第二阶段,在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对酒店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学生就进入了思考分析的阶段。这一阶段将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进行了很好的连接。学生将第一阶段的观察作为基础,对于酒店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知,那么,就可以从比较细微的问题开始进行探究。在这个阶段,要将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应用的实际的操作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并且要不断归纳和总结工作经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阶段,在这个阶段达成实习模式的目标。从培养目标着手,切实联系酒店基层管理者的工作状况,对酒店基层管理者应该深入思考研究的问题进行全面的研究,促进学生课堂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在这三个阶段中都要为学生建立可以进行量化的实习效果评价机制,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控。三步渐进实习模式的目标是让学生在经过三个阶段的锻炼和学习之后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酒店基层管理人员。

三、三步渐进实习模式的特点

(一)学习的内容具备综合性和开放性。酒店管理中需要管理者具备运用跨学科的综合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包括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内容。三步渐进实习模式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利用不同种类的探究方法,对于社会生活、学科多元化等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可以将教学的成果进行有效的整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以更加活跃的态度去解决实际的问题。(二)学习的过程具备参与性和自主性。三步实习模式注重分层教学,学生所具备的能力是不一样的,这样可以符合他们的不同的要求,调动学生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在三步渐进模式中,包括了很多的环节,需要学生自己去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具有很大的自主性。结语高职教育与其他的高校教育有着一定的不同,它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对于企业来说,更加能够接受具备这样能力的人才,在实际能力操作的培养中,实习教学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但是传统的实习模式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三步渐进实习模式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和改善了这些问题。

大学生毕业论文 篇五

摘要:

毕业论文的写作对应届毕业生来说,常常感到无所适从,这需要指导老师的细心指导。从根本上说,如何做好论文选题,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则是写作论文的关键。本文主要从论文选题思路阐述如何指导学生正确选题和撰写开题报告,并提出关于毕业论文工作的几点思考,这对提高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本科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对应届毕业生整个学习过程的一个综合性考查,是按照教学计划在毕业前最后一学期必须完成的实践教学任务,着重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实践环节。毕业论文质量直接反映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检验。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可以使大学生熟悉科研学术论文的基本写作方法和写作规范,初步了解科研创作的一些基本技能,掌握文献资料检索的基本方法。根据多年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经验,我们对学生选题、撰写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工作的不足提出几点看法。

1、选题的方法

学生在做毕业设计之前,必须先选题。目前我们学校的做法是,由每位指导老师先确定5~8个题目(具体数量根据指导老师所带的学生人数提前确定),然后将所有指导老师的题目汇总在一起,最后由每名学生从中选择一个题目。从表面上看,选题好像就是给文章定个题目,其实不然。从深度上说,选题是初步进行科学研究过程的起点。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是要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或者根据毕业后从事的工作方向,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选择一个好的题目,需要经过学生互相比较、反复推敲、多方思考的一番选择。这种选题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指导老师给出的题目数量和学生人数是按照1:1的比例提出来的,所以不能保证每位学生都能选到适合自己的或者自己感兴趣的题目。今年在指导学生做毕业设计时,考虑到这种缺陷,所以当选择我的题目学生确定后,我一一联系他们,询问他们的学习绩点、学习兴趣以及毕业后将要从事的工作等等,根据学生情况,从难度和研究范围方面适当地调整题目。经过这种调整,完全激发了学生做毕业设计的热情,使得后期的毕业设计进展得非常顺利。

2、选题之后做什么

每位学生确定选题后,我分别与他们进行交流,进一步明确毕业生设计所需完成的进度安排、文献检索并整理以及完成开题报告等工作。并且明确告知,这阶段的重点是完成开题报告,同时发了一份开题报告的模板给他们,强调开题报告的重点在于选题的设计方案上,它主要说明这个选题应该如何开展研究,采取什么样的设计方案来实现对选题的论证和设计,以期达到一定的设计目标。设计方案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没有科研经验的学生来讲,一个优秀的设计方案,可以使学生避免无所适从,可以保证整个毕业设计工作顺利进行。

但是在检查学生的开题报告时,仍然发现了很多问题。在开题报告中,有些同学只是对文献的简单罗列,概述性的知识很多,提到设计方案的少之又少,或者有的仅用几句话就完成了选题的设计方案。这一切说明学生并没有重视开题报告。这一点在今后开展毕业设计工作时,应该引起指导老师的重视。所以下面有必要说一说开题报告怎么写。

3、开题报告怎么写

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开题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开题报告标题;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确定课题的研究方案和步骤;预期的研究结果等。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写过科研论文,所以对上面这些内容还是非常陌生。

课题名称在前期选题时就已经确定了,所以开题报告的标题也随之确定。

选题背景,主要表明为什么要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或者说为什么要提出这个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指的是研究它有什么价值以及研究结果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效益或者学术价值。该部分内容一般可以从实际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并且其存在性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所以需要去研究,去解决,并阐述如果解决上述问题在学术上会产生有哪些推进作用和价值。

大学生毕业论文 篇六

摘要:会计是一门专业性及技术性极强的应用型学科,如何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是中外会计教育界的一道难题。近年来有关专家学者对如何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高等院校也在进行着专业模拟、基地实践等方面的尝试,这些研究与尝试,对实践教学和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还存在明显的不足。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践教学体系急需完善。

一、目前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差异。由于缺乏对会计学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具体内容的深入调查与研究,导致实践教学内容滞后于社会实际需求,主要表现在:第一,教材差异。有些实践教学教材本身脱离实践。近年来,会计模拟实训教材出版之多,但很难找到一本真正取之于企业实际的,实训内容大多是单项或片段的;第二,方法差异。实践教学手段大部分停留于手工模拟,在企业会计工作基本实现电算化的今天,显然是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化需求的会计人才的。第三,环境差异。在招生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各校会计学专业学生逐年递增,实验室供不应求,有些高校的模拟实验课在普通教室进行。学生体验不到真正会计实际工作的流程,很难全面把握会计操作技能,实践教学效果很难保证。

2、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尚未形成。在现有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中,未能体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反映出教育的产品———会计专业学生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学生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弱。企事业单位现在都倾向于招聘有经验的会计人才,致使刚出学校的大学生由于没有充分的经验,实践能力较弱经常吃闭门羹。高校对学生进行统一性的实践教育模式,以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并且统一用考核方法来检测学习成果,而忽略了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忽略了现实当中的实际操作性。

3、实践教学教师缺乏专业实践经验。部分承担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师并没有实业界系统工作的经验,带领学生做模拟实验也是就教材做实验不能深入拓展,实业界究竟怎么做,心里没底。缺乏理论功底扎实,实际工作经验丰富,专业实践指导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在高校的教师大部分从学门到学门,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承担实践教学课程必然显得底气不足,难以收到预期效果,所以导致了前述怪现象的发生。因些,改变现有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与建立适合社会人才培养需求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势在必行。

二、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指导思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应以学生的就业需求为导向,以会计人员岗位能力需求为目标,确立实践教学的目标与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及其学生实训考评机制,实行边学边做,学做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课程实践与专业调查相结合,课程单元、阶段与整体内容相结合,会计、财务、审计等主干课程交叉结合进行多模块,全方位实践教学。

2、构建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针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双轨双循环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具体内容包括七大模块,两大循环、双轨制的全过程实践。

3、课程实训模块。主要进行会计专业基础及核心课程的实训,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层次递进,伴随各门课程的教学,学做结合,边学边做。实习方式可运用实验室各仿真实习模块,分为单项实训、专题实训和课程综合实训。如:基础会计侧重基本技能实训,要求学生进行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及编制会计报表等实训。使学生熟悉会计业务处理的基本流程,熟练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中级财务会计结合授课进程实行阶段性专题实训,如存货业务实训、固定资产业务实训,销售业务实训等。

4、岗位实训模块。应对学生就业竞争上岗的能力需求,在学生主要专业课结束,毕业走向社会的前一个学期开设:出纳业务实训;纳税业务实训;审计业务实训;成本核算岗位实训;财务案例分析实训、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实训等适应社会专业能力需求的实训模块,全面提升学生的岗位竞争能力。

5、综合实训模块。模拟一个企业一个会计期间的全部综合业务,进行整个专业知识的综合实训,需要学生将所学各门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加以应用,使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进一步系统化,能力综合化,全面提升职业综合素质与能力。

6、行业特色业务实训模块。开设商品流转业务实训、施工企业工程成本核算实训模块、金融企业会计实训模块等,以拓展学生的专业能力及就业面向。

7、校园网开放案例实训模块。利用校园网络平台,进行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税法等课程的开放式案例实训。学生在宿舍、实验室、图书馆等进行自主学习、讨论,克服时间、地域等限制。

8、双重会计实验教学模块。电算化会计实训,利用同一套数据,同时采用手工和电算化两种实验手段,并将其紧密结合,进而实现同一套数据、两种实验,取得双重效果。

9、专业调查。实行专业调查与短期带着问题进行实际岗位实习制度,例如,利用寒暑假给学生布置专业调查或专业实习内容,学生回校后上交专业调查报告或实习作业,学生的实习作业均在实习单位有经验的实业界人士指导下完成,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与沟通、社会交往与协调能力。

10、双轨双循环制。上述七大模块均实行双轨制实训。所谓双轨制即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交叉进行。如,课程实训,可首先结合各门课程教学现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实现学做结合,利用专业调查,和假期短期基地实验,可进一步缩短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距离。岗位实训和综合实训模块,校内实训之后到校外实习基地体验,达到技能的进一步强化,大四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可使学生提前步入会计工作岗位,积累专业经验。双循环是指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实行手工操作与计算机操作两大系统的融合。彻底突破传统手工模拟实践模式,实行多媒体实践教学。购置《多媒体会计模拟实验室》、《多媒体出纳模拟教学系统》、《多媒体审计模拟教学系统》、《多媒体纳税申报模拟系统》等多媒体实践教学软件。该类教学模拟实习系统整体上分为:实习目的、企业背景介绍、实习指导、模拟实习(模拟制造企业一个会计循环的全部经济业务)、试题库、实验考核五部分。学生在计算机上进入模拟教学系统可以进行会计基础知识的单项练习,也可以进行模拟企业的整个专业流程的全部会计、财务综合业务训练等,使模拟教学微机化、网络化、同时也培养学生掌握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使我们的教学更加贴近学生就业岗位的实际。

三、改革目标及其应解决的问题

构建双轨双循环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多模块、全方位、全过程实践教学。其宗旨是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零距离的对接,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扎实的会计业务处理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会计人才。该目标的实现,必须解决如下问题。

1、设置合理的实训项目。专业基础和专业核心课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一般到特殊科学安排,做到难易适度。

2、加强实训教材及其相应的资料建设。特别是适用于推行双重实验教学的实训资料及教材建设,编写符合单项、阶段及综合的计算机与手工会计通用的实训资料及教材。

3、大力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加大会计实践经费投入,在校内,建立仿真性强,能够全方位模拟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和会计岗位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和多媒体实验室。在校外,积极寻求合作企业,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使学生有较多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从而缩短校内实习和正式上岗的差距,实现零距离上岗。

4、加强实践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指导教师是影响学生会计实践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实践内容的理解和掌握,高校应该鼓励和支持会计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短期学习、锻炼,考取相应的职称,成为“双师型”教师。构建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以教研室为载体,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动态组合、团结合作的理论功底扎实和实际操作经验丰富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

5、加强校园网络平台建设。利用校园网络平台,解决学生多,不定时不定点开放,实现实训资料共享,案例数据共享。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应用型会计人才的专业实践及其职业素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会计实践教学的作用毋庸置疑,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是实现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必须手段。因此,构建全方位、多模块、立体化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是必要的,可行的。

本文发布于:2023-02-17 12:24: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167673777834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大学生创新创业论文最新6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大学生创新创业论文最新6篇.pdf

标签:大学生   论文   最新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