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融入时代、走进生活,不断赋彩经济社会发展,持续
更新时间:2023-06-29 11:31:13 阅读: 评论:0
材料一: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融入时代、走进生活,不断赋彩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增进人民家国情怀。全国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 项,认定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68名。全国公布140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1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487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6819个中国传统村落,划定1065片历史文化街区,确定5.41万处历史建筑。
截至2021年底,全国累计完成古籍普查登记数据270余万部,累计修复古籍超过385万叶,培训古籍从业人员1万余人次。全国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6万多处,国有馆藏可移动革命文物超过100万件/套,革命博物馆、纪念馆总数超过1600家。一个个数据、一个个项目,反映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成果。2017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实施,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取得良好成效。2021 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颁布,注重在记忆、传承、创新、传播四个方面着力。
与此同时,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汲取养分,一批讲好中国故事的电视节目栏目推出,一批体现传统文化内涵的创意文化产品涌现,一批深入研究阐释传统文化精华、普及文化经典的图书佳作出版。
《2022中国诗词大会》再次掀起观看热潮。开播7年来,《中国诗词大会》推动诗词文化进入寻常百姓家,助力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一级导演吕逸涛说:“近年来,以《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为代表的总台文化节目,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染观众,寻求观众内心需求的契合点。”每逄节日,高跷表演成为浙江嵊州市金庭镇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源于古代百戏中一种技艺性表演的金庭高跷;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近年来,当地推动高跷进入课堂,在学校进行技艺展示、教学训练等。延续文化基因,展现精神魅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彰显中华文化的魅力,吸引更多人了解、传承传统文化。
(摘编自王珏《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
材料二:新时代呼唤坚定的文化自信。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领会其精神实质和思想内涵,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前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民族标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气质与气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巴”的献身精神等,始终激励着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观契合于时代的要求。在当今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价值观念多元多样的形势下,我们需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蘊含的时代价值,汲取其中适应时代发展的道德精髓,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展望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继续焕发生命力,成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国人骨气和底气的强大助力。
(摘编自张贺《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生命力》)
材料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非遗传承人、传统手艺人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等形式与公众“云见面”。90后苗族女银匠潘雪,生长于四代银匠世家。以前缺乏销售渠道,银饰基本只在本地人中买卖,年轻人并不乐于传承这门不赚钱的手艺。大四那年,潘雪发现很多同龄人都很喜欢银饰,她于是回到家乡,以“短视频+直播”的形式介绍手工银饰打造技艺。“我拍摄的视频既包含古法银饰制作,也包括将银饰与珐琅、花丝等工艺结合的创新,同时借助剧情挑战等形式,让传统技艺更加通俗化、年轻化、时尚化。”潘雪说。
非遗触网,为传统文化扩大影响力打开了一扇大门。对于非遗而言,可利用互联网传播载体进一步激发传承发展的内生动力;对传承人而言,也能够借此得到更多认同。
(摘编自郑海鸥《非遗触网活力增》)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组组数据充分表明,当前我国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建设和保护方面已取得巨大的成绩。
B.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成果的取得,离不开相关工程、重点项目的扎实推进和国家规划、制度保障。
C.《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节目的热播,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提供了学习借鉴的范例。
D.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报国情怀、献身精神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近些年重新走进人们的生活,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B.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达到3068名,古籍从业人员超过1万人次,说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后继有人。
C.金庭镇高跷表演在使当地传统技艺性表演复活的同时,又走进课堂,极大地促进文化的延续和传播。
D.90后女银匠潘雪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她能敏锐地发现商机,观察到很多同龄人都喜欢银饰。
6.三则材料都写到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扬的问题,但侧重点各不相同,请简要说明。
答
4.D.“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报国情怀、献身精神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错误,材料二是说“我们需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时代价值,汲取其中适应时代发展的道德精髓,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选项变未然为已然。
5.C A项,“在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近些年重新走进人们的生活”错误,材料一“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融入时代、走进生活,不断赋彩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增进人民家国情怀”是说“日益融入时代、走进生活”“不断赋彩经济社会发展”,说明是持续的,没有沉寂,也不是重新走进人们的生活。B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达到3068名,古籍从业人员超过1万人次”错误,材料一是“认定”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68名,“培训”古籍从业人员1万余人次,选项表述不准确。C项无误。D项,“关键在于她能敏锐地发现商机,观察到很多同龄人都喜欢银饰”错误,材料三可知,潘雪能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以‘短视频+直播’的形式介绍手工银饰打造技艺”。
故答案为:C
6.①材料一主要是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成果和传承手段等角度来阐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问题。
②材料二侧重从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精神内涵角度来进行阐述。③材料三侧重写当下年轻人借助网络,通过短视频、直播等互联网传播形式对传统文化进行弘扬、传承。
本文word下载地址:材料一: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融入时代、走进生活,不断赋彩经济社会发展,持续.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材料一: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融入时代、走进生活,不断赋彩经济社会发展,持续.pdf